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石臼蝶變 美哉日照

直播日照10月1日訊 碧海藍天金沙灘,說起日照,必然不能錯過萬平口沿線海岸線的美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從原來的老“石臼所”爛泥灘、海石房,到現在沿海各種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成為整個城市現代化發展和進程的縮影,可以說,石臼四十年的變化發展,正是改革開放40年成就的具體展示。

最近,在石臼街道宏達一區的一間小屋裡,市民賀兆濱和劉兆堂正在忙著和街道里一些老人一起編纂“石臼志”,資料收集工作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會將石臼由古至今的歷史淵源、重大事件、發展變化一一進行整理,而這其中,從1978年到現在,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進程將是石臼志中最著重進行介紹的篇章。

“看看我們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老百姓得到了什麼好處,從衣食住行,醫療衛生,養老等等,這都是我們值得寫入歷史的,寫入社區志的。”賀兆濱介紹。

作為土生土長的石臼人,賀兆濱對這四十年變化感觸最深的莫過於生活環境的變化了。穿過車流人流,在喧鬧城市的一隅,現在還存有小部分海石房。這裡是曾經老石臼所的中心位置,有南北、東西方向兩條大街,稱為“十字街”,以前的十字街周圍,全都是這種海石房。

“這個地方應該是過去老石臼一村的,這個地方是目前僅存的一片老房子了,這裡就是過去石臼的中心位置,往北是北門,往東是東門,往南是南門,往西是西門。”劉兆堂說,所謂海石就是石臼所的花崗岩,過去生活在海邊的人常用的建房材料,歷經時代風霜的洗禮,曾經在這裡嬉戲玩耍的孩童如今已近古稀,海石房也在時間的更迭中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第一是就地取材,第二就是經濟條件,生活比較困難,還是磚房好,過去只能就地取材用這種石頭。”劉兆堂告訴記者,海石房比磚牆差遠了,各方面堅固程度什麼的都不如磚牆,但是那個年代沒有辦法。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石臼作為全市第一批舊村改造的先行者,率先將幾個村的老海石屋進行了拆遷,建起了這種小樓房。

“當時分三期蓋了這個小區,因為那個時候財力有限,技術不好,第一期蓋了5棟樓,一共現在這個地方蓋了18棟樓,有638套房子,安置了638戶。”

賀兆濱說,雖然海石房住起來並不舒服,而且安全性也不高,但是因為時代住這種房子,在剛剛動員大家搬進樓房的時候,也有人不理解不配合,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樓房冬暖夏涼,生活也更加方便,在石臼社區裡,老海石房被一批一批的漸漸淘汰。

進入千禧年,這些曾經第一批蓋起來的樓房慢慢的顯得不再那麼時尚。更結實,更美觀,更加現代化的住宅小區拔地而起,為了讓老石臼人住得更舒適,即便是老小區裡也安裝了各種便民設施,住得更加與時代接軌。

“站在這個老十字街口,一邊看著現在舊城改造後的好樓房,一邊看著以前六十七年代的老房子,深有感觸啊,發現通過改革開放這四十週年,四十年的變化是太大了,從住房就能看出來,我們四十週年極大的成績和變化。” 賀兆濱告訴記者,現在退休的市民,尤其老年人,下下棋,溜溜彎,走到這個地方回顧回顧過去,看看現在,心裡就很高興。

從海石房到小樓房再到現代化住宅區,老石臼人的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我們的城市環境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如今的萬平口景區周圍,條條道路四通八達,幢幢高樓鱗次櫛比,公園綠地花團錦簇,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服務功能逐步提升……每當天氣好的時候,賀兆濱和劉兆堂就喜歡結伴步行到這裡,沿著幽靜的林蔭道散散步,聊聊天,回憶起四十年前這裡一片荒蕪泥灘的景象,兩位老人心裡感慨萬千。

“這邊我想著是萬平口西沿,是個什麼地方來著?這個地方過去不是有個閘門嘛,這個閘門以北屬於絲山,這邊西沿屬於石臼公社,現在的萬平社區,過去戴家村,這是戴家村的地方。過去一條路,有個閘門,北邊絲山公社的,現在的秦樓街道,現在是石臼公社的。裡面養海蠣子,養蛤蜊,現在這個變化,高樓大廈的,真是不可思議。這是必然也是自然。”

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海水泛起粼粼波光,歷史無聲,歲月有痕,改革開放四十年時光悠悠而過,從不敢想到想不到,城市的飛速發展無聲卻有力地見證了這片土地上一點一滴的變化。(日照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記者:媛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