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舌戰群儒”的對手不是張昭,二人的真實關係出人意料

諸葛亮“舌戰群儒”的對手不是張昭,二人的真實關係出人意料

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故事家喻戶曉,說的是赤壁之戰前夕,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出使柴桑,欲聯合孫權共同抵抗曹操,但孫權手下眾人大多主張投降曹操。為爭取建立孫劉聯盟,諸葛亮與孫權手下的主要謀士們進行了一場激烈辯論。

諸葛亮一個人應對以張昭為首的江東眾人,但諸葛亮辯才極佳,將眾人說得啞口無言。在《三國演義》中,“舌戰群儒”是濃墨重彩的一章,按照這個故事,諸葛亮到達柴桑後在魯肅帶領下來到幕下,見到張昭等20多位江東謀士,諸葛亮一一與他們相見,互道姓名。

施禮已畢,張昭首先發問:“久聞先生高臥隆中,自比管仲、樂毅,是真的嗎?”顯然,張昭的這個問話很不友好,哪知諸葛亮回答道:“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這只是我諸葛亮的一個“小目標”,你想挑事、想激,我偏偏正面應對,故意氣氣你。

張昭繼續發問:“近聞劉豫州三顧先生於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欲席捲荊襄,但現在荊襄已屬曹操,下面該怎麼辦呢?”諸葛亮想,看來這位張先生今天就是故意來找茬的,

但他是孫權手下第一謀士,如不先難倒他,如何說得了孫權及眾人?

諸葛亮“舌戰群儒”的對手不是張昭,二人的真實關係出人意料

諸葛亮於是回答說:“在我看來,取荊襄其實易如反掌,只是我主劉豫州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罷了,所以堅決推辭。劉琮只是一孺子,聽信佞言,暗中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如今我主屯兵於江夏,別有良圖,其謀略非等閒之輩可知。”罵人不帶髒字,諸葛亮一席話不僅回答了張昭的詰問,而且順手把張昭貶為“等閒之輩”,張昭心裡肯定不痛快。

為打擊諸葛亮,張昭仍抓住“管樂”不放,繼續發難道:“如此一說,倒是與先生言行相違背了。先生自比管仲、樂毅,管仲相齊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樂毅扶持微弱的燕國,下齊國70餘城。此二人,真乃濟世之才。先生在草廬之中,只會笑傲風月,抱膝危坐,既然跟從劉豫州,當為生靈百姓興利除害,剿滅亂賊。但依我看,劉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縱橫寰宇,割據城池,得到先生之後人皆仰望,希望看到劉豫州復興漢室,剿滅曹氏。但先生自歸劉豫州後,曹兵一出,劉豫州即棄甲拋戈,望風而竄,上不能報劉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孤子而據疆土,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為什麼劉豫州得先生之後反不如之前了呢?”

諸葛亮“舌戰群儒”的對手不是張昭,二人的真實關係出人意料

這一番話,就歷史事實來說有虛有實:“棄新野”是沒有的,但“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倒是有,都不是什麼“光榮事蹟”,一般人聽了這番話臉一下子會紅起來,但諸葛亮沒有。

諸葛亮應聲而答:“鵬飛萬里,其志豈是群鳥能識?譬如,人染沉痾,當先用糜粥和藥以服,待其腑臟調和,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再用猛藥以治,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如果不待氣脈和緩,便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實在太難了。我主劉豫州之前敗於汝南,後寄身劉表,手下兵不滿千,將只有關羽、張飛、趙雲而已,此正如病勢極重之時,新野是偏僻小縣,百姓稀少,糧食缺乏,劉豫州不過暫借以容身,還談不上坐守於此。甲兵不具,城郭不固,軍不經練,糧不繼日,然而就在這種情況之下仍然火燒博望,使夏侯惇、曹仁之輩心驚膽裂,竊以為管仲、樂毅用兵,也不過如此吧?”

諸葛亮說的“火燒博望”也是《三國演義》虛構的一個情節,發生在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後,但根據史書記載看,這一仗與諸葛亮其實沒有多大關係。

諸葛亮“舌戰群儒”的對手不是張昭,二人的真實關係出人意料

諸葛亮繼續回擊張昭說:“至於劉琮降操,劉豫州實在不知情,又不忍乘亂奪同宗基業,此真大仁大義之舉!當陽之敗,劉豫州見到有數十萬百姓扶老攜幼相隨,不忍丟棄,所以隊伍行進緩慢,只能日行10裡,這才被曹兵追上。寡不敵眾,勝負乃常事,昔日漢高祖數敗於項羽,但垓下一戰成功,這都出於韓信的良謀。國家大計,社稷安危,靠的是武力,而不是在這裡比口才、詭辯。坐議立談,無人可及,一到臨機應變,則百無一能,這樣的人只能為天下人所笑!”這番話說得更重了,但張昭無法應答,於是舌戰結束,諸葛亮大獲全勝。

