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馬爾梅迪慘案的真相是什麼?

水木楊子-海兒


“馬爾梅迪慘案”,實際上是一系列事件的統稱。慘案的主要指揮者約阿希姆·派佩爾,當時是希特勒警衛旗隊的一名上校,指揮的是德軍第6裝甲軍先頭部隊。根據希特勒的命令,這支先頭部隊的主要任務,是突破盟軍防線,為大部隊渡過默茲河,奪取安特衛普掃清道路。

二戰進行到1944年底時,德軍士氣與戰略物資奇缺,希特勒極需一場勝利。因此他認為,奪下安特衛普至關重要。為了搶時間快速達到目的,希特勒下令,可以用任何手段任何方式,解決前往安特衛普途中的任何問題。

而率領第6裝甲軍先頭部隊的派佩爾,將希特勒的命令具體為:絕不帶走一個美軍俘虜,絕不對比利時人心存一絲同情,以震懾敵人,減少阻礙。但是在推進過程中,德軍既被美軍壓制,又遭到比利時抵抗力量的狙擊,因此,派佩爾的行進速度,比預期的慢了許多。

直到12月16日,派佩爾才在德軍第3和第9空降部隊的幫助下,拿下了默茲河邊若干個美軍佔領的小村莊。此時比希特勒確定的時間,已晚了整整16個小時。17日上午,在推進到馬爾默迪附近時,德軍與美軍第285野戰炮團的一支分隊相遇。

短暫交火後,美軍向德軍投降。派佩爾下令,將這支投降的美軍與當天早些時候俘獲的美軍士兵,集中在一個附近的露天場地,開槍射死他們。其中的一些戰俘大約意識到了什麼,試圖往外跑,被圍著的德國士兵一陣亂槍打死。大多數戰俘,是站在原地被打死的。

射殺戰俘之後,由於急於趕路,德軍沒時間檢查大屠殺情況,就在下午一點鐘左右匆匆離去。兩點半,美軍第291工兵營來到屠殺現場,發現了一個嚴重受傷但還活著的美軍士兵。德軍槍殺美軍俘虜和比利時平民的消息,迅速傳了開來。

經過搶救和清點現場,以及隨後的報告表明,1944年12月17日當天,馬爾梅迪及其附近的一系列屠殺中,共有120名美軍戰俘、26名比利時平民被德軍槍殺。這便是二戰史上著名的“馬爾梅迪慘案”。

出生於1915年的派佩爾,戰後因這一慘案受審並被判處死刑,但又改成無期徒刑。他在監獄裡呆了10年獲釋出獄後,先在保時捷公司、大眾汽車公司擔任中層管理人員,後來又是自由撰稿人、翻譯,並定居法國。1976年,他被反納粹勢力燒死在自己家中。


世界真的很大


提到馬爾梅迪慘案,自然不得不先介紹一下慘案的負責者——約阿希姆·派普。

派普可謂是黨衛軍的顏值擔當,高大英俊,儀表不凡。加上人家的顏值和能力還成正比,因此很快得到賞識。1939年1月擔任了希姆萊的級副官,在希姆萊的提攜下,很快就成為柏林社交圈裡的明星,納粹集團的紅人。派普妻子就是希姆萊介紹認識的,所以,派普兩口子都是納粹鐵粉。

後排左一就是作為希姆萊副官時參與高層會議的約阿希姆·派普

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在歐洲戰場上,派普充分證明了,自己不是隻旗衛隊的“花瓶”和顏值擔當,更是一名優秀的戰場指揮官。之後的幾年多次立奇功。1943年5月獲得了金質德意志十字獎章,派普成為了武裝黨衛軍中最年輕的團長,是個能力和顏值超群的鐵桿納粹。

然而現在,網絡上竟然出現諸多為其翻案的言論,比如把馬爾梅迪慘案說成“美國人自導自演的大屠殺”。

爾梅迪慘案發生在1944年12月,阿登戰役期間,派普率領著隸屬於黨衛軍第一裝甲師的派普戰鬥群(自己名字命名的)將美軍包圍並且將包圍圈迅速的越縮越緊,最後俘虜了很多名美軍,在將這些俘虜押解至戰俘營的途中路經比利時小鎮的馬爾梅第森林的時候,派普戰鬥群毫無徵兆的屠殺了百名美國士兵和比利時平民。
所以,在戰後的審判中,馬爾梅迪慘案成了阿希姆·派普最主要的罪行。派普作為戰鬥群指揮官,開始被判處死刑,後因慘案出現不少疑點和辯方律師的努力,後來減刑為終身監禁。

當時為什麼減刑,主要有這麼幾個說法:

1、證據不足,派普一口咬定自己從未下過屠殺命令,盟軍方面始終沒能找到派普直接下達命令的物證、人證(派普戰鬥群後來在1945年的“春醒行動”中傷亡慘重,存活下來的又大多含糊其辭)。

