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的聞名專家沈夢溪,和蘇軾是舊友,卻為何卻主動參與烏臺詩案呢?

shiyanbo


沈括,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

蘇軾,字子瞻,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沈括大蘇軾五歲。宋英宗時期,蘇軾進入史館,與在昭文館的沈括同在崇文院任職,二人是同一部門的同事關係。

王安石變法時,沈括支持變法,受到王安石重用;蘇軾與司馬光等則持反對意見,被外貶出朝廷。


話說,蘇軾在任杭州通判時,沈括受命巡察兩浙農田水利。沈括到了杭州,與蘇軾談論舊情,把其新作抄錄了一份。回到京師後,沈括就用附箋的方式,把認為是誹謗的詩句詳細的“註釋”,交給了皇帝,揭發蘇軾在詩文中“愚弄朝廷”、“無君臣之義”。六年後,御史何正臣、李定上表彈劾蘇軾,烏臺詩案爆發。

潛夫認為,沈括之所以主動參與到烏臺詩案中,並非有主動投機行為,想置蘇軾與死地而後快。沈括、蘇軾、王安石、司馬光這些封建士大夫,都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負。


之所以上奏彈劾蘇軾,因為他認為蘇軾的詩中確實有不滿新政的言辭,事實上蘇軾確實對新政不滿在借詩發洩。

據說後來沈括自己也被開除公職在鎮江養老時,蘇軾恰好又在杭州當差,兩個地方不算太遠。沈括居然跟沒以前的事一樣,還經常跑去找蘇軾敘舊,每次都恭恭敬敬地禮數週全,搞得蘇軾心裡煩他還沒辦法。


安定郡潛夫


沈夢溪就是沈括。沈括,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元祐四年九月,沈括改任朝散郎、守光祿少卿、分司南京,準於外州居住。接到詔命後,沈括就舉家搬遷至早年在潤州購置的夢溪園,在此隱居,創作《夢溪筆談》。

沈括大蘇軾五歲。治平二年,蘇軾進入史館,與在昭文館的沈括同在崇文院任職,是有舊交的。 不過到了熙寧二年的時候,王安石實行新法,沈括支持變法,並且作為堅定的變法派,得到了王安石的器重; 而蘇軾與司馬光等一起,則持反對意見,變法派和保守派形成對立,這兩人也分道揚鑣。

當時王安石為首的新黨在朝中掌控權柄,所以作為守舊派中領頭的蘇軾,在這個時候被宋神宗下放到了杭州擔任“二把手”的通判一職,但蘇軾在政壇上的影響力還不低,因此沈括被宋神宗派到杭州監督變法事宜,宋神宗還專門囑咐:“蘇軾通判杭州,卿其善遇之。”可是沈括到了地方之後,就開始的蒐集蘇軾所作的新舊詩詞,隨後將這些詩詞整理分類,找出其中認為是誹謗的詩句,加以詳細的註釋,回到首都後交給皇帝。



如蘇軾歌詠檜樹的兩句:“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蜇龍知”因為這一類的詩句,蘇軾以“愚弄朝廷”、“無君臣之義”下獄,甚至差點因此丟了性命,最後被流放黃州,徹底遠離權利的中心,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牽連蘇軾三十多位親友,涉及他一百多首詩詞。


烏臺詩案除了很多人認為的沈括是因為“文人相輕”,嫉妒蘇軾的才華,對蘇軾進行迫害以外。更核心的問題是新舊兩派的鬥爭,我們知道政治鬥爭從來都是殘酷而沒人情可言的,自古因政治權力鬥爭兄弟、骨肉相殘的例子都多了去了,沈括和蘇軾那點舊交在政治鬥爭面前不提也罷,不過烏臺詩案真正的主導者並不是沈括,而是王安石手下的李定、舒亶、何正臣、李宜等人。


