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日本的經濟都停滯20幾年了,德英法還是沒有追上,對此你怎麼看?

集團目測部部長



提到日本經濟,就繞不開“廣場協議”。一紙《廣場協議》有很多種解讀。最盛行的觀點是美國通過《廣場協議》薅日本人的羊毛,將日本經濟“薅”垮了!使日本失去了“二十年”。果真如此嗎?我們來推測一下,日本GDP最巔峰時期,也就是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前達到了美國GDP的69%,以當時的日本經濟增長速度來計算,早在十年前日本就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了。試想一下,以日本自己的消費市場,以日本的國土資源,以日本的教育和科技體系,它撐得住這個世界第一嗎?奇怪的是,當這個觀點盛行時,歷屆日本首相居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日本經濟的停滯是拜美國所賜。只有福田康夫在一次論壇上談起此事時說日本要接受《廣場協議》的教訓。


福田康夫口中的“接受教訓”並沒有明說是什麼樣的教訓,是美國的“薅羊毛”還是日本經濟的“非理性”呢?讓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廣場協議》的來龍去脈,就可以對日本過去和現在的經濟狀況有個大概的瞭解了。也就說明了為什麼德英法至今沒有追上日本的原因。廣場協議是指美、英、法、德、日五國於1985年9月22日在美國紐約廣場飯店簽署的干預外匯匯率的協議。這份協議的簽署是美國提出來的,不否認美國的自私成分,因為那時的美國遇到了經濟發展的“瓶頸”,就是外匯和預算“雙赤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提出了“美元”貶值的請求。目的是拯救美國國內的製造業(和特朗普上臺前的美國經濟有點相似)。英法德日四國都同意。因為美國經濟如果垮了,這四國的經濟也必然會受到影響。日本當時最積極,原因是以日本當時的產品、市場來分析,日元升值更有利於出口和擴大市場。於是,日本人痛快的簽署了協議。從中可以看出,日本是自願的,而且這份協議對英法德三國及日本是一視同仁的。這就出現了另一個疑慮,即倒下去的為什麼偏偏日本呢?


在廣場協議簽署後的那幾年,確實如日本自己所預料的那樣,出口大增,GDP猛漲,日本經濟進入了井噴期,按現在的話說就是“瘋狂期”。在通常情況下,日本貶值才會刺激出口,但日本卻恰恰相反,一是由於日本產品的質量,二是由於美元對日元貶值的反作用力。美國對日元的貶值速度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達到了50%的驚人比值。那時候的日本有錢了,那份骨子裡的“瘋狂”也暴露無疑。日本人那時對GDP的渴望絕對比現在的印度強烈,而在日本GDP的增長方式中不可避免的有了房地產,那時的日本人在世界各地到處購置房地產。日本曾張狂的要買下美國。而美國呢?美元貶值逐漸恢復了國內凋零的製造業,也在經濟緩慢增長中解決了“雙赤子”問題,經濟恢復了。而到1990年代後,日本的經濟泡沫捂不住了。首先破滅的自然是房地產。當時的日本房地產佔GDP的比重達到了接近40%。大家可以分析一下,這到底是日本自己的責任還是美國的責任?如果說日本升值使出口下降,那是美國在薅羊毛,可日本當時的出口並沒有下降啊!其實,大家也都很清楚了,既不怨美國,也不怨日本,而是GDP惹的禍!

有人說日本失去了二十年,這個說法不辯證。應該是日本用了二十年的時間一點一滴的將泡沫清洗乾淨了。雖然經濟總量沒有增長,但日本用二十年的時間完善了經濟有關的所有體系。使自己迴歸了理性發展理念。這才是福田康夫口中的“教訓”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日本人還是值得肯定的,因為他們用二十年的痛苦經歷穩定了上世紀90年代的GDP。實際上日本人在這二十年中的付出遠比戰後到泡沫經濟崩潰前的付出大。至於英法德這三個國家追了二十年也沒有追上日本的問題,有一個原因和一個“可想而知”。首先,英法德都在這二十年間實現了良性增長,正因為是良性增長,所以非常緩慢。其次,二十年都沒追上,也就“可想而知”當年的日本經濟增長有多“瘋狂”!以現在為例,GDP第三的日本是4.87萬億美元,而第四名德國是3.67萬億美元。可以看出德國還需要再追很多年,能因此說德國經濟不行嗎?感悟:良性增長最靠譜!


