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削藩,為什麼漢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沒扛住?

糯米丸子糯米


一、帝王自身存在著差距

漢景帝和建文帝兩人的差距是兩人結局不同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幾點:

1、繼位方式。漢景帝繼承的父親漢文帝的皇帝,而建文帝繼承的是爺爺明太祖的皇位,無疑在正統性漢景帝要比建文帝更有信服力。漢景帝面臨的反叛是劉家旁系遠親的反叛,而建文帝面臨的可是朱家嫡親的反對。所以繼位方式的不同,讓他們面臨的“清君側”問題有事有差異的。

2、執政經驗問題。無疑漢景帝年長,治國經驗要比建文帝反覆。而且七國之亂髮生時漢景帝已經繼位三年,已經是站穩了腳跟。靖難之役發生在建文帝繼位第一年,根基不穩。很明顯的執政經驗問題,導致建文帝操之過急。

3、個人能力上。

這一點很重要,帝王的個人能力往往是覺得成敗的關鍵,朱棣最終能夠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建文帝自己給的“助攻”。

帝王的能力包括性格等都是影響國事的重要因素。建文帝不如漢景帝,如同樣面對以“清君側”名義的反叛是,漢景帝異常果斷狠辣,毫不猶豫地將建議他削藩的親信大臣晁錯處死,斷絕的叛軍起兵造反的藉口。而建文帝卻不行,捨不得對幾位親信動手。

建文帝的懦弱搖擺不定還體現在前線大將軍事上的干預,見事不利就更換主將,動搖軍心。漢景帝則不同,七國之亂髮生後,漢景帝全權任用父親時代就看中的周亞夫平叛,直到平叛結束。

二、叛軍的形勢也不同

1、反心不同。

吳王劉濞老早就對漢景帝不滿,劉濞的太子在漢文帝時期就是被當時也是太子的漢景帝砸死的,吳王由此對朝廷心生不滿,從此不遵守諸侯對天子的禮節,稱病不朝。加上他的吳國實力強大,有反叛的資本。

燕王朱棣的反心應該說並不是老早就有的,很大程度上是朝廷削藩削到他頭上,有被逼反的味道。而且削藩是他早北平還處於建文帝派來的人的監視之中,不是早就厲兵秣馬,一心反叛的。

2、軍事才華不同。

吳王在漢高祖時期也是上過戰場的,有軍事能力,但此時反叛時隔二三十年,早已養尊處優慣了,不能親自上戰場。此外他早已年老,時日無多。估計他的手下鬥志不強,

但是朱棣不同,他久經戰場,更關鍵是年富力強,反叛後經常在前線衝殺,燕軍的士氣

很高,這樣的有前途的老闆值得他們拼搏。

3、吳王過早稱帝,朱棣一直等到最後。

漢景帝誅殺晁錯後,吳王就自稱東帝,擺明不再是“清君側”了。這引起其他諸侯王的不滿。他本來糾結六國參與,這些人有的被裹挾有的是投機,並不是對吳王有多推崇。如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圍攻齊都臨淄,三月不下。等到朝廷大軍前來,三王便退兵回到封國。膠西王回國到漢營請罪,被斥責叛亂後羞愧自殺而死。濟北王劉志則是被脅迫參與叛亂,後來他未發兵。

吳王稱帝過早暴露了他的真實意圖,很多人反對削藩只是以武力逼迫朝廷讓步的,可不是真的要謀反,畢竟人們還是知道什麼是正統的。

4、後方問題。

吳國的後方是越國,他們本來是中立,後一見吳國戰敗,在朝廷的鼓動下,就立刻對逃到這裡來的吳王下手。

朱棣身居北平,沒有後方之患,如果說有的話那就是敵國北元蒙古。這個地方是朝廷和朱棣自己都不敢輕易犯險將它捲進來的。

總之,除了吳王劉濞和燕王朱棣的差異外,漢景帝和建文帝存在的差異也是造成漢景帝成功而建文帝失敗的關鍵,


微史春秋


其實,早在做皇太孫時,漢景帝就是少年朱允炆心中的不二偶像。削藩的好些步驟,朱允炆更是一板一眼照著漢景帝學。而且他登基後的形勢,更比漢景帝好太多。大明朝中央軍力實力,對邊境藩王是壓倒性優勢,絕非控制區域困於關中平原,一度要硬槓六十萬叛軍的漢景帝可比。理論上說,朱允炆“削藩”,本該比漢景帝更輕鬆才對。

可一個要命原因,卻終於叫朱允炆與漢景帝“同人不同命”:朱允炆個人能力上的差距。

其實實事求是說,削藩成功且延續“文景之治”的漢景帝,能力問題也很嚴重。比如七國之亂剛爆發時,他就出現了嚴重判斷失誤,聽信大臣袁盎的讒言,果斷殺害了力主削藩的能臣晁錯。不但自壞長城殺死了文景時代漢朝最傑出戰略家,更叫叛軍氣焰更加熏天,險些就自毀戰局。但比起斷送皇位的朱允炆來,漢景帝卻至少有三個關鍵能力,都比朱允炆強得多。

