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漢語的胡志明,為什麼在越南建國後立馬下令廢除漢字?

黃尚雲


越南曾經使用了一千多年的漢字。

從歷史上來看,秦始皇曾經派遣大量部隊兵分兩路,一路向北出擊匈奴,一路向南征服百越,越南北部在當時就屬於嶺南三郡中的象郡管轄。漢武帝在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消滅了已經立國百年的南越國,並設置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從此之後的一千多年中,越南中部、北部基本上都是中原王朝的直接領土(不是藩屬國,是直接管轄的)。所以,那裡自然也是說漢語,寫漢字,參加科舉考試,除了路程稍遠,與其他地方沒任何區別(比如唐代大詩人王勃就是去交趾探親的時候在海上遇難的)。

因為受中原文明影響,越南南部地區在公元13世紀左右仿照漢字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文字——字喃(也叫喃字,其實和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什麼的都是直接使用漢字的偏旁部首或者直接採用漢字來適用自己的發音),這種文字在越南地區一直在使用,但是官方也同時在使用漢字,甚至越南的史書也都是用漢字寫的。

1858年法國殖民越南之後,宣佈漢字乃是“與進步嚴重不相容的文字”,1917年法國殖民者在強制廢除了科舉制的同時又禁止當地使用漢字和字喃,並且推廣用拉丁字母書寫的越南“國語字”。

△越南順化皇宮太和殿

1945年,精通漢語的胡志明對國內宣讀了用“國語字”書寫的《獨立宣言》,隨後又在憲法中規定:只有會寫國語字的公民才具有被選舉權,如此一來,越南就在法律上斷絕了與漢字、字喃的關係了。但是這也給越南帶來了很多不便——畢竟越南史書都是用漢字寫的啊!


國史通論


現在的越南,從文化視角看,是個很奇怪的地方:到處都是中國式建築,到處都是中國漢字,中國人到那旅遊,感覺夢迴1980年代的某處故鄉;而來來往往那些顴骨外翻、皮膚黝黑的越南本地人,看著他們祖先留下的文字,一臉懵逼,安靜地看著你念念有詞,像面對從天而降的文化界大佬。

(圖:現今還會書寫漢字的越南人)

越南的文化遺址像中國,當然是因為他們過去一直都使用漢字。在二千多年的歷史中,他們與日韓一起,都是東亞以中國為中心的“漢字文化圈"的附庸,官民都使用漢字,並因此得與拉丁語歐洲基督教文化圈、及阿拉伯語中亞回教文化圈鼎峙而三。

現在的越南人除非專門學者,根本對家門口的古建築物上的文字一無所知,也是在近代以後,越南逐漸廢除了漢字,讓他們的文化傳統斷流而致。這個結果,如今很多人歸咎到胡志明身上,認為是他在1945年領導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後,頒佈法令廢漢字,定以羅馬拉丁字母為基的越南文字作國語後才這樣的。這樣的說法當然不客觀。


古代越南其實已經制造有自己的文字,只是漢字是作為第一書寫文字來定位的。甚至可以說,越南歷史上其實也一直努力三件大事:從中國獨立,從中國獨立,還是從中國獨立,漢字獨立也是他們一直都在考慮的問題。

(圖:到處可見漢字的越南境內建築)

越南這個國家,且不論在古代地界是否歸屬中國這個問題了,至少可以明確的是,他們早在漢代以前就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向來都是中國的屬地或藩屬國,特別是以河內為中心的紅河三角洲一帶區域。直到19世紀初,大清沒落,自顧不暇,更無法保護他們無恙,越南被法國殖民,開始和中國漸行漸遠。也就是說,在此之前,越南無論政經還是文化、文字,是真正的徹底信從“中國模式”的,什麼都亦步亦趨。

古代越南和越南人,本來就和中國及中國人傻傻分不清,大概一千年左右的時間裡實質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蠻夷之邦,文化不昌,用漢字、學中國文化是理所當然的。我們現在知道的是,漢平帝時太守錫光就在越南建治學校,學習儒家經典,到了李朝時代更是什麼都學中國。這是一個以漢語為中心的文教制度,維持到19世紀末。但是這個地方的人也一直都不安心當中華帝國的“孫子”的,遠古越南被中國人稱為“交趾”,據說粗淺的意思就是兩個腳趾相交,以國人缺啥補啥的命名智慧,似乎也恰說明這個腳趾頭交在一起的蠻夷,曾多讓我大中華帝國如何不省心吧。