2.戰後美蘇對峙的局面的需要。在審判期間,派普豐富的作戰經歷引起了美方注意,派普也識時務的表現出讓美國人覺得自己有利用價值。甚至派普還接受了美軍戰術專家的探訪,向他們詳細講述了在東線同蘇軍裝甲部隊交戰的經驗。

3.派普超高的顏值和高大的身材,讓人感覺不像個下屠殺令的嗜血者。比如,下圖,獄中被審判的派普,掛著牌子被羞辱,精神不好,都沒影響顏值。

下圖前排右一42號就是派普


現在翻案馬爾梅迪慘案的說法主要是,慘案是美軍為了“妖魔化”德軍,故意自導自演的。這種說法堅持,是在屠殺發生後不到一天,一隻美軍部隊“碰巧”發現了埋在雪地裡的美軍屍體,並拍下照片,送到各個部隊巡迴展出,然後被強行扣到了派普頭上。

如此大膽“任性”的做法,是哪位美國軍官下的命令,是誰負責執行的?美軍中的MP,軍醫,法醫(畢竟戰鬥中死亡與機槍屠殺,還有死亡時間,通過屍檢是可以搞明白的)都全程忽略了嗎?還有無處不在的各國媒體記者,紅十字會成員,尤其是報道此事的官方發言人和美國媒體,是都瞎了,還是被美軍在24小時內逐一買通,還能保持半個多世紀不洩密?

而且,早在幾年前的東線戰場上,派普就有屠殺蘇聯軍民的“前科”,只不過他最後主動向盟軍投降了,如果是被蘇軍俘虜,絕對是毫無懸念的死刑。

1956年12月,本來改判終身監禁的派普在監獄裡呆了十年就出獄了,開始從擦車工人做起,不久便做到了保時捷部門經理。但是一次出差時,因為是馬爾梅迪慘案的指揮官,被美國拒絕入境,引發美國官方施壓,遭到保時捷的解僱,曾一度失業。

不過,派普家庭生活還是可以的,夫妻和諧(都是鐵桿納粹,有共同信仰),兒女雙全。晚年定居法國的派普。


派普作為鐵桿納粹,一直受到來自各地的納粹受害者和左翼分子的仇視和憎恨。1976年7月在與不明身份的人員短暫交火後,所居住的房屋被點燃,但他始終不肯踏出房門半步。第二天人們在廢墟中發現了派普已經燒焦的屍體,手中緊握一把槍。最終,還是遭了報應,不得善終。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對二戰題材感興趣的朋友請關注,點開我的名字,“文章”裡有你想了解的二戰德國資料,只介紹歷史,不宣揚納粹,瞭解歷史,認清法西斯的罪惡。

在二戰德國黨衛軍的帥哥當中,約阿西姆.派普絕對是高顏值之一,他不僅人長得帥,打仗也是一把好手,而且還擔任過希姆萊的副官,集種種優勢於一身,想不風光都不行,但讓他最“出名”的事件,卻是一件很不光彩的殺俘事件--馬爾梅迪慘案。

1944年12月16日,納粹德國發動了代號“守望萊茵”的阿登反擊戰,旨在奪回西線的戰略主動權,這也是德國在二戰末期發動的最大規模的一次進攻行動。黨衛軍中校約阿西姆.派普率領以他名字命名的“派普戰鬥群”作為先鋒參加戰役。

派普勇猛、兇悍的作風在此次戰役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儘管天氣惡劣、道路泥濘、地形複雜、燃料缺乏,但派普的部隊仍然兇猛的向美軍縱深挺進,甚至不惜搶奪友軍的燃料、強行吞併友軍部隊。與此同時,派普的部隊發生了一起屠殺美軍俘虜的罪行,這件事把派普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

17日中午,美軍285炮兵觀測B連與派普的黨衛軍第一裝甲團在伯格聶滋路口相遇,此處距離馬爾梅迪幾英里,所以後來稱為馬爾梅迪慘案。戰鬥結果不言而喻,美軍投降,派普命令少量步兵及坦克看守俘虜,自己率領大部隊繼續向裡格紐維爾前進,然而,他還是在拉吉雷澤村耗盡了最後一滴汽油,裝甲部隊陷入癱瘓狀態。

就在派普離開後不久,留下看守俘虜的黨衛軍向美軍們俘虜開了火,此次屠殺大約造成95名美軍死亡,但事件的起因撲朔迷離,一種說法是美軍俘虜逃跑導致黨衛軍開槍,另一種說法是黨衛軍蓄意屠殺,不過,究竟是不是派普下令槍殺戰俘,至今尚沒有確切的證據。據親歷者敘述,當時的派普滿腦子就一個字:油!他整個下午都忙著指揮部隊尋找汽油並突襲裡格紐維爾,準備摧毀那裡的美軍指揮部,所以他並沒有下令屠殺俘虜。

