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政府宣佈暫停提高燃油稅,馬克龍的讓步會讓巴黎騷亂平息嗎?

衝擊時評


讓步不等於能夠平息民怨。這是國內激化的階級矛盾,是窮人對富人的矛盾,法國低收入人群的狀態沒有解決。其次,在凱旋門上塗鴉的政治口號中最醒目的一則標語是“推翻資產階級”。再者,參加這次抗議活動的人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左中右人士都有。而且不約而同的反對馬克龍的激進式改革,並對馬克龍的全球化主張頗多詬病。而最值得深思的是,巴黎執行維持秩序任務的一線警員並不樂意對民眾用強。馬克龍的改革太生猛了,所以現在宣佈暫停提高燃油稅,只是為了暫時平穩罷了,巴黎的騷亂平息?是有可能的!但後續可能還會有其他方式或者“名號”的運動或者騷亂!


偽裝者1998213


法國政府4日宣佈暫停提高燃油稅,馬克龍的讓步會讓巴黎騷亂平息嗎?一句話回答題主的提問:不可能。因為這些讓步來得太遲,事情鬧到眼下這個程度,已不是一兩個讓步就足以走出危機的時候了,更多的示威者已將矛頭直指馬克龍總統。

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三個原因:

其一,“黃衫軍”不買賬,巴黎騷亂難平息

先來看看自11月17日示威以來就一向嘴硬的法國政府做出了哪些讓步:

法國總理菲利普4日宣佈:

  • 暫停六項徵稅措施,包括碳稅、柴油稅和汽油稅增長、柴油和汽油稅持平以及個人和企業燃油稅率持平措施;

  • 將其延遲6個月後再行決定,也就是說今年冬季法國的燃氣和電費價格暫時不漲了。

  • 更關鍵的是,在未來的6個月時間裡,將努力尋找應對之策,如果找不到,會吸取經驗教訓。

小編翻譯一下,說白一點:

菲利普是說,如果6個月後民眾依舊強烈反對,那麼政府就有可能最終放棄這些徵稅措施。

對於總理的表態,身穿黃馬甲的“黃衫軍”示威者果然立即捕捉到關鍵信息,第一時間紛紛表態——“不買賬!!”

巴黎“黃衫軍”運動的一名代表Benjamin Cauchy說:“這是政府的第一步,法國人不希望只得到一些麵包屑,而是希望拿到整個麵包。”

法國西部佈列斯特的“黃衫軍”4日也公開喊話,“如果六個月後無法獲得合適的回應,會穿著黃馬甲再回來。”

至於巴黎的示威者到底買不買賬看看這週末他們是否如期上街就明白了。

巴黎騷亂不會因政府讓步而平息的第二個關鍵原因是因為學生、醫務人員等人群的要求還未得到回應

沒錯,抗議燃油稅的示威者的要求是得到滿足了,那麼,那些抗議教育改革的高中學生與教職工群體呢?那些開著救護車封堵道路和城市廣場抗議醫療預算法案改革的醫務人員呢?他們的要求還沒有得到法國政府的回應。

加上看到“黃衫軍”抗議的顯著效果,小夥伴們覺得這兩撥人會願意就此平息了事嗎?顯然不可能!

巴黎騷亂不會因政府讓步而平息的第三個關鍵原因是:有組織的示威者正在加入。

如果說之前抗燃油稅的“黃衫軍”是自發的、無組織性質的個人行為的話,那麼,法國勞工聯合總會12月3日發出的示威計劃則更令人擔心。

該工會已呼籲其全體會員於12月14日(本週五)舉行遊行示威活動,呼籲政府立即提高工資、退休金和社會保障。

大夥不要小看工會組織在法國社會的威力,法國的工會歷來不是單純意義的工會,它們與政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是有意識形態的工會。之前每遇到工作動真格的時候,政府鮮有不妥協的。就說這個發起示威抗議的法國勞工聯合總會(CGT),目前工會成員人數約70萬,是法國最大、最具號召力的兩個工會聯盟之一。

