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老了以後該何去何從?

誰牽絆誰


確實,我國農村正在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危機。農村對外輸出優質勞動力的速度放緩,而對內農民自身的養老壓力越拉越大。

從去年相關部門公佈的統計數據看,截至去年,農村超過60歲的老人大概有1.6億人,而這個數字每年都會有所增加,按照專家預測,再過30年左右,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很可能要達到峰值,總人數將接近3億多,也就是說每5個左右的農民當中,就有一個是60歲以上的。

通過這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未來我國農村的養老壓力有多大了。在人口老齡化的背後,更是折射出了農村的人口紅利逐步消失,農民對農村的養老,醫療,生活的質量要求增強。而在這種情況下國家還沒有制定出一個完整、有效的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從而導致了當下農村老人的擔憂。因為那時候的農村老人可能就要面對:子女進城打工居住,自身揹負高額的房貸壓力,還有緊張的工作以及照顧子女,根本無暇顧及留守在農村的老人的現實。

當然,國家正在出臺相應的措施用以緩解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壓力。1.國家抓緊調控房地產業,有望減輕未來的房貸壓力;2.建立健全養老保險機制,特別是農村養老保險,保險金額正在逐年提升;3.修建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鼓勵個人、企業在農村開辦養老院。

但是這些都是從側面或者說是輔助性的,歸根結底還是要靠農民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落在了農村子女身上。相信很多農村老人都不願意拖累子女,只要子女提供一些必要的幫助,解決平時的衣食住行的問題就足夠了。這樣,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也就自然解決了。





胃必達


人口老齡化是現在社會一普遍現象。政府也在努力倡導“生有所養,老有所依,失有所濟,傷有所保”。問題中的老人何去何從,最關鍵的是兒女的孝心與老人的開心。

我有個親戚,兩個老人住在鄉下,女兒女婿還有孫女住在城裡。每個週末,孩子們都會回鄉下看望老人家。兩老的呢,身體也很健康,70左右很少生病。女兒回來會給他們打掃衛生,燒菜洗衣,女婿呢回來幫他們修修電器,孫女也會陪老人聊聊天。每半年呢一家五口都會出國旅遊,看看世界,也讓老人開心開心。老人也知道兒女平時工作忙碌,每個禮拜能看到他們一次,看到他們平安快樂就很滿足。女兒也說了,在工作幾年,等孩子工作了,就回鄉下陪爸媽。父母最大心願是孩子們過得好,最開心的也是能有孩子們陪伴。

我的舅舅呢十幾年前半身癱瘓了,只有左半邊身體能動。兒女能都移民出國了,一個人在家很不方便。平時呢都是我媽和幾個舅舅照顧他的。最近呢決定讓他去養老院,這樣在養老院呢也能有個照應。孩子們在外呢也能放心。

我覺得呢,如果父母年紀大了,兒女們能陪在他們身邊呢儘量陪在他們身邊。想我們小時候,父母們耐心的教我們走路,說話,吃飯。他們老了,不會走路,說話,吃飯了。我們是不是也應該也“教”他們走路,說話,吃飯呢。如果兒女力父母太遠,那就送他們去養老院吧,那裡畢竟有很多人,萬一父母摔跤,生病了也有人看到。而老人老年時候麼,也應該多走動走動,打打太極,下下棋,跳跳廣場舞。豐富一下剩餘的人生。心情愉悅,身體會更健康。





幽都風廣陌233


這其實反應了農村留守老人養老問題,這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隨著城市化的進程,青年的一代都到城裡打工了,留下年邁的老人在家裡。

我老家就有很多這樣的老人,我的三爺爺就是留守老人。他的兩個兒子、兒媳婦都在城裡甚至更遠的大城市工作,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回來,但每月會給三爺爺生活費,郵遞生活用品。最開始,三爺爺身體還很棒,就自己做飯,種菜,幹少量的農活,還打麻將。

這老人有時候就像小孩,沒人管了,他就比較任性、自由,有時候喝酒不注意,連續打麻將不好好休息,再加上年齡大了,身體就越來越不好,這兩年開始生病了。於是,兩個兒子商量了,其中,有一個兒子和媳婦就把打工的地方選擇在離家較近的地方,基本可以實現每天回家,就是比較辛苦,賺的也沒有以前多了,但是可以在家給三爺爺做飯。

要讓農村老人安享晚年,這需要家庭、個人及社會保障的多重協作,如果社會保障對於農村留守老人的養老投入能有所提高,年輕人也可以在事業上多用點精力,當然,作為子女,也要把老人的問題掛在心上,必要時做出犧牲,讓老人感受到家的溫暖和老有所依。

