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城市關注:重慶不會滑鐵盧

Kopu導讀:之前有說到重慶正在經歷轉型陣痛,經濟的短暫下滑使重慶難關重重。三季度增速繼續下降,GDP名義增幅也只有3.2%,重慶的經濟發展似乎是到了瓶頸期,不再延續耀眼的成績,甚至被某些財經專家將溫州、天津、廊坊、唐山以及重慶列在一起,成為最失落的幾大城市。Kopu君此前便期待重慶轉型之後的王者歸來,但現如今的狀況來看,重慶如何穩住勢頭,向前躍進?

Kopu城市關注:重慶不會滑鐵盧

首先來看重慶此刻的難關。今年的前三季度,重慶增速從上半年的6.5%進一步下降到6.3%。重慶無可匹敵的增速冠軍一度在GDP超越天津之後,遭遇了滑鐵盧,2018年前三季度,重慶GDP名義增幅只有3.2%,淨增量只有464億元,是中國GDP前20強裡墊底的。

與先前分析一致的是,重慶遭遇的瓶頸期,正是多項產業支柱製造業的持續低迷,從而導致經濟降速。事實上,重慶的產業情況確實不容樂觀, 全市有39個大類行業,有10個同比下降,另外"6+1"支柱產業中,低於GDP增速的有5個,且佔全市經濟20%的汽車產業,受到市場和貿易環境的影響,也出現了負增長。

另外同樣重要的一點是,重慶相比於其他直轄市,在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上,重慶對固投的依賴很大,前幾年基本維持20%的固投增速,但面對製造業低迷,固投也顯得乏力,並且由於之前的高固投產生的負債,也給經濟留下隱患。

Kopu解讀:區位+產業,潛力大漲

儘管如此,重慶暫時的經濟低迷並不意味著發展的限制,相反,是產業復辟前的寧靜。

首先重慶市域面積廣闊,下轄區縣眾多,人口規模龐大,中西部人口迴流趨勢下,隨產業回遷的人口,讓重慶有足夠的空間和人力來進行下一步的產業佈局。絕佳的區位優勢使得重慶鐵路、公路、航空、水運都可以連接海洋,且善於思考的重慶人還探索出渝新歐物流通道,瞄準歐亞陸地,中歐班列成為中西部必爭通道。

Kopu城市關注:重慶不會滑鐵盧

另外一點,重慶深處內地,雖遠離海洋文明,但重慶在過去幾年的產業佈局上,產業鏈已經做到高度本土化,耳熟能詳的汽車製造業,重慶的模式是"整機+配套",產業附加值很高;還有首屈一指的筆記本電腦產業,重慶也是做到了70%產值成為本地優勢。這些優勢在於,儘管遭遇經濟低迷,但由於產業鏈完整,受到外界產業牽制的威脅大大減小。

所以,從城市潛能上來看,重慶不可小覷。

Kopu解讀:重慶智造,補齊短板

某些專家說重慶發展到頂了還為時尚早,只能說重慶到了艱難時刻,這個局面會持續多久,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重慶前幾年熱度不退的高增長趨勢,讓外界只看到固投和製造產業帶來的經濟紅利,而忽視了固投的隱患,只有在外部經濟氣候變換之時,之前被掩蓋的問題才會放大至檯面,集中顯現。全面來看,現在暴露出問題也未必就全然是災難。早發現問題,才會早解決問題,倒逼重慶開始真正轉向高質量發展。

Kopu城市關注:重慶不會滑鐵盧

重慶在未來的發展根基依然是製造業,但是要根據現如今的經濟環境做出適當改變,改變產業不夠整全、頭部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太少、產業科技含量不足的弊端,真正讓重慶的產品往高附加值高價值鏈方向發展。除了製造業之外,還需要投入科研強度,把重慶製造變為重慶智造,補齊科創短板,另外在物流、金融等領域依然需要強化升級。

轉型所面臨的陣痛非一日之功,升級的過程也很難一蹴而就,一旦製造業順利升級,產業結構優化,重慶憑藉著絕佳的區位優勢,加上向西開放的政策利好,以及在交通上的長遠佈局,完全能提供更遼闊的想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