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削藩,为什么汉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没扛住?

糯米丸子糯米


一、帝王自身存在着差距

汉景帝和建文帝两人的差距是两人结局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几点:

1、继位方式。汉景帝继承的父亲汉文帝的皇帝,而建文帝继承的是爷爷明太祖的皇位,无疑在正统性汉景帝要比建文帝更有信服力。汉景帝面临的反叛是刘家旁系远亲的反叛,而建文帝面临的可是朱家嫡亲的反对。所以继位方式的不同,让他们面临的“清君侧”问题有事有差异的。

2、执政经验问题。无疑汉景帝年长,治国经验要比建文帝反复。而且七国之乱发生时汉景帝已经继位三年,已经是站稳了脚跟。靖难之役发生在建文帝继位第一年,根基不稳。很明显的执政经验问题,导致建文帝操之过急。

3、个人能力上。

这一点很重要,帝王的个人能力往往是觉得成败的关键,朱棣最终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建文帝自己给的“助攻”。

帝王的能力包括性格等都是影响国事的重要因素。建文帝不如汉景帝,如同样面对以“清君侧”名义的反叛是,汉景帝异常果断狠辣,毫不犹豫地将建议他削藩的亲信大臣晁错处死,断绝的叛军起兵造反的借口。而建文帝却不行,舍不得对几位亲信动手。

建文帝的懦弱摇摆不定还体现在前线大将军事上的干预,见事不利就更换主将,动摇军心。汉景帝则不同,七国之乱发生后,汉景帝全权任用父亲时代就看中的周亚夫平叛,直到平叛结束。

二、叛军的形势也不同

1、反心不同。

吴王刘濞老早就对汉景帝不满,刘濞的太子在汉文帝时期就是被当时也是太子的汉景帝砸死的,吴王由此对朝廷心生不满,从此不遵守诸侯对天子的礼节,称病不朝。加上他的吴国实力强大,有反叛的资本。

燕王朱棣的反心应该说并不是老早就有的,很大程度上是朝廷削藩削到他头上,有被逼反的味道。而且削藩是他早北平还处于建文帝派来的人的监视之中,不是早就厉兵秣马,一心反叛的。

2、军事才华不同。

吴王在汉高祖时期也是上过战场的,有军事能力,但此时反叛时隔二三十年,早已养尊处优惯了,不能亲自上战场。此外他早已年老,时日无多。估计他的手下斗志不强,

但是朱棣不同,他久经战场,更关键是年富力强,反叛后经常在前线冲杀,燕军的士气

很高,这样的有前途的老板值得他们拼搏。

3、吴王过早称帝,朱棣一直等到最后。

汉景帝诛杀晁错后,吴王就自称东帝,摆明不再是“清君侧”了。这引起其他诸侯王的不满。他本来纠结六国参与,这些人有的被裹挟有的是投机,并不是对吴王有多推崇。如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围攻齐都临淄,三月不下。等到朝廷大军前来,三王便退兵回到封国。胶西王回国到汉营请罪,被斥责叛乱后羞愧自杀而死。济北王刘志则是被胁迫参与叛乱,后来他未发兵。

吴王称帝过早暴露了他的真实意图,很多人反对削藩只是以武力逼迫朝廷让步的,可不是真的要谋反,毕竟人们还是知道什么是正统的。

4、后方问题。

吴国的后方是越国,他们本来是中立,后一见吴国战败,在朝廷的鼓动下,就立刻对逃到这里来的吴王下手。

朱棣身居北平,没有后方之患,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敌国北元蒙古。这个地方是朝廷和朱棣自己都不敢轻易犯险将它卷进来的。

总之,除了吴王刘濞和燕王朱棣的差异外,汉景帝和建文帝存在的差异也是造成汉景帝成功而建文帝失败的关键,


微史春秋


其实,早在做皇太孙时,汉景帝就是少年朱允炆心中的不二偶像。削藩的好些步骤,朱允炆更是一板一眼照着汉景帝学。而且他登基后的形势,更比汉景帝好太多。大明朝中央军力实力,对边境藩王是压倒性优势,绝非控制区域困于关中平原,一度要硬杠六十万叛军的汉景帝可比。理论上说,朱允炆“削藩”,本该比汉景帝更轻松才对。

可一个要命原因,却终于叫朱允炆与汉景帝“同人不同命”:朱允炆个人能力上的差距。

其实实事求是说,削藩成功且延续“文景之治”的汉景帝,能力问题也很严重。比如七国之乱刚爆发时,他就出现了严重判断失误,听信大臣袁盎的谗言,果断杀害了力主削藩的能臣晁错。不但自坏长城杀死了文景时代汉朝最杰出战略家,更叫叛军气焰更加熏天,险些就自毁战局。但比起断送皇位的朱允炆来,汉景帝却至少有三个关键能力,都比朱允炆强得多。

