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美國為什麼要跟德國打,而不是支持德國削弱蘇聯?

邱思民


從始至終,美國都在執行削弱蘇聯的政策,只是方法比較巧妙而已。首先,美國大力對蘇聯進行援助,就是希望蘇聯可以和德國血戰下去。

防止蘇聯和德國談和,將注意力轉移到英美身上。另外,美國極力倡導德國必須無條件投降,也是要讓德國與蘇聯殺到流盡最後一滴血。

1944年夏天,美軍登陸歐洲,是在德國已經敗局已定的大背景下展開的行動。在1944年上半年,德軍已經在東線完全崩潰,德國龐大的中央集團軍群遭到了殲滅性打擊。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庫爾蘭集團都遭到殲滅性打擊和包圍,羅馬尼亞和芬蘭退出戰爭。

俄軍各集團軍在南方的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境內迅猛推進,並準備從南面向德國實施突擊的同時,蘇軍開始進攻德國北方集團軍群。

美國一直在嘴上說先歐後亞,但是美國一半以上的軍事實力都在太平洋戰場。美國空中力量半數和絕大多數海軍都在太平洋,美國是個務實的國家,沒有必要把力量浪費在西線,還不如在太平洋一支獨霸。而蘇聯當了冤大頭,出力最多卻沒有得到最大利益,德國更是直接完蛋。

而到了1944年夏天,美國摘桃子的時候到了,再不開闢第2戰場,蘇聯就要一統歐洲,紅旗就要插到巴黎了。那美國以後還怎麼玩?為此,美國必須在1944年夏天開闢第2戰場,控制西歐和德國部分地區,不能讓蘇聯掌控歐洲大陸。


深度軍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之前都一直保持較為中立的立場,國會中有議員支持德國、日本為首的軸心國,有議員支持以蘇聯、英國為首的同盟國。

當時的德國工業發展水平高,武器裝備優良,在多場戰爭中獲勝,尤其是將閃電戰發揮到極致,無論是波蘭、荷蘭還是法國,都沒能逃過德國的突襲。軸心國的侵略遭到了世界人民的抗議和反對,被侵略的國家紛紛起身反抗,保家衛國。

戰爭一度處於膠著之中。在一九四一年底,日本突襲珍珠港,美國這時候才晃過神來,自己不能在這場世界大戰中置身事外,在遭到日本的襲擊之後,美國隨後對日宣戰。

此時的美國等同於站在了同盟國的陣營中。其實,美國攻打德國的原因有多個,不僅僅是對日宣戰,加入同盟國陣營這麼簡單。

一:美國曆來主張歐洲均勢的政策,但是德國的野心越來越大,將歐洲打得七零八落,並且吞併的勢頭在不斷延伸,如此下去,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就會逐漸消失,被德國逐漸替代,不僅如此,德國的強大也和野心也會威脅到美國。

二:蘇聯與德國的對抗中處於劣勢,且損耗巨大,同盟國的勢力受到較大削弱,引起戰爭一方的德國屢屢得勝引起美國的不安,其次,軸心國的日本南下政策,侵略到了美國的利益,美國打擊日本,也會站在德國的對立面,即美國支持蘇聯打擊德國也是順理成章。

三:當時的同盟國在戰爭中處於劣勢的一方,且是正義的一方,是反抗法西斯的保衛之戰。美國無論是從自身利益上還是在國際道義上都會選擇支持同盟國。德國強大, 不需要美國的支持,失勢的蘇聯正需要美國的援助,美國幫助蘇聯反抗德國不僅能體現自身的價值,獲取國際的支持,還能打掉德國野心,保衛自己的利益,清除以後的威脅。