第一個能力,就是戰略規劃能力。

當拼湊了六十萬規模的“七國叛軍”,大張旗鼓向著關中平原殺來時,開局時一度驚慌失措的漢景帝,卻是早早紮好了口袋。“以梁委之,絕其糧道”的戰略,被不折不扣執行。漢王朝以梁國都城睢陽為屏障消耗叛軍,再以斷糧襲擊的方法發起總攻,很快就令囂張的叛軍師老兵疲,陷入崩潰境地。可以說,從叛軍強攻梁國的那一刻起,這場撞進漢景帝套路里的叛亂,敗局就已註定。

這樣的規劃能力,一千五百多年後的朱允炆,每一招“削藩”也看似深思熟慮,可一開始只挑軟柿子周王等人狠捏,還錯過了可以提前扣押朱棣的機會。後來朱棣撕破臉皮造反後,迅速集結百萬大軍討伐的朱允炆,更是半點戰略規劃都沒有,滿腦子就想著用優勢兵力懟死朱棣,卻是不出意外,敗的稀里嘩啦。

可以說,比起漢景帝從頭到尾的戰略來,認真學習的朱允炆,在戰略規劃層面,卻是皮毛都沒學到。完全好似王八拳亂打,自然也就不出意外,被好叔叔朱棣揍得頭破血流。

而比起戰略規劃能力來,朱允炆同樣差得遠的,是心理素質。

比起劉邦李世民朱元璋朱棣這些鐵腕帝王來,漢景帝的心理素質,顯然是弱得多。否則也不會幹出冤殺晁錯的蠢事。但接下來恢復冷靜的漢景帝,還是在平叛戰場上展現了強大心理素質。特別是平叛的拉鋸戰時刻,漢景帝委以重任的主帥周亞夫,咬牙堅持“以梁委之”的戰略,導致苦守睢陽的漢景帝親弟弟梁王劉武,慘遭數十萬叛軍狠打。這下各方壓力全來,死催周亞夫援救梁王。卻唯獨漢景帝頭腦冷靜,硬把這類聲音全壓下。

也正是因為這不遺餘力的力挺,一代名將周亞夫,才得以放開手腳打開一場,率領著兵力嚴重劣勢的漢軍出奇制勝,在叛軍最人困馬乏的一刻發起暴烈攻擊。曾經震撼漢王朝全境,雙方參戰兵力近百萬的七國之亂,就這樣不出三個月就波瀾不驚掃平,堪稱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奇蹟。

這奇蹟的締造,來自漢王朝自晁錯軍事改革後滿血上升的戰力,也來自周亞夫出神入化的指揮。但最重要的,卻是漢景帝在戰爭關鍵時刻,能夠頂住一切干擾的心理素質。

放在朱允炆身上,這“心理素質”卻一次次給造反的燕王朱棣送大禮。朱棣造反初期,明朝開國名將耿炳文就一度重創朱棣,可偏偏朱允炆嫌耿炳文贏的太慢,拍腦袋換上草包主帥李景隆。在這位草包的指揮下,明朝百萬大軍先後被朱棣吊打。後來朱棣長驅直入,又被明軍名將徐輝祖阻擊,眼看又是進退不得,卻還是朱允炆關鍵時刻瞎指揮,擅自把徐輝祖調走,直接方便朱棣迅速進擊,一舉端了南京。把瞎指揮的朱允炆,打得至今下落不明。

如此孱弱心理承受能力,足以和幾百年後的亡國之君崇禎“媲美”。

可比這心理素質更弱的,卻是朱允炆最致命的一條素質:識人用人能力。

漢景帝能夠有驚無險平定七國之亂,最重要的成功經驗,就是慧眼識金的用人能力。特別是前線平叛戰場上,從主帥周亞夫到戰將灌夫竇嬰欒布,甚至當時還是少壯派的李廣,有一個算一個,都是當時西漢王朝一等一的軍事人才。單看將帥們的作戰素質,人數嚴重劣勢的漢軍,卻是高出一個檔次。在叛軍師老兵疲後,高素質的漢軍主力吊打沒素質的幾十萬叛軍,基本沒有懸念!

放在朱允炆身上,卻更生動詮釋了一個事實:一個用人昏聵的皇帝,是怎麼把滿手好牌打爛的。朱元璋臨終前,為朱允炆留下了強大人才團隊,帶兵的郭英耿炳文徐輝祖,每一個都是頂級名將。文官卓敬等人,也是不世出的戰略人才。可朱允炆呢?放著這些人才不用,偏信身邊齊泰黃子澄等腐儒,對實在親戚李景隆更是寵信有加,簡直到了捱打多次依然不悔的地步。

而最為諷刺的是,在朱棣兵臨南京的時刻,朱允炆本可還有堅守機會,但正是朱允炆最信任的李景隆臨陣反水,替朱棣打開城門,完成了中國古代造反史上獨家奇蹟:

大一統王朝裡,藩王首次造反成功。

綜合說來,這位少年時就景仰漢景帝的朱允炆,雖然常被後世文人同情,但以個人能力說,就是一位目光昏聵毫無規劃能力,且心理素質極度孱弱的帝王。這樣的素質,別說扛住“削藩”,基本什麼事都扛不住。以這個意義說,燕王朱棣造反成功,開創大明輝煌的永樂盛世,對於明王朝來說,真是救命的意義!