卞競婉



這個問題很簡單,在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還是世界第2,與美國的差距已經縮小,而與法國,英國,德國的差距非常巨大,幾乎是這德國與法國國家GDP的總和。但是在廣場協議之後,日本經濟進入萎縮期,經濟總量在所小,並且每年的經濟是負增長,所以到了20110年代,中國經濟迎頭趕上了日本經濟,並且超越了日本經濟。就在日本經濟萎縮時,德國經濟趁機進入中國市場,德國的企業也在中國有巨大的發展。r


目前在G7西方工業國GDP排名中美國的GDP最高,之後就是日本,然後是德國。本來德國與日本GDP相比只有55%,隨著日本的經濟萎縮,德國經濟增強,現在德國是日本GDP的80%,所以在日本原地踏步時,其時德國是在進步,而法國雖然進步但進步幅度不大,如果再把這兩個國家GDP相加,就已經超越了日本的GDP。


最近還有一份數字,因為日本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日本勞動人口的數量不斷下降,到2025年日本的GDP只有現在的75%,也就是說,如果日本不改變,到了2020年以後,德國的GDP就要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3,不是德國作的有多麼好,而是日本不斷退步,讓對手們有超越的機會。所以現在日本政府準備開發國內的外來務工人員市場,加快人口結構的調整,不讓日本GDP繼續下滑。


橋本看日本


現在的人根本無法想象日本在90年代有多輝煌,當年中國一個城市家庭的逼格全靠日系家電,一臺34寸松下電視居然可以賣到1萬多人民幣還供不應求!日系品牌索尼,松下,東芝等在中國乃至世界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當年只要一提日本遊客都知道富得流油,購買力全球第一,以至於美國人都慌得一逼!日本那時候的經濟實力已經直追美國,人均收入比美國高得多,遙遙領先德國,法國,英國,而且日本的人口本來也比德法英多,所以現在沒追上很正常,但差距確實已經大幅縮小,人均收入日本也被美國遠遠甩在後面,所以日本確實停滯了,今昔對比恍如隔世!當年給人的印象是日本企業根本不可能失敗,誰能想到松下,東芝等會落到今天的地步?


吐賀吐羅


很多人都說日本停滯了20年,其實反過來講,不如說日本“維穩”的20年。日本在上個世紀已經建立了相當完善的工業體系,遭受到美國的廣場協議以後,受到了不小的衝擊,而緩解這些衝擊,日本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但這些年並不是什麼也沒有做。

這一點從日本的GDP比例變遷上就可以看出

上圖是來自聯合國的材料(日文版),1970年的時候,日本佔據了世界GDP的6.2%,是當時世界上的第四位,中國只佔了2.6%。(米國是美國)

再看一下現在的,其中較大的變化有兩個,俄羅斯減少,中國陡增。而日本是多少,6.1%。看到這個數據你還能說日本停滯了嗎?現在經濟極大發展,依然佔據了6.1%之多,和三十多年前只差了0.1%,如果這也是衰退,那好吧,你贏了。

“失去的20年”

為何稱為日本是失去的20年?怎麼不是10年或者更長時間呢?90年代進入經濟泡沫期,企業陷入長期低迷,到2000年是10年的時間。進入2000年以後,日本企業依然沒有減少低迷,又是十年的時間。

不過廣場協議帶給日本的也並非全部是壞事情,日元匯率升高,對於日本的出口業務造成了很大的衝擊,但是從另一個方面,拉動了日本對國外公司的佈局!因為日元匯率高,相對應的外國匯率就低了很多,所以在日本1990~2000年的時候有一股海外投資的潮流,很多日本企業也選擇在這個時期在中國成立公司。雖然日本本國企業有些衝擊,但是國外的企業的現地生產現地銷售的模式也得以確立。

2018年12月2日追加

俗話說人言可畏,當真如此。日本GDP怎麼變化,下一張圖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期間除了東日本大地震的時候有所下降,幾乎都是穩重有進的態勢。很多人說為何不放上日本80年代末的GDP佔比,該怎麼說呢,並不是手中沒有這樣的資料,而是這個時期的日本真的有可比性嗎?1985年廣場協議以後,日元美元匯率一路走高,日本大幅度增額,處於泡沫階段,非要和這個時期去比,那可謂是一葉障目,比較就要在平穩時期,這樣才有可比性。

上圖是日本1990年的GDP佔比,佔據了世界13.7%的份額,你們覺得這個數字可信嗎。GDP發展如何,國家發展如何,始終覺得從外界來對比是一個方面,也要從看其內部如何。荷蘭瑞典這樣的國家,GDP佔比微乎其微,但是國民幸福值那麼高,或許這才可以稱作,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國度吧。

部分文章介紹:

《天貓雙11兩分鐘100億“嚇壞”日本網友:一天超過日本一年!》

《雷克薩斯豪車隨意換!豐田即將推行新業務,汽車界變革來臨》

《貧窮是一種“遺傳病”,島國人民真的沒有你想象中的有錢》


日本二三事


日本那麼牛逼,為何人均GDP從曾經九十年代一度達4.3萬美元,排名世界第二,下降到現在的3.8萬美元,被二十幾個國家超過呢?我們不說與英、德、法國比了,就與落後的中國比吧。為何日本支線飛機試飛了哪麼多年總是失敗,而中國支線飛機已量鄉村並出口、幹線大飛機也已試飛成功了?為何日本衛星發射成功率不如印度高?為何日本曾經是世界造船老大,現在世界造船市場被中韓壟斷,LNG船也要出高價請中國造?為何開採可燃冰那麼多年總是失敗,而中國成功了?為何超級計算機中國總是世界第一,而日本的運算速度只有中國的八分之一?為何中國的特變高壓技術世界第一,而美日只能依靠中國?為何中國能壟斷世界光伏產業而日本也只能向中國買?為何日本所有的核電站都是二代技術的,而中國已掌握四代技術,併為英國建世界最貴的核電站?為何中國的大型海洋勘探設備能批量出口,而日本幾乎是零?為何中國量子通訊已經應用,而日本還在試驗?為何日本從曾經的造船、生物科技、材料、電子、家電、造車強國,淪落到現在30億美元利潤的企業只剩下汽車企業了? 去年日本政府下屬科學振興機構承認,當今世界科技已進入中美兩強時代,日本已落伍於世界,最多排四、五位。隨後不久,美國媒體刊登美國學者文章,要日本接受亞洲中等強國(二流國家)的事實[捂臉]


我是小廣東


1995年以後,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從此停滯增長。如果按照美元的標準計算,日本的GDP總量甚至出現了下滑。1995年,日本GDP總量為5.45萬億美元;2017年,日本GDP總量為4.87萬億美元。看似日本GDP總量在下滑,實際上不準確。因為,按照日本本幣,也就是日元來計算,日本的經濟實際上是在緩慢增長。此外,日本經濟在1995年之前有一段非常輝煌的時期,這也是導致德英法遲遲沒有追趕上日本的原因。

歐盟與日本

日本經濟在緩慢增長

在20世紀5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日本經濟曾經取得非常輝煌的成績,是資本主義國家中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1995年以後,日本經濟泡沫破裂,造成了增長停滯。直到今天,日本經濟也沒有恢復元氣,被稱為“失去的20年”。那麼,日本經濟再者23年裡面是不是沒有增長呢?事實上,日本經濟也在緩慢增長,只不過不同時期日元與美元的匯率不同,導致了以美元計算的GDP出現負增長的情況。安倍晉三為何能夠坐穩首相寶座,關鍵就在於“安倍經濟學”效果不錯。例如,2013年日本經濟增長了2.0%,2017年日本經濟增長了1.71%,年均增長在1.5%以上。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日本經濟曾經遙遙領先德英法

日本經濟最巔峰時期,GDP總量達到了美國的69%,人均GDP是美國的160%,這個成就至今沒有任何國家達到。即使是現如今的我國,GDP總量也僅相當於美國的65%。1995年,日本的GDP總量是5.45萬億美元,德國的GDP總理是2.59萬億美元,英國的GDP總量是1.34萬億美元,法國的GDP總量是1.6萬億美元。即使三國中經濟最發達的德國,GDP總量在1995年的時候也不足日本的50%。巨大的差距擺在那裡,德英法在20多年裡面沒有能夠追趕到日本,並不奇怪。

德英法經濟增長乏力

日本經濟失去了20年,德英法三國經濟也沒有快速增長。德英法已經是發達國家,增長潛力已經用盡。只不過相對於日本偶爾出現負增長,三國經濟一直在正增長。以三國中經濟實力最強的德國為例,1995年以後,經濟增長最高的是2010年,增長了4.08%。但是,這份成績卻是建立在2009年增長-5.62%的基礎之上。正常情況下,德國經濟增長率在1%-2%之間,並沒有比日本強多少!

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歡迎大家討論,德國經濟有可能超過日本嗎?


美國觀察室


可能很多人都會有這個疑問。不是說,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20年的時間都沒有增長嗎,怎麼排名之後的德國、英國、法國等沒有追上呢?