環球網


二戰美國立場深度解析,其實德國就是美國扶持出來弄垮歐洲的傀儡而已,原因就是這樣的,至於為何這樣說,看文章就知道了。

大家都知道,作為一戰戰敗國,經歷戰火,在加上凡爾賽條約的苛刻,德國戰後是無比困難,連賠款都難以給出。也因此在1923年,才會發生著名“魯爾危機”原因就是德國政府無力擔負鉅額賠款,開始用通貨膨脹手段緩解壓力,最終導致德國經濟更衰落,失業激增,通貨膨脹達天文數字,美元與馬克的兌換比率由1:4.2達到1:4.2萬億,德國經濟陷入崩潰。


面對如此嚴重經濟危機,德國為何能重振經濟重新武裝,成歐洲強國進而發動二戰咧?如果僅僅說運氣好,誰都不會相信。

其實這和當時國際政治博弈,還有大國需求以及德國自身有關。

首先我們看國際政治影響,以及一戰後各國對待德國的態度。德國一戰投降後被迫簽下《凡爾賽合約》,這條約是各國勢力博弈鬥爭情況下籤訂的壓制性合約。

具體鬥爭態勢如下,各國不同態度。

法國態度:德法可謂世仇,普法戰爭傷痕依舊,法國又在一戰中被德國吊打,如果不是英國支援,根本就守不住,法國死了整整一代人,因此深恨德國,所以他們最苛刻。主張全方位壓制德國戰爭潛力。

  • 德國全境無軍隊化,解除德國武裝
  • 割讓德煤鐵產地魯爾區,歸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去除德國工業潛力。
  • 割讓德國東部領土給波蘭,在德國身後埋釘子並製造潛在對手,營造緩衝區和盟友。

法國不可謂不陰險,果真如此德國就真完蛋啦,二戰也不用打了。

英國態度:英國是傳統大陸均勢政策執行者,外號(歐洲攪屎棍)所有政策都圍繞,不讓歐洲大陸一家獨大來進行,所以他們肯定反對法國對德國的過分壓制。 於是他們反對全面解除德國武裝,德國能有軍隊只是要限制數量,保留德國在東普魯士領土給波蘭,並且反對割讓德國主要煤鐵產出基地。美其名曰保留德國人民的生存權利,其實質不過是為啦自己利益保持大陸均勢格局。

英國主要訴求就是,在歐陸必須有二個勢均力敵對手,彼此消耗,進而維持大英搖搖欲墜的世界影響力。

美國態度:作為新興大國,還有世界格局破壞者,美國訴求,相對英法都有所不同,他們更加關注的不是地緣政治格局,而是商業利益還有未來世界角色。

所以他們訴求是

第一:保持德國經濟活力和基本消費力,因為美國產品需要市場。美國不愧是生意國度,賣資源,賣文化,賣產品,二邊錢都賺,在他們眼裡,其他不重要,經濟第一。

第二:保留德國軍事實力,因為他不希望德國太過衰弱,英法沒有對手,威脅美國崛起。

基於以上幾點,在合約中,為了照顧法國情緒,只得給予德國鉅額賠款,為了照顧英國情緒,又保留德國部分領土和資源產區維持競爭力。為了照顧美國情緒,又保留德國經濟活力。


以上是合約為何簽訂,以及基本內容。 那麼合約後續又發生了什麼。

合約簽訂後,其實法國是極度不滿的,在德國無法賠付戰爭賠款情況下,就強佔魯爾區。要求用土地換賠償。

而英國眼看情況失控,於是主動出面調解德法關係,並要求法國歸還魯爾區。

美國看到德國經濟崩潰現狀,發現生意做不了,英國法國越來越強大,自己出頭阻力越來越大,於是開始暗地支持德國,即提供經濟扶持,又通過技術扶持等各種手段恢復德生產力。

合約簽訂後德國的經歷如下:法法那是落井下石,英國居中調停,美國雪中送炭!

而美國的雪中送炭,對德國後來崛起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其實美國扶持是德國重新崛起關鍵,當然英國的容忍默許,還有法國的被無視也是原因,具體到事列,我們可以繼續看!

