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心理学老师都会讲到人性,人性到底是什么?

赵洋发型说


在心理学中很少有人讲“人性”这个概念吧,因为“人性”这个概念并不是很普及,我国心理学家郭念锋教授曾经提出过“人性心理学”的理论,但并没有成为主流理论。

在1986年的时候,郭念锋教授将“人类的本质”这一问题引入到了“临床心理学”中,并开始使用,在1995年的时候将“人的本质”定义为“人性”,且提出来“人性心理学”理论,但并没有普及开。

所谓“人性” 是指:人作为一个物种类别,其自身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就本质而言,人性是人的三种基本属性的统一辩证体,其中三种基本属性如下:

一、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的生物属性,体现在:人作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或者说新陈代谢的过程。

二、以生物属性为前提、社会属性为内容的精神属性。主要体现在为生存发展而对外界环境进行的探究反射,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

三、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属性。是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本能,主要体现在个体与群体间的利益交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情况。

之所以提出“人性”这个概念,是因为,郭念锋教授认为:只有从“人的本质属性”出发,才能摆脱“各执一词”的局限,但并没有称为主流。

在心理学提出“人性”的概念,只是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回答“人性是什么?”,而不是“人性是什么样的?”


心理学充电时间


人性可以说的很复杂,又可以讲的很简单。

复杂的说,可能关于生理构造,生物进化,基因记忆,或传承变更。

简单的说,或许只从逻辑思维一个方面,就能探出它的究竟。


我曾读过查理·芒格对人类属性的探讨,觉得受益匪浅。

了解人性,其实就是这些方面的博弈。

关于芒格同学的几个关键词:

  • 巴菲特的合作伙伴

  • 超级投资者

  • 只凭智慧获取成功

  • 其“误判心理学”主题演讲内容风靡

人性到底是什么?

每一个在社会上生存的人,全部拥有怎样的共性?

好像生老病死那样。


与自己博弈:

  • 人们对于某些失败容忍度超低,例如下棋时候,走错一步,可能产生很大影响,假如稳扎稳打慢慢下,后边翻盘机会还在,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按捺不住,要向前冲,甚至有“赌”的冲动,使结果比较惋惜。

  • 倘若现实生活中某些事情令自己非常痛苦,人们的思维倾向不相信这件事。

  • 人们不喜欢模棱两可,犹豫不决,那样的局面令人烦躁。


与他人博弈:

  • 本能的对他人的给予产生感激之情。

  • 喜欢比较,尤其是与自己亲密的朋友,亲人,同事等,越是起始背景相对等,倘若慢慢出现差距,较弱一方越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 人们渴望给予爱和收获爱。爱,有时会让人迷惑,失去理智思考,无法看清现实。有时又会让人飞速发展,达到人生最高巅峰。


与本能博弈:

  • 人们喜爱被鼓励,这是来自身体的信号,永远不要低估激励的力量,它可是开启身体宇宙小马达的超级法宝。

  • 人们渴求并且终身奔在寻找认同感的路上。

  • 人们习惯性的服从权威。


  • 人们充满好奇心,想要知道很多事情的理由。只要给一个理由,哪怕这理由都不那么真,对人们情绪上的慰籍都有作用。


关于人性,您有怎样的理解?洗耳恭听!

我是西西,心理咨询师,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愿同您一起学习探究。

期待关注,用心原创,思想深邃,简简单单。


西西健康探究


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感情。

所有的一切情感,均是基于人性的基础上的。任何感情都以人性为根本、为基础。那么人性究竟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但是同样也让很多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从本质上来讲,人类本能地渴求生存的衍生品,自然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人类社会也是如此。

形形色色的人选择着自己的人生,过着自己的生活,有的人采取各种方式渴求获得更多的资源;有的人自暴自弃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难以自拔;有的人安安稳稳只求一家和乐。于是,善与恶开始走向越来越远的极端。人性就是对自己有利,需要潜在心里的良知约束,良知是我们社会长久发展形成,在我们成长过程潜移默化形成的。

所以人性是无所谓善恶的,如果你一定要用现在的道德标准看待人性的问题, 只能得到结论,人性是善也是恶,因为善和恶的行为都是人作出来的,是人性的表现。其实,从根本上来讲,所谓人性,是立足在人类社会之上,是与动物相区别的具有道德色彩的特性。

它源于对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又在人类思想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传承着。这也从另一方面启示我们:人性,需要美德加以学习与规范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丨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心伙伴


你会问这个问题,非常好。

简单来说,我认为:

人性就是理性。

更进一步说,人的高级认知功能,才能称得上“人性”。

因为目前所知,只有人类具有高度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语言,也只有人类拥有理性。


能够调节自己情绪、做出计划实现目标、持续不断的学习思考;

会超越自己,会超越自己的懒惰、贪婪、恐惧等生物性局限

或者说,至少有这些潜能

——这才是人性。


并不是“人具有的就是人性”。为什么必须是人特有的,才能称之为“人性”呢?