舉兩個例子:

1995年,時任法國總理阿蘭·朱佩推行福利國改革計劃,重點就退休制展開改革,CGT隨即發起並領導了法國全國大罷工,最終迫使政府放棄退休制改革計劃。

2017年,馬克龍總統試圖推動勞動法改革方案,法國勞工聯合總會CGT隨即發起、組織示威遊行。9月12日這一天,法國全國共有22.3萬人參加了遊行抗議,巴黎就聚集了近10萬示威者。

終一句,在這三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法國政府12月4日宣佈暫停提高燃油稅的決定非但不像是讓步,倒更像是火上澆油,巴黎騷亂短期內要平息實有難度,馬克龍如果拿不出更有效的方法,這一次很可能就得玩砸了。


陳一諾


個人以為,法國政府雖然宣佈暫停提高燃油稅,但並不代表巴黎騷亂會立刻平息。


“黃背心”運動的重要標誌,熒光黃色馬甲


事實上,12月1日爆發的這次暴力示威行動只是一個月來連續三場在週六進行的暴力示威行動之一,早在11月17日和24日,就已經爆發類似的抗議行動了。按照法國內政部的統計,第一次大約有28.2萬人參加示威,第二次約有16.6萬人,12月1日的這次則有13.6萬人,

看起來參加示威的人數越來越少,但卻一次比一次更為暴力。這次暴力示威事件,可以說是馬克龍就任總統以來面臨的範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破壞力最大的一次全國性抗議示威活動,抗議群體的強硬令法國政府焦頭爛額。由於抗議者統一穿著法國所有正規駕駛員車上必須配備的熒光黃色馬甲的交通衣,因此這次示威抗議活動被稱為“黃背心(黃馬甲)”運動。


法國汽油價格:1960-2017(單位:歐元)


之所以會發生這次抗議,最初的原因是法國民眾為了抗議因為法國政府的稅收政策導致的油價上漲而自發組織的遊行示威活動。從2017年年末開始,法國的柴油價格隨著新稅收政策上漲了23%,而由於柴油相對便宜,加上柴油車相對省油,所以柴油車是法國普通人最喜愛,也是最常見的車型,而柴油價格的這種大幅度的提高,意味著法國工薪階層的生活成本大大增加。所以早在6月份就有部分民眾穿上黃馬甲進行遊行抗議。之所以穿這種黃馬甲,其實就是表明了遊行示威的訴求,就是要求政府不要繼續出臺導致油價繼續上漲的政策了。


法國汽油價格:1960-2017(考慮通貨膨脹後的情況,單位:歐元)


但是在遊行示威平息後,馬克龍政府按照《巴黎氣候協定》在11月中旬出臺了將在2019年1月1日將柴油價格提高到0.065歐元,汽油價格提高到0.029歐元的政策,以促進人們購買新能源車,以減少碳排放量。正是馬克龍政府的這一政策,引發了從11月17日開始一直持續到上週的大規模暴力示威活動。


法國經濟增長率:1961-2016


雖然馬克龍政府的這一政策也包含了對購買新能源車退稅的政策,但卻讓法國普通人覺得馬克龍的這一政策是對普通人的剝削,是為了增加政府稅收。所以很多法國人認為馬克龍是富人總統,根本不管普通法國人的死活,所以他們遊行示威的標語就是

馬克龍趕緊辭職下臺!

或者是

陷入困境的人們,讓我們殺死資產階級!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這次遊行示威開始從單純的抗議因政府稅收政策導致的油價上漲,逐漸發展為由於稅收過高、物價上漲導致的生活水平下降問題上,甚至已經演變成為窮人與富人的對立問題了。而當問題上升到社會不同階層對立問題時,想要平息人們的憤怒,那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了,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個人以為,很可能本週六(12月8日)法國,尤其是巴黎,還可能會爆發暴力示威活動。雖然可能人數會進一步下降,但暴力傾向,可能不會因為馬克龍政府妥協,而有所下降。