首先:“道威斯計劃”出臺,
美國提供鉅額貸款,幫助德國恢復經濟

德國經濟陷入崩潰後,協約國曾經組成專家委員會,研究德國賠款問題。借這個機會,1924年,美國銀行家道威斯提出著名的“道威斯計劃”,由美國主導外國資本向德國投資,挽救其經濟,然後再讓德國提供賠款。

1933年時,美國又以“楊格計劃”取代原本的“道威斯計劃”,繼續向德國傾注資本,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資本投資德國,於是在國際資本支持下,德國經濟迅速恢復,可是,恢復經濟的德國,並沒有繼續支付賠款,而是開始擴軍。


其次:來自華爾街的支持於納粹黨上臺

選舉活動是最費錢的,而希特勒的納粹黨最後能崛起,進而成為德國執政黨,其實是和美國華爾街的風投支持密不可分。

在希特勒上臺之前,美國頂級銀行家向這位納粹黨魁提供了高達3000多萬美元資金資助,包括小約翰·洛克菲勒,亨利·福特等人在內,都有參與。因此人們普遍認為華爾街與納粹之間存在著合作關係,至於美國政府,當然是知情而且樂見其成的。


再次:美國全方位技術支持納粹德國發展軍工

希特勒上臺後,就開始與美國談判,要求延期償還貸款,並提出美國在德資本全部收入只能供德國使用,隨後希特勒就用這筆錢,在德國興建軍工企業,並向美國購買各種先進技術還有設備。
僅在1933年-1939年六間,與德國軍工企業合作的美國公司就超過60餘家,其中福特公司不僅賣汽車,還幫助德國建立組裝廠,最後這些工廠都成長為軍工廠,為此亨利福特被授予十字鷹徽勳章,而美國鋁業公司則將生產的60%的鋁製品賣給德國;陶氏化學則為德國提供高端技術,通用汽車也在德國設分廠,生產軍用汽車。美孚石油公司則向德國提供坦克潤滑油技術,美國電報電話公司還參加德國新型飛機研製,法本公司更是吧最新技術氯丁橡膠和飛機防爆劑技術賣給納粹。

二戰爆發後,美國海軍部長都承認,是美國公司向希特勒提供了先進飛機發動機。那美國政府及美國企業做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呢?僅僅是經濟考慮嗎?

最後:第三帝國崛起的真實原因

於政治上考慮,是大國矛盾給啦德國崛起的機會,在各國博弈之後,原本待宰羔羊一般得德國,居然成了被支援的對象,而這一切的發生,全部是美國的助力。

其實“道威斯計劃”、“楊格計劃”也許原本初衷並非是幫助納粹政權,但卻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美國出手幫助德國的真實目的,除了經濟利益之外,至關重要的是,政治利益考慮,當時的美國已經是世界上經濟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但是在歐洲事務上依然缺乏話語權。

傳統英法二強實力依然雄厚,而美國不甘心如此國際地位,需要打破這樣的國際次序,就需要一個爆發點,這個爆發點可能是經濟危機也可能是戰爭,相對來說戰爭更方便,於是他就在歐洲找尋有潛力的合作對象,而德國恰恰非常合適,因為戰敗的他們有動力,而德國也有實力,在加上一個善於蠱惑人心的瘋狂人物希特勒,於是美國德國一拍即合。

即能收穫經濟利益,又能獲得政治利益,何樂而不為,最終結果也如美國所見,德國在歐洲一通亂戰,法國徹底被打趴下了,英國也被打殘廢,英法持續衰弱,最後美國在出面收拾殘局,世界就是美國的了。唯一意外就是蘇聯的崛起。面對一個意識形態不同,而實力強大的蘇聯,美國又如何會幫助自己的競爭對手?所以,二戰開始前美國一直在支持德國。目的並不單純。


阿斗不傻


美國幫誰不幫誰,是以美國的戰略利益為出發點。美國不是沒有削弱蘇聯,1918年7月,美國總統威爾遜就派遣美軍干涉俄國的布爾什維克革命,其中5000名美軍組成北俄羅斯遠征軍,10,000名美軍組成西伯利亞遠征軍,實際有7950名美軍參加了西伯利亞干涉軍。