但是就在李朝時,因為越南人說話的口語和漢字書面語的衝突問題,他們就已經自造文字,是為“喃字”,即漢喃文字,是借用漢字六書搞出來的。但這個東西因為是生造,和朝鮮文字後來生造的“諺文”一樣,既難適應,也比較粗俗,在記錄、寫文章等方面有很多問題,所以並沒有立刻得到普遍使用,在往後的長時間裡,越南凡正經或莊重的地方絕大部分還是用漢文書寫。但同樣需要正視的是,在15世紀的越南黎朝及往後,字喃也得到很大推廣,一些據此寫就的詩文出現了很多。這就形成了這樣一種“雙重架構”的文字使用情況:字喃始終沒有取代漢字,漢字是他們的第一書寫文字,但是字喃也從此與漢字一起並行於安南,其使用對於越南的民族文化和文學起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也就是說,越南廢除漢字的思想和歷史淵源,要遠遠早於胡志明時期。可以說,越南雖長期為中國附庸,但是和朝鮮一樣,或者因為言文不對應的困擾,或者因為在古代就有潛藏有民族主義勢力意欲排斥漢字,希望有自己的國家文字的這個呼聲,也是自始至終的,只是相對式微,不成氣候。抵制漢人“侵略”,可說是過去越南歷史的大主題,文字獨立本來就是首要利器,只是一直沒搞成功而已。


越南後來在胡志明政府時期,明令廢除漢字,改用羅馬拉丁字母為基的越南文字,還有一層原因在於法國的殖民統治因素。

近代越南,和宗主國中國一樣,淪為西方殖民地,遭受法國統治。1858年法軍入侵越南峴港,1885年正式打下越南。本來,法國只是抱著打劫的心理掠奪下越南的,到了20世紀初,他們徹底搞定了越南,已經準備吞下,完全據為己有,所謂“欲滅其國,必滅其文字文化”,他們開始施行體系化的廢除漢字和喃字的政策,有意讓所有越南人都改學拉丁拼音文字。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越南原本以漢學為基礎的傳統教育體系幾乎全面衰敗,漢字和漢語的使用範圍日益縮小。雖然一些有志之士在一定範圍內繼續維持漢字教育,也努力學習和傳承漢字,比如胡志明本人,出身乂安省南壇縣知識分子家庭,漢學素養極好,漢字書法還可以,因為常年生活在中國漢語也流暢,而且還會寫中國舊體詩。但是,因為法國的文化及文字政策,漢字文化傳統在越南也差不多瀕臨破碎,逐漸退出了越南通用書寫文字的歷史大舞臺。羅馬拉丁化的“國語字”全面佔領越南朝野,城市邊鄉,官員農民。

這種狀況,陸續影響和力壓近百年,到了1945年,胡志明領導的政府獨立,其實漢字在越南也差不多已經失去了優勢和主力市場地位,社會基礎已經非常薄弱了。即便想回歸漢字,恐怕也是有心無力了吧。


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誕生。1954年,越南贏得著名的“奠邊府大捷”,迫使法

國簽訂協議,解放北半部國土。 伴隨著國家去殖民化的進程,漢字存廢問題再一次需要得到表決。

即便到了那時,越南其實對中國一直都有隱藏的敵視和恐懼心理。胡志明再深通中國文化,也畢竟是越南人,他本人對於中國、中國人、中國文化特別是中國漢字,都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心態。所以在1945年獨立建國後,無論是各方面的考慮,廢除漢字都變得理所當然。

本來,在20世紀初,差不多和我們的新文化運動同步,越南內部自己的知識分子也在討論廢除漢字問題,討論選擇拉丁文字代替漢字與喃字的利弊論爭。很大一種聲音認為,漢字文學被消除,“國語字”推行,對他們而言是民族之大幸事,認為說當民族淪為奴隸,以漢字為承載的儒學傳統沒有實在意義,救不了國家和人民,越南拉丁文字的“國語字” 成為“民族文字”勢在必行。於是積極推廣國語字,最領先的是東京義塾運動,接著像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之類都是著名例子。