畢竟,當前“黃馬甲”運動的訴求,已經不僅簡單的是對油價因為稅收上漲的不滿的抗議了,已經是法國人的一種對長期以來的不滿的發洩。


2018年11月17日的“黃馬甲”抗議活動


馬克龍政府在11月中旬的那0.065歐元,只不過是引發所有這一切的導火索。

當馬克龍政府確定2019年1月1日施行新政策時,本來就已經積累了足夠不滿的法國人便從11月17日開始走上街頭,開始了連續三個週六的暴力示威活動。而在這個過程中,極端分子的加入,使得本來就已經失控的抗議示威活動,變得越來越暴力,從而就成為我們所看到的,上週末的瘋狂。


“黃馬甲”抗議者阻斷交通


而這次“黃馬甲”運動,不僅僅是發生在法國巴黎,而是遍佈法國全國各地,不過是與巴黎相比較,法國其他地區的抗議活動相對“溫和”而已。同時,由於受法國“黃馬甲”運動的影響,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在上週五(11月30日)也爆發了“黃馬甲”示威遊行活動。


2018年12月1日騷亂後的巴黎


因此,

雖然馬克龍政府在12月4日作出妥協,暫停上調燃油稅,但由於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隨著歐洲經濟增速放緩,而政府開支卻不斷增加,馬克龍政府為了推行自己的政策,必然要增加稅收才行。暫停上調燃油稅應該不是出於馬克龍政府的本心,只是面對愈演愈烈的“黃馬甲”運動的權宜之計。而且,民眾的憤怒情緒被調動起來容易,但想安撫下去還是需要一個過程。所以,本週六(12月8日)“黃馬甲”運動可能還要繼續,不過規模上,以及暴力性上可能會有所降低。但只要馬克龍政府還要繼續增稅,那麼,“黃馬甲”運動就絕對沒有到平息的時候。


hording


法國政府提高燃油稅,引起全國各地13.6萬“黃背心"的示威遊行。汽車被推翻點燃、商品被搶、酒店玻璃被砸、警察和示威者發生衝突,截止四日,已導致三人死亡,數百人受傷,僅在首都就有25名示威者被警方逮捕。




“黃背心"是示威者的主要象徵。只要是法國正規的駕駛員,都有黃背心。可以認為它是法國下層平民的象徵。

法國政府迫於緊張局勢,宣佈暫停原定於12月起執行的“提高燃油稅”。馬克龍的讓步會讓全國騷亂平息嗎?




馬克龍的改革觸動了平民的奶酪。暫停提高燃油稅只是應急之舉,要真正平息示威者的怒火,還要看馬克龍接下來的改革舉措是否是真正的讓步!

馬克龍的改革,觸動的還不僅僅是貨車、出租車、公汽產業的工人,鐵路改革讓鐵路工人福利下降,就業者失去保障,也是這次示威活動不斷擴大的導火索之一。法國勞工總會號召法國工人在12月14日舉行更大的遊行示威活動。要求政府穩定就業,增加工人福利。

馬克龍的改革初衷,就是試圖將法國經濟引上良性循壞的軌道。目標是:解決現有勞動法對企業僱工權的過多條款限制,剌激就業、投資和經濟增長。這些政令受到企業資本家的歡迎。削減工人福利受到工會、勞工的抵制。

法國的黃背心示威騷亂,反映的是政府改革與平民就業、社會福利的深層次矛盾,也突顯出精英階層與中下層平民利益的尖銳矛盾。馬克龍政府沒有實實在在的解決措施,暫停增收燃油稅是難予解決問題的,更大的隱藏的矛盾將一觸即發,更大的考驗也在等待著馬克龍。


老狼48440790


不會的。究其原因,法國一個小小的抗議示威活動為何會持續發酵,最後演變為暴亂,最主要的原因我認為是美國勢力在背後做推手,那麼為何美國會介入法國的示威活動呢?