就像可乐是液体,雪碧也是液体,王老吉也是液体,红茶也是液体——它们都会流动,都可以喝。那么我们能不能说“可乐性就是流动性、可以喝”?

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这么说,无法准确定义可乐。有太有可以喝的可以流动的其他东西了。

为什么理性是人特有的,而不说感情是人特有的呢?

所谓乌鸦反哺、虎毒不食子……其实这些成语都在告诉我们:其他物种,也很可能有感情。

至少大多数哺乳类动物和鸟类是会有的。

养过宠物的人,都会有体会,同样品种的狗,会有很不一样的性格。你看,性格这种东西,狗也有。如果你打狗,它会害怕或者生气,会攻击你或者抛开。所以狗也是有情绪的。

脑的进化史

我们来看这张图——

发现了吗?随着演化,越晚出现的生物,越复杂的生物,它的

大脑是越来越大的。

负责情绪的部分,是比较早就在进化中出现的。所以很多生物也有情绪反应。而建立在情绪之上的情感,也是比较晚出现的。

比如:恐惧害怕的情绪,和“杏仁核”有关,这个结构不仅仅人有,很多高级哺乳类都有类似的结构。——所以很多心理学实验,可以通过研究动物的脑,来了解一些基本情绪和情感的脑机制。

人的情感和情绪,肯定是比其他动物要复杂得多的。但是本质上没有差异。

人独有的是巨大的‘前额叶’部分。这是其他动物没有的(或者有但很薄)。看上面的图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人类的脑和猿类的脑,很相似,但是人类的脑的前面上面部分要厚得多。

前额叶的脑区,主要负责注意力、自控力、计划执行、语言……等复杂的功能。如果这个部分受损伤,人会变得狂躁混乱没有做计划的能力、几乎无法控制自己。

人的特有能力

如果要用更加具体的角度分析,那你看看那些事情人能够做,那些事情其他生物做不到

很明显,从来没有动物会使用人类的语言文字和符号。也没有动物能够写文学作品。也没有动物能够使用符号去计算。

虽然国外有科学家试着教黑猩猩使用英语(黑猩猩还是不能说话,所以科学教他们打字),但是,黑猩猩能够使用的英语还是很有限,而打出来的句子里的词语顺序错乱。勉强可以让人看懂,不过依旧无法表达复杂的事情。最多只是表达一些类似于“我吃香蕉”的具体事情。没办法表达复杂的事情。

扩展

每个问题都隐含一些信息。也可以说是潜台词。

问题本身固然重要,问题如何成为问题更为重要。

“人性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被提出的时候,就意味着‘——对于什么是人性,我们尚未有完全一致的共识。

“每个心理学老师都会讲人性”——这句话告诉我们的,其实是:提问者(你)知道的心理老师都在讲人性。

因为事实上,如果你去搜索心理学学术论文,很少会看到“人性”这个词。原因很简单,这个概念太大,单个研究是不可能研究它的。至少得写一整套书。没错,一整套书,不是一本书。因为光是“自我”这个话题,就已经能够写一本书了。

会讲“人性”的心理老师,多半是临床心理学或者心理咨询的方向。而且哪怕是他们,也几乎不会在学术论文里讨论这个。


照见


心理学就是研究人性VS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规律的

其实我以前上课时我也经常讲,我说:“心理学就是研究人性的”,但是也有的人说:“心理学不是研究人性的,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规律的”。

其实心理学从框架设计上讲,从上往下推理,我们可以这样推理,首先我们人的心理分成心理的形式和心理的内容,比如说我我们大多数的心理学院校,大学的心理学专业课,一般研究的都是心理形式。

什么叫心理形式?