我們愛歷史


最根本原因是年齡呀,漢景帝劉啟當皇帝的時候應該是31歲的樣子,朱允炆繼位的時候才21歲,畢竟少了10年,崇禎悲劇很大原因就是自己太年輕了,等不得。有些事情還是要慢慢來的。


一、 前代君主的責任

漢景帝的江山是從其父漢文帝手中接掌的,文帝可算的上是中國歷史上最仁慈的皇帝之一,在他的治理下,漢朝的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刑罰也大大的減輕,甚至有記載說一年的犯罪案件只有幾十起,幾乎到了廢除刑罰的地步。不僅如此,漢文帝還是一個慧眼識才的君主,他在巡視細柳營時,發現了周亞夫這位治軍將才,並予以重用,並在臨終時,囑咐漢景帝,如果遇到危難,周亞夫是一個可堪大用的大帥之才,讓景帝一定要相信他。而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漢文帝的判斷,正是周亞夫率領著漢軍在短時間內鎮壓了“七國之亂”。

建文帝的江山是從祖父朱元璋的手裡得來的,跟漢文帝截然相反,明太祖朱元璋的血腥在歷史中是出了名的,他深知自己孫子是個柔弱的人,而跟他一起打天下的這幫老兄弟們又都是一群強悍、有能力的人,為了能將政權順利的交給孫子,朱元璋一次又一次的羅織各種罪名對功臣宿將進行殘酷的屠殺,直到把開國功臣們幾乎殺的一個不剩,他才覺得安全了。可是明智如朱元璋者也有犯糊塗的時候,他只看見了元勳們對建文帝的威脅,卻獨獨看不見自己在各地當藩王的兒子們對自己孫子的威脅,分封諸侯王這一套早在他一千五百年前的西漢就證明是不對的,可他偏偏在一千多年後又開歷史的倒車,且賦予了諸侯王更大的權力,並給了他們獨立調動所屬軍隊的權力。這顯然是非常危險的。政治往往就是一種平衡,當元勳們的力量被全部消滅之後,藩王們的勢力就變得無法牽制了,而封建皇權唯我獨尊的性質卻決定了,皇帝是根本不可能允許除他之外還有不受約束權力的存在,這就導致了朱元璋的繼任者必然要收拾這些藩王,而這些擁有既得利益的藩王也一定不會乖乖就犯,所以中央與封藩之間的衝突在朱元璋大殺功臣和分封諸王之時就已經埋下了。

二、 漢景帝與建文帝個人能力的優劣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作為守成之君,漢景帝與建文帝實行的政策有相似之處,他們都是以寬鬆著稱,都大力的發展經濟,儘量的少施刑罰,從此看來似乎兩人都是比較仁慈的君主。可實際上兩人能力上的優劣是非常明顯的,漢景帝雖然秉承了其父仁和的治理原則,但他卻絕不是一個內心仁厚的人,他不苟言笑,城府很深,且心機很重,從他對自己的兒子劉榮、師傅晁錯和功臣周亞夫的處理上來看,這個人心狠手辣而且做事非常乾脆。儘管這些性格不受常人所喜歡,但對於一個君王來說卻是非常必要的。而建文帝卻遠沒有漢景帝的謀略和陰毒,雖然他的政策是很仁厚、開明的,但在當時那種強藩在側的險惡環境下,他的柔弱是致命的缺點,尤其是當燕王反叛之後,他居然迂腐的下令讓前線的軍隊只可活捉燕王,不可傷害他使自己揹負殺叔的惡名,簡直就是一個糊塗的書呆子的說法。這種能力上的差距也使他在應對兇險的時候,想不出或判斷不出該如何做正確的事。

三、 所用策略和人才的異同

漢景帝的“削藩”首先下刀的就是最強大的諸侯王劉濞,雖然手法有些猛烈,但卻逼迫著劉濞在倉促間起兵反叛,導致七國的叛軍無法形成統一的指揮,使周亞夫得以先擊破其他的叛軍,最後打敗了劉濞。而建文帝卻反其道而行之,沒敢先動最強的燕王朱棣,而是先削其他幾個較弱小的藩王,最後再對付燕王,採取的是先易後難的策略。可這一招無疑是明打明的告訴了燕王他必然的下場,作為雄才大略的朱棣,他是不可能會坐以待斃的,於是他表面上裝瘋賣傻麻痺建文帝,暗地裡與心腹密謀,準備造反。在一切基本就緒之後,朱棣從容的誘殺了建文帝派在北京的官員,舉兵造反。本來“削藩”這種政策就是一種政治冒險,要削就要抓威脅最大的諸侯下手,但建文帝卻反著來,給了朱棣足夠的時間去準備和應對,最終導致了失敗的結果。