其實是馬克龍想聯合歐盟其他國家組建歐盟軍,那麼美國就很生氣了,一定要給法國一個教訓。背後操作,擴大此事的程度。甚至在馬克龍出國開會期間更加變本加厲,甚至變為打砸搶燒。

事實上看看馬克龍的改革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他十分想要對法國進行大的改變,法國在他就認的時候情況非常差,失業率高。經濟不景氣,他想要破舊立新。可是這一切終成泡影。


場鬧劇的最好的收場方式就是馬克龍打消組建歐盟軍的想法,承諾不在組建,鬧劇自然收場。其實法國一直以來都不是很對美國感冒,從戴高樂時代至今,如果歐盟軍組建成功,美國勢力會被從歐洲趕出去,法,德填補空白,這絕不是美國想看到的。


窩邊飯我不吃


法國政府由總理菲利普出面宣佈暫停提高燃油稅,會讓巴藜的騷亂得到緩解,但人們心中的怒火遠沒有平息,而馬克龍政府的改革措施遭到了重大打擊,政府執政能力也相應大大降低。馬克龍總統的支持率下降到了23%以下,看似合理的改革方案,燃油稅隨市場價格起浮升降,為啥鬧出法國舉國上下一致暴力反抗呢?這裡面的深層次原因值得深思。一是資本積累導致民怨。大部分資本通過市場機制已經聚集在極少部分人的手中,廣大平民生活拮据,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心裡的情緒由一個燃點隨之爆發。二是政黨輪替制度的缺陷所致。法國是三個大型政黨輪流通過選舉上臺執政,為了上位,不惜一切向選民承諾,上臺以後怎樣提高生活品質,這就會逐漸成為高福利待遇國家,但是財富的增長是有限的,而福利是隻能增加不能下降的,如果經濟危機重重更是雪上加霜,這就形成民眾的怨氣,認為是執政者的問題。三是馬克龍以89%的高支持率,年輕氣盛滿懷信心上臺執政,想要對一些重大政策進行調整。比如教育方面擴大自費部份,醫療方面限制小費索要,行政事業單位延長退休年齡等,都傷及民眾的基本生活。法國的幾百所中學、上千家醫院和部分行政員工都上街遊行發出訴求,這次騷亂沒有政黨牽頭,沒有工會組織,完全是民眾自發組織成“黃背心運動”,這裡面的教訓非常深刻。四是法蘭西民族具有傳統的暴力鬥爭經驗,西方國家資產階級革命先驅。僅共和制度就進行過五次革命運動。當然這次不排除外在力量顏色革命的鼓惑,主要還是馬克龍政府的改革措施傷害了民眾的利益,這是西方哲學家布熱津斯基所著《帝國的終結》一書中早已預測,而且法國騷亂開始外溢,歐洲又有二個國家開始遊行活動,馬克龍連任已經泡湯,想充當歐洲老大的夢想難以成真,這次的傷害對馬克龍來說是致命一擊。


感悟77741162


先看看近段時間國際上的一些新聞:

1. 自2017年上任以來,法國總統馬克龍曾多次提出重塑歐洲的主張。據法新社6日報道,他再次呼籲打造“歐洲軍隊”,並明確表示是為了防範俄羅斯和美國。

2. 2018年9月25日,聯合國大會上,特朗普長達30多分鐘的言論,都被之後上臺演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用了45分鐘一條一條的懟了回去,馬克龍呼籲不要走上“單邊主義道路”

3. 美國要求所有國家11月停止進口伊朗石油 否則制裁。同時,美國宣稱,為了國際原油價格的穩定,美國表豁免8個國家或地區,可以繼續進口伊朗石油,這8個國家或地區分佈是: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印度、日本、希臘、土耳其、意大利、韓國。(擺明了針對歐洲)

