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联要杀死沙皇一家?

Hunde-management


苏联杀掉沙皇一家的目的实际上有三个。一个是苏联在建立政权的时候有争议!在当时是被当成卖国贼的形式存在,因为苏联几乎把整个沙皇俄国给卖了,苏联为了跟德国和谈赔偿了德国大约60亿美金,这是苏联三年的财政收入,从价值来看,这个赔偿比庚子赔款还多;割让土地200多万平方公里,占沙俄欧洲部分国土的5分之4。这个条约在当时的苏俄政权内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人认为是俄国的耻辱,所以为了防止沙俄皇帝复辟,苏联最高领导层决定斩草除根。

其次,杀鸡儆猴。当时的沙俄政权实际上采用的是建设兵团的方式来组建军队的,这使得整个苏联领土上的其他地方守军将领有很大的权力,他们如果脱离苏联中央的话会给苏联带来很大的麻烦。假如留着沙皇,那么沙皇只要给他们一纸诏书,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独立。而杀掉沙皇就等于告诉他们不要乱来,否则下场跟沙皇一样。所以苏联领导人当时也是非常时刻做非常选择。

最后,也就是苏联政府一贯的作风了。苏联的这种扣上反革命便杀害的方法并不只用在沙皇身上,即便是到了阿富汗战争的时候,苏联最高统帅部对当时的阿富汗总统乌明也是直接拧下脑袋,全家斩尽杀绝。


优己


世界历史上,曾经有两次著名的皇室灭门血案,一为二十一世纪初的尼泊尔皇室,另一个便是二十世纪初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灭门案。

1918年7月16日,叶卡捷琳堡的地下室传来阵阵枪身,像天空中绽放的花炮声。

11个人应声倒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人就此与世界道别,地上的尸体除了尼古拉夫妇和他们的五名子女外,还有医生、厨师和随从。

他们的罪名是“罗曼诺夫王朝的皇室亲属们继续向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乌拉尔执行委员会决定枪决你们”。

之后,他们的尸体被付之一炬,残留的骨渣被扔进了山洞。这就是尼古拉二世皇室的末日。

尼古拉二世并不是像法国历史上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大庭广众之下被送上断头台,而是被秘密处决,没有任何法庭的审判。


(比兰德拉国王、两个妹妹和弟弟、迪彭德拉)


这道绞杀令到底是谁下达的?是列宁代表的苏维埃政权还是个人恩怨?

尼古拉二世被老百姓起了个绰号“嗜血尼古拉”,在位期间,对内严惩反叛者,惨案不断,对外,屡兴战争,劳民伤财。就拿一件事来说,尼古拉二世加冕时发生了“贺登卡”事件,当时他要给老百姓发礼物,因为聚集的人太多,道路凸凹不平,而导致踩踏,死两千,伤几万,但是沙皇与皇后依然是纵情声色,对群众的生死置若罔闻。

所以,对于尼古拉一家的悲剧,有人认为是罪有应得,恶人的下场。

内幕参与人瑞士人日里亚尔曾写过一部《尼古拉二世及其一家的悲惨命运》的书,讲述末代沙皇最后的命运。他认为是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斯维尔德洛夫下达了处决沙皇全家的指令。

因为是亲自参与者,这种说法比较有说服力,但是在西方,流行的说法是下达指令的是列宁。

尼古拉二世与列宁的恩怨由来已久,列宁曾遭到尼古拉二世的流放,列宁的哥哥被判死刑,所以,很多人认为是列宁在复仇。

但另一种说法是,确实是列宁下达了处决令,但是为局势所迫,胡果·达文波在《震惊世界的日子》有原因描述:

“布尔什维克党人想过把尼古拉二世带到莫斯科进行审判。现在,白俄罗斯的兵力正逐步逼近包围乌拉尔地区,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认为沙皇一家的存在,为保皇派发动内战提供了危险的号召力。”

列宁的好友托洛茨基也指出“是列宁亲自下令处决沙皇一家人的。”因为特殊的时代环境,人们觉得尼古拉二世灭门血案最合理的解释是——“为了防止白军劫狱”。

但是作为俄罗斯“末代沙皇谋杀案”首席调查员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却不同意,他认为:“包括历史学家和档案保管员在内的顶尖专家,进行了长期调查工作,现在,我能够非常肯定地宣布,没有可靠的文件能够证明,列宁或斯维尔德洛夫(苏维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下令对沙皇一家执行枪决。”


蔡骏


这个……杀死尼二一家跟苏联有什么关系我很好奇,苏联是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尼二全家外带厨师,家庭医生,仆人则是1918年7月17日被乌拉尔的地方苏维埃契卡人员处决的,尼二被杀全家的时候,苏联……在什么地方?

