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石臼湖武繼軍:把窮漁村變為“首富村”

“我們老村馬上要搞現代漁村、做旅遊。”11月,在南京市高淳區石臼湖畔的武家嘴老村,老人們說有村書記武繼軍領頭,這三四十年來穩紮穩打,村裡面貌一新讓人高興。

1983年,武繼軍這位武家嘴村第一個“萬元戶”要去當村幹部,結果捱了老父親一巴掌。35年後的今天,武繼軍理應為當初的抉擇感到自豪——武家嘴村民年人均純收入從1980年的41.93元增長至9.2萬元,全村生產性資產在500萬元以上的農戶超過一半,村集體可用財力近億元。

帶領武家嘴村的人們 “敢為人先、敢創大業、敢爭一流”,56歲的武繼軍說:“優秀的農村幹部,必須做到不忘‘對老百姓好’的初心、牢記‘帶老百姓富’的使命,要順勢而為,跟著時代走才有好前景。”

舍小為大,挨耳光也要當帶頭人

高淳城區北嶺路289號武家嘴新村,地處城區中心,幢幢別墅綠植環繞。

“武家嘴,長流嘴(當地另一個窮村——記者注),三天不下湖,餓得像個鬼,摸粒螺螄搭搭嘴。”這首昔日流傳在石臼湖周邊的民謠,是40年前武家嘴村的真實寫照。1962年,武繼軍就出生在這個漁村,貧窮,幾乎是他童年的唯一記憶。

高中畢業後,武繼軍當上農場會計,一個工兩毛七,一年下來只能拿到九十七塊錢。兩年後,窮怕了的武繼軍走上父輩們走過的道路——上船。此時的石臼湖,因為圍湖造田面積驟減,已沒什麼魚可捕,但武家嘴臨湖通江,漁船簡單改造後就能變成裝黃沙石子的運輸船。跟著兩位叔叔開了兩年船,武繼軍不幹了,“掙的比以前多,但是太苦了。船小,很危險。”

1982年,武繼軍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借錢買大船。他看中一艘68噸的雙掛機木船,買船那天,他包裡裝滿借來的10元、5元紙幣,從韓村搭車去高淳的路上,他把這包錢放在秤上稱了稱,足有兩斤三兩重。“跑第一趟,我就掙了1600多元。1個月跑3趟,一年下來淨賺2萬多元。”頭腦活絡的武繼軍很快還清欠債,而且只用一年時間就成為村裡頭一個“萬元戶”。

1983年底,組織上找武繼軍談話,希望這位村裡學歷最高的“知識分子”上岸當村幹部。當武繼軍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親時,等著他的是一記響亮的耳光:“家裡的船搞得好好的,來錢快,村裡這麼窮,這幹部有什麼當頭?”父親的話不無道理,當時村主任的工資一天只有1元錢,跟跑船收入天差地別。

縱使家人萬般反對,武繼軍決心已定:“我知道跑船的酸甜苦辣。一家一戶不容易,我要藉助集體的力量來幹,讓家家戶戶都過上好日子。”

順勢而為,造船出海天地寬

1984年初,村裡的工作人員拿著流動票箱,跑到南京的船上,挨家挨戶找武家嘴的村民投票,武繼軍高票當選村主任。賬上只有126元、背了10多萬元欠債的高淳最窮村——武家嘴,就這樣交到他手上。

武繼軍上任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鳳山鄉水運隊,並立下規矩——村民跑運輸,支部村委搞服務。村民原本開發票時,要交給交管站5%的稅和管理費,而在水運隊則降到1%。那時政府部門通常和單位、組織打交道,處理事故糾紛,甚至匯款,都需要介紹信。武繼軍揣著一本蓋好章的介紹信,跟著村民跑,只要有需要,介紹信隨時開。水上行船無處加油,他貸款建起加油船,不僅服務村民,也增加村集體收入,僅1994年就掙了80多萬元;船戶資金結算週期長,加油船開設船戶結算中心,變成村民的小銀行,結算中心甚至還有300萬元流動資金,及時為船戶提供資金幫助。村民搞水運的痛點,就是服務發力點,村集體收入也有了增長點。

武家嘴船民們的口袋鼓起來了,武繼軍又敏銳地發現新的機會——國家開發上海浦東,蘇南基建遍地開花。要想跟外面做生意,小木船顯然不夠用了,武繼軍鼓勵村民們升級換代。載著各類建材穿梭在長江上的百噸鐵船,為武家嘴掘下“第一桶金”。