對德國,美國在一戰之後採取的是支持德國削弱英法的策略,道威斯計劃、揚格計劃,都是為德國輸血。

德國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美國出力不少。在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經濟危機之後,德國經濟差點崩潰。美國為了避免自己之前的投資打水漂,向德國建議發展軍備。即使希特勒上臺之後,德國大規模排猶,華爾街的猶太資本也沒有中斷對德投資。

美國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削弱一切大國,自己才能藉機上位。只是美國做的沒有那麼暴力,能拿錢解決的,就不用自己直接出兵。

在德國閃擊歐洲之後,實力有了很大的增強,歐洲大陸已經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德軍的力量,英國退守本土和北非,地中海成為德意和英國共有的海域,橫跨歐亞的土耳其明顯也是親德,如果再支持德國打敗蘇聯,獲取豐富的糧食、資源和高加索(主要是巴庫)的石油,那麼德國就能解決一直制約其發展的資源和市場問題,牢牢控制歐亞大陸,這樣就再沒有美國崛起稱霸什麼事。

在此情況下,美國怎麼可能再去幫助德國打敗蘇聯,這不是辛苦一場,為德國人做嫁衣裳嗎?所以,在德國閃擊歐洲之後,美國就絕無可能再幫助德國削弱蘇聯。而當德國入侵蘇聯之後,美國就轉過頭來幫助蘇聯抗擊德國,讓兩支強大的陸上力量互相削弱。不僅如此,美國還與英國等出錢出力剪除了中東的親德政權,斷了德國在中東滲透的根,同時也減輕了蘇聯在南部的壓力。(S)


聯合防務


美國的德國移民比例很高,在二戰之前,美國確實存在支持希特勒的勢力,努力希望美國和德國結盟,下面這些圖就是當時美國的納粹組織。

但大部分美籍德裔對美國的認同感很強,比如尼米茲還有主持美國生物戰的默沙東老闆喬治·默克,因為二戰期間美國國內既沒有像一戰那樣到處抓德國間諜,也沒有像對待日裔那樣全關集中營去。

美國並不是因為要和蘇聯結盟而不和德國結盟,而是因為要和英國結盟而不和德國結盟,這一點在20世紀初就決定了。從當時的全球形式來,英國是老牌帝國,是在守成,美國和德國是新興的強權,加上還有一個日本,他們之間存在著競爭關係,要奪英國的霸權甚至取而代之,蘇聯當時並沒有這個實力,所以老羅斯福認為德國是美國的第一大敵,日本是第二。

從感情上,美國人偏向英國,漢密爾頓有句話“we are English",雖然美國和英國打過兩次,但對原宗主國還是有感情的。

真正決定美國和英國在一戰與二戰兩次結盟的主要原因是英國給美國的好處最多,尤其是二戰,滅國在即的英國用全球霸權來換取美國的支持,德國拿不出這麼大的籌碼,美國在戰略上是很現實的。

在戰前,美國視蘇聯為獨裁政權,是毫無合作的可能的,但二戰開始,美國看到如果沒有蘇聯在東線血戰,靠美國和英國去打德國,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因此立刻180度轉向,大力支持蘇聯。在美國的總戰略上,要先將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咄咄逼人的傢伙滅掉,拿穩英國的全球霸權,然後再粉碎蘇聯。這個戰略經過二戰到蘇聯解體,獲得了最後的成功,使得美國在20世紀末終於成為世界的唯一霸權。


京虎子


有一個美劇,小說改編,高堡奇人,寫的是一個軸心國勝利的平行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德國和日本成了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並開始明爭暗鬥,也就是,德日冷戰。

