LLINNTT
他們可能是睡得最晚,身體最差的一個群體之一
案例一:名人企業家王健林:
曾9天9夜沒睡跑貸款,最後1分沒拿到!
為了拿到銀行貸款,曾九天九夜沒有睡覺,吃安眠藥、打針也睡不著。最後整個人都有點精神恍惚。第十天早上正開著會,’咣噹’一頭就昏迷在地了,然後被緊急送到北京。
那時,銀行八點半上班,王健林八點就去等行長,就在門口站著,甚至站到下班六點也不出來。銀行等不到,就去家裡等!
後來他拉上一個好哥們,一起守了整整一個晚上,到第二天中午也沒見著人。就這樣,王健林單位、銀行堵了整整兩個多月,一共跑了55趟,最終還是一分錢也沒拿到。
這可能是很多做企業的人的雷同經歷,從銀行跑貸款,談客戶,找供應商,面對消防稅務等,形勢好的時候可能有過驕狂,困難的時候什麼孫子都裝過,什麼人都求過,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每天不是在談客戶就是去談客戶的路上,家裡根本顧不上,在行業景氣階段,享受了行業的紅利,自身獲得相應回報,但是在行業低谷時期,沒有及時轉型和應對的,前面賺的錢都可能再搭進去。
案例二:我上海的一家客戶,傳統制造業
年營收1億的規模,年利潤60萬,我問那個老闆,你們的利潤率這麼低啊,本金放銀行都不止這個收益啊,他說這還是政府補貼了80萬的結果,那是在2013年的時候,他們在浦東稍偏一點的地方有自己的廠房和辦公大樓,工廠其實建得還可以,有員工200多人,工廠就這麼一直運作做,在那種情況下,他們也在計劃著轉型,首先從技術升級入手,智能製造是未來趨勢,於是從高校聘請了一位退休教授,專職到公司研發部門主導新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後面獲得20多項發明專利,研發了一套半自動化操作的產品,他們在轉型還算早的,也算比較成功,雖然苦了幾年,但也成功度過了。
案例三:廣東的一家客戶,原來做工程,後來另外做了人工智能項目
老闆原來做工程,積累了一些資產,現在工程每年還是能帶來數百萬的利潤,前幾年人工智能興起,他們做工程的涉及到安防領域,於是對人臉識別非常看好,覺得在交通、監控方面有很大的需求,自己做工程也有多年的政府資源,就毅然決定開闢新的項目,前後投了幾千萬,在最好的時候有機構要投資入股,老闆覺得未來估值更高,當時就婉拒了,就這樣錯過了一次機會,2017年開始,工程開始不好做了,收款也難了,而人臉識別項目一直都是投入沒有收入,靠工程難以輸血了,於是裁員,更換辦公室,縮減開支,最後又把房子抵押了,甚至車子都抵押了,就是為了獲得現金流,到現在還在到處找資金。
案例四:廣東的一家企業
2014年開始創業,開始就幾個人,兩年時間做到上百人規模,營收數千萬,沒有節假日,在公司就是不停的接待來訪客戶,可能到晚上10點還在談,要麼就是在出差去項目地,不停的和客戶開會,晚上12點都可能還沒有休息,困難的時候工資也發不出來,高管可能連續幾個月都沒發工資。
每個月過了1號,公司房租、員工工資都是剛性支出,收入從哪裡來,都在不停的找項目。
做企業看到的是人前的風光,背後的辛酸往往被忽略,能夠走到最後的都是幸運的,中國的小微企業平均壽命只有3年,所以這個生命週期是非常短的。所以創業的失敗率高,也在於此。
員工獲得的是固定的薪酬回報,這部分是確定的,確定的東西就不會有太高的溢價回報。老闆和股東獲得的是剩餘價值,而這是不確定的,有風險,但是風險和收益是相關的,也可能獲得很大的回報,所以他們也是公司刨去各項成本後最大的收益者。真正能把公司當家的只會是把身家投入的人,這是老闆為什麼比員工拼的原因。
專注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的股權設計和激勵,業餘愛好搏擊
諮詢請私信
壹號股權
其實,對多數人來說,看到的都是企業家風光和瀟灑的一面,而看不到企業家辛苦和艱難的一面。
由於工作關係,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就經常與民營企業家打交道了,就比較深刻地理解他們的不容易了。起初,市場比較好,效益也不錯,但是,各方面的服務不太好,各種收費、罰款、贊助等遍地都是,讓企業苦不堪言。那時叫三亂,經過整治,慢慢好轉了。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三亂少多了,市場卻發生了變化,供需矛盾由供不應求轉向供大於求,同時,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開始越來越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一般,民營企業家又從一種矛盾狀態轉向了另一種矛盾狀態。