第一个能力,就是战略规划能力。

当拼凑了六十万规模的“七国叛军”,大张旗鼓向着关中平原杀来时,开局时一度惊慌失措的汉景帝,却是早早扎好了口袋。“以梁委之,绝其粮道”的战略,被不折不扣执行。汉王朝以梁国都城睢阳为屏障消耗叛军,再以断粮袭击的方法发起总攻,很快就令嚣张的叛军师老兵疲,陷入崩溃境地。可以说,从叛军强攻梁国的那一刻起,这场撞进汉景帝套路里的叛乱,败局就已注定。

这样的规划能力,一千五百多年后的朱允炆,每一招“削藩”也看似深思熟虑,可一开始只挑软柿子周王等人狠捏,还错过了可以提前扣押朱棣的机会。后来朱棣撕破脸皮造反后,迅速集结百万大军讨伐的朱允炆,更是半点战略规划都没有,满脑子就想着用优势兵力怼死朱棣,却是不出意外,败的稀里哗啦。

可以说,比起汉景帝从头到尾的战略来,认真学习的朱允炆,在战略规划层面,却是皮毛都没学到。完全好似王八拳乱打,自然也就不出意外,被好叔叔朱棣揍得头破血流。

而比起战略规划能力来,朱允炆同样差得远的,是心理素质。

比起刘邦李世民朱元璋朱棣这些铁腕帝王来,汉景帝的心理素质,显然是弱得多。否则也不会干出冤杀晁错的蠢事。但接下来恢复冷静的汉景帝,还是在平叛战场上展现了强大心理素质。特别是平叛的拉锯战时刻,汉景帝委以重任的主帅周亚夫,咬牙坚持“以梁委之”的战略,导致苦守睢阳的汉景帝亲弟弟梁王刘武,惨遭数十万叛军狠打。这下各方压力全来,死催周亚夫援救梁王。却唯独汉景帝头脑冷静,硬把这类声音全压下。

也正是因为这不遗余力的力挺,一代名将周亚夫,才得以放开手脚打开一场,率领着兵力严重劣势的汉军出奇制胜,在叛军最人困马乏的一刻发起暴烈攻击。曾经震撼汉王朝全境,双方参战兵力近百万的七国之乱,就这样不出三个月就波澜不惊扫平,堪称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这奇迹的缔造,来自汉王朝自晁错军事改革后满血上升的战力,也来自周亚夫出神入化的指挥。但最重要的,却是汉景帝在战争关键时刻,能够顶住一切干扰的心理素质。

放在朱允炆身上,这“心理素质”却一次次给造反的燕王朱棣送大礼。朱棣造反初期,明朝开国名将耿炳文就一度重创朱棣,可偏偏朱允炆嫌耿炳文赢的太慢,拍脑袋换上草包主帅李景隆。在这位草包的指挥下,明朝百万大军先后被朱棣吊打。后来朱棣长驱直入,又被明军名将徐辉祖阻击,眼看又是进退不得,却还是朱允炆关键时刻瞎指挥,擅自把徐辉祖调走,直接方便朱棣迅速进击,一举端了南京。把瞎指挥的朱允炆,打得至今下落不明。

如此孱弱心理承受能力,足以和几百年后的亡国之君崇祯“媲美”。

可比这心理素质更弱的,却是朱允炆最致命的一条素质:识人用人能力。

汉景帝能够有惊无险平定七国之乱,最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慧眼识金的用人能力。特别是前线平叛战场上,从主帅周亚夫到战将灌夫窦婴栾布,甚至当时还是少壮派的李广,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当时西汉王朝一等一的军事人才。单看将帅们的作战素质,人数严重劣势的汉军,却是高出一个档次。在叛军师老兵疲后,高素质的汉军主力吊打没素质的几十万叛军,基本没有悬念!

放在朱允炆身上,却更生动诠释了一个事实:一个用人昏聩的皇帝,是怎么把满手好牌打烂的。朱元璋临终前,为朱允炆留下了强大人才团队,带兵的郭英耿炳文徐辉祖,每一个都是顶级名将。文官卓敬等人,也是不世出的战略人才。可朱允炆呢?放着这些人才不用,偏信身边齐泰黄子澄等腐儒,对实在亲戚李景隆更是宠信有加,简直到了挨打多次依然不悔的地步。

而最为讽刺的是,在朱棣兵临南京的时刻,朱允炆本可还有坚守机会,但正是朱允炆最信任的李景隆临阵反水,替朱棣打开城门,完成了中国古代造反史上独家奇迹:

大一统王朝里,藩王首次造反成功。

综合说来,这位少年时就景仰汉景帝的朱允炆,虽然常被后世文人同情,但以个人能力说,就是一位目光昏聩毫无规划能力,且心理素质极度孱弱的帝王。这样的素质,别说扛住“削藩”,基本什么事都扛不住。以这个意义说,燕王朱棣造反成功,开创大明辉煌的永乐盛世,对于明王朝来说,真是救命的意义!


