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總有正反兩面,你們知道哪些古代王朝不為人知的一面嗎?

張小白的繁體文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墨上桑。

提到歷史上鮮為人知的一面我倒是有話要說,三國時期,大家的傳統影響是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但是在歷史上偏偏留下來了許多不同的記載。


以史為鑑今天就說幾個三國時期鮮為人知的一面的故事分享給大家。

一、亂世之中的長壽者

三國時期,天下大亂,由於黃巾起義和軍閥混戰以及各種瘟疫的影響,人民的平均壽命極為短暫。這一點可能是大家對於三國時期非常直觀的一個印象,甚至曹操也在自己的詩文中寫道: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一場瘟疫下來,甚至建安七子這樣的豪門世族都不可避免,全部死於建安22年的大瘟疫。


但是就在這樣的亂世之中,三國時期卻湧現出了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最為長壽的人:活了105歲的隱士張臶jiàn(136-240)字子明。

張臶一生歷經順帝、衝帝、質帝、桓帝、靈帝、少帝、獻帝漢朝七位皇帝,曹丕篡漢後又活到了曹叡稱帝后,享年一百零五歲。

另外三國時期還有一個孔明,叫做胡昭。這個胡昭胡孔明也是位隱士,不論誰來請都不做官,後來活到了八十九歲。

二、海軍遠航作戰

三國時期教科書上寫過,孫權曾經組織船隊發現了臺灣島,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探索臺灣島。


除此之外,鮮為人知的是孫權還搞過一次萬人組成的龐大海軍艦隊從長江沿岸北上一直到達渤海。這一次遠航作戰體現出了當時中國最為強大的遠洋作戰能力。

只不過孫權建立遠洋艦隊的初衷是和遼東割據勢力公孫淵聯合南北夾擊曹魏。結果公孫淵藉機殺了孫權的使者,把人頭獻給曹魏表達忠心。順便吞沒了孫權的財產,孫權知道後氣得要死,但是自己再也組織不出另一隻龐大的艦隊了。

三、西域王子、印度和尚已經參與中外文化交流

據記載,三國兩晉時期西域諸國和印度等國並未因戰亂而斷絕和中原的往來。

西域有一國王子,因為仰慕中原文化,把王位都讓給了兄弟自己跑到中原來。後來趕上八王之亂,又跟著衣冠南渡,在南方出家為僧。一度得到皇帝、宰相的認可。這就是著名的高座道人,現在南京的高座寺就是紀念這位歪果仁的。

另外世說新語裡還有記載印度苦行僧在鬧事表演魔術的記載。

四、晉朝建立時就有預兆一世而亡


晉朝自從晉武帝司馬炎替代曹魏稱帝后,心得意滿,於是打算算一卦晉朝國運如何。於是司馬炎讓自己的傻兒子司馬衷去抽籤算卦。

結果司馬衷抽到了一個一,意思是晉朝只能延續一世!當時群臣都嚇傻了,不知道咋辦。有一個大臣挺機靈的,趕緊打圓場說:一就是統一四海,一也是萬物之始的意思,這是昭示著晉朝將久遠傳承啊。

結果大家都知道,司馬炎死後,晉朝交到了傻兒子司馬衷手裡,果然引發八王之亂,西晉果然一代就滅亡了。

我是以史為鑑墨上桑,每天都有有趣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哦。


以史為鑑


北洋軍閥獨裁統治時期,也是我國曆史上比較“民主和自由”的時代!

自1912年袁世凱當上大總統,到1927年蔣介石在形式上統一中國,這一段時期被稱為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也叫“民國北京政府時期”。

按照一般認知,在這一時期內,北洋軍閥可以用“腐敗,獨裁,專制”來形容。但是,也是在這一時期內,各種思想文化被傳播開來。著名的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就是發生在這一時期。而且,馬克思主義也是在這一時期傳入中國,各種黨派在中國組建傳播。

在這一時期,三權分立思想也得到了初步的嘗試和應用。司法權的獨立性也得到一定體現,雖然,不可能真的在政治上實現三權分立和民主。

也是在這一時期,輿論真正的起到了監督政府的作用。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言論相對自由,各種報紙媒體敢於監督政府作為。《新青年》,《民國時報》《晨報》是其中傑出代表。