不僅如此,勞動力成本的上升,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資源價格的上漲等,也使得民營企業家需要面對的矛盾更多,需要解決的難題也更多。經濟轉型帶來的壓力,也已經越來越大。所以,民營企業家不只有風光與瀟灑,更有痛苦與艱辛。很多成功的民營企業家都曾感嘆過,有時真的想放棄了。
譚浩俊
我在國企和民企,基本上都是十年左右時間,對國企和民企的企業家有自己的感受。
國企,沒有資格接觸到最高層,也就是央企的地方領導。他們,看不出什麼能力和堅韌,勤奮,多數是怎麼當上領導的都不知道,反正也不認識。具體做些什麼也不知道,新的領導來之前換之前後,基本看不到什麼變化和改變。
而我在深圳的民企做了十年多時間,感受的卻很不一般。
作為大公司下屬公司的領導者,多數都是壓力很大,因為也是聘用制,所以,總是要出成績,總是要改變。而每個行業,都是競爭激烈,適者生存。所以,我們群看到的艱忍和勤奮,就是對公司業績非常在意,每天每週會議,都是盯著具體的指標,對每個指標的變化的原因和解決辦法以及下次的計劃非常在意,逐條逐個討論。甚至做各種模擬結果,來驗證是否存在風險和未知的情況意外會不會發生。
說到工作強度,即所謂的勤奮,基本上,都是早八點上班,下班時間沒有固定,基本上,都是以工作任務目標結束作為下班的條件。
我遇到幾個老闆:
第一個,是一個女的,五十多歲,沒有結婚,每天早八點,晚八點,是常態,公司四千多人,年營收7億左右每天每個車間都要走一遍,周例會,對各部門的問題和方案,雖然不是過問太多,但是全程都在聆聽。對於問題重複出現沒有解決的,一定要最高層拿出方案。如此,幾年不變。
第二個,是基本與我同齡的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公司規模不大,大約百多人,年營收一兩億。則是和我們從新產品的研發,從產品定位,到研發中的供應商評審會議,到樣品以及進度,試裝,乃至試裝產品試用,下發經銷商,聽取經銷商意見,以及以後的批量生產前,與每個主要部件供應商談判價格和具體量產進度交貨進度,很多事,都親力參與,出了問題,一個電話,叫上具體部門的負責人,晚上驅車幾個小時到現場,觀察問題和討論解決問題。
民企的老闆,具備強大的危機意識,以及對事業目標的強烈追求慾望。對一些比如賬款,比如交貨週期和生產週期,幾乎是錙銖必較,親力親為,哪怕部門負責人完全可以解決,他也會參與,哪怕是旁聽,旁觀,也會確保問題得到確切的解決。
民企的老闆,對很多的學習,比如企業管理體系,比如企業財務知識,企業文化和企業ui設計等,非常的具有學習精神,也會經常地拿競爭對手的產品,來給大家做案例和技術分析,要求各部門負責人拿出分析報告,以及公司分階段可以借鑑的目標。
總之,民企的老闆,至少,我接觸到的老闆,都是具備真正真抓實幹的艱忍和勤奮,不是口頭上或者口號而已!
龍哥fei0598
是的。
剛剛看完CCTV《今日說法》之物美集團董事長張文中案始末,冤獄約十年,一審被判18年,最後在最高院平冤昭雪,最高院法庭當庭宣判張文中無罪,物美無罪。
2018年5月31日,張文中再審案在最高法宣判,最高法公開宣判原審被告人、民營企業物美集團創始人張文中詐騙、單位行賄、挪用資金再審一案。庭審現場,主審法官逐一認定了張文中案原審判決所涉的三項罪名,均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法律適用錯誤,並直接改判。
遲到的正義雖然最終到來,但是沒有這十年的折騰,當事人的人生也許會更加的輝煌,也許民族企業會更加的輝煌!這不得不讓人十分感慨、十分惋惜,人生如戲啊。
張強律師維權在線
民營企業也好,或者叫私營企業也好,就是老百姓的企業,做老闆高興一點叫你民營企業家,不高興了叫私營企業主,再難聽一點叫黑心資本家。我搞不明白,本來就是一個小老百姓,怎麼一做企業就打上了另類的意識形態標籤?這種現象根深蒂固,只要一有風吹草動,整個社會輿論就瀰漫著打土豪,分田地的豪情!什麼剝削了,什麼榨取剩餘價值了!我不否認這個群體裡有許多令人不恥的人和事,但幾十年我接觸的企業家總體上一是聰明、二是超出常人的勤奮、三是膽子大,敢闖敢幹,四是夾著尾巴做人(市場經濟法則和經營企業對他的為人有約束),五是把身家性命都押了上去在做企業。如果這樣的一個群體,不被社會肯定,是很讓人費解和寒心的!