而胡志明本人,一生追求的是民族獨立,其餘一切都可以說是達成這一目標的憑藉。所以,他本人中國文化素養如何,和中國的關係友好如何等等,不過都是交誼而已。諸如他曾經的經典名言,“儘管越南人吃了上百年的法國屎,但那總比吃兩千年的屎舒服”,都表明他對中國態度的曖昧。而越南作為一個民族國家,倘若要徹底獨立,擺脫鄰國的影響,讓越南文化及越南文字向新時代的自身轉變,棄漢字改用“國語字”是毫無疑問的事情。越南建國後,胡志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漢字,並且把以羅馬拉丁字母為基礎的越南文字作為國語。

當然,還有一層原因,是喃字與漢字都難完好地對應越南語,且難認、難記、難寫,尋常百姓根本無力學習和讀懂,在掃盲和建設本土語文運動中,漢字不是很好選擇。也從此,在越南,“國語字”成為他們正式的官方語言,字喃只少數專家才認識,而漢字則只有一些廟宇的和尚才會認得一二。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有句,偉大的帝國就像蛋糕一樣,最容易消失的是它的邊緣。

這句話對於如何看待中越關係而言,也許也是很有啟發的吧,文字的存續與否反倒是很其次的問題。也所以,現在很多學者認為,東亞歷史上一直就有“東亞”的概念,近代“佚失”了,現在呼籲需要重建,我作為讀者,對此是完全不樂觀的。

(圖:東亞文化圈諸國在廢除漢字後面臨的文化傳統斷裂問題)

中國歷史無數經驗都在提醒我們,“臥榻之側”的“朋友”往往是才最危險的。與其幻想別人的現實感激和文化回顧,還不如自己多補習功課,對嗎?

2018,12,4,晚閒談

感謝大佬們賜閱。會勉力每天都寫一兩篇隨感。歡迎關注、點贊、留言批評——雖然我是不會改的

劉愚愚


胡志明曾經在中國居住了20年,不僅僅漢語說起來非常順溜,還能寫一手好看的毛筆字。而說起和中國的關係,胡志明也是一直持有比較友好的態度,畢竟中國曾經給過越南無私而強大的幫助,兩國之間更是十分親密的兄弟國關係。

越南獨立建國之後,胡志明就立刻下令廢除漢字,推行以字母為基礎的國語字。為了保證執行的堅決,越南憲法之中規定了只有學會了國語字的國民才擁有選舉權,漢字由此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和韓國一樣,越南獨立後廢除漢字,一部分原因還是急於告別依附中國的歷史,脫離漢字文化圈。說白了就是強烈的民族自卑心在作怪,在這一點上韓國還要明顯一點,他們甚至宣揚漢字是他們發明的。這兩個國家自古就是中國的附庸,漢字的輸入就是宗主國文化統治的一種方式。而相對比較獨立的日本就不覺得漢字有什麼,只當作自己文化的一個部分。

對於越南來說,無論是漢語亦或者是根據當地語言習慣改造出來的喃字,在法國侵略的時期內已經被廢除過一段時間,導致了兩代人文化的脫節。在越南新政府成立之後,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沒有什麼文化的。讓他們全部學習難度較高的漢語明顯不切合事實,而由漢語發展而成喃字其實難度更大。於是相聲的拼音文字就很快得到了政府的推廣,因為這些文字對於老百姓來說學習的週期更加短,可以加快社會脫盲的進程。

短期內,推廣國語字的優勢還是明顯的,但是長期來說還是有著不小的麻煩。最主要的還是現在的年輕人無法讀懂古籍,甚至連自己家的家譜、胡志明時期的文獻都看不懂。還有就是拼音文字始終不能避免的問題——同音字。同音異議字增多,生活之中的正式文件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韓國的憲法只能用漢字編寫,而且他們的身份證上依舊要印上漢字。還有一點就是拼音文字始終是平庸而單調的,我國也曾有有一段時期,很多知名文人提倡要全國使用漢語拼音,只是漢字在我們心中根深蒂固,最終難以改變。

記得此前看過一個日本學者的報告,國家的強大靠得是自強,國家弱小不能讓漢字來背鍋。日本人倒是看得很清楚,而韓國和越南則不同,他們急於撇清曾經附生於中國的歷史,這反而讓他們和自己的祖宗文化產生了斷層。


木劍溫不勝


這不由的讓我想起幾年前越南一些學者呼籲恢復漢字的新聞,當時的原因是越南考古發現的一些古籍,他們已經無人可以解釋和將其大意翻譯通暢,這就意味著越南的文化發生了斷層,已經同歷史上的本土文化產生了巨大的改變。