我们爱历史


最根本原因是年龄呀,汉景帝刘启当皇帝的时候应该是31岁的样子,朱允炆继位的时候才21岁,毕竟少了10年,崇祯悲剧很大原因就是自己太年轻了,等不得。有些事情还是要慢慢来的。


一、 前代君主的责任

汉景帝的江山是从其父汉文帝手中接掌的,文帝可算的上是中国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之一,在他的治理下,汉朝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刑罚也大大的减轻,甚至有记载说一年的犯罪案件只有几十起,几乎到了废除刑罚的地步。不仅如此,汉文帝还是一个慧眼识才的君主,他在巡视细柳营时,发现了周亚夫这位治军将才,并予以重用,并在临终时,嘱咐汉景帝,如果遇到危难,周亚夫是一个可堪大用的大帅之才,让景帝一定要相信他。而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汉文帝的判断,正是周亚夫率领着汉军在短时间内镇压了“七国之乱”。

建文帝的江山是从祖父朱元璋的手里得来的,跟汉文帝截然相反,明太祖朱元璋的血腥在历史中是出了名的,他深知自己孙子是个柔弱的人,而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这帮老兄弟们又都是一群强悍、有能力的人,为了能将政权顺利的交给孙子,朱元璋一次又一次的罗织各种罪名对功臣宿将进行残酷的屠杀,直到把开国功臣们几乎杀的一个不剩,他才觉得安全了。可是明智如朱元璋者也有犯糊涂的时候,他只看见了元勋们对建文帝的威胁,却独独看不见自己在各地当藩王的儿子们对自己孙子的威胁,分封诸侯王这一套早在他一千五百年前的西汉就证明是不对的,可他偏偏在一千多年后又开历史的倒车,且赋予了诸侯王更大的权力,并给了他们独立调动所属军队的权力。这显然是非常危险的。政治往往就是一种平衡,当元勋们的力量被全部消灭之后,藩王们的势力就变得无法牵制了,而封建皇权唯我独尊的性质却决定了,皇帝是根本不可能允许除他之外还有不受约束权力的存在,这就导致了朱元璋的继任者必然要收拾这些藩王,而这些拥有既得利益的藩王也一定不会乖乖就犯,所以中央与封藩之间的冲突在朱元璋大杀功臣和分封诸王之时就已经埋下了。

二、 汉景帝与建文帝个人能力的优劣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作为守成之君,汉景帝与建文帝实行的政策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以宽松著称,都大力的发展经济,尽量的少施刑罚,从此看来似乎两人都是比较仁慈的君主。可实际上两人能力上的优劣是非常明显的,汉景帝虽然秉承了其父仁和的治理原则,但他却绝不是一个内心仁厚的人,他不苟言笑,城府很深,且心机很重,从他对自己的儿子刘荣、师傅晁错和功臣周亚夫的处理上来看,这个人心狠手辣而且做事非常干脆。尽管这些性格不受常人所喜欢,但对于一个君王来说却是非常必要的。而建文帝却远没有汉景帝的谋略和阴毒,虽然他的政策是很仁厚、开明的,但在当时那种强藩在侧的险恶环境下,他的柔弱是致命的缺点,尤其是当燕王反叛之后,他居然迂腐的下令让前线的军队只可活捉燕王,不可伤害他使自己背负杀叔的恶名,简直就是一个糊涂的书呆子的说法。这种能力上的差距也使他在应对凶险的时候,想不出或判断不出该如何做正确的事。

三、 所用策略和人才的异同

汉景帝的“削藩”首先下刀的就是最强大的诸侯王刘濞,虽然手法有些猛烈,但却逼迫着刘濞在仓促间起兵反叛,导致七国的叛军无法形成统一的指挥,使周亚夫得以先击破其他的叛军,最后打败了刘濞。而建文帝却反其道而行之,没敢先动最强的燕王朱棣,而是先削其他几个较弱小的藩王,最后再对付燕王,采取的是先易后难的策略。可这一招无疑是明打明的告诉了燕王他必然的下场,作为雄才大略的朱棣,他是不可能会坐以待毙的,于是他表面上装疯卖傻麻痹建文帝,暗地里与心腹密谋,准备造反。在一切基本就绪之后,朱棣从容的诱杀了建文帝派在北京的官员,举兵造反。本来“削藩”这种政策就是一种政治冒险,要削就要抓威胁最大的诸侯下手,但建文帝却反着来,给了朱棣足够的时间去准备和应对,最终导致了失败的结果。