人的心理的基本规律其实就是一种心理形式,但是大多数的大学,都不研究心里内容,为什么?人的心理内容是被认为人的思想,人的价值观,而这些东西每个人都千差万别,所以很难总结出规律来。

我在上研究生的时候,我学的就是心理的内容和包括心理的形式,心理内容其实就涉及到你如何去改造人的思想,改造人的三观,对他的价值观进行塑造,而心里形式研究的就是,个人在抑郁症、强迫症、心理有什么基本规律等,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似乎人们研究心理学并不是研究人性的,那为什么我会在讲课中心理学又是研究人性的?其实是对人性这个词语的概念,大家的定义是不尽相同的,我对心理学的理解是,所以与人有关的一系列的现象,包括外在的行为,内在的心理,还有大脑里面的想法,我认为都可以作为是泛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其实心理学是各种学科的交叉

我以前上学的时候,学心理学的时候,也觉得心理学的书不太好懂,时候你看的字面意思你懂了,但是真正在应用起来千差万别,而且心理学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众多而且互相之间矛盾,所以你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定律,去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当然真是因为如此,心理学特别难学,也正是因为如此心理学变成一个交叉学科,心理学在我看来也是离玄学最近的学科,心理学不仅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也不仅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甚至心理学不仅仅和政治思想工作也有关系。其实心理学可以认为,是各种学科的交叉。

比如说在心理学科里面的心理战,就上去研究如何改造人的价值关,改造你的思想,对人的心里内容进行研究,因为我们要研究人的心理,但人的心理又在大脑里面看不见,我们很难研究,于是由心理学衍生了很多分支学科,比如说我们通过外显的行为,来推测人内在心理变化,而这个东西就是这几年最流行的行为分析,但是大家切记,如果你想研究行为分析,你单单的是从外在研究内在是不够的,你一定要对内在的人的心理所以规律了解清楚,而且你还要搞明白人的心理内容有些什么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你才可以从外在的情况下推测内在的心理,比如说信仰,本来是人的心理内容,实际上你不去研究人的心理内容,人多的信仰是对人的心理规律,产生非常强烈的影响的,就像当年很多的烈士,他们在接受敌人残酷的审讯的时候,由于他们拥有很高的信仰,所以他们可以用信仰抵御神经上的痛苦。心理学仅仅限于研究一个小的分支,再由一个小的分支推测全部的心理,一定是痴心妄想,而且最终的结论一定是错误的。

有的时候人这个动物太复杂,所以未来研究认得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研究人性,不得不我们先简化,先把人性简化为基本的生理特性研究清楚,但并不代表人性就仅限于动物性。我最早的是时候研究人性,我就去看动物世界,从动物世界里面看到人的基本的本性,也包括从动物世界里面看到,人社会中的基本本性,人的社会性同样和动物很多地方也是类似的,所以我们从动物性来推测人性,也是一种方法,但是动物性并不能完全囊括人性的全部内容。

我们仅仅通过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对性格的研究,就想去推测一个人的人性,也会出现错误,就像是,前段时间出来一本书,他通过人们在三岁的时候自大的状态,然后推测中国人是“巨婴”,然后就推测中国是巨婴国,那就错误了。为什么是错误的?原因非常简单,

人性的变量非常多,什么叫做人性的变量非常多?就是能够影响人性的因素非常多,所谓三岁儿童的一个自大的状态,还只是影响人性的其中一个方面。人性还包括我们会类化父母的性格、类化老师、会有同伴之间的互相认同、我们人的社会性、某个地域的文化属性;人性还包括人在不同的职业、职场、不同的社会情境下产生不同的情境人格;人性还包括每个人基本的动物属性;人性还包括当我们拥有最高级的信仰的时候,信仰对我们人的基本特征巨大影响,所以记得那句话,人性一定是复杂的,千万不要用一个单一的理论去妄想推测人性,特别是妄想推测一过国家的人性。

大家记住,越具有社会适应性的一个群体,或者是,一个能在各个国家的竞争中,一个始终生存下来的群体,他一定是灵活多变的人性,他绝不可能是你简单的巨婴两个字能概括他的全部属性,如果任何一个民族能够用简单的几个字概括属性,那么这个民族一定早就灭亡,比如说当我们试图去形容日本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说的任何一个词都只能代表日本人性格中的一个维度,所以当年美国的著名人类学家在二战的时候,对日本人的分析是菊花和刀,这也是两种分裂性格的混杂物,其实他还不仅仅是这些东西,日本人尚且如此,其实每个国家的人性都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和单一,特别是当他改变了他的驻地,来到一个新的文化,在一个新的社会情境中的时候,人格、性格还会有更多其他的变化,那些所谓的性格不能够变化的始终如一的,往往有一部分是和一个人格的障碍是有关系的,换句话说,有时候越有人格障碍的时候,他们的性格反而在社会不同的情景下缺少灵活性,于是他们就会被我们很容易的看出,他们的性格里面有一种始终存在的模式。