而羅伯特.哈里斯寫過一個歷史架空小說《祖國》,這裡面德國贏得了二戰勝利,而國際形式也變成了德國和美國的冷戰,美國支持著被大幅度削弱的蘇聯和德國爭鬥。

所以說,美國眼裡,支持德國和支持蘇聯本質上都是在戰後給自己樹立一個歐洲鐵幕的對手。

所以就像英美一再推遲西線的登陸一樣,在歐洲的巨大威脅納粹德國戰敗之前,先讓德國人放幹蘇聯的血才是正確選擇。所以題目不完全對,美國在二戰中已經儘可能削弱蘇聯了,租借法案眾多的援助就是想讓蘇聯當擊敗法西斯的先鋒,而美國人自己少流血。

至於選擇蘇聯而不選擇德國,就明顯很多了。

第一,一個崛起的德國會佔領整個歐陸,多年修生養息足以滅掉美國,但是一個崛起的社會主義蘇聯,一個東正教斯拉夫國家是不會被太多歐洲人接受的。

第二,美國介入戰爭的理由就是幫助傳統盟友英國和德國盟友日本對自己的襲擊,站盟軍很正常。

第三,二戰前甚至二戰期間美國的納粹分子了不少,甚至有的都要政變上議會。但是有卵用嘛?華爾街的爸爸們高層的大資本家們在德國投的錢少啊。

美國在二戰中做出的一切選擇的最優選,前任資本世界槓把子英國和資本國家眼中的異類紅色蘇聯都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德國和日本兩個野心勃勃的國家替自己把歐亞大陸犁了一遍,然後自己玩完,美國還用這場世界大戰確立的政府權威和增強軍隊組織度,二戰讓美國成了真正的美國。


歷史區的哈士奇


二戰前,美國對德國的態度是很複雜的。金融資本家集團很喜歡德國,他們在德國有利益,對希特勒也抱有好感。羅斯福上臺後,致力於解決經濟危機,但新政治標不治本,美國的經濟得不到好轉。這個時候,羅斯福想打戰爭牌,這是美德關係的分水嶺。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羅斯福看到了機會,可由於孤立主義的影響,導致他自己被孤立了,保守派不願意參加歐洲的戰爭。羅斯福沒有閒著,他一直在尋找機會參戰。他曾經派遣軍隊在冰島登陸,還公開對英國進行援助,這讓德國大為不滿,可希特勒還算理智,暫時選擇忍了,沒有對美國開戰。

1941年,德國輸掉了不列顛戰役,美德關係也急轉直下。德國最初的計劃,是集中力量吞掉英國本土,接收大英帝國的殖民地與軍事基地,進而整合法國的力量,稱霸大西洋。這個計劃,很明顯是失敗了。德國人將不列顛戰役的失敗,歸罪於美國人的援助,這個看法是有道理的,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英國很難頂得住。

隨後,德國發動了入侵蘇聯的戰爭,歐洲戰場瞬間變了樣。英國退居二線,蘇聯變成抗德主力。對於美國來說,英國保住了,當然是很高興,可還是沒有參戰的機會。在過去,主戰派會說德國的侵略目標是美國,可現在開戰的是蘇德兩國。因此,主戰派需要一個機會,讓美國可以直接參與戰爭。恰在此時,日本人給美國送來了機會,他們偷襲了珍珠港。緊接著,德國對美國宣戰,意大利也對美國宣戰。

軸心國對美宣戰後,戰爭也就不可避免了。羅斯福聽從馬歇爾的建議,制定“先歐後亞”的戰略方針,將主要精力放於歐洲。美國參戰後,經濟實現高速發展,在大蕭條時期被積攢的過剩物資和產能,都得到了釋放。美國工業迅速復興,工人失業問題得到了解決,社會矛盾得以緩解。這正是羅斯福想要的結果,他希望通過一場戰爭,來解決美國的經濟危機。

美國的金融資本家,與羅斯福不是一路的,他們反對羅斯福的新政。在羅斯福看來,德國與美國更不是一路人,那些金融資本家對希特勒表示支持,其實是為了個人的利益,想多撈點錢。金融資本家的行為,將使德國迅速做大,這是羅斯福極力避免的。

