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世民當上皇帝以後沒有殺秦瓊等手握兵權的重臣?

用戶6317651470


李世民很少殺功臣跟仁義沒有太大關係,幾乎沒有哪個明君是仁義的,像李世民這種殺了兄弟上位的就更不用說了,兄弟都能殺,更何況功臣,如果功臣妨礙到他的統治,分分鐘滅掉。

話說回來,也沒幾個君主喜歡無緣無故殺人,尤其是殺功臣,一般都是覺得功臣妨礙了自己的統治,那這個妨礙怎麼界定?一是看君主自己的感覺,二就是功臣自己的表現。

君主的感覺是非常主觀性的,帝王多疑,搞不好你一個無心之失在皇帝看來就是取死之道,不過皇帝不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出身經歷的不同,總會導致性格不同,而且皇帝的出身也會影響功臣對皇帝的看法,進而影響到表現。

舉幾個著名的例子,像劉邦和朱元璋,他們是從底層崛起的,開國的主要功臣也是知道他們底細的,很容易就會想:看他那爛仔樣也能當皇帝,我為什麼不能?這樣一想,他們的行為就越發囂張了。

而在皇帝一方,他們也怕功臣造反吶,一看這傢伙這麼囂張,殺了!再看那些不怎麼囂張的,這傢伙不會憋著壞等我兒子上位再弄吧,不行,一塊殺了!於是功臣被大批屠戮,朱元璋還很擅長牽連無辜,一殺就是幾萬人。

可出身貴族的皇帝心態就不同,貴族往往擁有巨大的社會資源,不需要白手起家跟一幫子人過命攢第一桶金,比如李世民他自己就是唐朝統一過程中戰績最輝煌的統帥,功臣中只有能跟他比肩的,沒有超過他的,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威望。

在皇帝的權威之下,即便是功臣也會認為這麼優秀的人,皇位非他莫屬啊,行為自然也會收斂一些,即便出格,皇帝一般也不怕,你敢反我敢滅,看誰快。

李世民御下的手段也是非常高明的,功臣犯事也是先警告,比如尉遲敬德因座位排序問題對任城王李道宗大打出手,李世民很不高興,對尉遲敬德說,我最近看了《漢書》,覺得漢高祖殺功臣也不全是他的錯啊,功臣也有責任。

嚇得尉遲敬德連忙跪服,在他人生中的最後十六年,他都窩在家裡煉丹,與其說他痴迷道術,不如說他是為了避禍。

此外,李世民不怎麼殺功臣還有這些功臣權力不大的原因,像題目中所提到的手握兵權的重臣,一般不會出現在太宗朝,尤其是秦瓊在太宗朝已經退休了,不掌兵權。

李世民一登基就消減私兵,組建府兵模式,太宗朝也是府兵制的鼎盛時期。

府兵制下兵權由皇帝麾下的十二衛所統領,每一衛設大將軍一人,將領二人。這些將領平時以輪流的方式管理事務,負責作為天子的禁軍守衛宮城,一旦發生戰事就由皇帝任命統帥,調動兵馬任其調遣,戰事結束之後兵權就交還於朝廷,士兵四散回府中,各自安排工作,也無法形成派系勢力。

太宗朝全國最多設有六百餘府,約有六十多萬常備軍,但由於兵將分離的原因,在意義上而言全國兵權都在皇帝手中。

以李靖為例,他在太宗朝擔任過兵部尚書,也就是國防部長,但是他手頭上是沒有兵權的,只有戰爭爆發時,才會被任命為行軍總管領兵出征。

兵權的缺失使得李世民對功臣很是放心,處理侯君集的時候一點也不急,等到證據充足的時候才下刀子。

不過李世民也不是沒有殺過功臣的,比如蘇軾曾評價“漢景帝以鞅鞅而殺周亞夫,曹操以名重而殺孔融,晉文帝以臥龍而殺嵇康,晉景帝亦以名重而殺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殺王彧,齊後主以謠言而殺斛律光,唐太宗以讖而殺李君羨,武后以謠言而殺裴炎,世皆以為非也。”

李君羨也是唐初名將,雖然沒能排上二十四功臣,但功勞也不小,可最後因小名死於"女主武王有天下"的謠言。


平沙趣說歷史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這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長河中,幾乎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封建帝王為了自己的家天下和萬代江山永固,秉承著“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理念,在建立帝業後,大肆屠戮功臣。特別是那些手握兵權,戰功赫赫的人,歷代皇帝尤其忌憚,一般都是先奪其兵,再斬其首。“臥榻之側,其容他人酣睡”。自古帝王要想睡個安穩覺,半夜不被噩夢驚醒,只能向和他一起同甘共苦、共建帝業的兄弟舉起屠刀。同甘共苦對於帝王來說,只能是一句誑語。