叛乱既然不可避免,那么派什么人去平定叛乱就是核心问题。在这方面,汉景帝要比建文帝幸运,首先是他的父亲汉文帝为他留下了一个大将周亚夫,另外在他的朝堂之上还有窦婴等一批优秀的人才可以让他使用,所以尽管七国的联军有数十万之众,但在这些贤才的指挥之下,叛乱还是很快被镇压下去了。但建文帝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他的祖父朱元璋几乎把所有能征惯战的大将诛杀殆尽,到了建文帝要用人的时候,满朝上下已几乎没有可堪重用的将才,而他任用的齐泰、黄子澄等人又都是一帮儒生,纸上谈兵行,可真要是运筹帷幄、决胜沙场却根本不行。虽然建文帝一次又一次的派遣大军去征剿燕王,但都因将领指挥无方,而白白的损兵折将,最终导致了战争全面的失败。

四、 对手能力的高低

平心而论,尽管七国之乱的首领刘濞在反叛时,其实力要强于后来的燕王朱棣,但才能却不能与朱棣相提并论。朱棣早年随父亲朱元璋四处征战,后来授封燕王,开府北平,镇守明王朝的北部边界。在他坐镇北平的十几年中,他率领军队进行了两次北伐,多次参与在北中国的军事行动,在北方军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朱元璋死后,朱棣无论在年龄还是在排序上都居于诸侯王之首,其声望还是相当高的。而刘濞是汉高祖刘邦兄长的儿子,虽然也有一些军功,但其军事才能是无法跟朱棣相比的。曾经刘濞的手下给他出过分兵绕道出其不意直捣西汉首都长安的妙计,但昏庸的刘濞没有采纳;而同样的情况,朱棣却听从了下属的建议,在战争进行到胶着状态时,率领轻兵绕过建文帝重兵防守的城市,强渡长江,直捣首都南京,毕其功于一役,用一次军事冒险漂亮的完成了“斩首行动”,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所以叛乱对手的才能也决定了两次“削藩”策略的成败。


历史是什么


先从对手的角度来说。

七国之乱时为首的是吴王刘濞,刘濞是刘邦的哥哥刘仲的儿子。刘邦当皇帝后,封刘仲为代王,匈奴进攻代地,刘仲打不过匈奴,就逃到了洛阳。刘邦因为兄弟的缘故,并没有加罪于刘仲,只是将他降封为侯。英布叛乱时,刘仲的儿子刘濞时年二十岁,从征英布。消灭英布之后,刘邦想封一个刘姓子弟在当地镇守,但当时他自己的儿子还都年龄太小,都不合适,所以就封刘濞为吴王,镇守吴、会稽一带。

刘濞镇守的吴地北边是楚国,南边是南越,东南是东越,都不是太需要打仗的地方。所以,虽然刘濞一直积累粮饷,到六十二岁才起兵造反,但实际上他的军事斗争经验并不充足。叛乱开始后,曾有下属提议从长沙方向进攻南阳,再沿武关道进入关中,直奔长安,也有人建议他如果遇到抵抗,不要过多纠缠,就绕过去,直奔洛阳,先占据洛阳。结果他都未能采纳,一直在围攻不肯投降的梁国。

从血统上说,刘濞是刘邦的侄儿,而刘邦的子孙在世的还有很多,帝位远远轮不到刘濞来问津。无论是文帝时期他和朝廷一度关系紧张,还是到景帝时期公开造反,和刘邦的子孙相比,他的血缘关系都要远很多,并没有什么正当性。他唯一能够用来动员各地的诸侯王参与叛乱的,实际上就只有朝廷要削藩,削减诸侯王的封地,以共同的利益把其他诸侯王捆绑在一起。

朱棣就完全不同了。朱元璋当皇帝平定全国之后,就在北方和蒙古残余势力接境的地方,分别分封了秦王、晋王、燕王和宁王四个王,在朝廷派兵出征蒙古的时候,经常会让军事能力突出的晋王和燕王领兵,都护诸将。而到燕王起兵叛乱的时候,秦王和晋王都已经死了,朱棣又马上乘其不备,偷袭了宁王。所以,朱棣本身的军事素养和经验都是比较充足的,对朝廷主要将领的基本情况也比较了解。

从血统上讲,按照朱元璋原来确定的继承顺序,在太子死后,那么下面就应该依次轮到他后面的儿子,也就是秦王、晋王这两个嫡子,而秦王和晋王都在朱元璋还在世时就已去世,那么按照朱元璋确定的原则,无嫡立长的原则,年龄最长的恰恰就是朱棣。只是因为朱元璋特别疼爱朱标,所以朱标死后,才又临时确立朱标的儿子建文帝为皇太孙,成为皇位继承人。也就是说,朱棣本身就是有皇位继承权的。

