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设计杀掉魏延?

侯崇飞


那么该问题应该基于三国演义来提出的。那么三国演义里是什么情况?

诸葛亮的形象?多智近乎妖!其主导或参与的事件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未出山三分天下,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长坂坡撤退,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赤壁,谋夺荆州,三气周瑜,带兵入川,策反马超,谋夺蜀中,汉中之战,平叛南蛮,屡次北伐,空城计,死诸葛吓退司马懿等等不胜枚举!

妥妥的罗贯中笔下的第一主角。自然也是罗贯中这等文人精神寄托的象征,所以,比历史上的诸葛亮还要强大!几乎能称作上是神人了!

魏延的形象?莽夫、反骨仔、刘备的迷弟!其经历:

襄阳战文聘欲投刘备,妥妥刘备真爱粉的表现。长沙救黄忠斩韩玄,入川系列战争,汉中之战,屡次北伐都有参与,之后马岱奉诸葛亮遗命斩魏延。

诸葛亮与魏延的交集:

1、初次见面

是在攻破长沙后,诸葛亮就说魏延是脑后有反骨,要杀掉魏延。但刘备罩着了自己的小迷弟。当然这个剧情无非是黑魏延,美化诸葛,毕竟诸葛后知五百年。

2、第一次北伐的分歧

诸葛亮剥夺了大部分将领的兵权,集蜀国兵权于一身。其战略是稳中作战,蜀国国力微薄,必须小心翼翼,不能有伤筋动骨的损失。

魏延被剥夺了兵权,提出单独带队子午谷奇谋的战术。但诸葛亮未允许。

3、诸葛亮火烧司马懿

诸葛亮设计谷中烧死司马懿,魏延奉命诱敌深入,但魏延只是被抛弃棋子,诸葛亮意图一起烧死他们。幸好,天降大雨,魏延、司马懿父子天命所眷。

4、诸葛亮七灯续命

七灯续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魏延的误撞。两人相爱相杀的人生终于还是以诸葛亮的累死终结。但诸葛亮后知五百年,知道魏延在他死后必然反叛。于是留下锦囊妙计,设计诛杀了魏延。姜维、杨仪、马岱正是执行者。

总之,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无时无刻不想杀死魏延,但又想用他,特别是五虎死后,魏延隐隐天下第一武将的存在。只有诸葛亮一人能压制魏延,让魏延忌惮。

设计杀死魏延有两次设计,第一次未成功,诸葛亮死后锦囊遗计成功了。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要杀死魏延?

简而言之,魏延脑后有反骨,诸葛亮是神人、后知五百年,知道魏延必反,给蜀国带来灾难,于是大仁大爱多智近乎妖的诸葛神人要设计杀死他!


皮落痕


诸葛亮并没有打算杀魏延,他对魏延和杨仪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共同为国家出力的手法。

诸葛亮爱魏延的勇猛,也爱杨仪的才能,但这两个人就是不能好好合作,着实让诸葛亮伤脑筋。


诸葛亮遗命:军可自发

这句话并不是说不管魏延,而是让魏延自己想清楚:反正大军都退了,将领们也要回去了,就凭你一支孤军,要么一起回去,要么全军覆没。以魏延的个性,虽然激进但也不至于会不管自己和手下人的性命,一定会和大军一起回去的。

诸葛亮也并不怕魏延会降曹魏,这是对他莫大的信任,他知道魏延和曹魏不可能和睦,双方是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程度。所以他并不怕魏延会反叛,只是想让他看清局势,好好地听话,辅佐接下来的蜀汉掌权者。


诸葛亮安排错了杨仪,导致魏延被杀

魏延抢先烧毁栈道,不让北伐大军回成都的目的就是他极度讨厌杨仪。这两个水火不容的人,现在其中一个成为了大军的掌权者,还极有可能继承诸葛丞相的位置,另外一个怎么可能忍得下这口气呢?