胡志明當年統一越南之後,廢除漢字其實也是為了越南的去漢化,也就是不甘願成為中華文化的附庸,這不利於越南民族主義的形成。而越南在當時需要強大的凝聚力來發展,包括當時創造自己的文字,這都是胡志明不願意使得越南成為附庸。

歷史上的中華文明圈中,沒有廢除漢字的只有日本而已,當年日本的明治維新,就有不少人認為需要廢除漢字和儒家、道家文化,但是最後卻以“儒道為體,西學為用”方式進行著維新變法,這是因為當時日本的一些進步學者認為,日本若是要崛起,必然不能放棄自己的文化,全盤西化只能讓自己成為西方的附庸。

而歷史也證明了,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文化和歷史,沒有自己的價值觀和民族魂,其結局就是被其他文化所同化,成為其他文化的附庸,那麼成為不了一個由影響力的大國。在二戰前,日本代表東亞文化,一直被西方視為東亞古典文化的繼承者,這使得日本人十分自豪,一直到中國這些年崛起,世界才開始正視中國文化。

越南去漢化多年,一直想要構建自己特有的文化,但是越南卻沒有韓國那樣的經濟實力。韓國去漢化多年,直到經濟騰飛之後才形成所謂的韓流文化,然而這種文化西不西、中不中,是一種典型的四不像文化。而越南則更加悲催,由於歷史上受中國文化薰陶太久,以至於去漢化後的越南,一直是難以產生像樣的本土文化,乃至於現在一切都是從中國照搬,但是隻學到皮毛,沒學到精髓。


小司馬遷論史


將胡志明廢除漢字這件事與去漢化、擺脫中國控制捆綁在一起,真是錯怪越南人,也錯怪胡志明了。越南與韓國不同,其廢除漢字不是為了去漢化,而是為了傳播革命思想;至於客觀上發生了去漢化的結果,則即是偶然,也是必然。

古代越南用的文字是漢字及源於漢字的字喃。在早期,越南官方多直接用漢字,民間則流行字喃,之後兩者融合、並行,構成了漢喃文。古代越南人在漢喃文基礎上發展出了璀璨的越南文化,但同時也有一個問題:越南的文盲率一直很高。

你可能會說,漢字也難,但中國古代的教育可是發展得非常好呀。不錯,對比於各個文明,中國曆代統治者均非常注重教育,使得中國人自古以來都能在繁複的漢字的基礎之上保持相當高的識字率,但這是針對沒有更好選擇的情況而言的。清民兩代,為什麼那麼多知識分子支持簡化漢字?原因之一就是繁體字太難學,文盲學習知識的門檻太高了。

越南人也是如此。在法國人沒來之前,越南人也沒有意識到字喃有多難學;法國人到來之後為了斷絕越南人的文化,開始用拉丁字母改革越南語,形成了“國語字”。“國語字”沒有歷史傳承,法國人試圖通過這一方式讓越南永遠成為法屬印度支那的一部分。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國語字”比起漢喃字好學太多,大大降低了越南人的文盲率;那這些越南人識字之後最愛看的是什麼書呢?不是法國人希望他們看的書,而是革命、自由方面的書籍。於是,“國語字”成為越南人傳播革命思想的重要工具,古老的漢喃字反而成了守舊文人的代名詞,就如果五四之後堅持用繁體字、寫文言文的中國人一樣。

所以,胡志明廢除漢字也就很正常了——如果恢復漢字(字喃),越南大眾幾乎瞬間迴歸文盲,而且漢字的學期週期太長,遠沒有“國語字”易於推廣。其實胡志明與中國人有著深厚的感情,至於黎筍之後的故事,與胡志明無關。


隱語


我們首先看下胡志明的個人履歷:胡志明本名阮必成,出身於一個官僚家庭,從小接受了非常系統的教育。自青年時候起,遊歷歐洲,接受了進步思想,並加入法國共產黨,成功與共產國際拉上了關係。

大革命時期,胡志明跟隨蘇聯顧問鮑羅廷來華,從此與我黨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利用我黨的組織關係,在香港成立了印度支那共產黨(越南勞動黨的前身)。並利用我軍的資源,成立了一隻訓練有素的軍隊,利用這隻軍隊胡志明驅逐法國殖民者統一南越,又擊敗美國的干涉,使越南走上了獨立自主的道路。

