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北京京劇院而立之年的喜與憂

2009年03月16日16:04 北京商報

分析:北京京劇院而立之年的喜與憂


時任北京京劇院院長王玉珍

  “京劇就應該隨行就市,藝術上要具備特點、思想上有亮點,更要尋找市場賣點。”3月13日,北京京劇院院長王玉珍接受本報專訪時擲地有聲。1979年春寒解凍中,北京京劇院掛牌成立,當年“五大頭牌”、“四大名旦”的深厚底蘊讓北京京劇院光環籠罩。30年芳華,彈指一揮,在“觀眾都流失了、京劇要尋找市場”的大氣候中,步入而立之年的北京京劇院如何尋求生存空間?幾經探索沉浮,它又將如何打拼出自己的市場?

  讓黑頭髮記住“京味”

  “永遠不能忘記我們姓的是‘京’。”王玉珍談到京劇改革時表示。

  “人大的同學們,戰爭馬上就要開始了”, 朱買臣和崔氏爭吵之前冒出這麼一句;大雪天裡,朱買臣感嘆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唱完了自己又說:“噫,我是漢朝人怎麼唱起唐詩來了?”這就是融入了現代理唸的小劇場京劇《馬前潑水》走入中國人民大學演出的情景,臺下觀眾不時被逗得開懷大笑。與現場觀眾互動的環節放入傳統京劇裡,“這演的是誰呀,演的是你”!一對青年男女看完戲後互相調侃。現代觀念與年輕人產生了共鳴。


  近幾年,幫助話劇走出困境的小劇場形式也被北京京劇院利用起來,北京京劇院陸續創作了《馬前潑水》、《閻惜姣》、《玉簪記》、《浮生六記》等劇目。說起觀眾的認可,一次一個6歲的小觀眾說,“離他們真近,我都看到他們的汗珠了,化妝和唱腔我都喜歡”。談到北京京劇院的獨創品牌——小劇場京劇,王玉珍來了精神頭,“小劇場京劇主攻黑頭髮群體,要根據現在社會的發展,使傳統藝術融入現代理念,讓更多青年人、黑頭髮觀眾喜歡上京劇”。

  小劇場京劇沒有自己的“據點”

  據瞭解,小劇場京劇的製作成本得二三十萬元,演出成本包含場租和演職人員的勞務費,演出一場成本在5000元左右,小劇場京劇雖然是北京京劇院的獨創形式,但要形成品牌和氛圍,必須有駐演的劇場。北京京劇院演出經理朱甲告訴記者,小劇場京劇通過商演和政府扶持,回收成本沒問題,但北京京劇院缺少自己的劇場,如果分散著演出,還是形成不了氣候。

  雖然小劇場京劇做了可貴的探索,但將京劇一刀切推向市場肯定不行。而且不得不正視的現實是,走進劇場看京劇的青年觀眾比例也就佔10%到20%,朱甲認為,人的閱歷問題決定很多人在40歲之後沉澱下來才可能成為京劇的潛在觀眾。而且,就算跟話劇演員比普通京劇演員的酬勞都算是低的,演一場話劇往往給200元錢,而京劇龍套演員在新編戲中的酬勞也就是100元錢,演員積極性不好調動。

  “現在大學生或年輕人偶爾看一次沒問題,但讓他們掏錢買票看很困難。真正掏錢買票的京劇鐵桿畢竟是小眾;另外就是上了點歲數的觀眾愛好京劇,但說實話,常規京劇演出280元至580元的票價對普通人來說也挺貴的。小劇場去各地演出,要付場租、人員勞務費,如果一場只賣幾張票,肯定扛不住,靠這種方式來培養觀眾,真賠不起。”


  京劇要隨行就市

  “去年北京京劇院共演出1100多場戲,實現票房收入1700多萬元;相比2007年近1000場的演出、1500萬元收入和2006年1300多萬元的收入,市場營銷見到了成效。”王玉珍告訴記者,京劇就應該隨行就市,因為只有多演出才能多收入,同時也是演員學習和交流的好機會。現在大家思想觀念上也在不斷轉變,有人舉辦生日宴請我們演員去演出,大家也能放下藝術家的身段,欣然接受。去年劇院的三個團各自收入都在四五百萬元以上。