其实尼二杀全家这种事情,你不要用泛道德主义去评价就对了——确切来说,一切牵涉到政治的行为都尽量不要用泛道德主义去评判,否则很容易就会掉到宋襄公式的自缚手脚的坑里。

1918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是什么情况,可以说是内外交困——在经济活动与工业生产方面,推翻立宪会议之后整套工业体系恢复不起来,从农业到商业的整个经济运行链条也无法打通,导致苏维埃政权从维持政权运转的基本开支到用于国内革命战争的步枪与弹药供应全部出现困难;在国内力量对比方面,深受东正教影响的农民和城市小市民群体与从以上社会群体衍生出来的军官团连带着下层士兵对于苏维埃都有着深深的不信任感,苏维埃政权能够掌握的力量仅限于工人群体(还需要优先用于恢复国内生产力,且战斗力远不如俄军正规军)和几万捷克、拉脱维亚洋壮丁。值得一提的是有3万左右的中国劳工在当时加入了红军部队,成为了托洛茨基麾下一支可靠的力量;在敌人的进攻方面,本来打着立宪会议招牌的二月革命派白军同红军一样都是属于菜鸡互啄的状态,招兵与后勤十分困难,而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还需要依赖协约国干涉。但是1918年4月德鲁兹多夫将军从罗马尼亚战线返回俄罗斯南部后,提出了鲜明的“未来的俄国必须是君主制,君主必须在罗曼诺夫家族中产生”口号,顿时应者如云,极大地扩充了白军部队的实力。连托先知都不得不承认,“如果对面都打起保皇党的大旗,用不了几个月我们都得完了”。

在这种情况下,苏维埃方面为何需要对尼二全家紧急处置,而且是一家老小(尤其是那个有血友病的皇子阿列克谢)连带着厨师、医生、仆人全都杀光就不难理解了——不能让尼二继续存在下去以至于成为各路保皇党白军的大旗,也不能让尼二的子嗣跑出去以至于让高大帅邓大帅等人有当董卓的机会,最好也不能让这个消息走露出去。事实也确实如此——尼二被杀全家之后,整个白军体系缺少了旗帜性人物,内部的保皇党与共和派很快就爆发了内讧谁也不服谁——于是苏维埃就这么一脸懵逼地在各路白军的夹击下坐稳了位置,完成整合之后开始了向阿穆尔河畔进军的路程。


军武次位面


列宁的共产主义理念就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打土豪分田地,追求目标实现布尔什维克(共产主义),迊合当时广大穷人的思维方式,在理论上赢得民心从而夺取政权。可是100年过去以前的无产阶级领军人物全都成为亿万富翁的有产阶级,甚至他们的资产比过去的地主土豪劣绅、沙皇的资产有过之而无不及。


華1580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说是历史选择的人,有没有基本人性?

沙皇夫妻就算有什么罪恶,管这些儿女们什么事?

尤其是皇太子阿列克谢,1个重病在身的14岁少年,瘦弱不堪,任何小的流血都可能会送命。这个人尚且不能自理正常生活,又能去害谁?还有那4个公主,最大的23岁,最小的17岁,都完全没有参加过政治。

在欧洲,几乎所有国家建立共和国后,都只是驱逐了国王和王室。

唯一的例外是英国和法国,这都是因为路易和查理亲自率领部队或者联络部队,攻击共和军而已。

但沙皇早已是死老虎,退位以后就被囚禁(连软禁都算不上)。

结果,他们还是难逃一劫,全家7人,还包括私人医生、私人厨师、一个侍从和一个女仆,一共11人。

杀死沙皇全家,目的很简单,就是灭口。

当时俄国全境都在内战,很多保王党的军队打着沙皇的旗号作战。

红军主要驻守莫斯科、圣彼得堡、斯大林格勒等城市,其他地区多在拉锯战。

这种情况下,想要打垮保王党的政治口号,一个彻底的方法就是杀死沙皇全家。

这样一来,保王党也就没有人保护了。

而列宁的好友,也是红军的缔造者之一的托洛茨基在他的回忆录中则称:当时,布尔什维克上层对处理沙皇的两派意见……。列宁一派看到沙皇的存在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极为不利,只有处死沙皇全家才能彻底摧旧王朝复辟的机会。