叛亂既然不可避免,那麼派什麼人去平定叛亂就是核心問題。在這方面,漢景帝要比建文帝幸運,首先是他的父親漢文帝為他留下了一個大將周亞夫,另外在他的朝堂之上還有竇嬰等一批優秀的人才可以讓他使用,所以儘管七國的聯軍有數十萬之眾,但在這些賢才的指揮之下,叛亂還是很快被鎮壓下去了。但建文帝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他的祖父朱元璋幾乎把所有能征慣戰的大將誅殺殆盡,到了建文帝要用人的時候,滿朝上下已幾乎沒有可堪重用的將才,而他任用的齊泰、黃子澄等人又都是一幫儒生,紙上談兵行,可真要是運籌帷幄、決勝沙場卻根本不行。雖然建文帝一次又一次的派遣大軍去征剿燕王,但都因將領指揮無方,而白白的損兵折將,最終導致了戰爭全面的失敗。

四、 對手能力的高低

平心而論,儘管七國之亂的首領劉濞在反叛時,其實力要強於後來的燕王朱棣,但才能卻不能與朱棣相提並論。朱棣早年隨父親朱元璋四處征戰,後來授封燕王,開府北平,鎮守明王朝的北部邊界。在他坐鎮北平的十幾年中,他率領軍隊進行了兩次北伐,多次參與在北中國的軍事行動,在北方軍隊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朱元璋死後,朱棣無論在年齡還是在排序上都居於諸侯王之首,其聲望還是相當高的。而劉濞是漢高祖劉邦兄長的兒子,雖然也有一些軍功,但其軍事才能是無法跟朱棣相比的。曾經劉濞的手下給他出過分兵繞道出其不意直搗西漢首都長安的妙計,但昏庸的劉濞沒有采納;而同樣的情況,朱棣卻聽從了下屬的建議,在戰爭進行到膠著狀態時,率領輕兵繞過建文帝重兵防守的城市,強渡長江,直搗首都南京,畢其功於一役,用一次軍事冒險漂亮的完成了“斬首行動”,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所以叛亂對手的才能也決定了兩次“削藩”策略的成敗。


歷史是什麼


先從對手的角度來說。

七國之亂時為首的是吳王劉濞,劉濞是劉邦的哥哥劉仲的兒子。劉邦當皇帝后,封劉仲為代王,匈奴進攻代地,劉仲打不過匈奴,就逃到了洛陽。劉邦因為兄弟的緣故,並沒有加罪於劉仲,只是將他降封為侯。英布叛亂時,劉仲的兒子劉濞時年二十歲,從徵英布。消滅英布之後,劉邦想封一個劉姓子弟在當地鎮守,但當時他自己的兒子還都年齡太小,都不合適,所以就封劉濞為吳王,鎮守吳、會稽一帶。

劉濞鎮守的吳地北邊是楚國,南邊是南越,東南是東越,都不是太需要打仗的地方。所以,雖然劉濞一直積累糧餉,到六十二歲才起兵造反,但實際上他的軍事鬥爭經驗並不充足。叛亂開始後,曾有下屬提議從長沙方向進攻南陽,再沿武關道進入關中,直奔長安,也有人建議他如果遇到抵抗,不要過多糾纏,就繞過去,直奔洛陽,先佔據洛陽。結果他都未能採納,一直在圍攻不肯投降的梁國。

從血統上說,劉濞是劉邦的侄兒,而劉邦的子孫在世的還有很多,帝位遠遠輪不到劉濞來問津。無論是文帝時期他和朝廷一度關係緊張,還是到景帝時期公開造反,和劉邦的子孫相比,他的血緣關係都要遠很多,並沒有什麼正當性。他唯一能夠用來動員各地的諸侯王參與叛亂的,實際上就只有朝廷要削藩,削減諸侯王的封地,以共同的利益把其他諸侯王捆綁在一起。

朱棣就完全不同了。朱元璋當皇帝平定全國之後,就在北方和蒙古殘餘勢力接境的地方,分別分封了秦王、晉王、燕王和寧王四個王,在朝廷派兵出征蒙古的時候,經常會讓軍事能力突出的晉王和燕王領兵,都護諸將。而到燕王起兵叛亂的時候,秦王和晉王都已經死了,朱棣又馬上乘其不備,偷襲了寧王。所以,朱棣本身的軍事素養和經驗都是比較充足的,對朝廷主要將領的基本情況也比較瞭解。

從血統上講,按照朱元璋原來確定的繼承順序,在太子死後,那麼下面就應該依次輪到他後面的兒子,也就是秦王、晉王這兩個嫡子,而秦王和晉王都在朱元璋還在世時就已去世,那麼按照朱元璋確定的原則,無嫡立長的原則,年齡最長的恰恰就是朱棣。只是因為朱元璋特別疼愛朱標,所以朱標死後,才又臨時確立朱標的兒子建文帝為皇太孫,成為皇位繼承人。也就是說,朱棣本身就是有皇位繼承權的。