  “市場營銷這塊也是我們主抓的重點,當年我當演員時,只要演就有人看,光在辦公室接電話等人請就能安排得滿滿的,完全是銷、供、產的市場格局。京劇要在市場探索中出精品,藝術上要具備特點、思想上有亮點,還必須尋找市場賣點。”

  各團每年260萬-300萬經濟指標

  在劇院經濟指標和場次指標的衡量下,三個團之間形成了良性競爭的態勢,各團有各團的高招,王玉珍表示,“梅團和一團的經濟指標是300萬元,青年團以薄利多銷為主,但也必須完成260萬元的經濟任務”。三個團走出了北京,開拓全國市場,建立了很多演出基地,像一團就在保定等地站穩了腳跟,一個先決條件是依靠名角的個人魅力來開拓市場。很多市場都是團長們靠自己的名角效應“拼”出來的,在全國形成了網狀的定點演出點。像北京青年京劇團一直佔領著東北線的演出,現在又跑開了臺灣地區市場,團長遲小秋剛來團裡時,臺灣的演出商就邀請她赴臺演出;而梅團的演出基地是河北一條線,包括霸州、廊坊等地的演出,並與廊坊商業銀行、華夏銀行等企業達成合作關係。現在梅團已經是霸州市“月月唱大戲”工程的主要演出團體之一,演出費一場最低6萬元。在京城最大的全封閉戲樓、朝陽區“大戲樓”裡,梅團每天都會上演一個半小時的摺子戲,一場戲8000元,這一個項目一年就收入270多萬元,梅團年輕武戲演員每月工資能達到四五千塊錢。

  合併能盤活京劇市場?

  北京京劇院三年實現票房收入跨上三個臺階,其實也是嚴峻現實“逼”的,“現在在職人員400多人,退休人數500多人”。三個團的演出收入要支撐近1000人的開支,負擔可謂不小。

  有業內人士感嘆,京劇人的現狀基本處於能夠解決溫飽的階段,但追求高的享受很難。而外地院團一場演出,演員分到的也就十幾二十元錢。像日本歌舞伎一樣真正被當成日本國粹來養是國內京劇人可望不可及的,現實是國家要給太多的院團撥款,負擔太重。省級、地市級院團太多,惡性競爭導致京劇的廉價。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如果把地方不景氣的院團適當地收了,全國只保留兩家劇院和兩家後備的人才培養基地,國家以有限的撥款,加之劇團的創收,京劇將活得很好。

  “我先後在日本待了將近4年,發現日本對傳統藝術的資助來源於兩部分,一部分是國家撥款,另一部分是來自民間的資助或者贊助,歌舞伎藝術等傳統表演受眾雖然是小眾,但卻是穩定的,所以對它的贊助和弘揚才有意義。”陳少峰認為,國家需要資助傳統藝術,但前提是必須有受眾。而且要來國家撥款,只能解決工資,沒有受眾就弘揚不了民族藝術,京劇應該學會爭取社會贊助。

  改制遵循“邁小步、不停步”

  “這一屆的院領導班子為京劇院發展制定了品牌、人才、營銷三大戰略。把人才放在重要位置,京劇院既有一批50至80歲的優秀藝術家,近年來又在人才建設上做了有益探索,構建了20、30、40不同年齡段的藝術中堅力量。在學習、吸收老藝術家創作精華的同時,把更多的力量下在中青年演員的培養上,以王蓉蓉為代表的40多歲演員成為了臺柱子;20至30歲青年演員的培養也頗有成效,在剛結束的第六屆CCTV京劇大賽上,我們的13名參賽選手獲得5金、7銀、1優秀的好成績。”

  談到京劇院的改革舉措,王玉珍表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京劇院就已經進行“邁小步、不停步”的改革,趙燕俠當時就承包了劇團,帶著劇團出去“找飯吃”,按收入給演員發工資,這個團絕對比別人掙得多。“1989年,我擔任四團團長時就採取競聘上崗,每兩年與演員簽訂一次聘任合同,誰演不好,就讓他待崗。”另外,京劇院在精兵簡政方面也在不斷探索,讓一些不適合原崗位的行政人員轉崗;距退休5年內的員工,以優惠政策鼓勵他們內退,光去年就騰出了50多個崗位,現在行政人員的比例也大大降低了。

  商報記者 李瀛/文 王曉瑩/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