1919年,《民國時報》公開揭露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中國作為戰勝國,要求廢除列強在華的不平等條約,被和會拒絕。同時,德國在山東的侵略權益,也被日本繼承。這件事被報紙披露以後,中國政府迫於壓力,沒有在合約上簽字。同時,曹汝霖,章宗祥等賣國賊也成了過街老鼠。

這一時期,報紙真的敢“指摘”政府的行為。報紙真的敢引導民眾的情緒。同時,民眾敢於用遊行示威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同時,文人在這段時間內,被社會和政府尊重。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文人的待遇很不錯。

當時,一個警察的工資是兩塊大洋,而普通老師的工資卻能達到40塊大洋!當時,一個人每月花三塊大洋,就能吃飽。

1918年,李大釗給毛澤東介紹了一份圖書館助理員的兼職工作,月薪8塊大洋!

而像劉半農,田漢,錢玄同這樣的大家,能達到200大洋以上。

季羨林在濟南的一箇中學教書時,月薪是160大洋。

當時,北京城小汽車很少,鳳毛麟角。而北大教授胡適就有一輛汽車,售價12000大洋!1917年,胡適的月薪是280元,1931年漲到600元!版稅和稿費收入比工資要高的多!解放後,胡適先去了美國,後去臺灣。

1921年,魯迅等人翻譯了兩本小說,就獲得了1000塊大洋!


最厲害的是,(1916年-好1927年)北洋軍閥聘請了蔡元培當北大校長!要知道,蔡元培可是同盟會領袖,國民黨四大元老,他是反對北洋軍閥的!蔡元培每個月光稿費就有300大洋!


勇戰王聊歷史


其實這個問題有點類似一個哲學問題,如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就好比是一把雙刃劍,有好也有壞的,無論是一個王朝還是皇帝,都是如此,不過由於歷史記錄和保存的問題,勢必會有一些不為人知的一面,那麼這就只能靠個人結合已有的史料進行推測了。

以我們熟悉的隋煬帝為例,人人都知道隋煬帝荒淫無度,然而他力主開發京杭大運河卻造福後世,此外隋朝在他手中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為後來盛唐奠定了大一統的基礎。

隋煬帝和隋朝作為一個具有兩面性的君王和王朝,這個由於年代較近,記錄的史料多,人們還能知道,相比之下,在更早的殷商時期,則更為令人容易讓人產生片面的看法。

許多人都看過《封神演義》,都認為商紂王是個大昏君,是禍害天下的大壞蛋,然而事實不單單如此,甚至從更長遠的角度,更高的層面說,商紂王是中國的大功臣。

商紂王除了一些演義中描述的荒淫之外,他其實還是一個具有開疆拓土功勞的君王,紂王在位期間,他推行牛耕和灌溉排水,以促進農業的發展,對內清除異己,加強王權。

增加經濟和加強王權,根本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用兵,毫無掣肘的用兵,在殷商內部,紂王打壓一些不安分的諸侯國,對外他常年攻閥東夷,也就是現在的山東一帶。

紂王不僅逐漸征服了東夷,擴大了華夏領土的地域,更是首次把領土勢力擴張到了天津、連雲港等地,對華夏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從這個角度來說,紂王也是一代雄主。

可是世人因一部《封神演義》,就認為紂王是個暴君昏君,從而忽略了他所創下的功績,這是片面的,這不符合歷史的客觀性,我們看問題應該客觀全面。



老陳講史


文宋,對外戰爭勝率一般都在百分之70以上。

盛唐,對外戰爭勝率一般都在百分之50以下。

原因是宋戰爭多發生在國內,勝少及亡國。唐戰爭多發生在國外,敗無大患。


蘭芷汀峰


回答了:

比如說清朝,作為中國古代,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其統治時間內社會,整體上比較穩定,人民的生活比較富足,特別是康乾盛世。

但是與此同時清王朝的統治者,大興文字獄,以及八股取士,嚴重鉗制了人們的思想直接導致了社會思想的單一化,為閉關鎖國提供了思想前提,也是導致近代中國落後於世界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