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聽到志願軍陣地傳來熟悉的槍聲,交火之後得知真相怨憤不已

1928年,瑪麗一如既往的來到音樂教室,她的小提琴老師早已等候多時了。

「快點,瑪麗,課程就要開始了。」老師不耐煩的催促道。

瑪麗打開自己的琴盒,不由得愣住了……


美軍聽到志願軍陣地傳來熟悉的槍聲,交火之後得知真相怨憤不已


上文是一則在軍迷圈中廣為流傳的小趣聞,反映了大蕭條前,湯姆遜衝鋒槍在美國黑幫——特別是芝加哥黑幫中的受歡迎程度。

比起當年美國條子手中的.38左輪,衝鋒槍在射程和射速方面佔盡上風。唯一的缺點就是貴,貴的嚇死人——當年一支M1921湯姆遜可以賣到200美元,而一輛福特小轎車也不過400美元(福特:氧化鈣,氧化鈣!)


美軍聽到志願軍陣地傳來熟悉的槍聲,交火之後得知真相怨憤不已



美軍聽到志願軍陣地傳來熟悉的槍聲,交火之後得知真相怨憤不已

黑幫:看見沒,我用這輛車換你兩把槍


儘管價錢貴,但架不住人家火力猛啊。芝加哥黑幫不缺錢,缺的是趁手的傢伙,於是乎,原本設計是用來擊退德二的塹壕掃帚,一下子成了黑幫手裡的殺人利器。

你說我一個塹壕掃帚,怎麼就成了芝加哥打字機呢,我也不是謙虛(砰——)

·禁酒令的神助攻

光靠芝加哥黑幫這點訂單,無論如何是養不起一家公司的,無論如何是不夠的。俗話說得好,每當美國公司掙不到錢的時候,美國政府這個豬隊友就會出來幫忙。

從1920年1月17日凌晨0時,美國憲法第18號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稱“伏爾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根據這項法律規定,凡是製造、售賣乃至於運輸酒精含量超過0.5%以上的飲料皆屬違法。

事實證明,斷了酒會發飆的不僅僅是毛子,白頭鷹也是嗜酒如命的。


美軍聽到志願軍陣地傳來熟悉的槍聲,交火之後得知真相怨憤不已

禁酒!禁酒!氟鈾碳鉀!


本著存在即合理的原則,黑幫很自然的盯上了酒品走私這項暴利行業。

走私嘛,不僅要盯著條子們出來搗亂,還得防備同行出來截胡。這種情況下,黑幫之間的近戰、警匪之間的火拼變得越來越多,對火力投射量的需求變得尤為迫切——湯姆遜便有了更為廣闊的市場,不再只拘泥於芝加哥一地。


美軍聽到志願軍陣地傳來熟悉的槍聲,交火之後得知真相怨憤不已

正在檢查繳獲湯姆遜的美國警察


黑幫們開始大規模“鳥槍換炮”,這讓警察和緝私部門壓力山大。對面的火力投射量是自己的幾十倍,再看看自己的左輪小水管,摔槍的心都有了。

迫於一線的壓力,警察部門和緝私部門才開始小批量的換裝湯姆遜衝鋒槍——記住,剛開始只是小批量換裝,畢竟還是捨不得銀子,太貴了。

聯邦小劇場

D.O.D:我不買,太貴了

IRS:我不買,太貴了,還有,你們幾個都交稅了嗎?