總得來說,我的三爺爺還是很幸福的,祝願他健康長壽。

圖片是,今年夏天三爺爺來參加我的婚禮時照的。



皮克車眼鏡俠


我也慢慢的往老年人走了,我自己親生的兒子22歲做善事離開了我,我這幾年已經習慣了孩子在天堂,有空,沒人的時候我就會看著天,想想我兒子在天堂做啥呢?是不是又去幫這個送衣服,還是給窮朋友送錢呢?我每次都會給他燒很多錢,身前我也經常拿錢給他濟困,救急,我會做他永遠的好媽媽!我不會輕易告訴身邊的人我的事,遇到刨根問底的人我就逼得說出來,有些人很驚訝,有些人很同情,實際我啥都不需要,就是希望對方不要太八卦!讓我安安靜靜生活就行!村委想給我搞個低保,多少好給我一點補貼,我拒絕了,我還沒有到老得做不動,我不需要那低保,給家庭真的貧困的人吧!我已經把自己老年生活安全得好好的了,現在有空就學習道教,佛教方便的東西,有空就去做點善事,照顧好身邊的人,我自己財產誰都不考慮,等有一天我感覺身體不行了,就把房子賣掉部分,最後快不行了,就把所有房子賣掉,送給最後經常照顧我的人!親人比較多,提早把財產指定送給誰就會得罪人,還不如自己愛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你們說對不對?😄😃


川江賈姐姐


農村老人老了以後,該何去何從是個有點沉重的話題。雖然國家向農村傾斜了一系例的政策和措施,比如:農村醫療保險,農村養老保險,特困戶和孤寡老人可享受低保等。

農村醫療保險和農村養老保險,都是由農民自己出一部分,政府補貼一部分組成。部分地區農村的現狀是,農民的命根子“田”以承包的方式已轉向了種田大戶,農民收取的費用各地均不相同。有低的,有適中的。並沒有真正體現出“田”的價值的合理性,和公正性。而種田大戶的角色,往往又是村幹部佔大多數,尖頭戶佔小部分(尖頭戶是農村對一些刺頭的俗稱)而承包費用的多少,往往又是他們說了算,農戶又因多種原因(如:子女外出打工,家中勞動力不足,年齡偏大無力耕種等)也就認可了。

農民收取的承包費,要應付日常生活開支和人情往來,所剩無幾。部分農民對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應交納的一部分亦己顯得力不從心。

中國己進入老齡化,一代獨生子女要負擔四個老人的贍養,和子女的教育,住房,婚嫁等。壓力不是一般的大,非獨生子女是無法理解他們精神,經濟上所承受的壓力。

農村是否能夠取消種田大戶承包的形式,以集體農莊的合作化新形式,組合成新的所有制或股份制,農民以自己的田地參股,再以參股的份額分取紅利。集體農莊再從剩餘利潤裡,逐步積累資金,用積累的資金籌建農村老人養老院。既能解決子女外出打工的後顧之憂,也能使農村老人老有所養。


拍客蘇州


農村的老人現在過日子當然比以前好過多了,因為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國家也給年滿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發老人補貼,所以基本上過日子不成問題。至於何去何從,大部分當然是在家裡養老,還可以給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帶帶孫子,倒也其樂融融。也有小部分隨子女到外面生活的。實在孤家寡人沒人管沒地去,家鄉還是有敬老院接收的,這一點也體現政策的人性化。

去年我們那發生了兩件有趣的養老事件。有兩個兒子的李大爺想去鎮敬老院住,無兒無女的張大爺人家讓他去敬老院他都不去。因為李大爺的兩個兒子兒媳對於贍養老人互相推諉,經常為該住在誰家吃在誰家誰家來照顧鬧的兩家吵個不停,李大爺一氣之下聯繫到敬老院,說是要住到那裡去,可人家瞭解情況後不接受。張大爺就不同了,雖然無兒無女,但因為年輕時當過兵,七七八八的老年津貼補貼基本上就能讓自己過日子了,現在身體狀況還行,自我照顧沒問題。上回有人找到張大爺,說可以去敬老院受照顧,可張大爺覺得還是自家舒服,不去。

所以農村老人老了後養老基本上還是老有所依的,不至於六親無靠,這也是因為國家發展的好。



易知秋


其實不僅僅是農村老人,城裡那些沒有退休工資,也沒有土地,還沒有房子的老人其實也是有的,這些老人的養老都是問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的情況,我父母是有工作單位退休的,我媽已經退休,我爸還有幾年,目前還在上班。我公婆是農村的,以種田為生,公婆平時還接點裝修的活幹。今年很多地方農村都可以一次性交幾萬塊錢買養老保險,然後我讓公婆去交了,我拿錢給他們先交了。當然這個錢是借,不是給的,他們年底的賬結出來了錢就還我。別噴我為啥不直接給幾萬塊給他們,這個錢是我自己父母手上拿的,我得還的,我父母雖然有工作單位有退休,但是我家也是普通家庭,不是啥大富大貴的家庭,而且不管啥家庭錢還是分清楚好。公婆雖然是農民,但是想法並不落後,平時新農合啥的也都在繳,現在養老保險買了,不管退休後工資多少,以後生活應該不成問題,他們很勤快,以後退休了可以種點自己吃的菜,工資應該是夠用的。而且我們兩口子也在努力工作,社保醫保都有,車子房子也有,經濟上面不會依靠雙方父母。希望父母們身體健康,我們都是獨生子女,連個搭手的兄弟姐妹都沒有。


魚魚吃熊


農村老人老了以後何去何從?

