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養子堪稱戰神,未犯必死之罪,為何諸葛亮力勸劉備將其殺死?

w西瓜太郎w


劉備的養子叫劉封,他原來羅侯寇氏之子。是長沙劉氏的外甥。這個長沙劉氏估計也是漢室宗親吧。劉備到荊州後,以未有繼繼嗣,把劉封過繼為兒子。劉備也是看中他有劉家血脈吧。劉備是公元200年到了的荊州,阿斗生於公元207年。說明劉備是在公元200年至公元206年這段時間過繼的。古人非常重視後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些人沒有兒子就會從從侄或者本宗後輩中選為過繼。這樣的情況今天也是存在的。劉備收養劉封時,年齡應該在十來歲。



劉封這人有武藝,氣力過人。公元214年隨諸葛亮張飛等入蜀。漢中之戰時劉封也參與了。在跟曹操交戰時,劉備派劉封率軍挑戰。曹操大罵:賣草鞋的,怎麼叫了個假兒子來跟我交戰。等我叫我兒子過來。當年曹操從漢中退軍後,劉備派孟達和劉封一起攻漢中東部的上庸房陵西城等地。兩人很快就打下來的。後來發生了兩件事,這也是導致劉封的死。關羽圍襄樊時要求兩人派兵協助,兩人以剛佔領不可輕舉妄動為藉口,拒絕關羽的命令。等關羽兵敗被殺,劉備對二人十分痛恨。接著不久劉封和孟達發生爭吵,劉封又把孟達的儀仗樂隊搶走了。孟達既恐懼自己所犯罪過,又十分憤恨劉封,於是上表向劉備告辭,率領自己的部屬投降魏國。

魏國派徐晃等人協助孟達攻打劉封,孟達給劉封寫了勸降書:你跟漢中王只是陌生人而已,又是親生骨肉。自阿斗立為太子後,很多人都替你感的心寒。如果有人進讒言給漢中王,你就活不了。現在因為你離得遠才暫時安全。劉封不聽孟達的勸降。在內外夾擊中劉封大敗,佔了漢中一半的西城上庸房陵等地歸魏國了。劉封回到成都後,劉備責問:侵陵達,又不救羽。這時諸葛亮考慮到劉封剛烈勇猛,劉備死後最終難以制服駕馭,於是勸劉備藉此機會除掉他。於是劉備賜劉封死,讓他自盡。劉封嘆息說:真悔恨沒聽從孟子度的勸說!劉備為他流淚。



我認為諸葛亮勸劉備處死劉封原因:

第一:劉封沒有去救關羽。劉備跟關羽義為君臣,恩若父子。何況荊州非常之重要。

第二:劉封欺凌孟達以至丟失西城上庸房陵等地。這幾個地人口有十多萬,這對蜀漢是相當重要的。這是失地之罪,咋能說不是必死之罪。

第三:劉封的剛烈勇猛,也就劉備能鎮的住。要是劉備不在了,沒什麼人能鎮的住。雖然劉封不是劉備親生兒,但法統上也是兒子。

第四:諸葛亮是為了阿斗地位的穩固。諸葛亮雖然沒說,劉備心知肚明。萬一將來劉備不在了,難保劉封腦子一熱會做什麼出格的事。劉備如果後來沒有兒子,這次這不會殺劉封。但是偏偏劉備有親兒子。別說是帝王家就是普通人家也會把家業傳給親兒。就算是沒有諸葛亮的讒言,劉備也會處死劉封。


小鴻哥


劉備的養子自然是劉封,劉封的身份很特殊,他不光是劉備的養子,還是蜀漢的一員大將,但是如果說劉封堪稱戰神,那就太誇張了,那麼三國就一大堆戰神了。

而說他犯的不是必死之罪,這個也有點不對,因為如果是別人犯了他的罪,那麼也基本是必死無疑,孟達為什麼會害怕被劉備治罪,在與劉封鬧翻之後,就投魏去了,因為他知道他過不了劉備那一關,否則僅僅是跟劉封吵吵架,哪會直接投敵去了。

關羽發起襄樊之戰的時候,劉封和孟達所在的上庸郡,西城郡就在邊上,關羽命令劉封與孟達出兵相救,請注意,這是命令,而不是請求,因為上庸三郡現在是隸屬荊州所有,但是劉封與孟達拒絕了。

他們認為三郡剛打下來,還太穩定,所以就拒絕了關羽的命令,關羽因為兵力不夠,只能抽調本來用於防範東吳的兵力北上,最後被呂蒙不費吹灰之力襲取了荊州,固然,荊州的丟失,關羽要承擔最大的責任。