這樣的事例太多。劉邦殺韓信、彭越、英布;朱元璋殺廖永忠、李善長、胡惟庸;在此不一一枚舉。李世民同樣殺人,他不但殺了侯君集、張亮等人,他還殺了自己的親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那麼,李世民當上皇帝后,為何沒有殺手握重兵的秦瓊等人呢?

(唐太宗李世民畫像)

一、秦瓊等人對他沒有構成威脅。

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以前,秦瓊手裡確實有一些兵,不過也就一兩萬而也,並非所謂手握重兵。而且當時秦瓊只是李世民帳下的一名先鋒,其主要作用就是為李世民單挑敵將,先拔頭籌。在李世民成功登基後,拜其為左武衛大將軍,沒再給予實質的兵權。

其次,秦瓊對李世民相當忠心,絲毫沒有要反的意思。為“為朋友兩肋插刀”的故事就是對秦瓊仁義與忠心的最好闡述。劉昫這樣評價秦瓊:“叔寶善用馬槊,拔賊壘則以寡敵眾,可謂勇矣。知節志平國難,拜隼篽則致命輔君,可謂忠矣”,秦瓊的忠勇由此可見一斑。至於其它的諸如程咬金、尉遲恭等人,同樣對李世民沒有威脅。

二、李世民是個強者,他具有超強的自信心和能力。

李世民很早就開始領兵作戰,18歲時隨父親李淵起兵反隋,在他多年的治軍生涯裡,積累了大量的用人之道,懂得如何管理手裡的將帥。他曾說:"為人君者,驅駕英材,推心待士"。說明他御下有方,對屬下知人善任,推心置腹。而秦瓊等人為報答李世民的知遇之恩,也對他馬首是瞻,惟命是從,服服帖帖。


(秦瓊劇照)

在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才28歲,在他登基後,隨他一同南征北戰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大多年事已高,憑藉李世民的聰明才智,只需對他們手中的權力稍加節制,讓他們頤養天年即可。完全沒必要濫殺無辜,讓自己身負誅殺功臣之名而遭後世口誅筆伐。況且,李世民和這幫兄弟感情很深,實在不忍心妄開殺戒,除非像侯君集、張亮等人確實犯有不可饒恕之罪。

三、李世民還需要這些人幫他穩固江山。

李世民登基後,唐朝並非高枕無憂,尚需這些有豐富帶兵經驗的人,為他內除叛亂,外御入侵。如果殺掉這些人,一旦有戰事,難不成讓李世民來個御駕親征?在貞觀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就曾派名將李靖率數千騎兵,大破東突厥於陰山腳下,滅亡了突厥。公元644年,李世民還命張亮和李世勣率兵進攻高句麗,但最後因糧草不濟,鎩羽而歸。

四、李世民自比堯舜,立志做一代明君。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曾自我評價:“濟育蒼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損少,人不怨。”;“朕見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備,朕常棄其所短,取其所長。朕見賢者則敬之,不肖者則憐之,賢不肖各得其所。朕踐祚以來,正直之士,比肩於朝,未嘗黜責一人。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凌煙閣)

由此可知,李世民志向遠大,抱負不凡,他不僅僅著眼於他的李氏江山,他要的是天下太平,黎民富庶,四海臣服。他的骨子裡有著儒家的仁愛思想,天下臣民皆需善待,他又怎會亂殺無辜呢?

由此,他締造了 “貞觀之治”,為後世敬仰。


張生全精彩歷史


唐初的功臣體系,和我們一般理解的功臣體系差別很大。

唐初實行宗室領兵政策,外姓諸將沒有機會獨領方面。造成的結果,唐初最大的功臣群體其實是宗室,宗室中功勞最大的是李世民。

按戰功來算,李世民本人才是唐初第一功臣。

(李世民)