托洛茨基说,「是列宁亲自下令处决沙皇的!」而苏联共产党后来的解释为,此举是为了「防止白军的劫狱」。

有意思的是,列宁自己多次被沙皇逮捕,沙皇允许他接受审判,可以自由辩护,最终不过是流放几年而已。

只有列宁哥哥,因为组织暗杀沙皇的计划,在动手前被破获,才被沙皇处死。

此次处决沙皇,没有审判。

7月17日凌晨,沙皇一家共11人被叫醒到一个地下室集合。

在这里,他们遇到了12名荷枪实弹的契卡。

契卡领袖雅可夫·尤洛夫斯基向他们宣读了结果:请注意!现在宣布乌拉尔工农兵代表苏维埃的决定,鉴于你们的亲属在继续向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乌拉尔执行委员会决定枪决你们!

沙皇震惊无比,以为听错了,追问:什么?你说什么?

卢洛夫斯基又重复了一遍。这一次是家人:妻子、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和随从发出了叫喊。

于是,这12人举起了手枪。

沙皇尼古拉被一枪击毙,皇后也迅速死去。其余的人都被打了多枪,但仍然有3个公主还有呼吸。

后来发现,她们把仅剩的一些珠宝,藏在胸衣(那时候的胸罩内)。子弹射击到坚硬的珠宝,失去了足够的威力。

于是,契卡改用刺刀,将她们刺死。

杀死这些人以后,她们的尸体被撒上强酸或者被焚烧,埋入树林毁尸灭迹。

需要说明的是,执行处决前,一些契卡成员拒绝对孩子和妇女开枪,因此作为动摇分子被关押。

对于处决沙皇,尤其是杀死沙皇的老婆、孩子和无辜的仆人,大部分俄国人是不赞成的。

斯大林回忆:分别很多年后,我见到了母亲(一个东正教徒)。没想到,母亲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沙皇被杀,同你没有关系吧?”我说“没有!”母亲这才点了点头,露出了笑容!

1998年,根据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命令,尼古拉二世家族的遗体被隆重安葬在圣彼得堡的彼得保罗大教堂中。

话说,萨沙还去彼得保罗要塞看过他们的棺木。

2008年10月1日,俄罗斯最高法院正式为尼古拉二世平反,宣布他的家族是苏联镇压下的受害者。俄国当局正式推翻有关罗曼诺夫皇族罪有应得的观念,而此一皇族所遭指控的罪名正是90年前布尔什维克革命以及将沙皇一家处死的重要正当性依据。最高法院发言人奥金佐夫说:“本院主席团宣布,对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的镇压毫无理由,并恢复他们的名誉。”


萨沙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前苏联在成立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旧遭到沙皇遗留的反动派军队――白军的进攻和威胁,虽然前苏联军队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主动,但战争断断续续的一直都在,这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这些白军还有念想,还有奋斗的一致目标,那就是为了沙皇复位而战。(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沙皇是旧社会旧体制的一面旗帜,只要他在,就有奋斗的理由和价值,沙皇虽然被前苏联军队从皇位上赶了下来,但其政治影响力还在,仍旧有大批的追随者,愿意为沙皇效死力。

这种力量如果得不到有效扼制的话,一直任由其蔓延,那么很难讲沙皇尼古拉二世会不会拥有重新掌控全国局势的能力,毕竟在当时来讲,前苏联境内的白军作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来说帝国主义列强干涉,全力支持沙皇,则更是让前苏联政权如鲠在喉的问题。


这时候杀死沙皇尼古拉二世,不论是对国内的白军还是外国的干涉势力来说,都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办法,白军一下子就会失去战斗的动力以及战斗的合理性问题,为谁二战?就成了他们每个人纠结的问题。

而对于外国干涉军,对他们来说事半功倍的办法就是把原来的老沙皇尼古拉二世再扶上位,然后签订相关的协议协约就齐活了,但是现在他们面临的问题也一下子复杂了起来,干涉军干涉半天,却不知道该让谁出来主持大局了,这样的人不是大街上拉个人随便就能顶上去的。

沙皇尼古拉二世是个不二人选,可惜死了,如果说仅仅是沙皇死了,把他儿子啥的再弄一个也算是一种策略或者说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是前苏联政权做的决绝――斩草除根再打下去都不知道给谁打得了,战争的积极性会受到极大的打击,因此杀掉沙皇,是一举两得的妙棋!