但是劉封與孟達也是有責任的,劉封與孟達說的不出兵的理由,那個只能是理由,據我估計,應該是劉封與關羽的關係平時就不大好,因為兩個都是很驕傲的人,就像楊儀和魏延那樣。

而從諸葛亮能力勸劉備殺掉劉封,也可以說明諸葛亮與劉封的關係也不怎麼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是支持劉禪的。

劉備與關羽情同手足,劉備氣憤荊州的丟失,也氣憤關羽被殺,糜芳投吳之後,糜竺向劉備面縛請罪,糜竺自然也沒啥錯,錯的是他弟弟,而且劉備也寬慰了糜竺,糜竺最後還是慚恨病死而死了。

劉備自然會把關羽的事情恨到了劉封與孟達身上,劉封與孟達的矛盾似乎是為搶樂隊,但其實是為關羽的事情,孟達由此投魏,而且還與徐晃一起攻打劉封,劉封連上庸三郡也丟了。

就這樣,蜀漢北上的出口就三失其二,蜀漢就無成功的可能了,而且基於劉封這樣的性格,根本無法駕馭,劉備死後,必然不服劉禪與不服諸葛亮,諸葛亮才會勸劉備殺掉劉封,而劉備也同意了諸葛亮的想法,要知道劉備是個仁義之君,很少殺人,更不用說是自己的養子了。

劉封與魏延,彭羕,廖立,劉琰,李嚴,楊儀被寫在蜀書十,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據了。


歷史簡單說


首先,劉封不是什麼戰神,史書只是記載他“有武藝,氣力過人”。

我們來看看劉封犯了什麼罪。劉備寄寓荊州時,因為沒有子嗣,所以收寇封為養子,改名劉封。

劉備取得益州後,關羽發動北伐,圍困襄陽、樊城,曾多次命令劉封、孟達發兵相助,被劉封、孟達以上庸三郡投降不久局勢不穩為由拒絕。結果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撤軍,所部潰散,在臨沮被孫權擒獲,獻首曹操。劉備因此對劉封和孟達二人不滿。

劉封與孟達關係本來就不好,再加上劉封搶走孟達的軍隊,孟達既害怕劉備將來算賬,又不滿劉封的欺凌,所以率所部四千人投降魏國。

降魏後,孟達寫信給劉封勸降,信中提到劉封和劉備的關係,實際上不過是路人而已,論親情並不是親生骨肉卻身居權勢之位,名義上不是君臣卻擔任很高的職位,出征則有獨自領兵征伐一方,居則有副軍之號,又說劉備已經立劉禪為太子,劉封地位堪憂

,孟達引用古人的例子,認為申生如果聽從子輿的勸告,必定會像太伯一樣成就一番事業。衛伋如果能夠聽從他同父異母弟弟公子壽的勸告,就不會讓他父親衛宣公的罪過暴露,而被天下人譏諷嘲笑。像是齊國小白逃出國外避難,後來回國得到王位成就霸業。晉國的重耳翻牆逃走出國流亡,最終回國繼承了王位。信中還提魏文帝受禪讓登基,虛心待下,以仁德懷柔遠方,如果劉封能歸順,不但能和孟達平起平坐,還能受到三百戶的封賜,繼續統治羅侯之國。

劉封拒絕了孟達的勸誘。

劉封回到成都後,劉備斥責他欺凌孟達,又不發兵援救關羽,但並未打算治劉封死罪;然而劉備身旁的諸葛亮認為,將來劉禪繼位後難以駕馭剛毅勇猛著稱的劉封,因此建議劉備將其除掉,於是劉備將劉封賜死,命其自殺。

陳壽在《三國志》中寫道:“劉封處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衛。”,“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可見劉封被賜死的最主要原因是受到猜忌,威脅到了日後劉禪的統治。


水平有限,歡迎指正。


普羅旺斯的紫騎士


劉備養子劉封的確是三國時期少有的悍將。史料記載漢獻帝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蜀。北駐葭萌,不久劉備與益州牧劉璋反目,劉備遂命軍師將軍諸葛亮率荊州兵馬前來支援。劉封雖時年僅二十,然而武力強大,百十人不能近身,遂被特許隨同軍進攻劉璋,所過之地戰無不克。益州得手後,劉備按軍功以劉封為副軍中郎將,不要覺得這個官小,是時劉備的五虎上將,劉封的叔叔趙雲也才是個雜號將軍而已,如果劉封沒有很好的表現,劉備封他中郎也難以服眾。219年,劉備派太守孟達攻上庸諸郡,又派劉封自漢中而下,統一指揮大軍,上庸太守申耽不得不投降,劉封更被封為副軍將軍。

