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兩次進攻日本為何都失敗了?

陳京-曾經


我來回答吧!很多人對如日中天的蒙古帝國未能征服日本趕到不解,畢竟,這是大陸勢力距離征服日本最近的一次!但若仔細分析,便會發現蒙古人的失敗幾乎是必然的!

第一,不識水紋氣象!蒙古兩次入侵分別發生在深秋和初春,皆是氣候頻繁變幻之時!同時,因為不熟悉當地水紋地貌,造成諸多艦船沉默,出現了大量非戰鬥損失,也是因水紋條件不熟,限制了登陸點的選擇,登陸點過於狹小,不利於大兵團的展開!而在狹小地域和經受過嚴格訓練的武士纏鬥是不明智的!

第二,部隊戰鬥力低下!在蒙古軍中,真正的蒙古軍隊實際上並不多!蒙古人也知道他們騎馬的大屁股是做不了船的,所以多是動用了降軍中的高麗人和宋人,這些人都是迫於蒙古人的逼壓才不得不出戰的,其戰鬥力和戰鬥意志都很值得懷疑!一群保家衛國都能苟且偷生的人,會為你出死力?真天真!

第三,艦船質量低劣!入侵用的艦船多是高麗人建造,那個時代的造船技術本就較為原始,只能近海航行,渡海遠征風險很高!別以為今天的韓國造船業很發達當年就行!即便是當年行,風帆船隻在這種颶風中航行漂泊也是極為危險的!

最後,準備不足,蒙古入侵日本多少有些“王怒而興師”的味道,各種準備不足,情報不清,別說是旱鴨子蒙古人,就是大不列顛來了也得撲街!






彭時南


先說日本,日本是個等級森嚴的國度,加上日本孤懸海外,很少受外敵入侵,元朝本意讓日本和平投降,日本卻斬殺來使,忽必烈大怒,於是日元開戰。公元1274年,4萬大軍900戰艦浩浩蕩蕩從朝鮮半島出發,向日本進攻,這邊日本面對強大敵軍,沒有驚慌,沉著冷靜,積級奮戰,元軍一路頗順,於8月開始登陸,激戰一天後,元軍最大的敗筆就是沒有在岸上紮營,卻回到船上體整,無奈晚上臺風驟起,元軍船隻互相撞衝,全軍覆滅。公元1284年,元軍二次東征日本,這次規模更大,北方艦隊,南方艦隊合計3500戰艦,150000人馬,蔽天蓋日,殺向日本,一血前恥,日本上下一心,積級備戰,還在沿海修了十幾公里的石牆。激戰一月後,元軍始終無法在陸上安營紮寨。8月的一天,颱風又起了,元軍在船上又一次慘遭大敗,日本又一次奇蹟般勝利了,元軍失敗主要原因,天時地理人和都不佔優,兩次都遇上了颱風,他也違背了自己遠交近攻的戰略,跨海遠征日本,戰船質量也不達標,海戰本就不是草原陸地民族的強項,另外勞師遠征,後勤保障不足,因此,以自己的弱點卻進攻敵人優點,只憑血勇之氣,元軍敗的不冤。反觀日本,天時地理人和都佔齊了。勝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野小子之波斯飛毯


不要怪氣候習慣,輸了就是輸了。


維基988


隔著海,古代的戰船不太行,而且蒙古是草原民族,不善水上作戰,蒙古人離開了馬還真沒多厲害,戰船能運多少兵呢?別說打了,就是去日本都是問題


唱故事新歌推介


一:準備時間太短,船隻質量不過關。

二:大海畢竟不是崖山,波濤洶湧,生死難料。

三:所謂的“神風”,天不亡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