胡志明精通漢語,與我黨領導人有深厚的友誼,他的成功亦離不開我黨的援助。但胡志明顯然是有自己的小算盤的,越南在歷史上一直屬於華夏文化圈,並曾長期接受中國政府統治,要想隔斷這種長期形成的依賴關係,最好的方法就是文化割裂。胡志明廢除漢字,創建越南文字,就是想徹底擺脫中國的制約。

胡志明倒還好,生前與我國一直保持友誼,繼任者黎筍就是徹頭徹尾的白眼狼了,他任內對多次援助自己的老大哥拔劍相向,可謂恩將仇報了。


林屋公子


胡志明(1890年5月19日――1969年9月2日)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是越南無產階級的革命領袖,是越南民主共和國的締造者,他於1920年在法國加入共產黨,1924年在中國從事革命活動,他同中共許多領導人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他在中國舉辦的越南青年訓練班,創立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中共領導人劉少奇,彭湃,陳延年等都為他們授過課,他在1941年組織越南獨立同盟會,領導越南共產黨進行反法,反日鬥爭,在中國從事革命活動長達二十年,不僅中國的語言,文字能熟悉地運用,就是書法,詩詞也很精通,是個地地道道的中國通。


漢字早在漢朝就傳入越南了,東漢劉秀在越南設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漢人任延,錫光在交趾,九真開辦學校,講學傳經,於是漢字也傳入越南,隋開始科舉取仕,越南學風也開始盛行,不僅有官辦,還有許多民間私塾,雖說漢字在越南得到了大力推廣,但由於越南人的發音和中原人相差甚遠限制了漢字的普及,公元10世紀以後,越南從行政上脫離了中國,漢字也就漸漸轉變成了注音文字,失去了本身漢字的意義,這種注音文字叫字喃,到了公元13世紀的時候,字喃基本已經系統化,開始用於文學作品的創作。到了16世紀,兩位意大利,葡萄牙傳教士在峴港建了一座教堂,他們用拉丁字母記錄越南語並在教徒中傳授,越南人感覺使用起來比漢字方便,不僅好認好寫還和發音聯繫,這樣就在民間有了一些基礎,到了法國成了越南的宗主國後,更是排斥漢字,推廣拼音文字,1945在越南取得了“八月革命”的勝利,9月2日胡志明在河內巴亭廣場代表政府宣讀了《獨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誕生,為了讓廣大群眾看的懂《獨立宣言》文本就是用拉丁拼音文寫的。


由於越南被殖民化後,產生了嚴重的文化脫節,老百姓很少能有認識漢字的了,再說學起來也吃力,為了讓人民儘早脫盲,建國後越南立即廢棄漢字,這和政治沒有關係,和民族也沒有關係,這有點同中國解放後為了掃除文盲實行簡化字差不多,不知大家想法如何?有想法請留下筆墨。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胡志明不姓胡也不叫志明,他叫阮生恭。與金正日、金正恩父子相似的是他的父親叫阮生色。胡志明精通漢語除了他曾在我國發展外,另外跟他父親阮生色有關。因為阮生色是越南科舉的副貢,他對漢語也比較熟悉。無獨有偶的是朝鮮建國後也採取過類似的措施。

福垊需要說明的是建國後廢除漢字的金日成,胡志明廢除的不是漢字而是字喃。金日成、胡志明都精通漢語,並且他們的革命都是在我國的援助下才得以成功。可他們建國後,都紛紛廢除字喃甚至漢字,顯示他們頗不厚道。關於這種行為,原因有三:第一、民族主義。尤其是越南宋之前為我國領土,在明朝永樂年間也曾為我國領土。越南比朝鮮跟擔心根本不存在的大國企圖。第二、普及文化以及法文對越南的影響。越南識字率比較低,為了全面提升國民文化水平,結合法文對越南的影響,將字喃改成了今天的字母。這點跟外蒙古自立後採取西裡爾字母拼寫有些類似。第三就是福垊所認為的關鍵因素。

第三,更重要的卻是儒家文化圈的崩潰以及蘇聯思想圈的建立。蘇聯思想圈涵蓋歐亞,但其主要影響還是在亞洲,比如蒙、日、朝、華、越、老等。福垊下面談談儒家(中華)文化圈的崩塌。