然則政治就是這樣可笑。劉封榮,因其剛勇;敗。亦因其剛勇。

劉禪出世後,劉封的地位就很尷尬了。劉封與劉備的關係也微妙起來,說親吧,人家有自己的親兒子;說不親,劉封畢竟是劉備祭過祖宗的乾兒子。劉備對劉封還是不錯的,起碼在劉封兵敗之前,劉備作為一個老狐狸,深知一山不能容二虎,如果劉封留在朝堂,哪怕憨厚的劉禪不對付他,朝堂上的老狐狸也不會放過這個可能會是朝庭威脅的定時炸彈。所以劉封攻佔上庸三郡後劉備並沒有召他回來,一方面上庸的確得有一個信得過的人鎮守;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護劉封,最起碼劉封可以擁兵自重。

關羽大意失荊州後,情勢又改變了。

1.關羽攻襄樊之時,命令劉封出兵相助。但劉封答“山郡初附,未可動搖”為理由,概不奉命,這也間接導致了關羽的失敗,劉備對劉封有很大的不滿.
2.劉封回了成都,對劉備的親兒子劉禪始終是個禍害。諸葛亮曾說:“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陳壽在《三國志》也附和:“劉封處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衛”。劉備不得不想起剛剛經歷過的劉表二子相爭,於是橫下心來,處置了劉封。

諸葛亮是劉備的心腹,他的一舉一動無不按照劉備的心思而來。

清毛宗崗評論:劉封之拒孟達,與糜芳之從傅士仁則有異矣。然既然拒之於終,何不拒之於始;既能斬孟獲之使而不降曹操,何以聽孟達之譖而不救關公乎?南郡之救樊城也難,糜芳不聽士仁則必死;上庸之援麥城也易,封不聽孟達則未必至於死。惜其見之不早耳。


電視劇裡看歷史


第一,劉備只有兩個兒子,一個”乾的”一個“溼的”,取名“封”和“禪”,這得多大的勇氣才敢起這個名字啊,這面對的可不是六眼飛魚那麼簡單,由此可見劉備是啥心思了。按理人們應該說“劉玄德之心,路人皆知”來著,偏偏來了個司馬昭……不對,好像扯遠了。話說這個“溼的”叫阿斗,就衝這名字,想都想得到他“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是伙伕”,偏偏他生在“帝胄”之家,比大款還牛叉。而那位”乾的”,正如提問中所講,是新一代的戰神,年輕將領中的翹楚,可以這麼說,如果他也是“溼的”,那劉備百年之後,位置百分之百是留給他的,阿斗能做一個伙伕平平淡淡的活一輩子都是幸運的。然而,面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個問題,答案几乎清一色的卻是“有”!因此,藉此機會殺掉劉封就成了最佳選擇,一千多年後的朱元璋不就是拿一根去掉刺的荊條給太子朱標上課嗎?第二,替罪羊的下場。“皇弟”關羽不聽指揮,擅自調兵打襄樊,在此之前因結親的事與孫權鬧翻,自絕後路,結果被呂蒙白衣渡江,敗走麥城,身在當陽,頭在洛陽,鬧了個身首異處。此次事件,時間上總計跨度長達半年之久,益州大本營在荊州上游,“千里江陵一日還”雖有誇大成分,但是益州的軍隊前往荊州補上關羽走後留下的真空地帶,十天之內絕對辦得到。如此一來,關羽沒有後顧之憂,襄樊被攻下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而即使襄樊打不下來,至少可以再回到荊州,厲兵秣馬,來日方長嘛。然而偏偏怪事出現了,就是關羽在前方浴血奮戰,後方卻連一根稻草也沒支援,難不成劉備和諸葛亮把關羽忘了,把荊州忘了?因此,關羽之死劉備諸葛亮有很大的責任。劉封沒有救關羽自然是有問題,但是正如韓復渠質問蔣介石把南京丟了是誰的責任一樣,關羽兵敗身亡,難道真的僅僅是劉封孟達救援不利?至於穩定軍心,殺一儆百,以正軍法之說根本沒啥,有此兩點,劉封不死,蜀漢不容!