李世民爭奪太子之位,除了一般的皇子爭位外,也可以看做功臣為自己爭奪利益。

李世民之外的宗室中,李靖的上司李孝恭功勞最大,不過玄武門事變前,已經被李淵解除兵權,一度被關入監獄。玄武門之後,也失去了繼續領兵的機會。

李淵太原起兵過程中,外臣功勞最大的是裴寂和劉文靜,劉文靜被李淵所殺,裴寂李世民繼位後被貶斥。

李世勣和李靖二人軍功卓著,但唐建國過程中二人都沒有獨領方面,李世勣被宗室李神通統領或直接被李世民統領,李靖被宗室李孝恭統領。武德晚期對抗突厥,才得以獨立掌軍。貞觀年間戰功雖多,但畢竟比不上開國之功。

李世民對李世勣和李靖二人還是有相當的疑忌之意,但最終結果還算和諧。


仁勇校尉


在中國歷史上,少有比唐太宗李世民更復雜的帝王。歷代宮闈之內,眾皇子對皇位的爭奪多是波折詭詐,但像李世民興“玄武門之變”,先殺兄弟,再行逼宮,這麼徹底的並不多見。其實不止千古名君,就算暴君也是一樣,我們向前推到隋煬帝身上:楊廣爭奪皇位的路上,其兄弟死的死,囚的囚,就算侄子都幾乎斬盡殺絕——可見在這些人心裡,親情於皇位而言,實在不值一提。

任何威脅到皇位的人和勢力乃至於事物,都將面臨當權者的猛烈打擊。從一個統治者的角度來看,功臣的威脅也很大,歷史上,漢高祖劉邦的功臣集團就被他砍得七零八落,得善終者甚少——但李世民基本上沒有殺過功臣,為什麼?

查相關史料,多是對唐初功臣集團的記述,極少有對李世民功臣不遭屠戮原因進行解釋。本文將結合部分史料,對箇中原因進行分析,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前文已經提過,皇帝對於任何威脅皇權的人或事物,無論對方是親人還是親信,決不會手下留情。這就是第一個可能的原因:所謂的功臣集團,並不能對其統治產生威脅,或者就算有些威脅,亦不算迫切。

應當提及的是,在李世民興“玄武門之變”之前,坐江山的還是他老爹李淵。唐高祖李淵才情匪淺,雖然一統天下時日尚短,卻已經對功臣起了心思,但也不算放在心上。首義之功其實如明日黃花,雖然有在裴寂這樣的例外存在,卻已經失勢。李世民異軍突起,與李建成爭奪太子之位如火如荼,才是更讓李淵頭痛的事情。此後李世民逼宮,更讓李淵沒來得及“烹狗”了。

功臣團體對李淵來說威脅不大,李世民在早期更是感受不到,他的主要威脅在於太子李建成。等他成功登基之後,短時間內是不能大肆屠戮的。首先在於他以政變登基,朝廷之內必然暗流湧動,暗中反對者甚眾;其次,李世民以弱勢登基,對朝臣的掌控不足。

這就是第二個原因,他需要功臣來幫他坐穩江山——玄武門之變的功臣集團,包括李世民親自認定的居功第一的五人,即長孫無忌、房玄齡、尉遲敬德、杜如晦、侯君集。

司馬光《資治通鑑》有云,“諸將爭功,紛紜不已”,據《唐會要》記載,長孫無忌等五人的嘉獎詔書頒佈後,以將軍丘師利、淮安王李神通等人為首提出抗議,“義旗初起,臣率兵先到,今房玄齡、杜如晦等刀筆之人,功居第一,臣竊不伏”。“伏”即“服”,李神通說的功勞,實際上扯的是追隨李淵起義的功績——長孫無忌等人可說是李世民的親信,如日中天,李神通等人如何能夠相抗?但事實令人大跌眼鏡,唐太宗雖然以“叔父於國至親,誠無所愛,但以不可緣私,濫與勳臣共賞耳”回絕淮安王,卻為顧全大局,對功臣之爭做出了妥協。

李世民不能無視“頑固”勢力——無論是時局還是李世民的實力而言,在其登基初期都不適宜對大臣進行屠戮。當然,話說回來,大臣並不代表手握重權——真正手握重權的人物,恐怕過不了唐高祖那一關。