再從朝廷的角度來說。

漢景帝繼位時已經31歲了,又做了很長時間的太子,所以政治經驗是比較豐富的,也比較成熟。而在靖難之役發生時,建文帝年僅21歲,還比較年輕,又長期生長於深宮之中,社會經驗和政治經驗都很缺乏,軍事鬥爭經驗更加缺乏。

即便如此,漢景帝在七國之亂之初,也出現了政治判斷上的失誤,以為可以以政治上的妥協來平息叛亂,先是按照袁盎的意見,誅殺了提出削藩建議的晁錯,以堵塞七國之亂的“誅晁錯,清君側”的理由,甚至一度同意袁盎的意見,願意承諾把已經削減的各諸侯王的封地再還給各諸侯王,以此來平息諸侯王的憤怒和叛亂。在綏靖政策失敗之後,才分別派兵遣將去平定叛亂。

在對付叛亂的策略上,漢景帝對周亞夫是完全信任的態度,梁王在受到吳軍的圍攻後,周亞夫也堅持不派兵救援,而是長圍久困,分兵騷擾和襲擊敵後,切斷叛軍糧餉供應道路,然後坐等叛軍在堅城之下逐漸疲敝,梁王甚至派人到宮中向太后哭訴,周亞夫也不為所動,朝廷也並未強硬要求周亞夫出兵,更沒有因此而臨陣換將。

建文帝倒是沒有想過退縮妥協以平息燕王的叛亂,而且燕王叛亂始終沒有得到其他諸侯的響應,朝廷只需要一心一意對付燕王就行了。朝廷一開始任命耿炳文為主帥,討伐燕王,其實耿炳文的策略和周亞夫一樣,都是先立足於做好防禦,防止叛亂蔓延到其他地方,逐步封鎖,壓縮其活動空間,待敵自弊。但因為初戰有幾次失利,建文帝就改變主意,又任命李景隆為主帥,主動出擊,結果反而被燕王擊敗。

其實從雙方的形勢來說,任何時候,朝廷一方都輸得起,而叛亂的一方輸不起。叛亂在初起的時候,都是兵力不足,地盤比較小的一方,是弱勢的一方,所以他們必須集結重兵尋求與朝廷軍隊進行主力決戰,擊敗朝廷軍隊後才能打開局面,擴大地盤和政治影響,劫掠州縣獲取錢糧以支持戰爭。所以朝廷一方只要做好防禦,讓叛軍無隙可趁,無法擴大地盤和劫掠,用不了多久就會糧餉斷絕,內部出現內訌,很快就會失敗。


蕭武


首先對手和幫手不同

漢景帝時期,大漢中央政權的地位是穩固的。當時的社會精英都是效忠皇帝的,所以漢朝中央軍人才濟濟,太尉周亞夫,曲周侯酈寄,大將軍竇嬰等。而當時地方諸侯的手下雖不缺錢糧,但太缺少軍事人才。

朱允炆時期,造反的朱棣卻是一個軍事天才。而中央政府內的軍事天才全部被朱元璋給剃了個光頭。又用了一個草包李景隆,李景隆是朱棣的粉絲,估計在開打之時已被朱棣收買,他不僅白白送掉了近百萬軍士的性命(關鍵戰役打敗,並且失敗的非常奇怪),更讓人看不明白的是朱允炆還一直信任他重用他,偏偏又是他,在朱棣兵臨城下時,悄悄打開城門,引朱棣進了南京城。

閱歷不同

漢景帝在接班前,接受了大量的訓練,學習了大量知識,對如何管理一個國家進行過演練。就算這樣在上任之初也沒有推行削藩,而是大量加強中央對地方控制,加強軍事訓練,招募人才,為削藩做準備。

朱允炆接班則是個意外,因為太子死的太快了,朱允炆沒有接受過相關的訓練和實踐,草草上位。上位就上位,也沒什麼,在沒有什麼準備的情況下,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就開始削藩。從來不考慮你的盟友呢,你的人才呢,你的對手,你的策略。偏偏身邊又是一堆沒有實踐經驗的書呆子,結果就悲劇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話前邊說的是漢景帝,後邊說的就是朱允炆。


新知傳習閣


朱允炆與漢景帝之間,差的不僅僅是一個周亞夫。

漢景帝削藩,其實並不成功,要不然怎麼會逼出“七國之亂”。

可是,漢景帝是怎麼處理的?

首先,晁錯肯定是必須死,拉倒菜市口斬首。七國打的旗號不是清君側嗎,那好,我把身邊的“奸臣”殺掉,堵住七國的口,佔據了道德制高點。

然後,該祭出朝廷的大殺器了——周亞夫。周亞夫統帥中央軍從長安出發,直抵河南前線。用自己出色的軍事能力,三個月平定戰爭。

最後,還有隱秘的一招——統一戰線。

晁錯殺了、周亞夫領兵出征了,那麼也不能讓七國的後方安穩。秘密派遣使者,到七國的地盤去聯絡豪強、遊俠,組成“敵後武工隊”,擾亂叛軍後勤。

這一套組合拳,徹底平定了“七國之亂”,給日後的“推恩令”打下堅實的基礎。最終,漢武帝成功的完成了削藩的歷史重任。

而朱允文是怎麼做的?