对于社会中的绝大多数而言,我们的性格都是依据不同的情景而发生着变化的,而且随着人的年龄,性格也会有变化,这就是心理学复杂难学的原因,就是为什么人们说心理学入门很容易,但是想学懂,特别难,入门容易的原因是,你随便看一本心里书她就会教你两个原理,然后你试图用两个原理推测人的时候,错误就开始产生了。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丨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赵小明心理团队


人性究竟是什么,用通俗易懂的的解释就是人品素质,善良与罪恶。人的知觉感受,人的动机意识,行为准则,仁义礼智。倘若一个人没有人性,麻木不仁,等于是畜生,猪狗不如。

为什么说人的心灵通人性,也就是说人性是人的知觉,心领神会,有意识,所作所为都是人性的本质表现,人性的人的性质,它的本质形成在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文化素质教养,社会环境,为人处 境而温壤形成。人性好与坏,取决于本身对世界观的态度,对社会核心价值的理念以否,对本人价值观念认识态度,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等等的潜在意识形态。决定于人性的质量好坏。

一个人的人性,就是人品素质,人生造化,内涵修善,仁义礼智,为人之作,善良与邪恶之分,人性好坏就看他有没有道徳良善存在,有没有邪心罪恶潜在。(人之初,性本善),人性邪念是后天形成,人性导向重在于教养 ,引导,素质教育,家教家风传递。之所以人性关糸到一个人的走向与命运,心理学老师才如此着重在人性教育,心灵通人性。


14说4


因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科学,探讨人的行为与内在心理过程的关系。所以它的底层哲学观念是我们如何看待人、理解人,就是所谓的人性观。

而人性观是任何一个心理咨询流派都具有的哲学基础。那什么是人性观呢?

人性观争论三个主题:

1,生性 VS 习性

生性和习性之争。

习性的观点,源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以洛克为代表,提出的“白板论”,即认为人出生就是一个“白板”什么都没有,你可以在上面任意绘画,也就是说人的任何性格习惯、行为方式都是后天习得的。

这个观念有一定的案例证实,例如古今中外曾出现过不少狼孩出现。孩子一出生就落入了狼群,跟着狼群长大之后,形成了狼的习惯。当它重返人类社会后,几乎永远无法学会人类的语言与生活方式。这说明了,似乎不存在一个“先天的人性”,人要落入狼群,就会获得“狼性”。


生性观则持完全相反的观点。人一出生便具有一些本质的特点。例如,中国传统儒家哲学家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则有“性恶论”。这都是一种生性观,即认为人一出生,就有一个本质的性质,是无需靠后天学习的。

再例如,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生来具有自我实现的趋向。这也是一种生性观。

而行为主义心理学则相反,华生曾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律师、医生、小偷、强盗……”这说明,在华生看来,人没有本性,所有性质都是后天培养。


2, 性善 VS 性恶

人性观争论的第二点是,性善还是性恶,抑或无善无恶(习性观),还是亦善亦恶?

前面已经叙述过,在儒家思想中,哪怕是年代相差不远的两位思想家孟子和荀子,对于性善、性恶都持有截然相反的态度。

例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人性是建设性的,亲社会的。”这种说法即一种“无善无恶”的人性观,建设性和亲社会并不是绝对善恶的标准,但是又偏向是一种积极的人性观。

相对而言,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人性观就相对消极一些,他认为:人性中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的一面,例如性本能、死本能(攻击本能)。


3,决定论 VS 自由意志

人是否具有自由意志?人是被外部意义,或内部物质所决定的吗?

