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炒股厲害的人:左手基本面分析選股,右手技術分析選時

2018年以來,市場操作難度很大,下跌幅度相當巨大,許多投資者表示叫苦連天。想說的是,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也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在短期市場偏弱的階段,投資者不用非逆水行舟,可順勢而為,保存實力多做好一些盤外的功課,等未來大盤真正止跌回穩後,我們將穩妥地再次獲得屬於我們的那份回報。

弱勢中個股普跌,投資者有時會覺得基本面和技術面分析好像都不管用了。所以,有一位觀眾近日留言問:“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哪種方法更靠譜?”相信這也是困擾很多投資者(尤其是入市時間較短的投資者)的普遍問題,許多投資者也經常會抨擊技術分析或基本面分析,今日就此問題談談,希望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

在談論這一問題之前,咱們先來看一個類似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您喜歡粵菜還是魯菜?也許您會感到好奇,這跟菜系有什麼關係,其實這兩個問題在道理上是相通的,兩者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聯繫之處在於,無論是粵菜還是魯菜,或者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其根本點在於口味兒喜好或適合與否的問題。

區別之處在於,無論我們選擇粵菜還是魯菜,總歸能夠吃飽。而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的選擇則不同,因為如果我們選擇了一種不適合我們性格特點或我們不擅長的方法後,有可能會出現虧損,甚至是破產。

回到之前的問題,首先我們一起來分別分析一下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各自的優劣點。

技術分析形成了眾多的門類,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道氏理論和波浪理論等。技術分析假設前提是: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信息,價格以趨勢方式波動,歷史會重演。

基本分析的假設前提是:證券的價格是由其內在價值決定的,價格受政治的、經濟的、心理的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頻繁變動,很難與價值完全一致,但總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相對於基本面分析來講,技術分析的優點是客觀、直接、容易量化,缺點是滯後、對白馬股難以全局把握。技術分析的優點方面,技術分析從技術指標和技術形態入手,能夠形成一種量化的方法,而且操作上受投資者情緒影響較小,因此能夠避免出現基本面投資者對部分公司盲目喜愛或排斥的現象。

技術分析的不足之處在於,難以對重大事件(尤其是不確定事件)、行業走向或公司業績進行前瞻性的預判,只能在事件發生之後反映到技術面時,才能進行進一步的操作。此外,技術分析對類似於貴州茅臺、老闆電器、恆瑞醫藥之類的白馬股難以獲得整段收益,往往因為短期技術形態或技術指標而提前“下車”。

相對於技術分析來講,基本面分析的優點是具有前瞻性、容易抓到白馬股,缺點是不易量化、主觀性強。前瞻性方面,基本面分析可以提前預判行業發展前景,也可以提前預判公司業績拐點,進而能夠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獲取籌碼。此外,在白馬股捕捉方面,基本面分析可以基於公司業績表現,在公司業績保持向上增長趨勢的前提下手握籌碼,把握白馬股股價趨勢性上漲,獲取超額收益(如貴州茅臺、恆瑞醫藥等)。基本面分析的不足之處在於,投資者容易盲目迷信公司發展前景,進而對自己看好的公司產生“迷戀之情”,從而在該止損時沒有在第一時間斬斷虧損。

綜上所述,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適合與否的區別。俗話說得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正如開頭所說,一個真正的美食愛好者不會因為喜歡魯菜進而去罵粵菜不好吃,真正的特級廚師也不會因為善於做粵菜而去罵魯菜不好做。

同理,真正成熟的投資者絕對不會去抨擊均線不科學、KDJ不好用、K線有瑕疵、技術分析是騙子等等。真正成熟的投資者也絕對不會去抨擊市盈率不科學、淨利率不好用、基本面分析不靠譜等等。但凡在市場中能夠長期獲得穩定盈利的投資者(包括基金經理、私募大佬,甚至漲停敢死隊),其一定既能夠做到熟練運用技術分析,也能夠做到對多數公司基本面瞭如指掌,綜合運用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

(一)基本面分析的特點

基本面分析重在對經濟政策、行業動態、股票的價值等因素進行分析,以此來研究股票的當前價格是否合理。

基本面分析的目的是為了判斷股票現行的價格是否合理,並描繪出它長遠的發展空間。

通過基本面分析,投資者可以獲知應該購買何種股票,但卻不知道何時才是價格的頂部或底部,何時才是最佳的進場、出場時機。

利用基本面分析,可以預測股票的中長期趨勢,這樣有利於我們在股市低迷時挖掘出潛力品種,低價買入。但前提是你對自己的分析要有信心,買入之後不被短期內的市場悲觀情緒影響,迴避股價短期內的波動。

(二)技術分析的特點

技術分析是通過圖表上價格的漲跌變化和成交量等數據,來研究市場過去及現在的行為反應,以推測出股票未來價格的變化趨勢。一般來說,技術分析只關注股票在市場中的變化,而不考慮經濟、政治等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是一種以結果推導結果的經驗之談。

技術分析注重短期分析,在預測舊趨勢結束和新趨勢開始的時機方面優於基本面分析,但在預測長期趨勢方面不如基本面分析。

所以,投資者可以用基本面分析來決定該不該入市及買進何種股票,同時,利用技術分析來決策該在何時、以何價格買賣更有利可圖。

(三)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的聯繫

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都認為股票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所決定的。但基本面分析主要是根據對影響供需關係的種種因素的分析來預測股票未來的價格走勢;技術分析則是根據價格本身的變化來預測股票價格的未來走勢。

技術分析的邏輯是:只要價格上漲,不論是什麼因素,需求一定超過了供給,後市理應看好;如果價格下跌,不管是什麼原因,供給一定超過了需求,後市就應該看跌。

技術分析所依賴的圖表本身並不能導致市場的漲跌,它只是簡明地顯示了市場投資者現行的樂觀或悲觀心態,而技術分析者則正是從中窺出價格後期變化的可能性。

大多數投資者,要麼說自己是技術分析派,要麼說自己是基本面分析派,實際上很多投資者兩手兼備。絕大部分基本面分析者對圖表分析的基本立場有實際的瞭解,同時,絕大部分技術分析者對經濟基礎也至少有大概的印象。

但問題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圖表的預測和基本面的分析南轅北轍。當一場重要的市場運動初露端倪時,市場常常表現得頗為奇特,從基本面上找不出什麼理由。恰恰是在這種趨勢萌生的關鍵時候,兩種分析方法分歧最大。等趨勢發展了一段時間後,兩者對市場的理解又協調起來,可這個時候往往來得太遲,投資者已經無法下手了。

總之,市場價格是實體經濟的超前指標,即大眾常識超前指標。實體經濟的新發展在被統計報告等資料揭示之前,早已在市場上實際發生作用,並且已經被市場消化吸收了。所以說,一些最為劇烈的牛市或熊市在開始的時候,幾乎找不到表明實體經濟已改變的資料,等到好消息或壞消息紛紛出籠時,新趨勢早已滾滾向前了。

技術分析者往往非常自信,當大眾常識同市場變化不同步時,也能夠“眾人皆醉唯我獨醒”,應對自如。他們樂於領先一步,當少數派,因為他們明白,箇中原因遲早會大白於天下,不過那肯定是“事後諸葛亮”,他們既不願意也沒有必要坐等,從而失去良機。

若覺得小編文章有意思,可關注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獲取更多的股票投資要訣,不斷地優化自身的投資體系。

(本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時應審慎評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