再从朝廷的角度来说。

汉景帝继位时已经31岁了,又做了很长时间的太子,所以政治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也比较成熟。而在靖难之役发生时,建文帝年仅21岁,还比较年轻,又长期生长于深宫之中,社会经验和政治经验都很缺乏,军事斗争经验更加缺乏。

即便如此,汉景帝在七国之乱之初,也出现了政治判断上的失误,以为可以以政治上的妥协来平息叛乱,先是按照袁盎的意见,诛杀了提出削藩建议的晁错,以堵塞七国之乱的“诛晁错,清君侧”的理由,甚至一度同意袁盎的意见,愿意承诺把已经削减的各诸侯王的封地再还给各诸侯王,以此来平息诸侯王的愤怒和叛乱。在绥靖政策失败之后,才分别派兵遣将去平定叛乱。

在对付叛乱的策略上,汉景帝对周亚夫是完全信任的态度,梁王在受到吴军的围攻后,周亚夫也坚持不派兵救援,而是长围久困,分兵骚扰和袭击敌后,切断叛军粮饷供应道路,然后坐等叛军在坚城之下逐渐疲敝,梁王甚至派人到宫中向太后哭诉,周亚夫也不为所动,朝廷也并未强硬要求周亚夫出兵,更没有因此而临阵换将。

建文帝倒是没有想过退缩妥协以平息燕王的叛乱,而且燕王叛乱始终没有得到其他诸侯的响应,朝廷只需要一心一意对付燕王就行了。朝廷一开始任命耿炳文为主帅,讨伐燕王,其实耿炳文的策略和周亚夫一样,都是先立足于做好防御,防止叛乱蔓延到其他地方,逐步封锁,压缩其活动空间,待敌自弊。但因为初战有几次失利,建文帝就改变主意,又任命李景隆为主帅,主动出击,结果反而被燕王击败。

其实从双方的形势来说,任何时候,朝廷一方都输得起,而叛乱的一方输不起。叛乱在初起的时候,都是兵力不足,地盘比较小的一方,是弱势的一方,所以他们必须集结重兵寻求与朝廷军队进行主力决战,击败朝廷军队后才能打开局面,扩大地盘和政治影响,劫掠州县获取钱粮以支持战争。所以朝廷一方只要做好防御,让叛军无隙可趁,无法扩大地盘和劫掠,用不了多久就会粮饷断绝,内部出现内讧,很快就会失败。


萧武


首先对手和帮手不同

汉景帝时期,大汉中央政权的地位是稳固的。当时的社会精英都是效忠皇帝的,所以汉朝中央军人才济济,太尉周亚夫,曲周侯郦寄,大将军窦婴等。而当时地方诸侯的手下虽不缺钱粮,但太缺少军事人才。

朱允炆时期,造反的朱棣却是一个军事天才。而中央政府内的军事天才全部被朱元璋给剃了个光头。又用了一个草包李景隆,李景隆是朱棣的粉丝,估计在开打之时已被朱棣收买,他不仅白白送掉了近百万军士的性命(关键战役打败,并且失败的非常奇怪),更让人看不明白的是朱允炆还一直信任他重用他,偏偏又是他,在朱棣兵临城下时,悄悄打开城门,引朱棣进了南京城。

阅历不同

汉景帝在接班前,接受了大量的训练,学习了大量知识,对如何管理一个国家进行过演练。就算这样在上任之初也没有推行削藩,而是大量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军事训练,招募人才,为削藩做准备。

朱允炆接班则是个意外,因为太子死的太快了,朱允炆没有接受过相关的训练和实践,草草上位。上位就上位,也没什么,在没有什么准备的情况下,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就开始削藩。从来不考虑你的盟友呢,你的人才呢,你的对手,你的策略。偏偏身边又是一堆没有实践经验的书呆子,结果就悲剧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话前边说的是汉景帝,后边说的就是朱允炆。


新知传习阁


朱允炆与汉景帝之间,差的不仅仅是一个周亚夫。

汉景帝削藩,其实并不成功,要不然怎么会逼出“七国之乱”。

可是,汉景帝是怎么处理的?

首先,晁错肯定是必须死,拉倒菜市口斩首。七国打的旗号不是清君侧吗,那好,我把身边的“奸臣”杀掉,堵住七国的口,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然后,该祭出朝廷的大杀器了——周亚夫。周亚夫统帅中央军从长安出发,直抵河南前线。用自己出色的军事能力,三个月平定战争。

最后,还有隐秘的一招——统一战线。

晁错杀了、周亚夫领兵出征了,那么也不能让七国的后方安稳。秘密派遣使者,到七国的地盘去联络豪强、游侠,组成“敌后武工队”,扰乱叛军后勤。

这一套组合拳,彻底平定了“七国之乱”,给日后的“推恩令”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汉武帝成功的完成了削藩的历史重任。

而朱允文是怎么做的?