羅斯福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戰爭刺激經濟,這是一種全局性的策略。美國的金融資本家,並不看重長期利益,他們太執著於個人的短期利益,這與英國的綏靖主義者一樣,妄圖對德國談和。事實上,德國人並不希望和平,他們也需要一場戰爭,來解決經濟問題。

在1940年代,美德兩國的狀況是差不多的,都希望用戰爭拉動經濟,但這是英法兩國不願意看到的,他們打不起。同時期的蘇聯,其實是比較倒黴的,英法美在初期搞了綏靖主義,讓德國迅速坐大,禍水最終還是湧向了蘇聯。在蘇聯打掉德國主力後,美國趁勢在歐洲登陸,這其實是搶人頭。但美國人低估了德軍的戰鬥力,西線戰場依然很難打,最後柏林還是留給了蘇聯。

文 / 圖維坦


圖維坦


首先,如果德國完全佔領英國或者把英國拖垮了,隨後與德國的性格,德國肯定會揮師東進蘇聯,如果情況也像佔領英國那樣的話,德國完全佔領蘇聯。一個統一強大的德國,在世界舞臺上將會大大的輾壓美國,到那時美國在北美大陸上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對於德國來說,英國只是想恢復二戰前的世界格局,雖然二戰時期蘇聯的實力實力不容小覷,但那只是陸軍規模能夠和美國相庭抗衡,但沒有了海軍的配合僅僅依靠陸軍,蘇聯也不可能威脅到美國。


再者,由於歐洲戰場形式已經迫使歐洲各國所有的軍工廠全部開動了。特別是,蘇英兩國。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蘇聯,蘇聯生產的軍工產品基本上趕超了德國,當然以英國的實力,也可以憑藉著自己強大的海軍繼續和德國頑抗到底。但他自己也深知自己的實力無法出動部隊來反攻德國。若此時的美國不參戰,以當時蘇聯的軍事實力,以能一路向西打到歐洲的西邊去,到那時整個歐洲都是蘇聯的地盤了,擁有這樣的實力,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挑戰美國是有可能的。從以上幾點可以分析出,美國當初為什麼先選擇歐洲戰場而不是亞洲戰場,進攻德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為了保護歐洲,也可以理解為美國是怕歐洲輪落到敵對手中去。


其次。從二戰爆發開始,德國就已經表現出要征服全世界的想法,這無疑已經對美國的安全構成了很大的威脅。對此在沒有明確表明參戰之前,實際表面上美國是很想幫助英國的,作為德國的領袖人物希特勒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希特勒也清楚美國和德國之間的差距很大。一直致力於避免讓美國不要參與這場戰爭,但對於美國來說:一直想尋找一個合適的藉口來參與這場戰爭。日本偷襲珍珠港就讓美國找到了合適的藉口。

因此,綜合以上因素。二戰時期美國為何要跟德國打,而不是支持德國消弱蘇聯。所謂一山不能容二虎,如果當時的英德蘇其中一國稱霸了歐洲。將會對美國的安全,和其他方面構成嚴重的威脅。


努力成就你我他


二戰的時候美國政府要是敢支持德國,相關人員估計都走不出白宮大門,因為他們很可能會被憤怒的人群圍毆致死。

這不是誇張,美國境內雖然有數千萬德意志人後裔,但他們在美國已經完全被美國特有的文化所薰陶,與故鄉的人已經不一樣。這些人也融入到了美國社會,成為忠於自己的祖國美利堅合眾國的愛國者。比如著名的巴頓將軍就是德意志族裔,他殺起德國鬼子來可是毫不手軟。

那麼,美國社會當時是一個什麼情況呢?

