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与西夏的大决战,辽国十万大军为何会一败涂地?

乄黑客萨斯


你问的是夏、辽九十九泉(其地不详)之战吧?

《辽史》记载,公元1044年4月,西夏主李元昊和辽国发生了矛盾。原来,西夏主要是由党项族建立的国家,一些在辽国境内游牧的党项部落也想并入西夏,元昊派人潜入辽境和这些部落酋长们秘密取得了联系,并鼓动、撺掇他们叛辽归夏。在元昊的诱使下,辽国山西部族节度使吉里也(党项人)率领5个部落归降西夏。

元昊是西夏国的创始人,他生性好战,剽悍过人,有计谋。他表面上抗拒宋朝、亲近辽国,却暗中支持反叛辽国的党项部落。

吉里也率部归附西夏,元昊知道此事的严重后果,辽国一定会派兵围剿他。而只有5部落之众的吉里也哪里是凶悍辽军的对手?怎么对付呢?他找来密藏族(党项旁支)首领额特彭,秘密商议,让他挑选出3000名久历战阵、富有作战经验的劲卒,脱下衣甲,换上党项人日常所穿民服,和吉里也的部众混在一起,设伏迎敌。

辽兴宗没想到一直臣服于自己的元昊竟敢支持辽国叛民,立即派西南招讨都监罗汉努率兵平叛。罗汉努率军气势汹汹地直扑山西叛降区。不料,四面山野间,聒噪声起,有伏兵呐喊着冲杀而下。

虽然有些猝不及防,但罗汉努并未慌乱,他见叛军均穿常服,而且只有数千人,阴沟里掀不起啥大浪。他命部下稳住阵脚,沉着御敌。谁知刚一交手,罗汉努才明白遇到对手了。原来这3000伏兵,都是元昊麾下的精锐,身经百战,强如虎狼,经过半日激战,辽军招讨使萧普达、四捷军使张佛努相继被杀,士卒更是死伤过半。罗汉努纵马狂奔,这才侥幸逃出生天,他这时才明白,这些身穿党项平民服饰的伏兵,全都是元昊旗下的虎贲。

辽兴宗知道真相后,勃然大怒,这损兵折将大仇不能不报,那些叛国投敌的乱酋也不能不平,特别是对阳奉阴违、桀骜不驯、凶顽无忌的元昊不能不惩。辽兴宗亲率十万大军进驻永安山,征伐西夏。

辽兴宗率大军集结于九十九泉, 派北院枢密使、韩国王萧惠为先锋,东京留守使、赵王萧孝友率主力紧随其后,直逼西夏国境。元昊面对北宋、大辽两个劲敌,自知小国寡民难以御敌,于是上表兴宗谢罪,并将叛辽的吉里也等头目交出 ,还进献了很多金银珠宝。后来他还亲赴辽营谢罪。辽兴宗见他态度诚恳,想饶恕他的罪过,就赐其酒食,让他回国。

辽兴宗想率大军班师回返,先锋萧惠劝道:“元昊忘世恩,萌奸计,今御驾亲征,他还不将掠夺我国人口以及财物尽数交还,现在他亲自来迎,我们不趁此良机将其一举歼灭,留其为患,后悔莫及”。兴宗放走元昊后,也觉得很是不妥,正在后悔,听萧惠言之有理,立即命大军衔枚急追。

此时的元昊因四面受敌,行事异常谨慎。此次他亲赴辽营赔罪,已经做好了预防不测的准备,他将精兵悍将埋伏在必经之路旁的山上。正走着,忽听身后人喊马嘶,回头一望,只见烟尘滚滚,辽军的旗帜隐隐可见,追兵已至。

此时是公元1044年10月的一个早上 。元昊见辽军已近,拔剑一挥,一身白盔白甲的西夏骑兵遮天盖地般从两翼向追兵包抄过来,两军很快便短兵相接,厮杀起来。双方骑兵血战了很久,互有伤亡,夏军好像是支持不住,拔转马头

往后撤退了,有溃败的迹象,辽军先锋萧惠兴奋难耐,驱赶军队猛攻。

《辽史》说元昊“性雄毅,有大略”。还说西夏军队善于“立虚砦,设伏兵”。此时的萧惠早已杀红了眼,忘记了西夏军队善于打伏击的特点,他竟然以为夏军已被击溃,正在逃跑,只要再给其致命一击,就可大获全胜。辽军跟在夏军后面紧追不舍,追到了一片空旷地带时,数千夏军突然从斜刺里冲出,并向辽军的身后发起猛攻。

面对夏军突袭,萧孝友的前军不战自乱,夏军加快了攻击速度,辽军纷纷中箭、被砍落马。夏军攻势迅猛,辽军大败亏输,互相践踏,溃不成军,死者无数,尸骸狼藉。辽国驸马萧乎敦见状魂飞魄散,策马飞逃,却被夏军射中战马,做了俘虏。

夏军击溃辽军前锋后,旋即发起反攻,向辽军大本营扑去。保护辽兴宗的是辽国最精锐的禁军,本是一群训练有素,甲胄鲜明,装备精良的骄兵悍将,见夏军蜂拥而至,这些“天之骄子”并未拔刀拼死抵抗,浴血厮杀 ,而是发挥兵强马壮的特点,纵马狂奔,好似风驰电掣,就连夏军发射疾如流星的飞箭也难以追及。辽兴宗很快就成了光杆皇帝,无人护驾,只好单人独骑 ,拼命狂逃。

好在突然刮起了大风,飞沙走石,迷住了双眼,夏军追兵不知道在前面狂逃那厮就是辽国之主。不然,他就要到俘虏营中和女婿萧乎敦作伴去了。

史载,九十九泉之战,元昊设伏兵以寡击众,辽国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辽兴宗受此惨败,恼羞成怒,要杀最先自乱阵脚的赵王萧孝友泄愤,太后再三劝阻,极力搭救,孝友才得不死。