個人都沒有兩個原因。

第一,在日本經濟陷入停滯增長之前,已經大幅度領先德英法等國。

我們以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變化為例。1995年是日本經濟的頂峰期。該年日本有世界500強企業149家,僅比世界第一的美國少2家。同年,德法英三國分別是44家、44家和29家,三國合計117家,還比日本少32家。23年後的2018年,日本500強企業減少到52家,但仍然是高於英法德等國。


我們再來看GDP。1995年日本GDP是5.45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二,佔全球的比重約為17.7%。該年,德國、英國、法國GDP分別是2.59萬億美元、1.34萬億美元和1.6萬億美元,分別近相當於日本的47.5%、24.6%和29.4%,均遠遠落後於日本。

第二,德英法等國的近20年的發展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快。作為中國人,我們習慣了兩位數的增長,低於7%那就屬於低增長了。但是,對於德英法等發達國家來說,能達到2%的增速就不錯了。

1995-2017年,德國GDP從2.59萬億美元增長到3.68萬億美元,增長了42%;英國從1.34萬億美元增長到2.62萬億美元,增長了95%;法國從1.6萬億美元增長到2.58萬億美元,增長了61%。(2017年,日本GDP佔全球比重為6.13%,高於德英法)

同期的日本GDP則從5.45萬億美元下滑到4.87萬億美元,降幅11%,增速遠低於德英法三國。但其GDP絕對量依舊是領先於德英法的,2017年GDP分別是德英法的1.32倍、1.87倍和1.89倍。

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日本一直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計蘇聯),直到2010年,才被我國超越,退居世界第三。


紅谷新視界


說日本停滯20年,這是大部分國人甚至是一些經濟學家的極大誤解,也是很多浮躁媒體的誤導,用GDP衡量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有很大的偏差和謬誤。

每年到過日本旅遊的800萬旅客和80多萬長期在日本工作定居的中國人,他們對日本的發展狀況有切身的感受和真正的發言權。我有機會到日本去旅遊和考察交流,我來說說自已對日本的真實感受:

日本發展沒有停滯,日本仍然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日本的發達不是靠金融的泡沫,而是靠實實在在的實體經濟。日本是世界上最大債權國,日本購買的美國國債僅次於中國,在全世界還有大量的實體企業,每天源源不斷的為日本國民創造財富;日本是世界上製造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高端製造業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僅次於瑞士,日本一個東京市的經濟總量相當於中國一個長三角的經濟總量,日本的人均收入是中國人的十倍,農民的人均收入是中國農民的50倍。

日本是世界上社會治理最好的國家。很多中國女性到日本旅遊旅遊,對日本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安全有序,日本人犯罪率非常低,孩子上學從來不需要家長接送,老年人喪失勞動能力後,在養老院得到精心的照顧,孩子和老年人是最幸福的人群。

日本人仍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日本人的信仰就是奮鬥精神、團隊協作的精神,很多六七十歲的老年人還在勤奮工作,全國的失業率幾乎為零,1億人口靠流浪乞討為生的人不到2000人。

日本是社會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障最好的國家之一,日本人是世界上平均壽命最長的民族。

日本仍然是世界上的軍事強國之一,日本的軍事實力在這世界上僅次於美俄中法。

歐洲大部分國家已陷入高福利社會的陷井,國家負債累累,很多年輕人卻只想清閒喝咖啡,又想拿著5萬歐元的收入,失業率高達20%,這樣的國家怎麼發展?怎麼和日本去競爭?當我們看到“黃馬甲”在巴黎大街上肆意放火,很多國家陷入恐怖危機、難民危機、社會動亂的時候,日本仍然是一個安全和諧有序的國家,這是很多西方發達國家永遠趕不上日本的真實狀況。


牛哥的天空


日本經濟確實停滯了近二十年的時間,這又是為何?不過英法德經濟總量還是不如日本,難道日本就比英法德三國任何一國都要強大嗎?這其中的緣由我來淺述一下。

這是世界主要幾個國家GDP排行榜,日本是排第三,德國第四,後面是英法(中間多了個印度)。德國和英國差距不大,同時德國和日本又是比較接近,總體來說德英法三國經濟不如日本。很多年來,德日英法排名基本上都是這樣。



日本在1995年後,GDP總值就開始逐漸保持4萬億美元上下不大的波動,基本趨近於停滯狀態。日本經濟之所以會出現停滯不前的現象,還是和一些因素有關的。二戰結束後,日本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處於貧困交加的地步,不過後面日本舉國上下勒緊褲腰帶,全力發展經濟,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到90增長非常迅速,連美國都非常害怕,擔心日本這麼增長下去,後面會取代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於是後面美國對日元進行大幅度升值,抑制了日本的經濟增長速度,後面又對日本進行經濟把控,使得日本不能肆無忌憚的發展下去。美國對日本經濟的調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日本的社會福利還是不錯的,基本的醫療保險,還有退休金什麼的,在世界上都是處於上游水平。不過這些年來日本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導致日本的財政支出逐年加大,而日本財政收入每年都不是特別穩定,這就造成了日本二十年來經濟呈波動狀態。雖然波動不是特別大,但這足以讓日本政府提心吊膽,最近日本政府正在著手對外引進人才政策,彌補老齡化帶來的一些問題。當然,除了人口結構問題,也許日本三十年前發展太猛了,接近飽和的緣故吧。