不過,根據史書的記載,上面這段精彩的對話並沒有真的發生過。張昭確實反對抗擊曹操,屬於“投降派”,但他是在孫權面前表達的觀點,而沒有與諸葛亮就此有過正面交鋒。與諸葛亮有過“舌戰”的,只有孫權。

諸葛亮“舌戰群儒”的對手不是張昭,二人的真實關係出人意料

據《三國志》等書記載,諸葛亮一到柴桑就去見了孫權,沒有太多客套和試探,諸葛亮直接對孫權說:“天下大亂,將軍起兵於江東,劉豫州擁兵於漢南,都在與曹操並爭天下。現在曹操佔領荊州,威震四海。根據眼下的局勢,我為將軍考慮,無外乎兩條出路:如果能以吳、越之眾與曹操抗衡,不如早下決心;如果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向曹操投降?”

孫權聽了有些不爽:“如果真如先生所說,劉備為什麼不投降?”看到孫權急了,諸葛亮不慌不忙,一本正經地說:“田橫是齊國的壯士,尚且能守義不辱。劉豫州是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如果成不了大事,那是命運不濟,怎麼能幹投降敵人的事?”

孫權一聽大怒,這不是小瞧人嗎?劉備是英雄,我孫權難道不是英雄?孫權道:“我不能舉全吳之地,10萬之眾,反而受制於人。我意已決,不是隻有劉豫州能抵擋曹操,劉豫州失敗了,還有我!”

諸葛亮要的就是這個,此時諸葛亮27歲,孫權26歲,別看諸葛亮只比孫權大一歲,但顯得老練得多,諸葛亮趁熱打鐵:“劉豫州雖然敗於長坂坡,但手下人馬加上關羽統率的水軍還有萬人之多,劉琦所率的江夏郡人馬也不下萬人。曹軍遠道而來,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而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荊州投降過去的軍民又未必心服。將軍如果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劉豫州同心協力,必然能打敗曹操!”

孫權聽了“大悅”,於是定下孫劉結盟以對抗曹操的戰略,

這是史書記載有關諸葛亮“舌戰”的唯一一次。

諸葛亮“舌戰群儒”的對手不是張昭,二人的真實關係出人意料

在柴桑,張昭的確與諸葛亮也有過接觸,只是二人的關係並不像大家印象中的那樣,一見面就劍拔弩張,而是關係比較融洽,張昭對諸葛亮的印象也非常好。

張昭比諸葛亮大25歲,早已是天下人所共知的名士,在江東的地位也非常顯要,應該說,在張昭的眼裡諸葛亮還只是一名年輕有為的青年才俊,而不是自己爭辯的對手。

張昭很欣賞諸葛亮的才華,特意把諸葛亮推薦給孫權,希望諸葛亮跳槽到孫吳來。諸葛亮拒絕了這番好意,有朋友不解,諸葛亮解釋說:“孫將軍算得上是個好領導,然而據我觀察,他能重任我,卻未必能讓我能盡情施展才華,所以還是算了。”

領導信任你,重用你,卻未必都能讓你盡情發揮,真正頂尖的人才不在乎掙多少,不在乎官多大,在乎的是自我價值是否最大化。諸葛亮沒有投曹操,也沒有早早地跑到劉表那裡謀差事,等了很久才等來劉備,他是不會輕易換主人的。

張昭之所以看中諸葛亮,除諸葛亮過分的才能外,還緣於二人之間的特殊關係。諸葛亮十多歲時隨叔父諸葛玄離開家鄉徐州刺史部琅琊國,就此與兄長諸葛瑾分手。諸葛瑾為避戰亂,之後南下江東,一開始境況不太好,後結識了孫權的姐夫弘諮,弘諮很欣賞諸葛瑾,把諸葛瑾推薦給孫權,孫權正在用人之際,諸葛瑾被孫權任命為自己的長史,相當於秘書長,諸葛瑾逐漸成為孫權的重要助手之一。

諸葛亮“舌戰群儒”的對手不是張昭,二人的真實關係出人意料

諸葛瑾到江東後與張昭關係逐漸密切,他們的祖籍都在徐州刺史部,也都是從江北南下避難來的,出身和際遇相同,大概更容易交流和理解。張昭的兒子張承還娶了諸葛瑾的女兒,雙方結成了“親家”。

諸葛瑾的這個女兒、也就是諸葛亮的親侄女,嫁給張承後生下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陸遜的兒子陸抗,一個嫁給了孫權的兒子孫和,諸葛氏一族在江東的關係網越織越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