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收復故土安南後,為何沒有像雲南一樣維持下去?

仁勇校尉


越南自唐末五代脫離中原之後,就自成一國長達上千年。明朝時代成祖趁其內亂短暫收復之後,僅僅維持了二十多年就將其放棄。

首先,直接原因是因為明宣宗並不願意繼續經營交趾,一直都有放棄的心思;二來,越地自成一國不聽管教約束已久,明朝在交趾的統治舉步維艱入不敷出,根本就划不來


明成祖時代,越南陳朝內亂被胡朝取而代之,其末代王室前往明朝求助,沒想到成祖順水推舟,認為陳朝後裔被胡朝“滅盡,無可繼承陳後”,直接派遣大軍踏平了胡朝,按照內地的規制建立了州縣,設立了著名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從唐末以來,時隔數百年,中原再次將這裡收復,進行移風易俗並且大力推動儒學教化。
然而,越南終究脫治已久,而且成祖後期派遣到當地的中原官吏,嚴苛對待當地的越人土著,引發了越人的強烈不滿與反叛之心。明廷為了安定管制加強了對交趾的派軍,卻惡性循環強化了這種矛盾



明宣宗登基之後重新審視明帝國是否繼續經營交趾的必要性,宣宗朱瞻基是個仁厚的皇帝,對於交趾,一來,太祖時代就宣佈這裡是“不徵之國”,祖父的做法本身就有違祖制。二來,靖難之變後,明朝北界大規模後撤,北方壓力驟增,對於交趾的經營早就是舉步維艱

越南與雲南不同,雲南早在元朝就已歸附中原與內地諸省渾然一體,明朝時代更是派遣重臣世代鎮守,而滇地的教化程度遠遠高於越南,治理起來要容易很多。

最終,宣宗與當時內閣重臣“三楊”授意,裁撤僅僅二十多年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放棄了對於越南的收復


澹奕


這事該怪宋太祖趙匡胤!1407年明成祖朱棣派80萬大軍(一說40萬左右)平定安南,卻在20年後被他的繼承人、皇孫明宣宗朱瞻基棄守。這件事他們爺孫倆應負一定責任,但真正的“罪魁禍首”其實是前推400多年的北宋王朝

秦帝國統一天下時,秦始皇派50萬大軍南征,在包括今越中北部設置象郡,從此將安南地區納入中華版圖。秦末天下大亂,秦朝將領趙佗遂自立為王建立割據政權,但仍奉漢朝為正朔並稱臣納貢。趙佗死後,漢武帝出兵收復南越故地,將之劃分為9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3郡就是今越中北部地區。

漢朝(包括東漢)在安南地區不斷加強統治,一方面傳播中華文明,促進當地農業、鹽業和文化教育發展,另一方面則採取強力手段維護版圖統一。特別是公元42至44年,東漢光武帝任命馬援為伏波將軍,水路並進征剿起兵反叛的安南地方實力派

平叛獲勝後,東漢廢除當地舊制,改為推行漢律,並削奪地方豪族權力,同時加強中央委派的郡縣管理體系,還開鑿河渠灌溉促進農業發展。經過這一番剛柔並濟的措施,兩漢時期對安南的統治比較穩固,大批當地人士通過察舉徵辟制被選入長安為官

隋唐年間,中原王朝對安南的治理進一步深化、加強。隋朝設交趾郡。唐代則改為交州總管府,後升格為安南(鎮南)都護府,下轄7至8個縣(行政規劃調整),長年駐紮有4000多人的唐軍——不要覺得唐朝在當地駐軍少,防區面積有300萬平方公里的唐安西都護府,常備兵力也不過2.4萬人

雖然有唐一代,安南地區叛服不定,但即使在安史之亂后帝國實力嚴重衰退的情況下,唐朝仍比較有力地控制著當地局勢。史載從公元687年至865年,安南地區至少發生過5次大規模叛亂,還連遭新興的南詔政權入侵,迫使唐廷一度廢棄安南都護府,但只要中央政府能騰出手來,就一定會盡快出兵平叛

比如公元858至863年,南蠻作亂導致安南都護府轄區盡失,唐廷被迫暫時撤銷建制。但沒過多久,唐軍就大舉出兵,經過2年多艱苦戰鬥收復安南,“蠻寇悉平”,而此時距離唐朝滅亡只剩下40多年時間。

真正給唐朝在大西南(包括安南)統治以致命打擊的,則是875年起兵的黃巢,其擅長運動戰流竄南北,特別是佔據嶺南期間(879至880年)嚴重削弱了中央政府對安南的控制力

不過,繼之而起的南漢(五代十國割據政權之一)仍有效管控越北部分地區50餘載,屢次出兵與反叛的當地節度使作戰。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發動叛亂的安南(靜海)節度使雖也自立為王,但性質與南漢並無太大差別,仍屬於臣服中華正朔的割據勢力,只是離心傾向有所加強。

直到968年,安南地方豪強丁部領(其父是靜海節度使麾下牙將)成立大瞿越國,並對內自稱“皇帝”,才算正式開啟了獨立歷史。但問題在於,此時宋朝已經建立且國勢強盛,如果北宋統治集團儘早出兵安南,仍然有可能平滅叛軍收復故地

但很可惜,壞事就壞在宋朝的幾個皇帝身上。公元965年,宋軍滅後蜀,前線指揮官王斌上疏宋太祖趙匡胤,建議趁宋軍兵鋒正盛之際,繼續南下收復雲南。趙匡胤卻來了個“以史為鑑”,認為唐朝滅亡源於“禍起南詔”,遂“玉斧劃河”,決定以大渡河為界從此不徵雲南,等於直接放棄了對大半個西南地區的經略