在朱棣起兵后,提出削藩的齐泰、黄子澄依然活跃在朝廷上,用自己迂腐、无能的见解,指导着国家大事的运转、前线的成败。甚至前线好几次都有彻底胜利的机会,也被这两个书生的误判给耽误。

朱允文派出去的领兵大将是什么人?李景隆。

此人完全不像他的父亲李文忠,当时的人们就说了:虎父犬子。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出征北平,竟然一败再败,丢尽了父亲的脸面,也丢尽了朝廷的脸。

如果说李景隆无能,那么还有其他能人,都有无数次的机会彻底平定叛乱,比如:平安、盛庸、铁铉,直到“靖难之役”打倒最后,朱棣依然打的很艰苦,被阻拦在前线无可奈何。

南京的丢失,还要拜朱允文另一个脑残的命令。

朱允文对前线的将士们说:“你们千万不要杀掉燕王啊,这样我的名声就坏了。”

我读史书不少,但是一方统帅尽然命令将士,不要杀敌敌人,我真的只看到过这一例。因为朱允文的这个命令,朱棣起码躲过三次必死之局。

“皇帝都下命令不要杀他的叔叔,万一以后人家和好了,找我们这些当兵的报仇怎么办?”前线的军心,从来不稳定。

朱允文不搞统一战线,朱棣搞了。

而且朱棣把统一战线的目标,直接对准了朱允文身边的人——太监。

正是皇宫的太监给朱棣传纸条:南京空虚,人傻、钱多、快来。

朱棣带领精锐部队,绕过重兵防守的城市,轻装南下,拿下南京。

从此,燕王成了光耀后世的永乐大帝,朱允文只能在江湖寻找他的传说。


温乎


汉景帝时候的七国之乱与建文帝时期的靖难之乱,本质上有着非常类似的原因,但双方所处的不同生态位造成了最后不一样的结果。

汉初的分封制度,实际上可以看做是西周的升级版本。不仅因为最后剩下的地方诸侯王都是老刘家的后裔,所控制的地方也大都位于东方和南方。这些封地在当时的战略地位都不如皇室直属的关中和巴蜀等地。


由于匈奴的威胁等原因,汉初开始就将大量中央军调集在首都长安附近,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野战反击力量。这就让中央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凌驾于东方各诸侯的地方部队。后者是从各自分散领地内凑出来的部队,在协同性和战斗力方面都有问题。


所以,只要长安方面不出现重大的决策失误,他们没有输的道理。

再看看千年后的靖难之役,你就会发现很多长安方面的很多关键优势是当时的南京方面所没有的。尽管他们拥有中央大统,还有财力优势,但在武力上却处于劣势。朱棣在北平的军队就是帝国非常倚重的边防军之一,类似的部队也大都集中于边境的各藩王手里。


结果,在靖难战役爆发后,很多边境和内地的王都处于观望状态。他们既不愿意承担叛逆之名,也不愿意帮助削藩情绪浓厚的建文帝平乱。朱棣在控制自己的军队之余,还迅速挟持宁王,控制了东北方向的另一支生力军。不远和他为伍的辽王则索性逃到南京避难,也让朱棣没有了后顾之忧。此后他不仅可以全力对南方作战,还能从蒙古地区招募骑兵来扩充自己的队伍。

在这种大格局下,建文帝从南方各地凑出来的平乱军,就在战场上出了不少洋相。空有数量和物资优势,却无法在交战中击溃对手。大部分阵战中,朱棣的北军都胜过了建文帝派来的南军。正是凭着这种有恃无恐的心理优势,朱棣得以大胆实施机动策略,最终击溃和拖垮了建文帝的部队。


所以,我们在分析两场叛乱的不同结局时,不能不考虑对立双方所处的实力对比。武力对比则是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米南德王问道


我觉得,其实朱棣本来是不能成功的,朱允炆本来也是不会失败的。对比汉景帝,其实朱允炆的情况要好太多,当时基本上就是朱棣一个人再折腾,当然朱棣也诳了朵颜三卫,但基本上其他的王爷都没有动手,这个时候大明军队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虽说朱元璋杀了很多功臣,但人才还是很多的,打天下有难度,平天下没问题,而且南京离北京很远,中间有黄河,有淮河,有长江,不说别的,就算济南城也不是朱棣能攻克的,但朱棣还是赢了,最大的原因还是朱允炆自己,从这点来看,朱允炆远不如崇祯,也不如明英宗。

朱允炆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一般开国以后的第二三个君主都不会太差,但朱允炆稀里糊涂的输了江山,很多人说是因为朱允炆下令不得伤害朱棣,我对这个事表示怀疑,很多书上都说了,朱允炆曾问过朱元璋,如果将来朱棣他们反了怎么办?而且书上也留下了朱棣看不起朱允炆的记载,这意味着朱允炆知道藩王的危害,所以后来才削藩,而且朱允炆也确实收拾了几个藩王,虽说是囚禁,但也能看出来已经下定决心了,这个时候朱棣已经反了,自古无情帝王家,朱允炆真的会下令不伤害朱棣吗?