历史三日谈


后来解密的资料表明,列宁也曾想过善待末代沙皇,但契卡送去的情报称,英法支持的保皇派,组织了一支武装小分队,已越过波兰边境,前来解救沙皇。列宁于是希望,以判国罪,公开审判尼古拉二世。但是,对尼古拉二世全家人的处置权,此时已交到了契卡手上。

1917俄国的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被迫退位的尼古拉二世,成为俄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沙皇。他与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是亲表兄弟,他们的母亲是姐妹。因此,尼古拉二世希望到英国避难,英国当时也同意了。但是在英国许多自由党人的强烈反对下,英王不得不收回庇护许可。

当时的俄国,出现了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一个是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一个是布尔什维克政权。克伦斯基政府比较同情沙皇,因此将沙皇全家人保护起来,打算第二年春天,再将他们经日本送到欧洲。十月革命,临时政府失败,苏维埃政府接管了一切事务包括沙皇全家。

是否真的存在过这样一支武装小分队,在英法势力的支持下要秘密潜回俄国救出沙皇,一直没有找到证明材料。有史学家称,这是契卡为了杀死沙皇而编出来的故事。处决末代沙皇全家的命令,是契卡最高长官捷尔任斯基亲自下达,由乌拉尔地区的契卡负责人雅科夫·尤若夫斯基执行的。

1918年7月16日子夜,雅科夫领着一个行刑队,进入了沙皇全家人居住的大厦。此时的沙皇全家,包括沙皇本人和皇后,他们的4女1子、3名仆人和1名家庭医生共11人。他让尚未入睡正在写信的医生去叫醒所有人,称为了安全,要将他们撤出叶卡捷琳娜堡。

半个小时后,11人穿戴整齐拎着简单的行李,跟着雅科夫来到大厦的地下室。雅科夫告诉沙皇,他们已成为新生的政权最危险的敌人,所以,苏维埃政府决定对他们执行枪决。沙皇及他的家人和仆人们还没来得及惊讶,一阵乱枪扫射之下,11人纷纷倒地,地下室血流成河。

最早死去的是尼古拉二世,几乎一枪毙命,紧接着是皇后、小王子、医生和3名仆人。4位公主因为身上的首饰和衣服里缝着的珠宝,替她们挡住了第一轮子弹。据说她们戴着和藏着的钻石,总重量有1.5公斤。雅科夫的人在检查尸体时发现她们还活着,又近距离对着她们的脑袋开了枪。

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30分钟。行刑队员取出姑娘们身上的珠宝后,将尸体运到郊外一个废弃的矿井,浇油焚尸掩埋。第二天,苏联政府发表声明称,帝国主义解救末代沙皇的阴谋已被粉碎,反革命势力已被镇压下去,尼古拉二世已受到应有的惩罚。


世界真的很大


俄罗斯当局曾经结合之前深藏于克格勃档案馆中的执行这次处决行动的军官亲笔撰写的报告,以及医学专家对从叶卡捷琳堡发掘出遗骨的大量鉴定研究,还原出发生在1918年7月17日的沙皇一家被杀的一幕:

是日,在叶卡捷琳堡商人伊帕契耶夫的住宅的地下室里,50岁的尼古拉二世、46岁的皇后亚力珊德拉、22岁的奥尔加公主、21岁的塔蒂阿娜公主、19岁的玛丽娅公主和17岁的阿纳斯塔西娅共主和13岁的皇太子阿列克谢、医生、厨师和2个仆人共11人被枪杀——事实上,说是枪杀也不完全准确,实际上枪杀不死辅之以刺刀,好几个受害者可以说简直是被虐杀的。

1917年3月2日,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罗曼诺夫王朝灭亡。之后从3月9日到8月14日,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被软禁在皇村。十月革命后,以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被推翻。尼古拉二世全家被押往西伯利亚,后又辗转来到叶卡捷琳堡,被关押在商人伊帕契耶夫的住宅里。

据历史学家研究,最初莫斯科当局是计划按照法律程序公审沙皇的,但后来为了防止沙皇家族被敌对势力扶持成为白卫军的政治领袖,对新政权的合法性产生威胁。如果做一个假设,沙皇被救驾者救出,且不说政治上一定有多大的权威,至少掌握沙皇的势力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也能利用沙皇的影响力笼络前贵族集团和哥萨克上层,和莫斯科当局之间形成此消彼长的力量对比变化。