心存平和
朋友圈,常有企業家朋友說,做老闆,不容易。以前,聽後是不屑的,直到後來因為工作原因,和大大小小的民營企業家打交道,及自己諮詢公司合夥人,才有更深刻體會。
案例一
某次,合夥人例會,談到諮詢行業時,公司首席合夥人說,都說諮詢很光鮮,但酸甜自知,有時候,都不知道發工資錢在哪。某一年,辛辛苦苦回來幾十萬諮詢費,但卻不知道第二年幹什麼,結果次年,實在找不到啥業務,一個合夥人乾脆跑回老家去了。
案例二
受某平臺公司委託,前往做某民營類裝備製造企業,做投後盡調,整整一個多禮拜,紮在那裡,一來二去,啥都搞明白了。
民營老闆,前些年,做裝備企業之前,很風光,在當地,也受人尊敬。結果,搞了幾年實業,不但把自己所有的家產,甚至兒子的婚房,都砸進去了,還欠了各投資者,包括投資公司,銀行的債務。
當年,用其本人話來說,自己做啥,別人就信你,願意跟投;現在呢,則似乎成了喪家之犬,沒有人再相信。
案例三
認識一位知名農業企業家,臨近6旬,還在全國東奔西跑,幹嘛呢,刷臉啊。這幾年勉強還好,前些年,因為受行業龍頭企業產品涉嫌致癌物質負面因素影響,該企業家才剛剛起步的事業差點夭折——苗木被村民糟踏就算了,更多產品積壓在庫房,銷售不出去,一方面要維持公司基本運作,包括日常開支如人員工資,一方面要償還銀行債務。
該企業家到處籌款,找到前東家,說了那番話,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如果這次借的錢,還是打水漂了,就把下半輩子,賣給前東家,打工償債。
事實上,民企企業家,確實不容易,網上盛傳劉強東,因為資金鍊枯竭,籌款不到,一夜白頭,現在我還是相信的。
誰知道,表面上的光鮮,背後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胡兄財觀
我還不是企業家,我就是個普通的創業者,而且屬於40歲創業的這一批,我覺得堅忍和勤奮這兩個詞我擔當得起,我談談我的看法:
1、我們是一群為夢想而生存的人。
我每天晚上大概在公司待到11點,早上大概9點到公司,週日我休息一天,因為我年紀大,我知道創業這事不能急,保重身體的健康還是有必要的,但是在初期的時候,我也有100天左右,每天干到下半夜4點,然後早上6點起床,為了做推廣。累不累,不用講,但是事情做起來就不知不覺到了那個時候。
2、我們是一群不願意面對失敗的人。
我每天都要問自己,失敗了怎麼辦,越是順利的時候,越是考慮各種失敗的情況,因為我知道企業初創的時候,就像嬰兒一樣,你不知道要你“命”的東西從哪裡來。為什麼經常問自己,就是準備好失敗以後不至於去跳樓,早點給自己打好預防針,誰幹事業都不會願意失敗,避免失敗的最好辦法,就是多思考,多防範,深挖洞,廣積糧吶。
3、除了家人,和一起創業的夥伴,我們已經沒有其他社交。
以前打工,其實很瀟灑的,到處玩,跟同事,跟客戶,現在創業了,這些都沒有了,跟家人就是週日,跟夥伴就是平時上班,我們的話題很少離開工作,偶爾講起一些趣事,也會被工作所打斷,不無聊也不寂寞,覺得日子過得好快。
我們創立的企業還有8天就一年了,這一年風風雨雨也走了過來了,現在聽說金融要放開,要扶持中小企,我們也做了打算,絕對不跟銀行拿一分錢貸款,我們可以自己節省一點,但不負債,我們可以走得慢一點,但不拿人家的錢去做遊戲,穩穩當當的前行!
陽光叢生網官方號
我從30年前大學法律系畢業就一頭插進了法律界和經濟界,與形形色色的公有或民營的老闆及其員工們深入交往,應該有一些發言權。
一般而言,老闆們相對於員工有四項特質:1,聰明點,2,膽大甚至心狠點,3,勤奮點,4,有背景資源點。
但本質上,老闆並不是在這四項中的每一項都超過普通員工或者其他人的,而是四項相加的整體上超過。
問題來了,象具有這類較強特質的老闆,其應該獲取的社會回報,究竟該是多少呢?