朱允炆最大的问题就是用人不当,或者说不知道什么人可用,耿炳文不过输了两场,就再不启用,耿炳文也许野战不行,但守城应该没有问题。李景隆一塌糊涂,却信任有加。建文帝信任的几个大臣,齐泰、黄子澄,包括方孝儒,不说个人品德,若说政治谋略、治国才能、运筹帷幄的能力,实在太差,好好的一盘棋都输了。

朱允炆登基的时候,应该说形势还不错,最后的结局,最应该承担责任的不是朱元璋,而是他自己,假使这个时候是崇祯或明英宗,我相信朱棣也不会成功的。


一花一尘埃


汉景帝的削藩其实是不成功的,他的削藩导致“七国之乱”,让汉朝陷入惨烈的内战之中,汉景帝最后也仅仅是惨胜而已,虽然造反的几个藩国被削了,但是帝国内还有很多的藩国,汉景帝也无力继续削藩。真正成功的应该是汉武帝。

汉景帝削藩

在刘邦击败项羽、赢得楚汉之争的过程中,为了争取那些手握兵权的实力派,刘邦在采取郡县制的同时采取了分封制,分封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并分给他们封地作为封国,使得他们成了相对独立的国家,然而这并非长久之计,刘邦在世之时为了消灭这些异姓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最终将这些异姓王几乎铲除干净,换上了自己子弟作为新的藩王,在刘邦看来,让刘姓人当藩王,不会颠覆中央政权。

然而,刘邦小看了他的子孙的野心,到了汉景帝时期,随着血缘的疏远和各个封国实力的增强,分封在各地的刘姓王国掌握了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郡县和人口,对中央政权形成了威胁。

汉景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汉景帝决定削藩。

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正式开始削藩,他采取了比较粗暴的、直接削减封国领地的方法,当削地的诏书送达到吴国时,原本就与中央不和的吴王刘濞(汉景帝在做太子时用棋盘砸死了吴王世子)斩杀来使,宣布起兵,要“清君侧”并且联合其他六国一起起兵,史称“七国之乱”。

刚开始,七国叛军军威很盛,打败了数万汉军,并将平叛的梁王(汉景帝的亲弟弟)军队击败,身在长安的汉景帝大为震惊。汉景帝立即起用周亚夫,最终汉军在周亚夫的率领之下击败了七国联军,历时三个月的七国之乱被平定。经此一战,汉景帝将所有的封国被都削减成一郡之地,并取消了国王的官吏任免权,极大的巩固了中央政权。

建文帝削藩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后,鉴于元朝宗室较弱的教训,他决定分封诸子为藩王,而且给与藩王以一定的兵权,原意是让藩王们巩固中央政权,以免国家落入外人之手,然而朱元璋不明白,这样政权虽然不会落在外人手里,却增加了朱家内部的不稳定因素,那些手握兵权的宗室藩王始终对皇位虎视眈眈。

朱元璋去世之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建文帝继位之后,觉得那些手握兵权的叔父们对他来说是很大的威胁,而那些叔父们也对乳臭未干的建文帝不以为然。于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建文帝决定先下手为强,采纳了黄子澄的意见开始削藩。

在削了几个软柿子藩王之后,碰到了一块硬石头——燕王朱棣,要知道朱棣不仅仅是藩王,而且是当时在世的最能打的武将了,他一直在北方边境上与蒙元残余势力作战。朱棣胸怀大志,对朱允炆继位早就忿忿不平,如今建文帝削藩到他的头上,自然不能忍,于是起兵造反。

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由于建文帝下达的“勿伤吾叔”的命令,以及李景隆等人的错误指挥,朱棣攻破南京城,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的削藩,由于操之过急,自己的队友太过猪队友(黄子澄的削藩政策,李景隆的指挥),而且对手实力太强(朱棣是当时最强的武将),建文帝削藩失败,反而断送了自己的皇位。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成功削藩,而且付出极小代价、取得显著成果的当属汉武帝,他不仅将汉初以来不断发展、尾大不掉的诸侯国拆分成很多不具备威胁的小国,而且没有激起任何的造反行动,以微乎其微的代价解决了心头大患,其中的原因很多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灵丹妙药就是推恩令。

汉武帝

推恩令,顾名思义,就是诸侯国的国王将皇上的恩典(封国的土地、财政)继续分封给自己的儿子们,推恩令的最早提出者是贾谊,他曾在《治安策》中向汉文帝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汉文帝虽然也部分采纳,但是推行较为缓慢,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效果。