不過,就算趙匡胤缺乏戰略遠見,他的接班人仍有多次機會可糾正失誤。比如公元980年宋太宗因黎氏篡奪丁朝王權而興兵攻越,雖然一開始宋軍戰敗,但黎氏卻因此十分恐懼激怒宋朝而惹來滅頂之災,於是趕緊遣使上表謝罪。結果,宋太宗還真就順水推舟承認了黎氏政權——若換成漢唐王朝,才不會吃這套呢,肯定繼續出兵平叛,直至最後勝利。

到了宋朝第4位君主宋仁宗在位期間,竟然在官修史料《新唐書》中繼續為先帝棄守大西南的戰略失誤辯護,說什麼“唐雖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認為宋朝應收縮邊防,維持西南諸蠻(包括安南地區)自治的朝貢體系即可,此舉無異於鼓勵、縱容安南獨立。

兩宋300多年“羈縻無為”的妥協退讓政策,最終讓安南獨立成了氣候,從此再難被外力改變。雖然後來的元帝國3次征伐安南,卻都以失敗告終。等到明初朱棣再收復安南時,後者的民族和國家獨立意識早就深入人心達4個世紀之久,當地風俗、文化也與中原王朝迥異,真正變成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因此,儘管明軍出動數十萬人馬開赴安南鎮戍、平叛,但為時已晚,這從安南民眾在明朝設置交趾布政司次年就發動反明鬥爭即可看出。由此亦可見,400年前宋朝放棄武力收復安南的決定是多麼愚蠢和短視

反觀雲南,歷史上雖也出現過一些割據勢力,但從元代起便被牢固地納入中華版圖——蒙元早在滅宋前,就繞道進軍雲南並派駐宗王長期鎮守。明朝統一天下時,同樣在雲南設立了穩固的軍政管理體系,明太祖朱元璋還委派養子沐英鎮守,此後沐氏世守雲南直至明末。再之後,清朝通過設置藩鎮、平三藩之亂和改土歸流,進一步強化了對包括雲南在內整個大西南地區的統治和管控。

毫不客氣地說,如果不是蒙元之後的歷代王朝重新將“經略大西南”定為國策,只怕連雲南都可能不再為我所有。而這一切的罪責源頭,就是那個“防家賊甚於防邊患”的宋朝。


網言軍事


大明帝國時代成祖皇帝滅掉了占城有歷史機遇

和成祖的戰略眼光。

1407年農曆五月十一日(6月16日)在奇羅海口(在今越南河靜省奇英縣)被明軍俘獲,胡朝滅亡,領土被明朝收復。府州四十八、縣一百六十八、戶三百一十二萬九千五百、象一百一十二、馬四百二十、牛三萬五千七百五十、船八千八百六十五。

自此越南全境被明朝滅亡。明朝設立交織省全面統治越南常年駐軍在此,朱棣死後幾十年時間越南經常反叛明朝從未停止。宣德年間朱棣之孫朱展基宣佈放棄越南從越南撤出所有軍隊。

越南和中國雲南區別很大,第一越南自西漢後於中國中原政權長期分裂接觸較少。而云南從來沒有間斷過和中原政權接觸交流。三國時代,南北朝時代。隋唐時代,宋朝雖然短暫獨立過但是元朝重新被統一。明朝建立後沐英戰勝土著人大量移民到雲南經過長期的民族融合雲南徹底成為華夏文明的一部分。而越南雖然用漢字卻和我們交流融合短暫長期獨立於中原政權。


中國喜劇之王周星馳


評論全部胡說八道

安南不是縻鎖地區,明政府派駐軍隊,稅收機關,行政機構

安南具有居高的經濟價值,戰略價值

明朝是一個以實物稅為主的國家,明初總稅收2200萬,其中九成都是以實物折算,糧食,絲捐,寶鈔等,白銀不多

安南一年提供的賦稅糧食400石,其餘絲捐鈔,全部摺合估計佔據農稅的十分之一,安南從唐朝就是重要的糧食產地,為什麼放棄安南

簡單守不住,十數萬大軍,死七萬,你說怎麼辦,其損失不在薩爾滸之戰之下

一句話和安南沒價值一毛錢關係沒有


風中小草59


越南自五代分裂出中國之後就已經保持獨立狀態了,之後的宋朝沒能力收回,還導致越南入侵中國,宋將郭逵打敗越南李朝,由於水土不服等原因兩國講和,宋朝還大方領土贈予越南,正式承認兩國關係。到明朝時越南已經建國兩三百年,人心時勢已收不回越南。


雲中漫步飛飛飛


要搞清楚當時安南被滅的真實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有其他叛逆推翻了明王朝冊封的皇帝,才被明成祖朱棣滅國,但隨後又重新進行了冊封!明王朝的主要政策就是進行冊封,而不是佔領!個人看點


晴天190224131


安南是越南。安南發生幾次反抗明朝統治的起義,明政府派兵鎮壓,但明朝中後期面臨政治腐敗,經濟破產的問題,同時外敵入侵,比如蒙古等。根本沒有能力繼續維持安南統治。


愚笨的小石頭


鞭長莫及,越南人反覆幹仗。


木子哲學


雲南與安南一樣屬於西南邊陲,但是安南更遠地形更復雜,以古代的通訊水平以及交通來看,鞭長莫及不說統治成本也巨大無比,明朝官紳士大夫們也看不上這個貧瘠之地,所以只是分封土司了事!


沒錢去玩泥巴


被朱瞻基放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