魏延也知道自己没有后路了,投降曹魏是绝不可能的,屈服于杨仪那不如一刀把自己砍了舒服。所以魏延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一种办法:抢先接管大军,回成都夺权。就算失败了也比做杨仪手下的一条狗要好。

可惜的是魏延想错了,诸葛亮安排的接任者并不是杨仪,而是远在成都的蒋琬,但这些魏延不知道,杨仪也不知道。魏延最后兵败,马岱一刀砍下了他的头颅,甚至还被对手踩着羞辱。

当然杨仪的下场也很惨,死在牢狱之中。诸葛亮临终的安排让蜀汉失去了两个可用的人才,这是他没想到的。

作为一代名将,没浴血沙场,马革裹尸,反而死在自己人之手。魏延冤死,这是蜀汉政权的一大污点。


那只胖狐狸


诸葛亮没杀魏延,诸葛亮没杀魏延,诸葛亮没杀魏延。

诸葛亮没那么神,魏延也不是脑后有反骨的人。

魏延对刘备十分忠心,刘备对魏延也十分欣赏。

当年刘备打下汉中,要留下一个人守汉中。

就像留一个人守荆州一样。

既然荆州是关羽,那么汉中大家都以为是张飞了。

结果刘备留下了魏延,说明在刘备心中魏延的重要性不亚于关张。

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权,魏延也是贯彻诸葛亮北伐主张最坚决的人。

所以魏延才会对诸葛亮献上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北伐,最后一次魏延是先锋官。

这样的人诸葛亮为什么要杀他?

诸葛亮临死前召开了一个会议,做出后撤的部署,要求是魏延殿后,因为他是先锋官嘛。这个时候肯定在后面了。

诸葛亮特意说明如果魏延不听军令,就随他去吧。

为什么会交代这么一句,因为诸葛亮当时是对杨仪交代的。

杨仪跟魏延素来不合,两个人曾经在一起吵架,魏延拿着刀在杨仪脸上比划,杨仪吓得涕泪俱下。

这个时候诸葛亮担心杨仪镇不住魏延,所以才有这个交代。

果然魏延一听要后撤,就着急了,他跟杨仪公然闹掰。

魏延不但不殿后,还把杨仪的退路给毁掉。

两个人纷纷上书指责对方谋反。

最后朝廷选择了相信杨仪。

魏延就一路跑到汉中,结果被马岱杀了。

所以他压根就是被诸葛亮算计死的,他是死于蜀汉的派系之争。


锦翼


当诸葛亮第一次看到魏延时,就说是魏延有反骨。于是要命令手下人干掉他。刘备感觉他还是一位可用之人,就留下了他。为什么诸葛亮一直不喜欢魏延,因为当时和魏延一起投降时还有一位名将,他就是后来的五虎将之一黄忠。他们两都是投降,但是走的程序是不一样的。魏延是看到局势对自己不利,杀死了领导来投奔刘备。而黄忠是是宁死不降。人们对于忠义之人总是敬佩有加。尤其对于诸葛亮这样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义之士。所以一开始就给诸葛亮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后来在北伐过程中,魏延除了居功自傲,还经常质疑诸葛亮提出的政策。他认为五虎将已去,在蜀国中在也没有哪位将军能超过他。唯一忌惮的只有诸葛亮,而且他还不会按照诸葛亮的政策来走。诸葛亮是一个谨慎之人,而魏延打仗喜欢冒险,所以他们从思想上就是对立的。

诸葛亮很明白,蜀国的灭亡是迟早的事,如果他走后那么魏延无疑是蜀国最有可能取代刘禅的人。他阻止不了魏国灭亡蜀国的命运,但他必须组织身边的人对与蜀国的危害。


秦史垂明


诸葛亮第一次见魏延就没有好感,就要杀他,到后来又不怎么重用他,只是蜀国无大将,没有办法才叫魏延出征。这其中与个人好恶感有关,也与诸葛亮识人太清有关。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有点穿越者的特点,什么事他都未卜先知,对于魏延的命运也应该一清二楚。诸葛亮的很多做法都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见他知道历史是沿着那个轨迹向前推进。魏延的出现很可能会打破历史规律,所以还是让他扮演一个有用但不能有大用的角色。所以诸葛死后就设计魏延不反则相安,反则去死的结局。毕竟是演绎,神话孔明,不可当真!


老何爱剪辑


活着都管不了,死了哪敢想。


卫老东帅


这得问罗贯中老老先生了吧。


芦川居士


诸葛亮无意杀魏延,只是死前后事没安排好,魏延之死,是魏延和杨仪的私人恩怨!


我在路上30938407


排除异己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