CIA:我不管,我還沒出生呢

FBI:靠,我買,我買總成了吧。

在聯邦調查局的帶頭購買下(也就是樹立標杆),其餘的警局也開始紛紛效仿。頭頭都買了,我們藏著掖著幹啥,再說了,一線都要鬧翻天了。

在此之後,美國各州的警局都購買了一批足夠應付黑幫的警用型湯姆遜衝鋒槍。來自警匪雙方的訂單如雪花一般飛來,因為一紙禁酒令,竟意外的讓原本瀕臨破產的奧托公司起死回生,不可謂不諷刺。

·從軍之路

作為一款準軍用武器,總在警察和匪徒手裡晃悠總不是那麼一回事。

這時,來自東方的神秘古國拋出了橄欖枝:美利堅不要你,來我這裡吧。


美軍聽到志願軍陣地傳來熟悉的槍聲,交火之後得知真相怨憤不已

中山先生的衛隊


也不知這批到達中國的湯姆遜是美國批准出售的,還是那些神通廣大的洋行通過種種渠道搞到的,不過總算是第一批軍用制式列裝——比美軍還早!

在後來的陳炯明叛亂中,持湯姆遜的衛隊接連擊退幾股叛軍的圍攻,掩護孫先生成功突圍。


美軍聽到志願軍陣地傳來熟悉的槍聲,交火之後得知真相怨憤不已


上面這張照片一直以來都挺有爭議的,百度給出的資料顯示這是“解放戰爭時期使用湯姆遜的我軍官兵”,但是看帽子制式卻是日本軍帽——中野和華野再不濟也不會戴鬼子的帽子的。據筆者分析,這應該是太原失陷後的日軍部隊,在熟悉晉造湯姆遜的照片。(各位如果有更準確的資料來源歡迎討論)

咳咳,跑題了,接下來咱們聊聊晉造湯姆遜

1927年,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改稱擴建為“太原兵工廠”後,特別增設了衝鋒槍廠,次年達到最高生產值——月產“晉造手提機槍”900支。國民政府接管後,衝鋒槍生產線關停,直至1932年恢復生產,但產量最高峰只有月產250支的水平。

蛤?你問我為什麼產量暴跌?問宋子文去唄。


美軍聽到志願軍陣地傳來熟悉的槍聲,交火之後得知真相怨憤不已

晉造湯姆遜,口徑與原版一致,為11.43mm


·我打我自己

這是一段朝鮮戰場上美軍士兵的親歷:

“我的連隊受命,向名為“綠峰”的山頭髮起衝擊。我軍的炮火已經轉為延伸射擊,我們相信在這樣的炮火下,中國人的抵抗不會太強——但大家還是不敢掉以輕心,沒人願意重蹈三角形山的覆轍(即上甘嶺)。部隊呈散兵線推進到半山腰時,敵人突然開火了,那是一種很熟悉的射擊聲,是湯姆遜!一顆託卡列夫彈擊中了不遠處的石塊,跳彈在我臉頰上留下了駭人的傷口,但我還是要感謝上帝,它再偏個幾公分,我就真的要和上帝握手了。”

從這段經歷我們可以看出,當年入朝參戰的志願軍部隊也大量裝備了美製湯姆遜衝鋒槍。蛤?從哪來的?問運輸大隊長去啊。當年在孟良崮戰役中,我軍從國民黨軍整編七十四師一口氣繳獲的湯普森衝鋒槍就有1210支。

得益於運輸大隊長的高效快遞,到入朝參戰的時候,我軍不少部隊在輕武器方面已經是日械美械五五開的程度了,以第三十九軍為例,入朝前裝備了3058支湯普森衝鋒槍。這種火力迅猛的衝鋒槍深受解放軍戰士喜愛,甚至有“手提十斤半,來把班長幹”的說法。


美軍聽到志願軍陣地傳來熟悉的槍聲,交火之後得知真相怨憤不已

民兵同志手裡的湯姆遜


至於那位美軍士兵提到的託卡列夫彈而不是.45ACP彈,經筆者查證,是由於當年我軍已經開始換裝蘇式武器,手頭上的湯姆遜也做了相應處理,使其可以使用我軍的50/51式手槍彈。


美軍聽到志願軍陣地傳來熟悉的槍聲,交火之後得知真相怨憤不已

51式手槍彈,同仿自託卡列夫手槍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