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车评人在本田机油增多事件中集体失语?

打开窗户吹雾霾


这么大个事,车评人哪敢随便说,说了以后谁发工资?以前收入靠大众,现在收入要靠本田啊。如果是标致、雪铁龙、DS,那每个车评人都会来调侃几句,因为法系的公关队伍跟猪一样的,法系从不给车评人口粮,不让人活滋润,那最后自己也要破产。

有的车评人就是念稿功夫不错,哪会评什么,只要长得好看供人欣赏就行。

有的车评人主要且只会谈感受,座椅有没电动调节,开着是软是硬,电动吸合功能很爽,天窗能打开多大,轮胎是什么牌子的等等,就像是代你去现场看车一样,而对机械设计原理是基本不懂,所以为什么机油会变多就算他们从圈里了解到了也不会在大庭广众说,因为要考虑自己在车评圈的角色(懂的人都失声,不懂的也不想充老司机)。

然后重点是平台,现在许多车评人都得依靠与平台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而平台如果有意克制自己不让该文章有流量,那么就不会推荐到首页,不会出现在显眼位置,即使有些车评人写了,也受众不广。


山下木头


题主说的车评人应该是可能是大家印象比较熟悉的自媒体人,像38号,陈震,颜宇鹏,杨力等等,这些人有自己的特定的粉丝用户。其实对于本田机油门事件都有说过,自媒体人主要的就是抓热点,都不会放过这样的热点新闻。



一方面这些自媒体人语言不能过于激烈,毕竟和很多车厂都有一定的商业往来。所以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只能描述的比较委婉,不可能像很多车主一样,畅所欲言。


另一方面是自媒体人不是汽车工程师,更不是发动机工程师,车评人主要对车子试乘试驾,向消费者说明车子静态和动态的乘坐感受。而这些类似的问题,官方没有给出具体的技术数据以及公告时,这些自媒体人也不好下结论。

车评人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需要更多的车评人以及汽车自媒体去给广大车主传递有价值,真实的信息。

车友会群主,玩越野,玩飘移,利用休息的时间亲自码字,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回答车主的各类问题,认为有用的请点赞并关注,想发私信提问的也可以一对一解答!


车问诊




不用多说,自己扇自己脸,怎么都疼


一只游来游去的熊


本田机油增多事件,我来说一下自己的见解。

本田1.5T缸内直喷发动机是本田最研发的代表着本田最新技术的发动机,缸内直喷技术很多家都在用,包括大众,现代,起亚,以及国内品牌都在用。为什么只有本田的这一款机油增多大范围爆发呢。汽油会窜进曲轴箱导致机油液面升高,是所有缸内直喷技术发动机都存在的问题,技术上是允许的,因为有高温蒸发回流装置,众所周知,大众的增压发动机在高速工作时的机油温度最高可以达到120度,而汽油的费点大概是80度,当有汽油混进以后都会因为高温迅速蒸发回燃烧室,而本田出现这个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散热技术做得太出色,发动机温度升温速度太慢,导致汽油无法及时被蒸发回燃烧室,所以此次本田召回技术改革中对水箱和空调等散热方面做了技术改进,使发动机在启动后能迅速达到理想的工作温度,来保证汽油及时受 热蒸发回燃烧室。

总结一句话,本田机油门事件发生的原因就是发动机的散热性能太好。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交注!


深飘华子


这里重点说一个车评人,就是38号车评!大家有空可以去看我以前在38号车评思域的评论,虽说他是比较独立,自己买车来评测,但是日系粉太严重,尤其思域在他嘴里吹得几乎完美,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说CRV是最推荐的车了!因为他评车完全是主观带入,因为他喜欢本田,所以本田就是好车,之前他评思域1.5的时候他是怎么说的,他说:思域1.5加价1万值不值,值,加价2万值不值,值,加价3万值不值,我仍然觉得值,还说什么加价一万都是性价比这个级别最高的车,还说什么1.5思域开出了高级感,后来我买车去试驾了三次思域三次,思域动力确实快,尤其是挂个本田标,就让我感觉车质量一定好!但是他说的所谓高级感,思域真的就是一台A级买菜车,怎么还给38吹上天了,同级别车外观确实漂亮,动力很足,但是隔音,噪音38你怎么不说?那车开快了有隔音吗?铺装路上小石子打在底盘上咚咚响,风噪也很大,底盘太低,方向盘转向偏重,转向不精准,这车说白了就是快,操控没一点,一个速度快点的转弯座椅上的人都要倒了,加上价格,就因为本田的标,动力强劲的发动机,漂亮的外观就是同级别性价比最高的车了?你就拿大众凌渡一款车去比那当然性价比高,标致1.6T裸车价12万,什么叫性价比,这才是性价比!全部落地14万(不送任何东西的情况下,送全车贴膜,导航倒车影像,发动机合金下护板,包围脚垫,行车记录仪裸车价12.6万,全部落地14.6万) 发动机167马力,爱信第三代6档手自一体变速箱。底盘也很稳,隔音也很好!38就是跪舔,而且舔得真恶心,从思域那期以后再也没有关注过38车评。没意思,因为只要是评本田他基本就是好大于坏,甚至带入自己的主观,只有他自己喜欢的他就评起很来神,不信你们可以看下他评本田车的节目。