在朱棣起兵後,提出削藩的齊泰、黃子澄依然活躍在朝廷上,用自己迂腐、無能的見解,指導著國家大事的運轉、前線的成敗。甚至前線好幾次都有徹底勝利的機會,也被這兩個書生的誤判給耽誤。

朱允文派出去的領兵大將是什麼人?李景隆。

此人完全不像他的父親李文忠,當時的人們就說了:虎父犬子。李景隆率領50萬大軍出征北平,竟然一敗再敗,丟盡了父親的臉面,也丟盡了朝廷的臉。

如果說李景隆無能,那麼還有其他能人,都有無數次的機會徹底平定叛亂,比如:平安、盛庸、鐵鉉,直到“靖難之役”打倒最後,朱棣依然打的很艱苦,被阻攔在前線無可奈何。

南京的丟失,還要拜朱允文另一個腦殘的命令。

朱允文對前線的將士們說:“你們千萬不要殺掉燕王啊,這樣我的名聲就壞了。”

我讀史書不少,但是一方統帥盡然命令將士,不要殺敵敵人,我真的只看到過這一例。因為朱允文的這個命令,朱棣起碼躲過三次必死之局。

“皇帝都下命令不要殺他的叔叔,萬一以後人家和好了,找我們這些當兵的報仇怎麼辦?”前線的軍心,從來不穩定。

朱允文不搞統一戰線,朱棣搞了。

而且朱棣把統一戰線的目標,直接對準了朱允文身邊的人——太監。

正是皇宮的太監給朱棣傳紙條:南京空虛,人傻、錢多、快來。

朱棣帶領精銳部隊,繞過重兵防守的城市,輕裝南下,拿下南京。

從此,燕王成了光耀後世的永樂大帝,朱允文只能在江湖尋找他的傳說。


溫乎


漢景帝時候的七國之亂與建文帝時期的靖難之亂,本質上有著非常類似的原因,但雙方所處的不同生態位造成了最後不一樣的結果。

漢初的分封制度,實際上可以看做是西周的升級版本。不僅因為最後剩下的地方諸侯王都是老劉家的後裔,所控制的地方也大都位於東方和南方。這些封地在當時的戰略地位都不如皇室直屬的關中和巴蜀等地。


由於匈奴的威脅等原因,漢初開始就將大量中央軍調集在首都長安附近,形成了全國最大的野戰反擊力量。這就讓中央軍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凌駕於東方各諸侯的地方部隊。後者是從各自分散領地內湊出來的部隊,在協同性和戰鬥力方面都有問題。


所以,只要長安方面不出現重大的決策失誤,他們沒有輸的道理。

再看看千年後的靖難之役,你就會發現很多長安方面的很多關鍵優勢是當時的南京方面所沒有的。儘管他們擁有中央大統,還有財力優勢,但在武力上卻處於劣勢。朱棣在北平的軍隊就是帝國非常倚重的邊防軍之一,類似的部隊也大都集中於邊境的各藩王手裡。


結果,在靖難戰役爆發後,很多邊境和內地的王都處於觀望狀態。他們既不願意承擔叛逆之名,也不願意幫助削藩情緒濃厚的建文帝平亂。朱棣在控制自己的軍隊之餘,還迅速挾持寧王,控制了東北方向的另一支生力軍。不遠和他為伍的遼王則索性逃到南京避難,也讓朱棣沒有了後顧之憂。此後他不僅可以全力對南方作戰,還能從蒙古地區招募騎兵來擴充自己的隊伍。

在這種大格局下,建文帝從南方各地湊出來的平亂軍,就在戰場上出了不少洋相。空有數量和物資優勢,卻無法在交戰中擊潰對手。大部分陣戰中,朱棣的北軍都勝過了建文帝派來的南軍。正是憑著這種有恃無恐的心理優勢,朱棣得以大膽實施機動策略,最終擊潰和拖垮了建文帝的部隊。


所以,我們在分析兩場叛亂的不同結局時,不能不考慮對立雙方所處的實力對比。武力對比則是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


米南德王問道


我覺得,其實朱棣本來是不能成功的,朱允炆本來也是不會失敗的。對比漢景帝,其實朱允炆的情況要好太多,當時基本上就是朱棣一個人再折騰,當然朱棣也誑了朵顏三衛,但基本上其他的王爺都沒有動手,這個時候大明軍隊戰鬥力還是很不錯的,雖說朱元璋殺了很多功臣,但人才還是很多的,打天下有難度,平天下沒問題,而且南京離北京很遠,中間有黃河,有淮河,有長江,不說別的,就算濟南城也不是朱棣能攻克的,但朱棣還是贏了,最大的原因還是朱允炆自己,從這點來看,朱允炆遠不如崇禎,也不如明英宗。

朱允炆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一般開國以後的第二三個君主都不會太差,但朱允炆稀裡糊塗的輸了江山,很多人說是因為朱允炆下令不得傷害朱棣,我對這個事表示懷疑,很多書上都說了,朱允炆曾問過朱元璋,如果將來朱棣他們反了怎麼辦?而且書上也留下了朱棣看不起朱允炆的記載,這意味著朱允炆知道藩王的危害,所以後來才削藩,而且朱允炆也確實收拾了幾個藩王,雖說是囚禁,但也能看出來已經下定決心了,這個時候朱棣已經反了,自古無情帝王家,朱允炆真的會下令不傷害朱棣嗎?