4. 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正式退出伊朗。

5. 法國上調燃油稅。

6. 法國開始爆發擾亂。

通過以上事件可以清楚的看到,馬克龍自從提出組建歐洲軍已經是嚴重挑戰了美國的底線,美國先是借制裁伊朗之名,禁止國際社會進口伊朗石油,後面又豁免了幾個國家,從名單不難看出主要受影響的是歐洲的那幾個石油進口大國,也就是有能力組建歐洲軍的幾個國家,有意思的是德國趕緊宣佈不支持歐洲軍,倒是法國似乎要和美國槓到底,你封鎖我進口石油的渠道,我就勒緊褲子調高燃油稅來應對,結果本國人民不買賬,也不排除美國在背後煽風點火、興風作浪(畢竟法國是一個高福利高收入的國家,提高燃油稅不至於那麼大反應,這估計也是馬克龍也沒預料到的事,打個比方你月收入一萬多,樓下快餐店油條八毛一根,這幾天由於麵粉漲價,油條跟著漲到一塊一根,然後買油條的時候又聽見有人在那裡鼓譟,別小看一根油條多賺了2毛,10000個人就是多賺了2000,一個月就是600000,這老闆心咋這黑呢,越說越激動,於是群情激憤之下就把店給砸了,一件小事就變成大事,那個鼓譟的人其實是對面賣包子的派過來的,因為賣包子的聽說這家賣油條的不久就要賣包子,所以暗中通過自己的社會力量讓供應麵粉的漲價,逼著他的油條也得跟著漲價,最後派人去煽動消費者打砸店鋪,如果對方還是要堅持賣包子,哼哼,還有更厲害的在後頭……),經過這麼一鬧,馬克龍的支持率直線下降,甚至有下臺的風險,那麼組建歐洲軍計劃就要泡湯,所以美國是絕對不能容忍歐洲組建自己的軍隊來威脅到美國的霸權,要麼馬克龍下臺,要麼馬克龍服軟宣佈不再計劃組建歐洲軍才能徹底平息暴亂!否則好戲還在後頭。


陌阡2018


讓步不等於怯步,花式收稅才是癥結。即使暫時平息了街頭騷亂,但深層次的根本問題還是沒解決——如何提高廣大底層群體的收入。如果不採取刮骨療毒式的辦法,故事還會重演。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因為這本是一場窮人針對富人的“革命”!



有趣的是,在這次黃背心運動中巴黎凱旋門被塗鴉時,上面有一行大字:打倒資本主義!許多網友在調侃,認為巴黎公社又要回來了,因為路易十六的斷頭臺都被抬了出來。但細思這句話,又覺得其寓意深刻而又現實:

第一,馬克龍總統上臺的三把火改革,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為企業資本家和富人們減稅。這裡頭內容很複雜,幾句話說不完。凡正是加收燃油稅受損失最大的是低收入群體,即窮人,等於是變相地給窮人加了稅。這種對比明顯的一加一減,什麼意思?第二,社會底層民眾的收入為何上不去?都是企業資本家搞的鬼。為何?這些企業主在選用勞工尤其技術含量較低的員工時,大量招用國外的廉價的,這就等於爭搶原本屬於當地人的飯碗,使他們的優越感蕩然無存,收入一降再降,有碗飯吃已屬不易,增加收入甭想。所有這些,誰造成的?要不怨企業主都難!


書中有毒


一是“黃背心”運動從示威遊行最終演變成騷亂,法國政府是有責任的,馬克龍顯然低估了形勢、低估了民眾的不滿和憤怒。馬克龍沒有及時回應民眾的訴求,當然,馬克龍明顯高估了他的改革政策。

二是燃油稅問題只是引發民眾抗議的導火索,不是問題和矛盾的全部,法國中下層民眾對馬克龍的改革政策早就不滿。馬克龍上臺後的政策是對富人減稅,對中下層老百姓加稅。可以說馬克龍施行的政策客觀上是進一步幫助富人掠奪低層老百姓的財富,所以,矛盾爆發是遲早的事情。

三是如果馬克龍不願意真正反思,頑固地堅持現有政策,那麼,法國社會危機還會繼續。據中新網今天即12月5日的最新報道,在法國社群網站上,已有人號召發起將於12月8日進行第四波抗議(前三波抗議時間分別是11月17日、11月24日、12月1日),如果馬克龍和法國政府不徹底修改現在的政策,想糊弄法國民眾的話,那麼,法國還有可能發生第5波、第6波、第N波抗議集會,法國社會的動盪與危機還會繼續。