至於唐太宗晚年,對朝政的掌控力度可說令人驚歎——他雖少殺功臣,權力卻是抓了過來的。


古今事


仔細看中國歷史就會明白,這其實是一個規律。

凡是貴族造反立國的,基本上都不會大的殺戮功臣事件,這中間原因很多,我們慢慢一點一點來分析。

首先,貴族自帶光環,不需要手下文臣武將加持。

在中國傳統社會,貴族士紳和知識階層是社會管理的中堅力量,而貴族更是中間最強有力的勢力。

士紳和知識階層是各層次人尊重的對象,而貴族又是士紳和知識階層崇拜的對象。

這樣一來,貴族當上皇帝后,天生的優勢就很容易把權威樹立起來,不管是文臣武將,都不會隨便起造反的心和不恭敬之心。

而那些泥腿子出身的皇帝就不一樣了。

這樣的皇帝中國歷史上有兩個,一個是劉邦,另一個就是朱元璋,都是殺戮心很重的人。

並且這中間有個規律,越沒有文化,越相信暴力。劉邦有點文化,殺的人就少了許多,主要殺的就是建國後封的七個異姓王。而朱元璋就殺的多了,多達幾十萬之多。

出身低微的人當了皇帝,很怕別人看不起他,尤其是身邊的人,一起打天下的人。這些人一旦有輕慢之心,就容易起造反的心。就你那樣子也能當皇帝,我為什麼不能呢?

這也是劉邦和朱元璋最容易也最害怕碰到的事。

怕啥來啥,他們哥倆也真碰上了,也真敢於動手殺人。

貴族有文化,然後就視野比較開闊,能站在更高層面上看問題,也會有更好的辦法治理國家。

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只能帶來更多更大的暴力和恐懼。

人的能力越突出,缺點也就越突出。只要有能力,就有被利用的價值。只要有缺點,就有被控制的弱點,也不是大家常說的死穴。

在唐朝,魏徵好名,就讓他博取一個敢於進直言的好名。他那點心思,李世民還是能猜 出來的。看破不說破,這是用好一個人的前提。喜歡打仗的李靖,就讓他去打仗。房謀杜斷也是在發揮兩個人的長處,迴避兩個人的短處。

就算是個小人,也有用處,比如皇帝想殺一個人或處罰一個人,又找不到合適的藉口。這時候小人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出面告發是他們的強項。然後再製造一些假的證據,皇帝出面證實,就可以置一個人於死地。

天下國家之事,敗於小人者十一,敗於君子者十九,蓋小人之骨柔,其氣餒,其願欲易售,其營壘亦易破;惟君子之才品自不同,而業己為眾所惟,其自負也常亢而不肯下,於是為深刻,為褊淺,為執拗,不能捨己從人,以佐國家之急。

能用的人就用,不能用的人就控制起來,也不用一定要殺。至少還能為自已博取一個好名聲。

而那些沒文化的皇帝,比如朱元璋,不管什麼事看不順眼就是一個字:殺。

明初幾大案一共殺死的人大約有幾十萬之多,殺的官都不夠用了,有些人被殺被流放前,還要替朱元璋做完任上的事,才能去被執行。

出身低微的人就容易小氣,朱元璋就是如此,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就要替我賣力到老。也不在乎什麼名聲,簡單粗暴就一個字:殺。

當然貴族也是會殺人的。

皇權社會的邏輯就是,擋我道的人統統殺死。

李世民也不例外,殺兄滅弟逼父,後來後殺子,這在中國歷史上都是有記錄的。

皇權社會是私天下,就是皇帝一個人的。國家就是皇帝的家,國事就是皇帝的家事。皇帝想怎麼處理都是對的,外人管不著。管的多了就是找死。

貴族也有敵人,只是不多。貴族的敵人也是貴族。對於李世民來說,就是皇族同宗的人,還包括關隴集團的那些大佬 們。

隋唐都是關隴集團的人擁立的政權,這些人成全了兩個國朝,也在威脅兩個皇朝的安全,因為他認為他是股東,他有發言權。

皇帝們認為,國家是我一家獨資 的,你們沒有股份,沒有發言權,最多不過是分乾股。

兩者之間有衝突,難免有殺戮之心和殺戮之行。


新知傳習閣


首先是制度原因:唐代前期實行的是府兵制。府兵寓兵於農,戰士平時種田,遇有國家徵召,跨上戰馬,準備武器,為國出征,這一制度最早行成與北朝時期,在《木蘭辭》中就有“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形象的反映了府兵制的特點。以至於很多木蘭同鄉都被徵召“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這一制度保證平時情況下,將軍是見不到士兵的,也就意味著,平時府兵的訓練並不由將軍管理,而是由低品級軍官負責,而將軍只是在戰事發起後負責指揮。這也就有效避免了將軍擁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局面,唐代實行了更為嚴格的規定,唐代前期規定,戰事發起後,皇帝點將出徵,將軍至兵部(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領取兵符。戰事結束後,兵部收回兵符,戰士遣歸。在這種情況下,唐太宗不需要殺掉功臣來維護自己的皇位。只是到了唐玄宗統治時期,府兵制崩潰,改用募兵制以後,節度使尾大不掉,擁兵自重,威脅中央的情況才開始出現。