朱允炆最大的問題就是用人不當,或者說不知道什麼人可用,耿炳文不過輸了兩場,就再不啟用,耿炳文也許野戰不行,但守城應該沒有問題。李景隆一塌糊塗,卻信任有加。建文帝信任的幾個大臣,齊泰、黃子澄,包括方孝儒,不說個人品德,若說政治謀略、治國才能、運籌帷幄的能力,實在太差,好好的一盤棋都輸了。

朱允炆登基的時候,應該說形勢還不錯,最後的結局,最應該承擔責任的不是朱元璋,而是他自己,假使這個時候是崇禎或明英宗,我相信朱棣也不會成功的。


一花一塵埃


漢景帝的削藩其實是不成功的,他的削藩導致“七國之亂”,讓漢朝陷入慘烈的內戰之中,漢景帝最後也僅僅是慘勝而已,雖然造反的幾個藩國被削了,但是帝國內還有很多的藩國,漢景帝也無力繼續削藩。真正成功的應該是漢武帝。

漢景帝削藩

在劉邦擊敗項羽、贏得楚漢之爭的過程中,為了爭取那些手握兵權的實力派,劉邦在採取郡縣制的同時採取了分封制,分封了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王,並分給他們封地作為封國,使得他們成了相對獨立的國家,然而這並非長久之計,劉邦在世之時為了消滅這些異姓王,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最終將這些異姓王幾乎剷除乾淨,換上了自己子弟作為新的藩王,在劉邦看來,讓劉姓人當藩王,不會顛覆中央政權。

然而,劉邦小看了他的子孫的野心,到了漢景帝時期,隨著血緣的疏遠和各個封國實力的增強,分封在各地的劉姓王國掌握了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郡縣和人口,對中央政權形成了威脅。

漢景帝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漢景帝決定削藩。

漢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漢景帝採納晁錯的建議正式開始削藩,他採取了比較粗暴的、直接削減封國領地的方法,當削地的詔書送達到吳國時,原本就與中央不和的吳王劉濞(漢景帝在做太子時用棋盤砸死了吳王世子)斬殺來使,宣佈起兵,要“清君側”並且聯合其他六國一起起兵,史稱“七國之亂”。

剛開始,七國叛軍軍威很盛,打敗了數萬漢軍,並將平叛的梁王(漢景帝的親弟弟)軍隊擊敗,身在長安的漢景帝大為震驚。漢景帝立即起用周亞夫,最終漢軍在周亞夫的率領之下擊敗了七國聯軍,歷時三個月的七國之亂被平定。經此一戰,漢景帝將所有的封國被都削減成一郡之地,並取消了國王的官吏任免權,極大的鞏固了中央政權。

建文帝削藩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後,鑑於元朝宗室較弱的教訓,他決定分封諸子為藩王,而且給與藩王以一定的兵權,原意是讓藩王們鞏固中央政權,以免國家落入外人之手,然而朱元璋不明白,這樣政權雖然不會落在外人手裡,卻增加了朱家內部的不穩定因素,那些手握兵權的宗室藩王始終對皇位虎視眈眈。

朱元璋去世之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史稱建文帝。建文帝繼位之後,覺得那些手握兵權的叔父們對他來說是很大的威脅,而那些叔父們也對乳臭未乾的建文帝不以為然。於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建文帝決定先下手為強,採納了黃子澄的意見開始削藩。

在削了幾個軟柿子藩王之後,碰到了一塊硬石頭——燕王朱棣,要知道朱棣不僅僅是藩王,而且是當時在世的最能打的武將了,他一直在北方邊境上與蒙元殘餘勢力作戰。朱棣胸懷大志,對朱允炆繼位早就忿忿不平,如今建文帝削藩到他的頭上,自然不能忍,於是起兵造反。

後來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由於建文帝下達的“勿傷吾叔”的命令,以及李景隆等人的錯誤指揮,朱棣攻破南京城,建文帝不知所蹤,朱棣終於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皇位,史稱“靖難之役”。

建文帝的削藩,由於操之過急,自己的隊友太過豬隊友(黃子澄的削藩政策,李景隆的指揮),而且對手實力太強(朱棣是當時最強的武將),建文帝削藩失敗,反而斷送了自己的皇位。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能夠成功削藩,而且付出極小代價、取得顯著成果的當屬漢武帝,他不僅將漢初以來不斷髮展、尾大不掉的諸侯國拆分成很多不具備威脅的小國,而且沒有激起任何的造反行動,以微乎其微的代價解決了心頭大患,其中的原因很多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這個靈丹妙藥就是推恩令。