許多謙


沈括因為寫了本《夢溪筆談》而在後世比較出名,畢竟《夢溪筆談》像一本百科全書記載了有關北宋時期的科學成就,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現象的書籍。特別是英國著名漢學家、科學史李約瑟稱《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近代開始沈括就更加出名了,因此善良的人們以為能寫這樣書籍的人一定是好人。

實際沈括屬於典型的有才無德小人也,先說沈括是什麼狀況下寫得《夢溪筆談》。北宋的王安石變法其它不談,倒是逼出了兩本千古流傳的好書。一本是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鑑》,那是司馬光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在朝中無法施展抱負,就跑到洛陽花了十幾年時間編寫《資治通鑑》去了。沈括就沒那麼光彩了,作為一個政治投機者,沈括看到支持王安石變法就能升官,立馬投身變法運動。每次出差到外地回來都在王安石面前說新法是怎樣的好,怎樣的利國利民,由此被連連提拔。可是當王安石第一次罷相,沈括立馬翻臉,指出新法的不對。只可惜變臉太早了,朝堂之上支持變法的宋神宗還在,呂惠卿、曾布、蔡確等支持變法的新黨還把著政權。御史蔡確以越權言事,前後態度不一彈劾沈括,被貶到宣州。後來宋神宗想重新啟用沈括,被蔡確以“反覆無常,附會大臣,被貶不足一年,不宜擢升”。後來好不容易被知延州(延安),抵禦西夏,前期打了不少勝戰。宋神宗派徐禧經略鄜延路,節制軍事對西夏逐步蠶食,徐禧往西夏腹地永樂築城。導致西夏傾全國之力三十萬人馬攻打永樂城,沈括明知築永樂城路險而遠,不利協防和救助,且地理位置險要,敵軍必爭。為迎合上司沈括並沒有阻止,西夏來攻,沈括又怕敵軍勢大,不敢出兵救援,導致永樂城陷,徐禧以下兩百多官員,一萬兩千多士兵被殺。永樂城大敗沈括脫不了關係,宋神宗幾乎把沈括打入永不錄用的名單了,被貶後,就在夢溪園隱居,開始寫《夢溪筆談》。沈括能力是有的,和同時期的蔡京很像,都是政治投機分子,沈括是王安石前腳走,後腳就抨擊新法。蔡京是司馬光上任要求儘快革除新法,舊黨的人都認為難辦,蔡京五天就盡廢新法,兩人何其相似。

烏臺詩案,沈括更加不地道,神宗派他去看看蘇大文豪有什麼新做,沈括客客氣氣的來了,還高帽一大堆,蘇東坡屁顛屁顛的把自己新寫得詩都拿了出來。結果沈括看完,吹捧一番後把蘇東坡的詩詞拿了過來,回京抄寫一遍交給蘇東坡的仇人御史李定。當時王安石罷相,新黨對待反對派已經沒有底線,李定他們挑出認為是有造反嫌疑,或者影射新法斷章取義的句子想把蘇東坡定成死罪,沈括等於是烏臺詩案的始作甬者。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章惇也是蘇軾的舊友,兩人曾私交甚篤,章惇的孩子是蘇軾的弟子,那又怎麼樣呢。蘇軾後半生顛沛流離,多半都是章惇所為。

王安國是王安石的弟弟,但反對兄長變法,反對兄長與新黨中的諸多人物來往,直斥這一眾人為佞人。

格林徳沃與鄧布利多曾是情侶,但最終道不同不相為謀,鄧布利多親手把昔日的愛人關入了監獄。

友情,親情,與愛情並不是決定事態走向的唯一因素。

當然於蘇軾而言,可能也有擇友不慎的因素在。他自己說過,“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見天下無一不好人。”


亦話



王嵩合


北宋時期分兩個派別,有一個是保守派一個是守舊派烏臺詩案就是這兩派的鬥爭,當時蘇軾和沈夢溪在一個部門工作沈夢溪是一個科學專家,蘇軾是文學專家,因為一次酒局沈夢溪把蘇軾出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