西夏虽然以少胜多,取得了九十九泉大捷,击溃了汹汹来犯的辽国大军,但毕竟国小力弱,元昊担心辽兴宗整师卷土重来,加上有北宋这个宿敌在旁虎视眈眈,于是立即派人携重礼向辽谢罪乞和,表示愿意称臣纳贡。辽兴宗挽回了面子,加上确实被元昊打怕了,双方经过谈判,同意罢兵息战,辽夏间出现了暂时的和平景象。

【写作不易 搬运必究】【插图源于网络】


铁马冰河wu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1044年,起因是西夏屡屡收纳辽国境内的党项族部落,以及其它一些叛离辽国的游牧部众。尤其是当年四月,辽国山西部族节度使屈烈率五部党项人叛辽投夏;五月,辽国西北的其它党项族部落又发生叛乱,夏主嵬名元昊直接派军接应,导致辽国当地驻军镇压失败,招讨使萧普达和四捷军详稳张佛奴阵亡。辽兴宗大怒,下诏集合诸军十万人于西南边境,准备讨伐西夏。

九月,辽兴宗亲领中路军十万骑出金肃城,以赵王萧孝友部为前驱;皇太弟、齐王耶律重元率七千骑出南路策应;北院枢密使、韩王萧惠将兵六万出北路,迂回贺兰山北包抄。元昊见辽军来势汹汹,遂取缓兵之计,一面在十天内,三次遣使求和,愿意发还所有叛党部众;一面亲领西夏右厢军主力阻击于河曲,而以左厢军潜伏于贺兰山中。

为继续麻痹辽军,元昊竟率属下三部酋长入辽营求和,甚至低头负罪,并奉酒为辽兴宗助兴。然其后辽国君臣会商时,韩王萧惠却认为元昊奸诈,现在大军压境,应该一鼓作气,拿下西夏,以绝后患。辽兴宗从其议,遂拒绝西夏求和,下令次日发起攻击。

第二天清晨,辽军殿前副检点萧迭里得、护卫宿直官古迭率精骑突入夏军,一举破其阵线,但随后遭到西夏左厢军主力的伏击,一时辽军多有死伤,但古迭面对元昊亲军的围攻时,依然死战不退,当萧惠后军陆续增援后,西夏终于溃退而走。

元昊眼见力敌不支,遂连续后撤,并在撤退时,将方圆数十里的田园全部焚毁,以使辽军无所进食,陷入困境的辽兴宗派人入夏营,允许媾和。元昊却在和谈细节上找茬,故意拖延、迷糊兴宗。待其部下天都王野利遇乞等的生力军抵达后,元昊突然下令反攻,其时天刮大风,飞沙迷目,处在下风的辽军阵容大乱,萧惠、萧迭里得等前锋大将,皆夺路而逃,辽兴宗的亲军也陷入夏军包围,拼死搏杀下,才率少数护卫逃出,近臣萧胡涑等皆被俘,而南路的耶律重元部,则闻讯后桃之夭夭。

河曲之战,也是嵬名元昊一生中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但他深知,就两国实力而论,西夏绝非大辽之敌,因此趁重仓辽军之后,马上再次求和,辽兴宗惧怕西夏军乘胜杀入辽境,只得同意罢兵修好,十一月辽军全部退出夏境。

第二次辽夏战争,发生在元昊死后,儿子谅祚年幼,其母没藏氏理政时期的公元1049年,辽兴宗为雪耻,遂趁西夏新君继位、朝局不稳的机会,再度出兵。七月,辽兴宗自领中军,以皇太弟耶律重元及耶律仁先部为前驱;韩王萧惠为南路军主将,赵王萧孝友、汉王耶律帖不为副将;以大将耶律敌鲁古为北路军主将,辅之阻卜各部落军。

九月,战局拉开,没藏太后亲自披挂出征,集中主力突击南路辽军,嵬名浪烈、没藏讹庞袭击辽军于半途,辽军猝不及防,主将萧惠等连铠甲都没有穿好,就仓促迎战,几乎崩溃,萧惠、萧孝友、耶律帖不等狼狈而退,萧惠之子萧慈氏奴被杀于阵中。

但夏军在南线的胜利,并没有决定整个战局。此时,北线耶律敌鲁古军已深入夏境,到了十月,辽北路军攻占贺兰山北,攻克西夏行宫,俘获包括元昊之前的嫔妃在内的大批西夏官吏的家眷。而辽兴宗亲领的中路大军,在攻克唐隆镇后,与袭破萧惠南路军的西夏主力对峙,双方都持重不战,各自退兵。

第二年,战争依然持续,二月,没藏太后遣部将洼普、猥货、乙灵纪率轻骑袭击辽金肃城,不想辽守将耶律高家奴有所防备,击破夏军,杀猥货、乙灵纪二将。三月,辽殿前都点检萧迭里得率部与夏军大将嵬名浪烈军大战于三角川,败之,斩其部将八人。同月,辽兴宗派遣西南招讨使萧蒲奴、北院大王耶律宜新、林牙萧撒抹等率师伐夏,夏军据险不出,辽军纵掠而还。。。。

经过一年多的战争,辽国兴师动众,虽连获小胜,但最终无力征服西夏;而西夏由于战争损失严重,也早已无力继续对抗辽国。于是当年底,没藏太后遣使至辽,称藩求和,辽兴宗虽当时未许,但以下令停止了军事行动,两年后,当西夏拒绝接纳叛辽的阻卜首领兀里德的归附要求后,辽兴宗终于答应正式与西夏议和,此后,辽夏间再无大规模战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