清朝末年,隨著列強興起,東亞諸國或直接陷入殖民地或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最好也被列強欺負。在這種狀況下,日本開啟從儒學到蘭學的轉變,儒學發源地中華也積極學習歐美的科技乃至體制。在清末民初之際,有志之士本著經世致用的原則,從迷戀儒學發展成迷戀西學。為了國家強大,很多人把中華捱打的責任推給了祖宗,從懷疑傳統迅速發展到了仇視傳統。不僅儒學成為了眾矢之的就連漢字也被有志之士(不肖子孫)的仇視痛恨。

典型的像魯迅名言“漢字不滅,中華必亡”就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瘋狂和偏激,這種瘋狂和偏激加速了儒學(傳統)的崩壞。而儒學文化圈中的朝、越在民族主義的浪潮以及廢古、仇古中和我們一樣,紛紛擺脫了儒學乃至漢字,就連中華都差一點廢除漢字實行拉丁化文字,更不要說朝、越了。當然後來我們沒實行拉丁化文字,但漢字被簡化了,而且簡化兩次,因為二簡字簡得不太像話最終被廢除。

什麼時候亞洲才能形成像歐盟一樣的亞盟?什麼時候才能重建中華(不僅僅是儒家或傳統)文化圈?


福垊


1945年的八月革命後,越南民主共和國宣佈成立,新成立的北越政府即時宣佈,廢除漢字和喃字,堅決推行字母式的國語字。

從此,漢字和改編自漢字的喃字逐漸隱沒在越南人民的主流生活裡。到了今天,除了歷史典籍和一些佛教寺院還常見漢字,其他地方已了無蹤影。

國語字替代漢字之路,其實早就已經“行百里者半九十”,政府打通的這最後十里,也無非是落下的第二隻靴子,早晚有一天會走到這個地步。

與朝鮮和日本類似,越南在古代也通行漢字,上層人物甚至也學說漢語,但總體來說,底層群眾的漢語水準不敢恭維,原因之一就是漢字太難了。而且和中國人使用漢字相比,越南人還要面對漢字音與口語音並不一致的痛苦。

到了十二世紀,為了解決這種痛苦,越南人發明了喃字,喃字也叫字喃,意思就是“南國之字”,是借用某些漢字的單體字或部首新造的字,一半表音、一半表意,使之讀音與越南口語接近,便於理解。在我們看起來,這些喃字很像是漢字中的亂碼,像漢字又不是漢字。

法國殖民者佔據越南後,為了切割越南人與宗主國大清的聯繫,同樣也是為了讓越南人加深與新宗主國的聯繫,確定了法籍傳教士亞歷山大·羅德編纂的《越葡拉字典》中的字母文字為越南國語字,禁止官方文書中使用漢語。亞歷山大·羅德創造的國語字並非一人之功,也是集合了葡萄牙人當年的努力,最終把越南文字拉丁字母化。

在法國殖民者統治期間,儘管越南上層文人有過不屈不撓的抵制,但總體來說,這種越南國語字還是得到了有力推廣,你們愛也罷恨也罷,總之是站住了腳跟。

新的越南語還有一個明顯的好處,那就是識字率提高、文盲率降低,拼音文字當然比漢字要容易上手的多。

為什麼胡志明自己精通漢語,卻在革命成功後依然推行國語字,把它作為唯一標準?

一、這已經是越南民間的共識,的確國語字已經是越南文字的潮流,很難逆勢而行。並不是胡志明一人能夠決定得了的。

二、越共的主要支持者肯定不是以前的官紳世子階層,只有他們才懷念漢字,而真正的底層支持者不會對漢字有過多留戀不捨。

三、國語字確實有利於推行掃盲工作,效果一針見血,很快就能看到功績,學習漢語是個事倍功半的長期研究過程。胡志明自己漢語純熟,還能寫漢語書法,自己更明白這個道理。

四、當時的東亞一帶,都有簡化漢字、甚至把漢字轉化成字母文字的潮流。不說朝鮮也是自創的拼音文字,就連當時漢字的老家中國,從三十年代開始,文化界也有許多鉅子、領袖、大佬跳出來,指責漢字是使中國陷入落後狀態的罪魁禍首。從政府到民間,也開始有字母代替漢字的很多研究工作在進行,胡志明當然瞭解這些情況。

