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不可貌相”的小動物

動物園裡最受歡迎的動物是哪種動物?應該是熊貓吧。你看,它黑白兩色,毛茸茸的外表,憨態可掬的神態,讓眾人大呼:“實在是太萌了!”雖然可愛,但是可不能隨意觸碰,因為這對你來說可能是致命的。下面介紹幾種看上去無害,實際上卻很危險的五種動物。

熊貓:我可不是吃素的

首先介紹前文提到的中國國寶——熊貓。

熊貓雖然體重大,看上去很笨拙,但它其實是極為靈活的一種動物。熊貓不僅可以爬到十幾米高的樹上,還能以幾十公里的時速奔跑,奔跑速度有時還能超過野狼,平時表現地如此緩慢可能只是因為比較懶。

五种“不可貌相”的小动物

再者,熊貓除了靈活的行動能力,還進化出了有力的下巴和巨大的牙齒,因此熊貓的咬合力也是哺乳動物中排名較為靠前的,咬合力越大,動物能拖動的物體就越重,而成年熊貓的咬合力約為160千克,這就意味著,成年熊貓可以輕鬆地拖動一個正常體型的成年人類。

通過對熊貓的研究發現,熊貓可不是生來就吃素的。現代熊貓的牙齒和消化道和原始熊貓一樣,是肉食動物的構造,但為什麼熊貓改吃素了呢?原來熊貓在進化過程中,需要避免和比它更強大的動物發生食物上的競爭,同時還丟失了一個叫T1R1的基因,因此熊貓“吃素”是環境和遺傳的雙重結果。

五种“不可貌相”的小动物

一般熊貓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的,但如果你觸犯了它,比如挑釁它或進入它的領地,這個“吃素”的萌物可能會發出致命的警告哦。

近幾年僅我國動物園裡熊貓咬傷人的事件就發生過五六次。2011年3月,美國聖迭戈動物園也發生熊貓咬傷飼養員事件,身受重傷的飼養員被解救出來,被送往醫院急救。

懶猴:毒液是我的秘密武器

為何稱之為懶猴?它是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一種靈長類動物,因在樹上生活,還極少下樹,行動特別緩慢,才被冠以“懶猴”的稱號。懶猴圓圓的大眼睛和可愛的神情讓它們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動物之一,但這個大眼萌物卻會“以毒殺人”。

五种“不可貌相”的小动物

當感受到危險或恐懼時,懶猴會將它長長的手臂抬過頭頂,看上去就像投降一樣,但如果你認為它在對你示弱,就大錯特錯了。

懶猴的手肘處,暗藏著一個毒腺,毒腺通過抬起的手臂靠近嘴部,嘴裡的唾液可以和毒腺產生的物質相結合,產生毒性極大的毒液。懶猴將毒液含在嘴巴里,對準其他動物,乘其不備一口咬下去,被咬者會極為痛苦,甚至導致死亡。

五种“不可貌相”的小动物

野外生物學家喬治·瑪達尼在婆羅洲進行研究時,遇到了一隻野懶猴。由於距離太近,被懶猴認為是威脅者,便狠狠地咬了他一口。幸運的是經過醫生治療,他只是經歷了一場痛苦的過敏反應,沒有丟掉性命。但他告誡我們:“不要隨意靠近懶猴!”

暴風鸌:誰惹我,我吐誰!

像懶猴一樣,暴風鸌(hù)也會產生“毒液”,但此毒非彼毒,暴風鸌的“毒液”是它們的嘔吐物。

五种“不可貌相”的小动物

暴風鸌在還是雛鳥的時候,由於羽翼尚未豐滿,無法飛行,只得躲在巢穴裡,但也很容易被捕食者如海鷗發現。為了免於一死,這些雛鳥將胃裡的魚類油脂提取出來,製造油性物質,並通過嘔吐往捕食者身上噴射。這種嘔吐物的氣味極其難聞,而且持續時間很長,可以維持好幾年。

就拿海鷗來說,假如嘔吐物停留在海鷗身上,海鷗為了除掉這難聞的氣味,會試圖在海中清洗它的羽毛,但這樣做的最終結果往往是被海水淹沒,無法再振翅高飛。

五种“不可貌相”的小动物

暴風鸌可謂是動物界防禦手段最奇葩的一種動物了,利用嘔吐物射擊捕食者,以此警示其它生物。看似挺可愛的暴風鸌,卻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雞心螺:豔麗色彩很致命

雞心螺分佈在各大海域,又叫芋螺。雞心螺的外表極其豔麗,它也因此成為貝殼收藏家的珍貴藏品。但在雞心螺豔麗的外表下,隱藏著致命危機。

海洋雖然“廣納百川”,卻也危機四伏。為了能在如此龐大的海洋中佔據一席之地,雞心螺進化出了可以偽裝成魚餌的長吻狀結構、獨特的捕食器官和可怕的毒腺,它們相輔相成,讓雞心螺成為海洋裡隱藏的美麗殺手。

五种“不可貌相”的小动物

雞心螺的齒舌是特有的魚叉狀中空小管,管內充滿毒液,是殺害獵物的強大裝備。在準備捕食獵物前,雞心螺在毒腺內合成毒液,並裝填在齒舌中。準備好了帶毒的魚叉後,雞心螺伸出長吻狀的“魚餌”,等待獵物靠近。當獵物靠近時,雞心螺將帶毒魚叉射入獵物體內,毒液裡有神經毒素,可以麻痺獵物,使獵物動彈不得。當獵物失去運動能力後,雞心螺就可以安心地享用一頓美餐了。

五种“不可貌相”的小动物

而對於人類來說,雞心螺的毒液也是可能致命的。當人們拾起豔麗的雞心螺時,很可能會被雞心螺的毒刺所傷,甚至導致死亡。目前已發生幾十起因雞心螺刺傷而致死的悲劇。因此,在無法判斷雞心螺是否還存活的情況下,不能貿然拾起它,否則可能會丟了你的性命。

黑頭林鵙鶲:身體雖小卻有劇毒

和雞心螺一樣,身上帶有神經毒素的還有黑頭林鵙(jú)鶲(wēn g),但它們並不能自己生成毒素,這些毒素來自於它們的食物。

黑頭林鵙鶲生活在新幾內亞,頭部等部位是黑色的,其餘地方是明亮的橙色。除了亮麗的外表,黑頭林鵙鶲還擁有動人的歌喉。但誰能想到,這個小巧的生物,身上竟攜帶劇毒!那這些劇毒從何而來?

五种“不可貌相”的小动物

一些研究推測,黑頭林鵙鶲身上攜帶著的劇毒,很可能來自它們所食用的甲蟲和植物。因為它們身上有明亮的橙色,很容易吸引一些視覺系的捕食者。為了生存,它們收集甲蟲和植物身上的毒素,並想方設法將其覆蓋在它的體表,即使被捕食者抓到並殺害,也會“兩敗俱傷”。之後,捕食者可能會知道這種鳥類會危及到它們的生命,就不會再去獵殺外表上很吸引它們的鳥類了。

曾有一位生物學家意外捕獲了一隻黑頭林鵙鶲,並且手指被它刮傷。這位生物學家把受傷的手指放進嘴巴,嘗試止血,卻發現自己的嘴唇和舌頭都變得麻木了,生物學家意識到,這種鳥是有毒的!而且黑頭林鵙鶲也是唯一一種被發現對人類有毒的鳥類。

在大自然弱肉強食的環境中,動物如果沒有特有的防禦手段,恐怕早就成為“盤中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