小角色也有大作为


收钱办事,他们也不敢乱说,他们说的话只能相信30%,不能再多了。(送几副美图给你们,缓解眼睛疲劳)


太阳不加Vv


说说我的亲身经历吧:2011年丰田汽车事件在美国闹的火热,那时我在一家省级汽车媒体做编导,现在这个栏目现在还在。丰田汽车事件出现后应主编要求花了两个星期时间做了两期栏目,也就是上下集,播出后效果出乎意料,当天就收到某省级广播电视局发来的函件,大概内容就是:贵栏目同志近期不要再做类似内容,违者严肃处理!我擦,我们当时就震惊了。后来才了解到,丰田的公关团队早就做好工作了,所有的媒体一率封杀,封杀的手段无非就是投放广告,或者直接送钱之类。我们那主编在节目播出后下一周竟然收到丰田厂家的邀请函,参加一个大型上市活动,说白了就是找机会送钱呗。媒体有奶便是娘,尤其是一些自媒体。


56半


首先本田在关于机油门里面一句很委屈的话,机油门并不是本田第一个出现的,规模也不是本田最大,早在两年前,起亚现代,包括国产长安都出现了机油门,然后都被压下来了,而现在召回的,只有本田一家,其他的车企仍然藏着掖着不肯说自己有问题,所以当时的本田负责人很委屈。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发动机研发技术,出问题的几家公司里面,只有本田有成熟的研发技术,而出问题的,就是本田最新款发动机,可以这么理解,本田做了个答案,然后大家都去抄他的,结果本田设计失误,做了个错答案,然后大家都被他带偏了,出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本田一家在努力召回,而且本田的这次召回说良心话,很努力了,而事实也是,机油门确实被有效控制了,而其他企业仍然没有召回。

别说日本人不好,无论是丰田章男的北京鞠躬道歉,还是本田的大规模召回,都是一个跨过大型车企对消费者的负责的态度,我们消费者不就是要这种态度的厂家吗?

所以我觉得现在还来喷本田,有点过了。


Playstation1


目前比较通俗的说法是:敢说的不出名,说了没人听。有人听的不敢说,说了没钱领。

回顾一下整个事件:2017年12月下旬在大东北地区首先发现本田CRV和思域机油增多,至2018年1月更多北方车主发现问题。2018年1月20号东风本田在长春开记者会说处理。2月9号国家质检总局介入调查。。。

这不事件也挺清晰的,也不是说完全失声,然后把消息封的死死的。东风本田也被骂的狗血淋头。具体怎么骂的不提了,就说这么个事,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现在,消息流通的速度超乎寻常的,而且车评人群体也有很多,不能因为几个为了利益不说话的就否定了整个车评界,你可以随便查一下,有大把的人在‘恶评’着东本。

很巧合的是国产长安CS75 也在2018年1月份发现机油无中生有的事。。。国人的评论就温和很多了,当然这和长安吸取经验,主动认错有关。没学着厚脸皮的嚷正常现象。。。



所以,我们国人还是很讲道理的,不是不允许你犯错,谁也没有完美的,犯了错主动承认错误,积极改正就好了,也没多大的事。非要干那种没皮没脸的事。

最后补充一点!是车评人不敢说吗?!给机会说了吗?!我那么中性柔和的文章都不通过。。。


沫沫侃侃


作为边缘“车评人”,新车君回答一下吧。

其实本田机油增多门爆发后,车评人并没有完全集体失语,一些专攻技术类内容的媒体,还是很快就做出了调查和分析的,例如【汽车之家】就专门跑到东北实地调查了当地出现机油增多现象的一些CR-V,以及本公司在北京的思域,证实了本田机油增多这个事件的真实性,不过到底是如何造成的,没有几年、十几年修车经验的汽车编辑,是肯定答不上来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乱评论,其实比不说话要更不负责任。

汽车之家之外,另一个自媒体也做出了自己对于机油增多的猜测与解释,这个媒体就是【爱车的诺诺】,在东风本田发布机油增多及机油乳化现象调查结果之前,【爱车的诺诺】就根据多年的后市场维修经验,以及本公司两台本田车不同的机油增多现象,推断出了本田机油增多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和不久之后官方公布的相差无几。

至于我们熟悉的那些大号,他们的客户是遍布日系、德系、美系、韩系、中系的,本田极有可能是他们的客户,这种情况下,先不说这些大V们是否有能力判断机油增多的原因,即便是可以,他们肯定已经被“公关”过了。

至于更多的小媒体们,除了那本田的广告费之外,其实绝大多数都不具备分析机油增多原因的实力,这种情况下,不发声比集体失声其实更负责任,否则什么都没搞清楚都乱说一通,你真的会相信吗?


深入浅出新车君,回答完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