英法德三國近二十年發展什麼情況呢?英法德這幾年發展低迷跟這幾個因素有關:國際經濟形勢,它們國內經濟結構(主要是製造業比重)。

德國和日本很相似,都是戰敗國,二戰後德國被分裂四十多年,而日本國內環境比德國好很多,德國被分裂的那些年,東西兩德發展水平完全不一樣,因此德國和日本差了這四十多年的發展時間。德國統一後,也在大力發展,後面不斷追趕日本,到了2008年,遭遇經濟危機,德國乃至整個歐盟都處於低迷狀態,這段時間亞洲國家受金融危機影響沒有歐洲那麼大,因此德國和日本又拉開了一定的距離。德國和法國都是屬於歐元區國家,英國之前也是歐盟成員,德國比這兩個國家更為特殊,因此把德國單獨拿出來討論。

這是歐元區國2008年到2013年的經濟走勢,和德國基本相吻合,因此英國,法國這幾年發展也是不給力,這兩年英國一個勁的脫歐就是想擺脫歐元區經濟負擔,投靠更強有力的盟友,發展自身經濟。英國法國已沒了二戰前的發展規模了,後面被日本甩在後面不足為怪。

法國作為一個浪漫國家,製造業佔經濟比重不如服務業多,法國製造業佔比大概為20%。

德國和日本製造業佔比非常接近,基本在23%左右,因此德國和日本經濟差距是最小的,法國則比較排後。

這是英國二十年來製造業走勢,英國曾經作為世界霸主,主要就是它率先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那時的英國製造業是世界上最發達的,不過二戰後英國一年不如一年,主要就是英國的製造業越來越不行了,和日本差了近10%的比重,目前英國算是吃老本了,不久英國將被日本遠遠甩在後面。可以說,製造業才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活泉,製造業不行,經濟都是虛幻的。

所以呢,德國和日本有差距,主要是二戰後德國發展時間比日本短,並且這些年歐盟越來越不行了,德國受到很大影響,好在德國製造業比重並沒有下滑,因此德國和日本還有的一拼。至於法國,製造業不如日德,英國製造業更糟糕,英法德日這四國,照這種趨勢下去,後面排名最後的註定是英國。


國際時評


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裂,此後它的經濟經歷了持續的低迷,有被稱為“失去的十年、二十年”,在我們印象中,德國、英國、法國都是經濟大國,為何它的GDP還沒趕上日本?

在筆者看來,首先是日本的經濟基礎雄厚。日本以美元計算的GDP頂峰出現在1995年,我們來看看當年世界主要經濟體的GDP排名,如下圖。1995年日本的GDP超過5萬億美元,佔當時世界的17.4%,相當於美國的70%左右。而當時的德國GDP只有2.5萬億美元左右,相當於日本的1/2,法國GDP為1.57萬億美元,不足日本的1/3,而英國的GDP只有1.2萬億美元左右,不足日本的1/4。

其次,二十多年過去了,日本的GDP並非停滯不前,只是經濟增速非常緩慢,當然,有些年份也出現過負增長。我們應該清楚,德國、英國、法國這些國家都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二十多年來它們的經濟增速即使比日本高,但是也不會高很多,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速能超過3%的並不多見。

還有一點,匯率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目前我們看到的世界GDP排名,都是以美元為單位的,所以除了美國之外,各國GDP換算成美元需要把匯率考慮進來。我們看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近10年的GDP情況(如下圖)就可以發現,近10年來,德國、英國、法國以美元計算的GDP的頂峰基本都是2008年,因為在這一年,因美國次貸危機而引發了世界金融危機,各國的經濟都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以美元計算,德國、英國、法國的GDP還沒達到2008年的水平呢。

綜上所述,雖然日本經濟持續低迷了很多年,但是德國、英國、法國的GDP都沒能趕上它。然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2010年我國的GDP就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7年全球主要經濟體GDP數據如下,其中日本的GDP為4.87萬億美元,仍然高出德國、英國、法國不少,所以未來比較長時間裡日本的GDP仍然會高於它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