第二個原因是唐太宗對秦瓊等功臣的信任。唐太宗常常要求尉遲敬德,秦瓊等功臣要嚴守法度,不得違法犯法。並且常常拿漢光武帝優待功臣和漢高祖屠戮功臣來警戒功臣和自己。唐初功臣一般較為守法,除了侯君集參與李承乾謀反被誅殺以外,一般情況下唐初功臣下場都比較好。

第三就是唐太宗對功臣的優待政策。唐太宗登基以後,就很注意優待功臣。他通過聯姻,將功臣集團團結起來,例如唐太宗時期重要功臣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的兒子都娶了唐太宗的女兒。也有一些功臣之女嫁入宮中,成為唐太宗兒媳,例如武士彠的女兒武則天先是成為唐太宗的才人,後來成為唐高宗的皇后,最後成為了一代女皇,而武士彠就是太原起義的功臣。

正是這些原因,使唐太宗較為優待秦瓊這些功臣。

小王解史,關注我,帶您走進不一樣的歷史


小王解史


開宗明義:秦瓊、程咬金等都沒有實權,根本沒有殺的必要。

唐初的政治還是延續南北朝以來的做法:寒門掌機要,皇子鎮要藩。只不過,李淵為了拉攏關隴貴族,把朝廷大權大部分讓給了關隴貴族的成員,但是皇子鎮要藩這一條完成的保留了下來。

從太原起兵開始,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別擔任左右元帥,直到拿下長安之後,李建成開始輔佐李淵進行政權建設,外出征戰的任務由李世民執行。

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李世民成為開國的第一功臣,其他人都是在李世民的領導下工作的。論資歷、論功績、論地位,沒有任何人能跟李世民相比。

即便秦瓊等人想謀反,戰場上也打不過“天策上將”李世民,而李世民的身邊還有自己家族的成員支持,比如李道宗、小舅子長孫無忌等人。

更何況,李世民當皇帝時才28歲,還有大把的時間來整頓內部,而秦瓊等人已經快50歲了。

年輕,就是革命的本錢啊。


溫乎


這個主要和出身有關,出身平民的劉邦朱元璋之類必須依靠殺戮功臣來建立皇權的威信,省的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兄弟還覺得能和自己一起舉杯豪飲,避免他們威脅到自己的子孫地位。而類似於出身關隴集團等世家大族的李淵李世民、趙匡胤等在前朝本身就是貴族高官,擁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和權力,他們能做皇帝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於國內許多豪強大族的支持上位的,就像南北朝的很多王朝的皇帝,有的地位還不如世族,所以他們不可隨意誅殺功臣,否則會動搖自己的權力根基。

就像李世民一家,說白了還是前朝楊堅的親戚,位高權重,有一定的學識和心胸,做一些事情也會綜合考慮。劉邦朱元璋出身貧苦,讀書也少,從小受盡白眼,內心陰暗面自然很多,不太相信別人,一旦心有所疑,則喜歡短平快的解決。

狡兔死,走狗烹;走鳥飛,良弓藏,這幾乎就是古代很常見的規律,只是各個開國皇帝處理的手段、規模不同,朱元璋對大臣極其嚴厲甚至殘酷,稍不順心就殺,而李世民對大臣們還是比較恭敬的,比如他對魏徵的態度至少表面上是很尊敬的,從諫如流。


雲中史記


這個問題,其實要分兩個方面來看。

1、李世民的人格魅力

作為關隴集團貴族出生的他,出身將門,而且還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戰略級軍事指揮家。這種在軍事上極強的人,在軍隊系統裡面,是擁有極強的光環效應的,就跟拿破崙一個道理。而且李世民還是一個對普通士兵能夠認真對待的將領,所以在軍隊裡面他的權威也是極盛的。唐初的統一戰爭,最難打的北方戰爭幾乎都是李世民帶領打下來的。



軍隊本來就是個講實力的地方,你越有實力,別人越是服你,而服從你的人並不是因為你的權力,而是在於你的能力和戰功。李世民有這樣的傲人資本就沒必要去玩什麼殺手下奪兵權的遊戲了。

其次,李世民貴族出身,從小就見識多廣,閱歷豐富,再加上他的格局與眼光之大,是中國帝王裡面少見的。他能夠赦免在玄武門之變中的太子黨大將薛萬徹並以重用,能不計較給他下毒的李思行並委以官職,能接納曾經建議李建成幹掉他的魏徵並聽了他十幾年的柬言。這樣的老闆有幾個人會反他,敢反他的人又有幾個會支持?