漢武帝

推恩令,顧名思義,就是諸侯國的國王將皇上的恩典(封國的土地、財政)繼續分封給自己的兒子們,推恩令的最早提出者是賈誼,他曾在《治安策》中向漢文帝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漢文帝雖然也部分採納,但是推行較為緩慢,並沒有得到較好的效果。

最終將推恩令發展和完善的是漢武帝的大臣主父偃,而將推恩令頒佈實行的是漢武帝。

主父偃

原本,漢朝時王國的繼承都是嫡長子繼承製,即國王去世之後,王位和整個王國都由嫡長子(世子)繼承,其他的王子什麼也得不到,這樣一來,國王雖然換了,但是王國還是那個王國,而且經過幾代的積累,一些較大的王國的實力不亞於中央政府,對中央政府形成了很大的威脅。而中央政府又不能隨意削藩,否則會像漢景帝時期那樣,引發七國之亂,後果難以預料。

所以主父偃將推恩令進行了完善——各個封國的國王將皇上的恩典廣而分之,以後國王的世子可以繼承王位,但是國王的其他兒子們將不再是一無所獲,而是可以獲得王國的部分土地,建立侯國。

推恩令有幾個好處:

一、削弱了王國的實力,藩國國王的其他兒子們的侯國分到了王國的部分土地,而且在漢朝侯國歸郡縣管轄,意味著這些侯國的土地和財政其實是歸了中央,這樣下去,幾代之後,那些大的藩國估計也就剩下幾個城池了。

二、將藩國和中央政府的矛盾變成了藩國內部之間的矛盾。原本國王的其他王子們對王國的土地和財政是沒有任何指望的,現在有了推恩令的政策支持,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著想,必然會去跟藩國的國王極力爭取,這樣藩國的國王們要疲於應對這些兄弟們,就沒有精力和實力與中央政府對抗了。

雖然推恩令是個很不錯的政策,但是僅僅有推恩令就能順利的削藩了嗎?沒那麼容易,因為推恩令的施行是需要時間的,只有等這一代的國王死了之後才能實施,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才能完成這一過程。所以漢武帝除了推恩令外,還有其他的殺手鐧,只有這些政策配合使用,才能更好的完成削藩這一重任。

酎金律

酎金是指漢朝時諸侯在宗廟祭祀時隨同酎酒所獻的黃金,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國人口數獻黃金助祭,如果所獻的黃金成色不足或者數量不足,則“王削縣,侯免國”,就是說王國要削掉封地(以縣為單位),侯國則要除掉國家的封號。

其實這個政策從漢文帝時期就有,但是一直沒有很好地執行,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武帝以此為理由,趁機削弱各個封國的實力,屬於慢刀子割肉,溫水煮青蛙,一次削你一個縣,你也不可能為了一個縣跟中央政府打一仗,所以酎金律是推恩令的一個重要補充。

附益之法

簡單的說,就是不允許諸侯王們結交大臣,防止他們形成政治集團,只讓他們享受賦稅,而不允許干涉地方行政,這樣諸侯王們光有錢而不能結交大臣,有錢只能吃喝玩樂,而不能形成政治集團,從而也就失去了與中央政府爭雄的政治和軍事實力。

私出界罪

這是針對諸侯王而定製的罪名,是指諸侯王們不能隨意越過封國的疆界,限制了諸侯王們的自由行動,使得他們不能隨意結交,不能隨意活動,一旦發現有人私出國界,就會被降爵。

不過還好漢朝時候封國還算比較大,像明朝的那些藩王們封國其實就是一個大城市,這些藩王們基本連城市都出不去,也是憋屈得慌。

所以,漢武帝能夠將當時的諸侯國的實力限制住,並且逐步的對個諸侯國進行削弱,不僅僅是因為推恩令的施行,在實施推恩令的同時,漢武帝還巧妙地利用了酎金律、附益之法和私出界罪等輔助手段,最終將諸侯國的威脅消除於無形之中,這一事件也體現了漢武帝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段,不愧為千古一帝。

更多歷史故事,請關注“天涯看點”微信公眾號。


天涯看點歷史號


景帝的處理方式和朱允文的處理方式都差不多,景帝之所以勝利有周亞夫,而朱允文卻是大草包李景隆。

平叛主帥選擇的對錯,決定了最後的勝利,再就是一旦開戰,景帝全力支持平叛,絕不掣肘周亞夫的平叛措施,即便是自己的弟弟梁王一再求救,景帝也置之不理,這樣就為周亞夫贏得了時間。最終平定七國叛亂

對比之下,朱允文主帥的選擇就是錯誤,李景隆不過是勳貴之後,沒有任何作戰經驗。剛開始真定侯耿炳文不過是吃個小虧,就被朱允文罷免兵權。過於急躁,黃子澄,方孝儒都是書生領兵,從任何方面來看,朱允文都沒有輸的道理。可見朱允文的能力比景帝差的太遠。

景帝與朱允文在開始的都有些驚慌失措,景帝更是被迫誅殺晁錯。藉以平叛,朱允文更是放了裝瘋的朱棣。但後期景帝做的很好,朱允文就沒有做對過,一步錯,步步錯。最終導致靖難,叔叔篡位,自己落了個失蹤不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