阿登反擊戰最後以德軍失敗告終,派普在1945年初參加過“春醒”戰役,4月他被晉升為黨衛軍上校,5月德國戰敗他被美軍俘虜。

戰後派普被作為“戰爭罪犯”起訴,法庭上控辯雙方展開理解的辯論,德國俘虜的證詞被指系遭到美軍看守毆打虐待屈打成招,因而不足以完全採信。一位名叫大衛.麥克恩的美軍俘虜證明派普並沒有虐待及屠殺俘虜的行為,審判很艱難,儘管找不到他直接下令殺俘的證據,但作為“派普戰鬥群”的指揮官,他對此事件難逃責任,最終法庭還是以“戰爭罪”判處派普死刑,因證據不足,後改為無期徒刑。

1956年12月,被監禁了10年的派普獲釋,獲釋後的派普曾從事過多份職業,後隱居在法國北部小鎮特拉福斯,由於他堅持納粹信仰引起反納粹組織的憎恨,1976年7月13日他被人燒死在自己家裡。







煙雨濛濛未沾衣


故事發生在阿登反擊戰,阿登反擊戰是納粹德國在西線最後一次大規模反擊戰,它的作用是打醒了盟軍以為可以兵不血刃就能突進到德國本土的不切實際的幻想。

故事的主角是約阿希姆·派普,在阿登反擊戰中,身為黨衛軍中校的他被授命為以他的命字命名為“派普”戰鬥群的最高指揮官,幾個月後,他晉升為上校,他也是德國軍隊中最年輕的上校,時年不滿三十歲。

約阿希姆·派普,長了一副不輸給好萊塢任何一個明星的面孔,出身於希姆萊的副官,後來自己堅決要求投身戰場,在東線與西線之間來回穿梭,率領所部黨衛軍部隊經受住了殘酷的戰爭考驗,一步步成長為高級指揮官。

在東線與蘇聯軍隊作戰時,他所率領的營被稱為“噴槍營”,戰鬥指數極高,對蘇軍戰俘很少留情面,是德軍中公認比較能打的部隊之一。

關於這一點,戰後受審時,派普也回顧了一下當時的情景,他認為是蘇聯軍隊違反戰爭規則在先,屠殺德軍傷兵的“暴行”,才引發了所部士兵的復仇心理,那時候德軍兵員枯竭,很多士兵都是十四五歲的少年,他們的父輩往往死於戰場,再加上蘇軍士兵的“暴行”,所以才“以暴制暴”,派普一直重複,在對陣盟軍的西線戰場,他手下的士兵較有約束力。

問題就出在西線戰場上,正是派普手下士兵做出了了“震驚”盟軍的馬爾梅迪慘案。

馬爾梅迪是比利時境內的一個小鎮,在阿登反擊戰剛開始第二天,派普的戰鬥群就大膽穿插進入美軍陣地,趁著美軍措手不及,他手下的少數坦克一部分裝甲擲彈兵在短兵相接的戰鬥中俘虜了一百多名美軍。其中的84人後來被槍殺在一片森林裡,屍體第二天被美軍發現,這就是“馬爾梅迪慘案

戰後的審訊中,針對製造慘案的派普及所部官兵,美軍進行了刑訊逼供,後來迫不及待的宣佈了派普的死刑判決。派普主動把罪責都攬到了自己身上,極力為部下開脫。

但在美軍辯護律師埃佛里特上校的奔忙下,此案進入複審階段後,又奇蹟翻盤。美軍承認了事發現場執行射擊任務的德軍沒有得到派普的指令,而且事發現場局勢有些混亂,有些證人指證被俘美軍試圖逃跑。

而且也有一些證言表明,派普在戰爭中保護過猶太人,也幫助過法國人。

埃佛里特為派普在做法庭最後辯護總結時,說了這樣一段話:“保衛自己自由的人,也要保證他的敵人不受壓迫。如果他拒絕這項責任,他日後的失敗將不可避免。”

派普一直強調自己是鐵桿納粹,但他卻從來不佩戴納粹袖標,而且究竟有沒有加入納粹黨,至今成疑。

在漫長的關押和審訊過程中,派普倒是跟美軍代表不斷表明心跡,慫恿美國人繼續進攻蘇俄,毫不吝嗇地把在東線的裝甲作戰經驗與美軍分享,甚至建議對蘇俄使用原子彈。

派普被改判為終身監禁,但在1956年,獲得假釋。

這個鐵桿納粹信徒先是生活在西德,從擦車工人開始了第一次民間職業生涯,後來做到了保時捷部門經理,但彼時的西德對這幫老黨衛軍很歧視,一度又因另一場戰爭暴行被告上德國法庭,雖然後來因證據不足被撤銷起訴,但老納粹派普心灰意冷,決定去法國生活。