  • 應該說,當時的美國人普遍存在著孤立主義思想,不願意介入到美洲之外的紛爭中去。

以此為前提,二戰初期除了以羅斯福為首的一少部分官員在積極備戰之外,包括大部分官員和幾乎全體美國民眾對世界大戰絲毫不關心。所以,當羅斯福提出,要將美國打造為民主的兵工廠的時候,人們群起反對,事後羅斯福只得改口。如果不是因為他德高望重,估計已經被攆下臺了。

(美國總統羅斯福)

  • 除了孤立主義思想讓美國人不想介入戰爭之外,另一個因素成為關鍵,它使美國與英國、蘇聯、中國等反法西斯國家的關係越來越密切,而最終站到了德國法西斯的對立面。這個因素就是美國人對納粹黨及希特勒的反感。

當希特勒的納粹黨逐漸在德國取得控制權的時候,也是美國上下對希特勒最反感的時候。

所以,在1940年,著名的喜劇演員卓別林導演了一部經典喜劇《大獨裁者》,卓別林在裡面出任主演,將自己化裝成希特勒的樣子,以獨裁的方式統治著德國,並策劃統治全世界。這部電影票房達500萬美元,是卓別林票房最高的電影之一,也得到了無數讚譽。

(影片《大獨裁者》劇照)

可以說,《大獨裁者》有多受歡迎,就體現了美國社會對希特勒極其納粹黨有多厭惡。

那麼,假如美國政府支持希特勒削弱蘇聯,站到民意的對立面,本來就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社會會答應嗎?

  • 第三個因素,美國支持希特勒將會讓自己苦心經營了百年的人設崩塌

美國脫胎於大英帝國的13塊殖民地,所以在建國後很長時間內都被北方的加拿大視為反賊。

但是,美國人卻認為自己因此生而正義,於是在做事的時候特別注重儀式感和法理上的公正。

比如,美國吞併墨西哥北方的時候,雖然是通過武力壓迫得以成功,但在戰後仍然給了墨西哥1500萬美元作為買地款,比購買阿拉斯加多付了一倍價格。

(墨西哥北部為230萬平方公里)

(阿拉斯加州面積為170萬平方公里)

美西戰爭的時候,美國也是以解放者的身份登上的菲律賓群島,並且在戰後給了西班牙政府幾百萬美金作為酬勞,因為美國政府認為西班牙建在當地的營房設施美國人不能白用。

所以你看,哪怕是在進行醜惡的侵略,他也願意把自己打扮成白蓮花。

這樣的人設讓美國政府不會去支持希特勒,更不會支持他屠殺猶太人、東歐人等。

  • 第四個因素,不支持德國才能讓利益最大化。

說到底,美國還是為了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當時德國擁有大半個歐洲,英國也被封鎖的奄奄一息,丘吉爾在美國加入二戰前給羅斯福發了幾百份求援電報,而蘇聯也被打的屁滾尿流。這種情況下不要說支持希特勒,坐一旁看熱鬧都是在幫助希特勒統一歐洲。所以,美國必須出手加入盟國痛擊德國防止其做大。

最終的結果證明美國的選擇是正確的,等二戰結束時,除了美國各大強國已經變成一片廢土。只有美國一枝獨秀,成為被人仰慕的燈塔。

以上


歷史風暴


很簡單,德國作為戰勝國的話,那肯定會比蘇聯強大,德國的科技軍工水平在很多領域,在當時是世界先進甚至是領先的水準,純拼技術,蘇聯跟德國比差的遠。對德國來說缺少的是資源和戰略縱深,德國如果作為戰勝國出現,那這個短板就不復純在,德國作為戰勝國出現,整個歐洲已經是德國了的,甚至中東,遠東部分區域也是在德國的鐵蹄下。光從國土面積就遠超蘇聯了。美國如果幫助德國滅了蘇聯,這樣的德國是完全不會看美國臉色的,甚至假以時日會威脅到美國本土。而實力較弱的英法就明顯在戰後虛了,基本對美國言聽計從,就是蘇聯強盛時期,蘇聯多數也只是防禦性戰略。事實上美國戰略一直是拉攏實力相對較弱的國家,遏制實力較強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