1992年,村民武雪生那艘3000噸大船,在武家嘴掀起了第二輪“造船競賽”。造大船需要花大錢,可那時銀行不對個人放貸,不少村民不得不借下最高年利息60%的民間借貸。怎麼幫村民找到利息低的貸款?武繼軍日思夜想,在當時政策規定許可的情況下,由村集體以公司的名義向銀行和機關單位拆借資金,利息只要民間借貸的一半。短短3年累計融資5000多萬元,為村民省下上千萬元利息。

1997年,武繼軍又開始勸村民把存進銀行的錢拿出來,造更大的船——能出海的船。隨著上海建設大小洋山港,交通部決定在內河推行標準船型,沿海航運市場回暖。武繼軍又走在別人前面,武家嘴全村船舶總噸位迅速飆升到40多萬噸,能裝集裝箱的船已有好幾艘。

通過三次“造船競賽”,武繼軍帶領石臼湖邊的漁民抓住發展機遇。武家嘴人跑水運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大的,但為什麼只有他們能做到如今的規模?“一是因為有集體的服務保障,另一個就是我們抓住了發展機遇!”武繼軍總結說。

實業興村,“小漁船”蝶變“萬噸輪”

當新世紀的陽光照進石臼湖時,武家嘴這個過去全高淳最窮的村,已經當了8年“金陵首富村”。此時武繼軍所想的,是守著攤子過安穩日子,還是二次創業繼續把武家嘴做大做強?“光靠造船水運業這‘一條腿’走路,走不穩也走不快。”武繼軍不想就此停步,武家嘴村由此開啟“一業為主、多元拓展”之路。

水運依然是武家嘴的主業,新形勢下,傳統水運業必須向現代航運物流業升級。2000年以後,武家嘴在八卦洲和烏江先後建了兩座船廠,同時組建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和長江航運集團合辦長武運輸,聯手南鋼成立鑫武海運,憑著多年積攢的信譽,“小漁船”精彩蝶變“萬噸輪”。

去年,武繼軍又做了筆漂亮的生意。2016年鋼材價格持續低迷時,國家連續出臺政策加大環保力度、關停低效鋼廠,他由此分析判斷鋼材價格要漲了。去年國慶期間,他向南鋼訂了1萬噸鋼材,準備用來造4艘1.25萬噸的江海直達船。3個月後,鋼材每噸漲了1000多元。“新船去年11月3日開工,一條船的造價4000多萬元,現在已經可以賣6500萬元,4條船就掙了近1億元。”

從事水運讓武家嘴擺脫了貧窮,但武繼軍始終覺得“沒有農業就不算是真正的新農村”,他還想在陸地上幹一番事業。2007年,人均耕地不足三分的武家嘴村,在附近的永聯圩流轉了3100畝土地,用於螃蟹、青蝦等水產品養殖。一年後,武家嘴村又在東壩鎮建起6000畝的農業科技園,種有機大米、大棚蔬菜、有機茶葉、花卉苗木……生態農業同樣搞得風生水起。“社會發展了,人們消費講究綠色、生態。我們的大米畝產只有400多斤,不用農藥不用化肥,市場肯定越做越大。”武繼軍對此充滿自信。緊挨著遊子山和椏溪國際慢城的農業科技園,成了高淳鄉村旅遊新景點,每個週末迎來大批城裡人體驗農家生活。

武家嘴人不僅上了岸,還進了城。2002年,武家嘴村在高淳城區買下243畝地,蓋起100棟別墅和160套公寓樓,還辦學校、建老年公寓,解決村民生活實際問題;隨後又開了高淳第一家大型超市,2008年建起高淳地標——武家嘴國際大酒店。如今,武家嘴集團已涉足水運、造船、地產、商貿、酒店、教育、養老多個領域。

站在嶄新的武家嘴村委會辦公室窗邊往外看去,武家嘴國際大酒店門前車水馬龍,實驗學校的孩子們在操場上盡情玩耍,村民們悠閒地散著步,他們入股海船,每年有幾十萬元的分紅。今年,武家嘴集團旗下子公司業績出色,預計年可用財力接近1億元,蟬聯“金陵首富村”幾無懸念。

如果武繼軍當初沒上岸,憑他的頭腦和幹勁,家業不會比現在任何一位武家嘴船民差。對這個假設,武繼軍揮了揮手:“這30多年的經歷告訴我,幹部想發財,肯定沒什麼好事。只有把群眾當親人,帶群眾致富,為他們謀福,群眾才會從心底裡擁護你!”

記者 盛文虎 顏 芳

通訊員 左年生 諸定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