文死賤武死顫


劉備之所以殺劉封,是有很多原因造成,如果劉備沒有兒子劉禪的話,那麼劉封也就不會死了,什麼是因為劉封不發兵救援關羽導致關羽大敗,其實,劉封也沒有那個膽不發兵救關羽,關羽之死,原因複雜多樣,關係到了蜀漢政權和天無二日兩個層面,首先,關羽和曹操那邊的荀彧一樣,是希望繼續是漢家的天下,正宗漢家天子,而劉備在關羽眼中只是主公不是君主,而關羽兵發許昌,目的很明確,就是迎回漢獻帝,這個無論是哪朝哪代的君王都不願意看見自己的前任回來,後來者有岳飛。最後十三道金牌,而關羽不懂劉備的心思,劉備不想輔佐漢室天下,而是想自己成立漢家王朝但是,關羽不懂劉備的心思,所以,關羽的死和劉備斬殺劉封沒有半點關係。

劉備之所以斬殺劉封,因為劉封本不姓劉,而姓寇,劉禪姓劉,就是這麼簡單,自從劉禪出生之後,劉封在軍中屢立戰功,劉備一直在尋找機會殺了劉封以絕後患,終於等到關羽戰敗,劉備找到了機會,順勢就除去了劉封


lun真


1、關羽是蜀漢政權核心領導之一,可以說是二號人物,遇難前劉封是可以出兵解救的,這可能是當時唯一有機會解關羽之圍的機會,暫不說解救是否能救成功,但最終未出兵解救,放棄唯一能解救關羽的機會,導致政權核心二號人物關羽被害,蜀漢除了記恨東吳外,對自己內部的劉封更加憤怒,殺了劉封,能稍微緩解團隊內痛失關羽的悲痛,有機會一起勸下劉備不要出兵東吳報仇。

2、荊州區域位置關鍵,是蜀漢穩定後伐魏東線北上的關鍵點,荊州丟失,能加了蜀漢伐魏難度。作為蜀漢主要軍事指揮者諸葛亮,把這事責任也記在劉封賬上。殺了劉封,能稍微消除團隊因失去荊州重鎮的悲痛。

3、為蜀國接班人提前做好安排,避免爭奪皇權,導致內部爭鬥、內耗。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連文傑V


如果說劉封未犯必死之罪我不同意,劉封拒絕出兵援助關羽,部分導致關羽戰敗身亡,本身就犯了死罪,何況又丟了上庸三郡,上庸三郡的戰略地位僅次於荊州、漢中,即使荊州失去了,還可從上庸地區北上攻魏,上庸不失,蜀漢完全可以從漢中、上庸兩路北伐,諸葛亮及姜維後期的多次北伐也不會這麼被動而無功了。

對於諸葛亮力勸劉備將其殺死,主要還是基本蜀漢的國本,沒有任何個人恩怨。原因在於:

一,劉封是劉備的養子,是劉禪之外最具有合法繼承權的人。一旦劉禪有個三長兩短,或是實在不堪當王,被群臣廢黜,那麼上位的必然是劉封。劉封為人剛猛果斷,不像劉禪庸弱易制,諸葛亮很難控制。

二,即使劉封無稱帝野心,但以劉封特殊的地位,只要他一句話,就可能給諸葛亮的執政造成很大麻煩。

所以,劉封最後橫死,是他自己心術不正,不救關公,錯失上庸三郡,若劉備一死,萬一他難以控制,將危害蜀漢政權穩定,由此,劉備只能處死他了,以保蜀漢穩定。


趣解囧說


劉備以前顛沛流離膝下無子,在樊城時遇到了寇封,並收下他當為義子。說來不巧,沒過多久劉備的親兒子就出世了,此時劉封這個乾兒子的地位就尷尬無比了!將來接班人肯定是劉禪,怎麼安排劉封的就是個大問題了!因為劉封的性格和劉禪截然不同,加上入川征戰有功。恐怕以後難以控制,所以諸葛亮想除掉劉封。正當,諸葛亮找不到藉口時,劉封自己就送上門了,因為關羽丟掉荊州沒有救援就讓諸葛亮找到突破口說,劉封的身份尷尬、性格剛烈,恐怕對劉禪不利,不如趁此機會除掉,以絕後患。劉備已經被氣傻了,也沒多想,就下令劉封自盡。


來希


劉封太過剛猛,而且正值壯年,主要是還能獨立帶兵打仗,是蜀國的一員大將。劉備當初是以繼承人來培養的,有了親兒子後,才開始疏遠他。

其實就算諸葛亮不勸劉備殺他,劉備也會殺,從他開始疏遠劉封開始,心裡就作好了打算,劉封的強大成了親兒子上位的絆腳石,威脅甚大,非殺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