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也會被仇恨奪取心智嗎?陳宮為什麼要拉著張邈背叛曹操迎奉呂布?

閆孫


曹操也是個人,是人就會有感情的,面對父親兄弟家眷數十人被殺,放誰身上都忍不了,所以他三次屠徐州,得罪了所有徐州階層。

而此文主要解釋為什麼陳宮和張邈會背叛曹操以及當時的兗州到底發生了什麼?


曹操入主兗州後殺了太多的名士,其中有不少是陳宮的朋友

曹操早年的性格是比較暴戾和固執的,常常一言不合就殺人,在兗州的時候就殺了名士邊讓,恆邵,而且手段極其殘忍。“陳留邊讓言議頗輕太祖,太祖殺讓,族其家”;“沛國恆邵亦輕之,避難交州,太祖遣使就太守士燮盡族之”

即使逃到廣東海邊地區,曹操也不放過你,還是要滅你全家。而且這時候的曹操還十分的偏激,“恆邵得出首,拜謝於庭中,太祖曰:“跪可解死邪!”遂殺之”。正所謂士可殺不可辱,都已經跪地求饒的恆邵還是被曹操羞辱了一番,最後殺掉了。其他的還有袁忠等被曹操逼得背井離鄉的兗州士族。

這也是為什麼陳宮死都不願投降曹操的原因,“公臺。卿平常自謂智謀有餘,今竟何如?”這是曹操原話,擺明了就是來羞辱陳宮的。陳宮怎麼可能容忍曹操亂殺兗州的名士,何況殺的還是自己的朋友,是統一戰線的戰友。



張邈也擔心曹操會對自己不利,騎虎難下才背叛了曹操

張邈原來是袁紹的隊友,東漢末年“八廚”之一,是士大夫集團的領袖人物,可後來和袁紹關係破裂,投靠了曹操。袁紹經常命令曹操把張邈殺了,可曹操從沒執行過,問題是曹操心裡想的是什麼,除了他自己誰知道啊!尤其是曹操殺了這麼多兗州士族之後,張邈只能選擇自保,對不起這位老朋友了。

張邈在陳宮近似於“逼宮”的勸諫之下,無奈地迎來了呂布,佔據了東郡,濮陽。兗州除了鄄城,東阿,範縣之外,其他城池都傳檄而定,可見曹操亂殺名士給自己埋下了多大的禍根。

兗州之亂後,曹操再也不敢亂殺人了,即使把他罵得體無完膚的禰衡也是送到劉表那裡,不敢直接滅口。他的脾氣雖然收斂了不少,但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成長的學費可真是昂貴啊!



那隻胖狐狸


曹操攻打徐州並非被仇恨迷失心智,而是借題發揮,悲痛有之,覬覦徐州已久乘勢攻打也有之,曹操佔有兗州,北邊和袁紹是盟友實力也不如,西邊司隸區域經過諸侯討董後兵火燒掠,千里無雞鳴,沒有價值,偏南邊豫州有袁術盤據,實力擺在那不好打,只有東邊的徐州是軟柿子。徐州位於今天江蘇北部,山東南部和安徽北部和徐州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兵家爭奪之地。曹操進入兗州後,派人去迎辭官避難在除州琅琊的父親曹嵩,徐州牧陶謙派人護送,陶謙手下中途見隨身財物甚多,便殺害曹嵩搶劫財物潛逃。曹操大怒,以報仇為名起大軍攻打徐州陶謙。


193年曹操第一次攻打徐州,袁紹也派部將朱靈帶兵相助,曹操大軍先後攻拔十餘城,陶謙連戰皆敗,退保東海郯城,曹操乘機破彭城,傅陽。(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各地流民依附陶謙,多在彭城附近,都遭到曹操殺害,屍體阻塞泗水河道。青州刺史田楷和平原國相劉備帶兵前來解救陶謙,耗到曹操糧盡退兵。第二次攻打徐州在194年四月,曹操攻下五座城池,打通琅邪、東海,打敗駐小沛的劉備,所過之處多所殺戮。陶謙心膽俱裂,眼見大勢已去,打算逃回老家丹陽,這時,曹操後方出現變故,陳留太守張邈背叛曹操,與其弟原廣陵太守張超迎呂布入兗州,曹操只好回師平叛。


兗州之叛,是陳宮一手策劃,陳宮在曹操初起兵時便來投奔,並在劉岱戰死後說服兗州迎立曹操,立下大功。陳宮之反,可能源於曹操殺害名士邊讓,證據之一是陳琳的討曹檄文,文中寫道“故九江太守邊讓,英才俊逸,以直言正色,論不阿諂,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自是士林憤痛,人怨天怒,一夫奮臂,舉州同聲,故躬破于徐方,地奪於呂布”。邊讓善於辯論,辭賦過人,年輕時便聲名在外,與陶丘洪孔融齊名。189年被任為九江太守,當了三年官,自認不是做官材料,棄官回家鄉陳留,192年,曹操平定兗州黃巾軍,自領兗州刺史。邊讓多次輕視和貶低曹操,“恃才氣,不屈曹操,多輕侮之言”,曹操借題發揮誅殺了邊讓,並夷滅邊讓一族。(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曹操殺邊讓之舉可捅了馬蜂窩,在重家世和察舉仕官的東漢,名人效應全國吃香,邊讓一死,兗州“士林憤痛”,曾經擁戴曹操的名士陳宮便說服張邈兄弟,迎立投奔河內張楊的呂布發動叛亂,義旗一舉,兗州郡縣紛紛倒戈,只有治所鄄城、範、東阿還在曹軍手裡,賴荀彧程昱設計得以保全,後院起火,徐州未真正平定,曹孟德只得忍痛吐出咬到嘴裡的肥肉,回師平叛。之後便是戰呂布,陶謙讓徐州,呂布逃入徐州等事了。