這就要看市場法則是叢林法則還是人類法則!!!
試舉例以證之:在原始叢林中有甲乙兩個人,甲比乙智力強百分之五,體力強百分之五,甲乙的共同總利益算成百分之兩百。如果我們再給甲一個木棒,會發生什麼?如果是弱肉強食的競爭性的叢林法則,甲可以把乙殺死或完全奴役,佔有全部或絕大多數外部既有資源;也就是說甲用百分之十的比較優勢獲得了競爭勝利者所享有的百分之兩百的利益分配。
而如果是相互合作的人類法則,則甲與乙不是競爭關係而是合作關係,甲不用殺乙佔據現有有限資源,而是與乙合作獲得更多無限資源,那麼甲在總的更大的利益分配中合理取得的應是低於百分之一百一十,而將另外的不低於百分之九十分配給乙。
有人類共同信仰和價值觀的法制市場就是後者,而象某些專家們叫囂的那樣在共同信仰和價值觀尚未建立之前就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場經濟就是前者!
改開四十年來,特別是後三十年的市場化歷史類似於前者,這些老闆們類似於叢林社會的甲!
一輪明月彎刀
財富君也是一個創業人,對於民營企業家的苦深有體會。
首先生存不易
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最初幾年都是一道坎,事實上能熬過第一年的小微企業只有不到33.6%的比例。
在我們國家很多地方,特別是內地,政府的服務意識還不是很職業,剛開始經營的民營企業要面臨市場競爭和管理費用多的雙重壓力,前幾年著實不好熬。
最近一兩年隨著國家環保力度的加強,沒有能力升級改造的企業只有停業了,前期的投資和付出都打了水漂。
其次健康透支
選擇了創業,就已經和星期天告別了,別人和朋友們一起喝茶吹牛時,你正在陪客戶喝酒吃飯;別人和家人團圓吃晚飯時,你正在工廠督促幹活。
旺季幹活到半夜,淡季心煩到天亮,精神壓力超級大,身體健康嚴重透支。
最後融資渠道不暢
最近風傳知乎和錘子這樣全國出名的企業也在大裁員,ofo戴威更是聲稱就是跪著也要活下去,就差叫一聲大爺行行好了。
對於更多默默無聞的小企業來說,創業貸款唯有來自民間,最低年息都是20%起,還沒有人願意放款,擔心倒閉和跑路。
從媒體上看到的民營企業家是這樣
實際上90%的是這樣
探索財富秘密,研究成功之道,喜歡的請常來,歡迎分享你的觀點!
財富與成功
民營企業家在創業的時候確實更多的需要敬畏與尊敬,由於自己也創過業,所以深感不易。但是,當成功以後,值得敬畏與尊敬的民營企業家就會變得很少。對於民營企業家,有自己的看法:
一、創業階段的民營企業家,真心苦、累、艱辛。
我也是一個創業族,不過由於諸多的原因現在也沒有創業了。創業也算是半成功,畢竟商品年銷售量能夠達到1000萬,只不過廠家方面增加很多的地區經銷商,而合同上又只認可我一個,又只有我一家掏宣傳費、維護市場,明擺著就是來佔市場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忍了3年,也就是2018年7月8日,徹底決定不幹了。
所以,作為一名曾經的創業者十分懂得創業的艱辛,沒有很多資金、沒有鐵的員工,甚至有些時候連房東都來欺負你,逢年過節“事兒”還比較多,各方各面還需要維護,重要的還要自己獨當一面,真心累。可以說,自己停下來,那麼整個公司、企業都會停下來,不是管理、文化不到位,是根本沒有錢與精力招到跟著你乾的員工!
對於初始創業的人,或者創業過程中的人,更多的是值得敬畏的。
二、創業成功的企業家,更多的是不屑。
由於在三線城市,所以前些年生意上遇到一些三線城市的老闆們,生意做到比較好,也有錢,算是成功人士、創業成功。但是,給人一種不好的感覺,在他們身上已經沒有了創業初期時的踏實,反而顯得更加奸滑。可能說他們還不足夠成功,但是看到更多的成功人士拉關係、賭博、戶籍出國等等,我覺得更多的是不屑。能夠讓人叫好的民營企業家成功人士,真的很少。能把艱苦奮鬥堅持下去的就更少了。
希望創業人當成功以後不要忘記初始的艱辛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