綜上所述,北越政府當時的廢除漢字之舉符合他們的實際情況。至於背後有沒有切割與中原王朝的文化紐帶之意,聯想到之前蔣委員長曾經關押胡志明一年多,剛剛被放出來不久,胡志明做出這種判斷也是常理。


歷來現實


如今越南人對於廢除漢字大呼後悔,但畢竟從1945年,胡志明宣佈獨立建國以後,就放棄了漢字的使用,幾十年過去了,想要重新拾起來?談何容易。

圖:戴帽子為胡志明

文字和語言是一個國家人文歷史的根脈,政府如果刻意去改變人們使用文字的習慣,這就是對歷史的傷害,輕則造成人民對本國曆史淵源無法繼承,重則導致國內發生混亂,進而影響各方面發展。

其實,當初越南獨立領導者胡志明與中國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曾經在中國待了20多年,對於中國的文字非常瞭解和感興趣,對漢字的使用也非常感興趣,而且寫的一手漂亮的毛筆字。

但是,在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河內巴亭廣場宣讀了越南語撰寫的《獨立宣言》以後,伴隨著越南民主共和國的成立,漢字也跟著被廢除了。那麼,為何胡志明執政的越南政府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廢除了兩年多年的漢字使用傳統呢?參考歷史資料可以看出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歷史原因

在公元前111年,漢朝消滅了秦朝末年割據嶺南的南越,同時把漢字也在那裡推廣開來。那時候的漢字是作為傳播儒家文化的載體,因此被稱為“儒字”。

“儒字”一直被作為嶺南地區的官方文字,直到十七世紀左右,隨著葡萄牙、西班牙以及法國等當時世界強國對越南的侵略,漢字的推廣被極力打壓,侵略者在越南強制推廣拼音文字。這種情況為後來廢除漢字埋下伏筆。


二、漢字是全世界最難學的文字

這個問題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沒有多大感覺,畢竟我們從小就學習漢字,而對於越南人而言,難於登天。越南的口語與漢語不同,很多漢字已經無法準確記錄越南本民族語言,就好像曾經朝鮮、日本都使用過漢字作為官方文字,後來才改成如今的“火星文”。

越南人為了適應民間口語,也就是本民族語言,曾在8世紀左右嘗試使用以漢字為基礎創造新文字:喃字(越:Chu Nom),這種字按從我們的角度看,就像少了偏旁的漢字一樣。

這種喃字持續使用到17世紀,直到法國的傳教士亞歷山大羅德根據前傳教士的拼寫整合成新的拉丁字母組合的文字,也就是如今越南人使用的國語字(Chu Quoc Ngu)。這種單純的拉丁字母組成的國語字,不但符合越南人的口語化,更重要是學習、使用、書寫都非常簡單,這種國語字書寫體系開始慢慢流行起來,並於20世紀全面開始使用。

三、放棄漢字與委員長有一定關係

胡志明一生之中曾七次來到中國,但在1942年的時候發生的事卻是他不願提及的傷心事。當時越南反法戰爭取得進展,國內希望成立越南獨立同盟組織,通過與世界範圍內的抗法國家建立聯繫,以此有效爭取國際援助。

為完成這個重要任務,越南政府需要指派一個既瞭解中國又有威望的人到重慶。這個時候,大家一致推薦阮愛國完成這個重要而危險的任務,而阮愛國為了保密、轉移外界視線,用了一個新名字:胡志明。從此,這個名字伴隨他一生。

胡志明在去往重慶途中,路過廣西,由於之前準備好的各種過路證件都已經過期,而國軍認為他既然是越南人,為何擁有中國的各種證件,於是將他抓起來,嚴刑拷問。據說,審理胡志明的案子是蔣介石親自督辦的。其中滋味,可想而知。

可能正是由於這段痛苦的經歷,胡志明在坐上越南最高領導人之後,不想再與中國有任何瓜葛,於是就把文字廢除了。

因此,精通漢語的胡志明在建立越南後直接下令廢除漢字,而且當時也一起廢除了漢字教育,其實不僅是漢字被廢除,根據漢字而來的喃字也在慢慢消失,退出歷史舞臺。而在二十世紀之前,越南是一直在使用漢字作為官方文字的,廢除的這麼長時間內,民間對於恢復漢字教育的呼聲很高,並且如今的越南人很多在說漢語,這證明我們強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