我就是農村的,見慣了太多農村的是是非非,我所瞭解的,農村老人的生活狀態有幾種情況:

第一種:很多老人的子女長期在外面打工,老人獨自留在老家生活,如果老人身體還硬朗,就自己種點兒莊家,雖然行動慢點兒,但一個人還是能養活自己,雖然沒有大魚大肉,但是這樣的生活狀態其實也可以算得上幸福,而且這種老人一般來說壽命都比較長。如果老人身體不好,那自然種不了莊家,日常的生活物資都是子女定期回來給她準備好,老人只需要在家做做飯,洗洗衣服,生活倒也輕鬆自在。但這種生活就怕生病,一旦生病就沒人照顧,而且生病了還不一定有人知道,很多老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悄然離世的,不管你年輕時多麼風光,到頭來連個送終的人都沒有,著實辛酸。

第二種:子女都在家,而且對待老人都比較孝順,孫子也有了,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這種老人就相對比較幸福,不僅不用整天為生活忙碌,而且精神上也比較滿足,這種老人可能會在某一天突然生病離世,但他的一生算是比較圓滿。

第三種:無兒無女,或者說子女不管老人的死活,這種是最悲慘的,不僅物質上需要救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需要慰藉。這種情況就不多說。

農村老人何去何從,確實是個很大的社會問題,雖然說現在有農村醫保,看病報銷的力度還是很大的,但是老人的養老依然是個大問題。農村老人辛苦了大半輩子,最後卻不知道何去何從,想起來就心酸。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經濟落後,物質上無法善終,另一方面是道德問題,子女嫌棄、老伴兒去世,孤獨終老。希望政府在這些方面有所作為吧,不要求每天大魚大肉,只是希望老人們沒有孤獨,不帶著悲傷離世。


凡人智歌


我快九十的人,也沒有啥奔頭,皮膚松馳,肌肉萎縮,一把老骨子撐不住殘身,坐在院落曬太陽,也只有自家雜毛土狗陪自己。

透過半掩的柴門,我能看到村頭,能看河的對面,能看到夕陽的荻花,若是腿靈活該有多好,可以到村頭瞧瞧老哥們。

唉!長滿老繭的手不停的捶雙腿,可怎麼也打不精神來,試著讓腿撐起疲憊的身軀,邁出這雙沉重的腳,可終就低不歲月,竹椅上的我長嘆一聲。

數著日子,黃曆翻起了皺紋,明明記的很清楚,可就是忘了重要日子,明明知道兒女們忙碌,可就是忍不住思念,那條通往村口的小路送了兒女,連可愛孫子也離開了。

我擦擦老花眼,想把這酸澀抹掉,最終無力的垂下來。


初入昊天門


農村養老問題其實和城鎮養老問題一樣,在本質上沒什麼區別,都需要子女履行贍養義務,都需要國家扶老濟困。農村養老之所以會成為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因為現實上面臨著以下幾種尷尬的局面:

一是農村經濟水平普遍較低,養老醫療設施嚴重匱乏,農村的養老基本上還是依賴家庭式的贍養。

二是農民主要從事農業耕種,大多以體力勞動為主,收入低負荷大,一旦喪失勞動能力,生存養老便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

三是農業勞動收入很低,很多年輕人背井離鄉去了城市當農民工或者工廠工,農村空巢老人現象比較嚴重,年老體衰之時缺乏人手照顧。

四是農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傳統的生育觀念依舊濃厚,基本上都是多孩家庭,但多子未必多福,反而帶來了沉重的家庭經濟負擔,很多小孩無力培養便早早出來勞動打工,形成了一代窮代代窮的惡性循環,基本上沒有什麼經濟積累。

農村養老問題和城鎮居民養老問題一樣,都是一個龐大深遠的社會問題,我想最終的解決途徑,還是下面幾個方向:

一是國家把農村納入全民社保。農民和城鎮居民一樣,年輕的時候交一點社保,年老的時候由國家統一發放養老金。要實現這個目標,既需要國家高度重視,也需要國家有足夠的財政實力。隨著幾十年經濟的高速發展,目前國家社保體系已經在往這個方向逐漸靠攏了,我想這也應該是農村養老的最終方向。

二是國家要加大對鄉村的養老設施投入,儘量做到鄉鄉有養老院,村村有醫療診所。

三是要大力扶貧,精準扶貧,努力全面發展農村經濟,儘量消滅城鄉收入差距,當農村收入和城鎮收入接近的時候,農村的養老問題也會最終迎刃而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