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抱負是什麼?

彈奏丶我的自由7668607


孟子是戰國時期鄒國人,是儒家的代表之一,又名孟軻,著有《孟子》一書。後世儒家十分推崇孟子,稱他為“亞聖”,把他與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並稱為“孔孟”。

孟子一生的抱負就是:所有的統治者(即各國君王)能採納他的“仁政”主張,並加以實行,讓勞動人民有土地(即所謂“有恆產”),這樣,農民才能夠安心搞好生產,接受統治(即所謂“有恆心”)。


阿燚黃南開


孟子是個非常有抱負的人。她對人有抱負也對國家有抱負,對社會制度也有抱負這裡主要談談他對人的抱負。

他是邏輯嚴密的寫議論文的大師,為了把理想人格說清楚,他把理想人格從低到高分成六個層次,讓人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按圖索驥。

“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第一種是善的境界。這種人值得別人去喜歡他,但別人喜歡的不是長得好看或特別有錢,而是他的內心充盈著善的光輝。第二種是信,孟子認為,善不是刻意表現出來的,而是真實地存在於人的內心,是按照自己內心的道德指令去做善事,是由“仁義行”而不是刻意地“行仁義”,這種境界叫信。第三種境界是美。美的境界不是女孩子明眸皓齒、男孩子瀟灑俊朗,而是內心充滿了善和信的光輝。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身上有一種美好的氣質。第四種是大的境界。不僅內心要有善、信的美,還要將這種美表現出來,有益於社會,讓別人都能從大人的道德之美中得到益處。

孟子很推崇大人的境界,他說,“唯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意思是,“只有道德高尚的大人才能糾正君主思想上的錯誤。君主如果講仁愛,人民沒有不仁愛的;君主如果講道義,人民沒有不道義的;君主如果端正,人民沒有不端正的。國君一旦端正國家也就會安定了。”孟子認為,大人不僅要修養自己的道德,還要對外物施加影響,讓國家和社會也遵循正道。

“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則為容悅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為悅者也。有天民者,達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孟子說:“有侍奉君主的人,他們就專以容色取寵;有安邦定國的人,他們是以安定國家為樂事;有順應天理的人,當他能通達於天下時,他才去做,有一種人稱為大人,他們端正了自己,萬事萬物也隨之端正起來。”看來,大人的境界就是用自己的道德和功績,深刻影響了社會的人。這還不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大人相當於把絕世武功練到第八層的人,而真正脫凡入聖的是聖和神的境界。

在孟子的心中,聖就是把心中美好的道德和兼濟天下的擔當,充分發揮出來,化育天下造福蒼生的人,這種人是聖人。比聖人還要偉大的是神人。儒家學說是不大相信鬼神的,所以“神”不是在天上飛來飛去的神仙,而是在聖的基礎上,能夠通權達變遊刃有餘出神入化的人,與聖人處在一個層次,只是說法不同而已。

善、信、美的層次,相當於孟子所說的“士”和“君子”,大的層次相當於賢人,已經接近於聖人的境界了,而聖人和神人是孟子理想人格。





一個快樂的群眾演員


通過實施仁政使天下得到了安定,這點可以從孟子周遊列國不得志說天未欲平治天下,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可以看出來。

使百姓有基本的收入來源,再立定人生的方向,不斷的修養德行。使每個人成為高尚的君子。讓你的人性充分實現出來。從孟子曰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和人皆可以為堯舜可以看出來。

使人們由愛自己家人開始推到愛天下人。

最終目標也就是孔子的理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讓天下的老年人得到安養,朋友相互信賴,年輕人得到關愛。最後實現世界大同。


雲天一角弱水三千


1政治:統治者實行仁政,王道,以民為本,是對孔子德政思想的繼承,發展和完善。

2哲學:性善論是孟子道德哲學的核心。

3教育:順應自然,順應天性。

4社會:與眾樂樂,知言養氣。


碧水青山話風聞


孟子跟悟空差不多,叩做微之毫毛 差之千里,,,


心飄萬里


立天下之正氣,行天下之大道。


青山綠水無名水


孟子的抱負應該是:

推廣孔子的仁義之道,遊說各諸侯施仁政、行王道,以儒家思想治國平天下。


一位退休的大學教授


以仁為本

天下大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