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城市关注:重庆不会滑铁卢

Kopu导读:之前有说到重庆正在经历转型阵痛,经济的短暂下滑使重庆难关重重。三季度增速继续下降,GDP名义增幅也只有3.2%,重庆的经济发展似乎是到了瓶颈期,不再延续耀眼的成绩,甚至被某些财经专家将温州、天津、廊坊、唐山以及重庆列在一起,成为最失落的几大城市。Kopu君此前便期待重庆转型之后的王者归来,但现如今的状况来看,重庆如何稳住势头,向前跃进?

Kopu城市关注:重庆不会滑铁卢

首先来看重庆此刻的难关。今年的前三季度,重庆增速从上半年的6.5%进一步下降到6.3%。重庆无可匹敌的增速冠军一度在GDP超越天津之后,遭遇了滑铁卢,2018年前三季度,重庆GDP名义增幅只有3.2%,净增量只有464亿元,是中国GDP前20强里垫底的。

与先前分析一致的是,重庆遭遇的瓶颈期,正是多项产业支柱制造业的持续低迷,从而导致经济降速。事实上,重庆的产业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全市有39个大类行业,有10个同比下降,另外"6+1"支柱产业中,低于GDP增速的有5个,且占全市经济20%的汽车产业,受到市场和贸易环境的影响,也出现了负增长。

另外同样重要的一点是,重庆相比于其他直辖市,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上,重庆对固投的依赖很大,前几年基本维持20%的固投增速,但面对制造业低迷,固投也显得乏力,并且由于之前的高固投产生的负债,也给经济留下隐患。

Kopu解读:区位+产业,潜力大涨

尽管如此,重庆暂时的经济低迷并不意味着发展的限制,相反,是产业复辟前的宁静。

首先重庆市域面积广阔,下辖区县众多,人口规模庞大,中西部人口回流趋势下,随产业回迁的人口,让重庆有足够的空间和人力来进行下一步的产业布局。绝佳的区位优势使得重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都可以连接海洋,且善于思考的重庆人还探索出渝新欧物流通道,瞄准欧亚陆地,中欧班列成为中西部必争通道。

Kopu城市关注:重庆不会滑铁卢

另外一点,重庆深处内地,虽远离海洋文明,但重庆在过去几年的产业布局上,产业链已经做到高度本土化,耳熟能详的汽车制造业,重庆的模式是"整机+配套",产业附加值很高;还有首屈一指的笔记本电脑产业,重庆也是做到了70%产值成为本地优势。这些优势在于,尽管遭遇经济低迷,但由于产业链完整,受到外界产业牵制的威胁大大减小。

所以,从城市潜能上来看,重庆不可小觑。

Kopu解读:重庆智造,补齐短板

某些专家说重庆发展到顶了还为时尚早,只能说重庆到了艰难时刻,这个局面会持续多久,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重庆前几年热度不退的高增长趋势,让外界只看到固投和制造产业带来的经济红利,而忽视了固投的隐患,只有在外部经济气候变换之时,之前被掩盖的问题才会放大至台面,集中显现。全面来看,现在暴露出问题也未必就全然是灾难。早发现问题,才会早解决问题,倒逼重庆开始真正转向高质量发展。

Kopu城市关注:重庆不会滑铁卢

重庆在未来的发展根基依然是制造业,但是要根据现如今的经济环境做出适当改变,改变产业不够整全、头部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太少、产业科技含量不足的弊端,真正让重庆的产品往高附加值高价值链方向发展。除了制造业之外,还需要投入科研强度,把重庆制造变为重庆智造,补齐科创短板,另外在物流、金融等领域依然需要强化升级。

转型所面临的阵痛非一日之功,升级的过程也很难一蹴而就,一旦制造业顺利升级,产业结构优化,重庆凭借着绝佳的区位优势,加上向西开放的政策利好,以及在交通上的长远布局,完全能提供更辽阔的想象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