这也是一个人性中的根本哲学议题。其实参考去年很火的《未来简史》大家也能看到对于决定论和自由意志之争的一个观念。


这就是人性观,也是为什么学心理学要思考人性观。


曾旻


我不是心里学家,那些弯弯绕绕的哲学思维我不懂,我们只能按常理推测什么是人性。所谓的人性,只是我们区别于兽性的释义,因为人是具有高级思想的动物,而畜牲没有,人有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而畜牲只有干嚎或者闻屁股磨鼻子表达它们的的意思。这就是人性的原来。

但人性有善恶之分,那是原罪,本来人类跟兽类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动物,只是人类进化得比较快,才有人畜之分,恶是原动力,是任何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人类经过不断的变化,发明各种先进的东西来维护生存,文化的发展带动文明的到来,人才有了人样。

善恶总是伴随人类,说得不好听一点,“人”只是善恶的一幅门帘,透过“人”字背后看到的,我们都活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之中。


倚梦闲话63233292


心理学关于人性的争辩实在太多了,每一个学派或者不同研究方向的人都会占在某种立场来看待人性,也许就是在这种吵吵闹闹中,拼凑出了人性的面貌。

先天论Vs. 后天论。这是两个几乎无解的人性观点。前者认为,人性,也就是我们的所言所行所思,甚至人格,都是受到基因及其他生物学因素影响的,当然更极端的观点,就是基因决定论。后天论,则认为人的能力都是后天环境学习而来的,极端的观点,就是环境决定论。但更多是一种折中的观点,比如一个人内向还是外向,可能出生就带有某种遗传素质,一个怕生或者不怕生的婴儿,一个好动或者安静乖巧的婴儿,携带了某种特质的人,在他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也就会寻找和这种特质匹配的环境,就好像内向的人大多不会选择需要交际应酬,抛头露脸的专业和工作。所以内向的基因会促使这个人倾向选择内向的环境,从而维持他的内向性格。从这个维度上说,人性似乎就是基因和环境的囚徒。所以还有下一种维度的争辩。

决定论 VS. 自由意志论。前者会认为,我们的人性大多由某种因素决定。比如生物学派的心理学家就会将人的心理,甚至是善恶,归结某些大脑活动的模式。甚至有极端的观点认为,自由意志是虚幻的,大脑的指令让我们产生自由意志的幻觉。又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也多少带有决定论的色彩,成年后的人格也受到童年经历的影响。而另一方面,诸如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则完全注重人自身的成长和决定,人不仅是自由意志的,还可以自我决定和发展。

关于人性到底是什么,是脑的附带现象?是基因和环境和产物?是自我实现和发展的潜能?或许有多少个心理学家就会有多少看法,喋喋不休的争论也一定会继续。


鹈鹕心理陈小康


题主所说的“每个心理学老师”不知道是哪些,是不是经常在媒体上露面的“心理大师”?或者经常出书的“心理专家”?正规院校心理学专业教师几乎不使用这个概念。只有上世纪末中国心理学家郭念锋等人使用过,但未成为心理学主流。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人性,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心理规律,其中有很多是人兽共通的,比如各种感知运动能力,基础情绪等等。

心理学家经常把动物实验的结果推演到人类,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是这方面的代表。要检验他们提出的刺激反应,奖励惩罚等概念,用人来作实验成本奇高,当年他们主要用狗、兔、猴等动物作实验,但把结论推广到了人类。说明他们认为自己在研究人与动物共同的属性。

心理学家也研究只有人类才有的心理规律,最重要的就是注意集中和注意转移两项。它们是人类自我克制的基础,由大脑前部的眶额皮层来实现。这部分皮层是整个大脑皮层里面最晚进化出来的部分,能够抑制其它部分的神经冲动,使人类个体摆脱冲动的控制,根据环境变化来完成较长时间才能取得成果的活动。而动物几乎无一例外都受神经冲动控制,不能实施长远计划。这是人类最终成为万物之灵的基础。

其次是人类具有使用符号交流的能力,约十万年前产生语言,一万年前产生文字。这种信息交换能力不仅使人类战胜了动物,也使我们这一支智人战胜了其他智人,如尼安德特人。

“人性”则是哲学和宗教术语,其一指人有别于其它动物的特殊属性,其二是所有人类共同的属性,而非阶层或民族的属性。但它是前科学术语,具有模糊、空泛、不可操作、不可测量的缺点。基本没有心理学家使用它。

“心理规律”和“人性”两个概念之间也有共同点,就是它们都为全人类所有。心理学家一般不研究人的民族或阶层心理特点,认为那是社会学内容。心理学家看待个体的角度类似于医生,将人视为无身份的个体。

另外,心理学家作为科学家的一部分,主要靠观察、测量、实验手段获得结论。哲学家和宗教家主要靠阅读和思考得出结论,两者工作方式完全不同。哲学家和宗教家虽然讨论人性,但多从个人经验出发,所得出的结论往往限于个人经历与个人视野,不象科学结论有可复制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