2、初唐軍制是建立在均田制上的府兵制。

初唐時期,人口不足,耕地也不足,為了發展人口和經濟,實行的是均田制,即開墾土地的人在耕種土地一定年限以後獲得一部分土地的擁有權,一部分土地官府收回,而府兵制是以這些均田制下的自耕農為徵召對象的。



府兵們的土地來源於國家賜予,而他們服役來獲得土地,同時軍府的指揮官是沒有統兵權的,只有練兵權,如果某個地方大佬要調動府兵,是需要魚符的,沒有魚符調動不了軍隊。士兵如果要造反,就要冒著失去土地的巨大風險,而耕作土地又是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所以這種情況下,造反的成本實在太過高昂了。

而且各府府兵除了出征需要勘合以外,他門還有一個義務,這個義務就是輪流到京師宿衛,大佬們想要傭兵自重難度係數也是很大。

當然,唐初除了府兵,還有部分募兵,這部分募兵是保衛宮廷屯駐北門的禁軍,一定程度上來講,這隻軍隊也是為保衛皇權所設立的。當然如果這隻軍隊的將領要造反,也不太可能成功,因為京城還有各不統屬的來宿衛的府兵,並且唐初的主要戰鬥力來源自府兵。



那麼一定有人會問,既然存在這種兵權制衡,為什麼還會爆發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的爆發,是因為到了唐玄宗時期,均田制已經運轉不下去,導致府兵制度完全瓦解,所以唐玄宗搞的節度使軍鎮的模式,節度使擁有軍鎮的兵權和行政權,而且安祿山當時靠著諂媚兼任天下就個軍鎮中的北方三大軍鎮節度使,這才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

所以說,初唐的府兵制,也是李世民無需憂慮自己手下謀反的一個重要原因。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大家討論交流,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順手點個贊,關注也是極好的。


緣説


隋唐立國幾乎都沒有大殺功臣,這不是說明這些人對於這個王朝有多忠誠,也不是說皇帝有多麼宅心仁厚。事實上,隋文帝連自己的親外孫都沒放過,李世民更是在玄武門殺兄殺弟。那麼,隋唐不大殺功臣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這些人對皇帝構不成威脅。因為這些將領雖然頂著左武衛大將軍,牽牛衛大將軍甚至柱國大將軍的頭銜,實際上並沒有兵權。

自北魏宇文泰設立府兵制以來,兵與將之間其實產生不了多大的聯繫。府兵歸由折衝都尉管理,而調兵的兵符則有兵部尚書管理,將軍平日裡是沒有兵可帶的,因此,可以出將入相或者管理地方,出鎮州刺史或州督都。朝廷要打仗的時候再臨時挑選將領,給予行軍總管的職位,由行軍總管前往兵部拿兵符,再由兵部挑選折衝府兵到指定地點集合,行軍總管再帶領他們去打仗。打完仗之後,兵散於野,將歸於朝,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如此一來,將領對於皇權沒有絲毫威脅,自然可以與皇帝其樂融融,共治天下。

當然,隋唐立國之初,國家並不穩定,尤其是唐朝。李世民甫一登基,北方的少數民族突厥就逼近了渭水河邊,眼見就要攻破長安城了。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又有多方勢力造反,無奈之下,李世民單槍匹馬立於渭水橋頭與突厥頡利可汗會盟,爭取了喘息的時間。因此,李世民知道,這個時候他不僅不能殺這些將領,相反他還要擴充將領來為自己所用。因此,唐初的這些名將們才能夠在凌煙閣掛像,才能有著所謂“貞觀君臣”的美譽。

當然,李世民也並不是沒有殺過將領,被李世民處死的將領包括在凌煙閣掛像的就有侯君集和張亮,兩人均是因為捲入了太子之爭,侯君集參與了李承乾的謀反,而張亮為了在軍中扶植魏王李泰的勢力私蓄死士。至於大唐的軍神李靖也曾被人誣告謀反,但被李世民查清之後,還以清白。秦瓊,殷開山等人是因為死得較早,尉遲敬德,程咬金,李勣等這些將領都是活到了高宗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