(捷克军团在1918年5月底至8月初占领了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西伯利亚的大部地区,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构成重大威胁)

1918年7月负责看守沙皇一家的卫队指挥官尤洛夫斯基和看守沙皇的契卡成员接到了处决沙皇全家的命令(一说是根据乌拉尔地区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决定),于是出现了上述一幕。

在当时,莫斯科当局也曾经抛出说法说这是叶卡捷琳堡地方当局自行其是,并未接到自己这一方面发出的命令,但是不管怎样,莫斯科当局即使没有下过命令,事后也完全追认了这个结果——1918年7月18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作出的决议:

认为这一决定是无条件正确的。

7月23日,《乌拉尔工人报》发表了如下消息:

7月16~17日夜间,根据乌拉尔州工人、农民和红军士兵苏维埃的决议,枪决了前沙皇尼古拉·罗曼诺夫。这个带着皇冠的刽子手利用革命的仁慈,活得太久了。

如今的俄罗斯,早已经为沙皇一家平反昭雪,这本身固然也是政治局势的变化,或许持有认为杀沙皇是正确的不得已的看法的人也不会因为现在的平反昭雪改变观点,但有一点很明确,杀无辜的女性和儿童,以及医生、厨师、仆人,哪怕不谈伦理问题,退一万步从苏维埃的斗争策略角度看,在政治上也是非常不成熟的,虽然似乎化解危局于一时,但不但缺乏立场还授人以柄。

(位于叶卡捷琳堡的滴血教堂,是在尼古拉二世一家被害的地方建立起来的)

亘古寒冷的北境或许会使得人性阴郁残忍的一面爆发出来,时移世易,除了悲悯和叹息,不想说什么。


谈古论金


苏维埃建政初期的一九一八年,面对高尔察克贵族武装的强大军事压力,苏维埃政权担心退位后被拘押监禁的尼古拉二世被营救,从而先下手诛杀了尼古拉二世一家十余口人……。


一九一七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联手,推翻了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取而代之的是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不久之后,布尔什维克发动十月武装起义,推翻了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布尔什维克政权宣告成立。帝俄时期出身于彼得堡贵族世家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将军一直孝忠于沙皇政府。于是,他凭借个人较高的政治威望和社会号召力,联络了一些社会政治力量和军队将领,从而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事武装对抗苏维埃政权。所以苏维埃政权担心:一旦高尔察克武装进入彼得堡,拘押监禁于叶卡捷琳堡地下室中的尼古拉二世一家即会被高尔察克武装营救,故而决定先下手诛杀尼古拉二世一家。

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七日,尼古拉二世一家十余口人,被苏维埃武装人员在地下室中秘密诛杀。罹难者包括尼古拉二世和皇后及五个孩子,还有仆人和家庭医生也同时一起罹难。苏联解体后的一九九八年,尼古拉二世一家人的遗骸被俄罗斯政府隆重安葬。

列宁曾经因政治活动而被沙皇政府流放。在流放过程中,列宁在给友人的书信中曾有过这样的记述:‘’我这里每天除了打猎就是钓鱼而且每天睡眠时间较长伙食供应和居住环境也很好‘’……。


Mrttlzz99


这就是政治,黑暗、丑陋、血腥。沙皇一家被灭门,算是历史上很残忍的一页了。沙皇一家人基本上算是无辜的,沙俄的腐朽没落并不是尼古拉一个人的过错,更不用说他的妻小就这样悲惨地死于非命。

为什么要把沙皇一家灭门?道理很简单:尼古拉不是总统,也不是首相,而是沙皇,统治俄国数百年的皇族。在欧洲,各国皇室为了政治利益联姻,多少都要沾亲带故,而历史上一国挟着另一国出逃的皇族成员挑起战争的例子比比皆是。英国的乔治国王与沙皇尼古拉渊源颇深,如果灭掉沙皇政权却放走了哪怕是幼儿的任何一位皇室成员,而这样一位皇室成员又逃亡到了比如英国这样的反布尔什维克国家,那他们可以用幸存皇室后裔为旗帜,招揽反苏俄人士,积蓄力量,最终必将掀起复辟战争,威胁苏俄政权。

这是一次教科书式的斩草除根,苏俄自有他的考虑,让任何一位沙皇家人活着都是后患无穷的事。让人感叹,这就是政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