最终将推恩令发展和完善的是汉武帝的大臣主父偃,而将推恩令颁布实行的是汉武帝。

主父偃

原本,汉朝时王国的继承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国王去世之后,王位和整个王国都由嫡长子(世子)继承,其他的王子什么也得不到,这样一来,国王虽然换了,但是王国还是那个王国,而且经过几代的积累,一些较大的王国的实力不亚于中央政府,对中央政府形成了很大的威胁。而中央政府又不能随意削藩,否则会像汉景帝时期那样,引发七国之乱,后果难以预料。

所以主父偃将推恩令进行了完善——各个封国的国王将皇上的恩典广而分之,以后国王的世子可以继承王位,但是国王的其他儿子们将不再是一无所获,而是可以获得王国的部分土地,建立侯国。

推恩令有几个好处:

一、削弱了王国的实力,藩国国王的其他儿子们的侯国分到了王国的部分土地,而且在汉朝侯国归郡县管辖,意味着这些侯国的土地和财政其实是归了中央,这样下去,几代之后,那些大的藩国估计也就剩下几个城池了。

二、将藩国和中央政府的矛盾变成了藩国内部之间的矛盾。原本国王的其他王子们对王国的土地和财政是没有任何指望的,现在有了推恩令的政策支持,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着想,必然会去跟藩国的国王极力争取,这样藩国的国王们要疲于应对这些兄弟们,就没有精力和实力与中央政府对抗了。

虽然推恩令是个很不错的政策,但是仅仅有推恩令就能顺利的削藩了吗?没那么容易,因为推恩令的施行是需要时间的,只有等这一代的国王死了之后才能实施,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一过程。所以汉武帝除了推恩令外,还有其他的杀手锏,只有这些政策配合使用,才能更好的完成削藩这一重任。

酎金律

酎金是指汉朝时诸侯在宗庙祭祀时随同酎酒所献的黄金,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国人口数献黄金助祭,如果所献的黄金成色不足或者数量不足,则“王削县,侯免国”,就是说王国要削掉封地(以县为单位),侯国则要除掉国家的封号。

其实这个政策从汉文帝时期就有,但是一直没有很好地执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以此为理由,趁机削弱各个封国的实力,属于慢刀子割肉,温水煮青蛙,一次削你一个县,你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县跟中央政府打一仗,所以酎金律是推恩令的一个重要补充。

附益之法

简单的说,就是不允许诸侯王们结交大臣,防止他们形成政治集团,只让他们享受赋税,而不允许干涉地方行政,这样诸侯王们光有钱而不能结交大臣,有钱只能吃喝玩乐,而不能形成政治集团,从而也就失去了与中央政府争雄的政治和军事实力。

私出界罪

这是针对诸侯王而定制的罪名,是指诸侯王们不能随意越过封国的疆界,限制了诸侯王们的自由行动,使得他们不能随意结交,不能随意活动,一旦发现有人私出国界,就会被降爵。

不过还好汉朝时候封国还算比较大,像明朝的那些藩王们封国其实就是一个大城市,这些藩王们基本连城市都出不去,也是憋屈得慌。

所以,汉武帝能够将当时的诸侯国的实力限制住,并且逐步的对个诸侯国进行削弱,不仅仅是因为推恩令的施行,在实施推恩令的同时,汉武帝还巧妙地利用了酎金律、附益之法和私出界罪等辅助手段,最终将诸侯国的威胁消除于无形之中,这一事件也体现了汉武帝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段,不愧为千古一帝。

更多历史故事,请关注“天涯看点”微信公众号。


天涯看点历史号


景帝的处理方式和朱允文的处理方式都差不多,景帝之所以胜利有周亚夫,而朱允文却是大草包李景隆。

平叛主帅选择的对错,决定了最后的胜利,再就是一旦开战,景帝全力支持平叛,绝不掣肘周亚夫的平叛措施,即便是自己的弟弟梁王一再求救,景帝也置之不理,这样就为周亚夫赢得了时间。最终平定七国叛乱

对比之下,朱允文主帅的选择就是错误,李景隆不过是勋贵之后,没有任何作战经验。刚开始真定侯耿炳文不过是吃个小亏,就被朱允文罢免兵权。过于急躁,黄子澄,方孝儒都是书生领兵,从任何方面来看,朱允文都没有输的道理。可见朱允文的能力比景帝差的太远。

景帝与朱允文在开始的都有些惊慌失措,景帝更是被迫诛杀晁错。借以平叛,朱允文更是放了装疯的朱棣。但后期景帝做的很好,朱允文就没有做对过,一步错,步步错。最终导致靖难,叔叔篡位,自己落了个失踪不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