總之,作為年輕的法國總統,馬克龍究竟如何度過“黃背心”運動引發社會危機這道難關,正在考驗著馬克龍的執政能力和政治智慧。


寰球東隅


從阿根廷參加G20峰會歸來之後,法國總統馬克龍第一時間就到了“黃馬甲運動”的現場,看起來也是表情凝重,包括香榭麗大街在內,這裡剛剛經歷了一場非常暴力的抗議活動,打砸搶燒帶來了死傷,幾百人被拘押。

然而,事態似乎還沒有緩解的跡象,從開始示威抗議到變成暴力對抗只用了不到三個星期。馬克龍的民意支持率跌破了25%,從上任到現在, 馬克龍的支持率是一路走低,而現在的黃馬甲抗議活動已經變成了對馬克龍總統執政能力和執政地位的挑戰。在這樣的壓力之下,馬克龍準備讓步,暫停宣佈提高燃油稅,問題在於,憤怒的怒火一旦燒起來,就不好撲滅了。

黃馬甲運動的導火線是法國政府將在2019年1月1日提高燃油稅,尤其是柴油稅,摺合人民幣的話,也就是五毛錢,但也是因為這五毛錢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為什麼要提高燃油稅呢?一是為了降低碳排放,法國不是巴黎氣候協定的誕生地嘛,馬克龍非常看重這一外交成果,也在不斷捍衛這一協定,法國當然要率先示範;二是,每個國家都缺錢,法國需要接受歐元區的約束,赤字率不能高於3%,馬克龍減掉了一些稅,但是財政支出還是要維持。

稅收本身就是財富的二次分配,而燃油稅照顧到了效率的問題,但是沒有兼顧公平,法國的普通老百姓開柴油車,對於低收入家庭來說,柴油稅無疑增加了開支,讓手裡的荷包縮水,馬克龍曾經許諾要提高人民的購買力,燃油稅無疑是打臉的。 只要開車,就是燃油稅的納稅者,對於富人來說,多五毛,少五毛,也沒有什麼影響,況且,富人可以拿著國家的補貼去買新能源汽車,對於窮人來說就是普遍徵稅,加稅的政策引起了社會的共振。穿上黃馬甲上街抗議,黃馬甲是司機的必備品,如果遇到意外,穿上它,可以提醒周圍的人,現在加稅是不是也是突發的事件呢?

黃馬甲運動具備了互聯網時代抗議活動的所有特徵,沒有人去組織,社交媒體可以完成組織活動,非常扁平化的結構,零門檻,只要穿上黃馬甲,走上街頭就是其中一員。法國人上街示威遊行也是常見的事情,比如說罷工活動,但是這次黃馬甲運動之所以引起關注是因為它越來越具有暴力傾向,一些商店被打砸搶,同時,抗議活動的主題已經不侷限於燃油稅,而具有更大的範圍,比如重新分配財富,提高福利等等,抗議者們想的問題是,最近一兩年自己的生活有沒有更好一些,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法國有88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些人處於社會邊緣,他們的憤怒、不滿甚至是絕望在這次黃馬甲運動中得以釋放。

雖然窮人和富人都生活在巴黎這樣的大都市,但是他們卻是兩個世界的人,窮人們到了香榭麗大街,站在了迪奧、香奈兒的商店門前,兩個世界相遇了,結果發生了激烈的對撞。這種矛盾和衝突是馬克龍始料未及的,也是現在他還沒有理解到的,他可能會宣佈進入緊急狀態,也可能會採取緩和的方式進行溝通,馬克龍推遲了對塞爾維亞的訪問,留下來處理當前面臨的危機,而內閣總理菲利普宣佈將燃油稅推遲6個月,但是抗議者們的要求已經遠遠不再是燃油稅了,但無論如何,黃馬甲已經成為馬克龍繞不開的坎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