南方鵬


張邈,字孟卓,山東東平人,為陳留太守,漢末群雄之一。年少之時便以俠義聞名,以財助人而不惜傾家蕩產,故當時才俊壯士多願投其麾下,有“八廚”的美譽。

與袁紹、曹操都有交好,曾共同討伐董卓。但因直言責備身為盟主的袁紹,故袁紹令曹操殺掉張邈。但曹操不從,並責備袁紹稱:孟卓,親友也,是非當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張邈也甚為感激曹操。曹操初次討伐陶謙之時,曾囑託家人若自己兵敗被殺可投靠張邈,足見曹操對張邈之信任。

曹操再次討伐陶謙之時,張邈在曹操的謀士陳宮的慫恿下聯合呂布襲奪曹操的兗州根據地。曹操率兵回擊,用了兩年時間才打敗呂布和張邈等人,收回失地。張邈跟隨呂布投奔劉備,其弟張超及家屬屯守雍丘,曹操圍攻數月攻破城池,為洩憤而屠城,誅殺張超及張邈家人。後張邈前往袁術處借兵,而中途被其部下殺死。

自己最信任的好朋友張邈,都能將家人託付給他,結果背信棄義;自己最信任的謀士陳平,在傾巢討伐陶謙時讓其留守兗州,結果背主投敵。二人裡應外合聯合呂布,鳩佔鵲巢。在感情上,這無疑對曹操巨大的打擊,估計都會讓曹孟德懷疑人生了,肯定是被仇恨奪取了心智。另外,曹操用了兩年時間才收回兗州,正處於事業上升期的曹孟德,差不多從頭再創業一回。曹操能沒恨嗎?所以,曹操對張邈等人窮追不捨,直搗雍丘,屠城、誅殺其弟張超及宗族。

至於張邈反叛,與其說是被陳宮蠱惑,倒不如說是亂世的爭心。天下未定,誰都想稱雄一方,要稱雄一方就要搶錢搶人搶地盤。放著一個無兵駐守的兗州,外加留守謀士陳宮的雙手奉送,張邈能不動心嗎?

至於陳宮,前期竭力輔佐過曹操,並建立過功業。但曹操曾處死兗州數名名士,這引起了陳宮的不滿。所以說,陳宮倒有些理想主義的情懷,認為曹操誅殺名士、早晚得成為一個暴君,故其萌生了轉投他人的動機。而張邈有“八廚”之美譽,才俊名士都願歸屬,而且也是一方霸主,外加呂布驍勇,陳宮就獻兗州、投張邈了。史書所載陳宮的一段勸說之詞,應最能概括當時形勢:

雄傑並起,天下分崩,君(張邈)以千里之眾,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為人豪,而反制於人,不以鄙乎!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兗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

若張邈襲奪兗州,攻破曹操,則張邈、呂布、陳宮的勢力足以與袁紹相抗衡,兼有張邈之德、呂布之勇、陳宮之智,將來統一天下,也不是沒有可能。可見,這誘惑是極大的。

但是,他們的對手是曹孟德,回兵反擊就把他們全給收拾了。所以說,三國的歷史是大人物的歷史,大人物就總是能製造奇蹟。曹操是有仇恨,否則也不會屠城、誅殺張氏宗親;但應該沒被奪去心智,否則就不會用兩年時間奪回兗州了。


減水書生


說起三國,最牛的人物就是曹操了。無論文學成就還是軍事才能,曹操都可以說是無人出其右。至於和陳宮之間的恩怨,三國志上並沒有捉放曹這些事兒,按三國志上說,陳宮曾助曹操抗董卓,後來為什麼又幫助呂布對抗曹操了呢,據說是陳宮秉性剛強,曹操殺名士邊讓,讓同為讀書人的陳宮氣憤不已,憤而離開並和曹操決裂。並不是因為殺呂伯奢全家,並狂妄的說寧負天下人之說。為什麼後人稱魏晉風骨呢?那個時候讀書人讀書做學問,可以為人所用,也願意為人所用,但是,必須得尊重我,禮待我,否則爺我不伺候,不論是一言不發的徐庶還是三顧茅廬的諸葛先生,孔融,還有後稱竹林七賢的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等,無不率真任誕又風流自賞。曹操對名士還是比較寬容的,但是也有限度吧,孔融就是死在他手裡。歷史上稱曹操為奸雄,大概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吧


清清359


曹操在整部三國演義裡就沒怎麼被奪過心智。最失態的一次就是要滅了徐州,給老爹報仇。可是他真的是單純的報仇嗎?

徐州地界不小,曹操胸懷大志,豈能不想著發展壯大?可當時自身也很弱小,近鄰袁紹實在是心腹大患。想自保就得強大,有了徐州就可以有根據地,而且遠離袁紹,各種便利。

曹操能被稱為奸雄,那就是心裡比誰都能算計,又怎麼會因為仇恨失去心智?


禁街虎1


曹父被徐洲牧陶謙部將張邈因財而殺。曹操帶重兵討罰陶謙,引出其三讓徐洲的故事。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曹孟德這句話導致性格秉直的陳宮棄他而走。帶上曹仇人張邈投三國第一將呂布對抗奸雄曹阿瞞是上策!


仁府1


會,但是他會為了最大的利益去剋制。陳宮是讀書人,他害怕曹操的生性多疑,更別說曹操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負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