他帶著妻子來到了法國北部,在戰爭年代一個法國朋友的幫助之下買了一處鄉村土地,建造了木屋,與妻子準備安享晚年。

但派普卻在接受法國記者採訪時仍然流露出強硬態度,不惜表露自己的納粹立場,這些言論被法國左翼人士切齒痛恨。

1976年法國國慶前,派普接受到了匿名信警告,說要燒掉他的房子,不讓他活過國慶日,派普把妻子送到了安全地方,並拒絕了兩位法國鄰居相助的好意,7月13日(法國國慶是7月14日),自己在家裡持槍等待著那一刻。

半夜,槍聲四起,房子被引燃,當法國消防車趕到時,房子已經被燒成一片廢墟,老納粹派普的殘軀已經被燒成短短的一截黑炭。


歷來現實


約亨.派普

馬爾梅迪屠殺事件後的現場

畫家筆下突出部之戰中作為德軍先鋒的派普戰鬥群


慘案發生在1944年12月17日,阿登反擊戰開始的第二天,作為德軍先導部隊的派普戰鬥群已經接近了聖維特,駐守在這裡的美軍第七裝甲師一部已經被團團包圍,中午時分,派普戰鬥群的裝甲車輛已經接近了馬爾梅迪東南方五公里的博涅十字路口,派普命令少數裝甲擲彈兵和少數坦克前往偵查,正好碰上了倒黴的美軍第285炮兵連觀測營B連。

這支臨時配給第七裝甲師的部隊壓根沒有注意到即將到來的危險,儘管有少數法國難民對他們發出了警告,但由於語言不通,他們還是駕駛卡車駛向了博涅十字路口,德軍坦克對這些美軍卡車像狩獵一樣開始了射擊,倖存者慌忙跳車,向附近的森林和野地四散奔逃,黨衛軍裝甲擲彈兵抓住了大約130名俘虜,突然,德軍士兵開槍向美軍戰俘掃射,打死了84人。至於開火的原因,眾說紛紜,指揮官,黨衛軍悍將約亨.派普並不在現場,他後來在軍事法庭上說,下級指揮官報告,原因是部分美軍戰俘試圖向森林逃跑,但一名在附近十字路口指揮交通的美軍憲兵雷默.福特說,戰俘是被蓄意謀殺的,他們先被繳械,收取了個人物品,然後被趕到了道路附近的田野中,武裝黨衛軍軍官首先用手槍開槍,然後機槍開始掃射,消息傳到美軍第12集團軍司令部中時,霍奇斯將軍和參謀們大為震驚,而被俘的德國軍官和士兵也憂心忡忡,認為這種行為簡直是發瘋,會導致盟國對德國進行進一步的報復。


1947年在對德國戰犯的審判中,起初派普和其他41名德國軍官被判絞刑,但辯護律師艾維雷特為派普進行了成功的辯護,找到了後來的突出部之戰中於拉葛雷茨附近被派普戰鬥群俘獲但獲得人道待遇的美軍戰俘,以及其他人證,最終將死刑轉換為有期徒刑,1957年,約亨.派普獲釋。


晴天有時下豬


1944年12月17日,納粹德國武裝黨衛軍第六裝甲軍派普戰鬥團在比利時的馬爾梅迪槍殺了美國第285野戰炮兵觀測營84名戰俘。這起慘案中,納粹德軍犯下的虐殺戰俘的罪行。馬爾梅迪慘案之所以會引起爭議,是因為當時審判派普戰鬥團指揮官約阿希姆.派普以及其他73名德軍戰犯的時候發生了刑訊逼供,而且在程序上有一些疏漏之處,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馬爾梅迪慘案才進行了複審——這個時候情況又不同了:1951年1月,德國正在進行戰後重建,美國急需拉攏德國成為盟友。因此,複審就引起了美德兩國的爭議。由於當初的審判畢竟有太多的疏漏之處,而且指揮官約阿希姆.派普在慘案發生時也確實不在現場,於是他被撤銷了死刑判決,改為終身監禁。這個複審已經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響,所以同樣沒辦法說服別人,比如那些死去的和死裡逃生的美軍士兵。

突出部戰役期間,交戰雙方槍殺戰俘的情況很常見,同樣是槍殺戰俘,德國人殺美國戰俘和美國人殺德國戰俘,兩者之間有啥本質的區別?我們現在講,戰爭並非冷酷無情的,戰爭要遵守規則之類冠冕堂皇的話語,這些只不過是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交戰雙方為了摧毀對方會不擇手段,戰爭中生命被漠視、尊嚴遭踐踏,戰爭到了白熱化階段,為了不影響行軍而槍殺戰俘,這樣的事情也是屢見不鮮。美軍士兵解放了達豪集中營之後,看到遍地都是猶太人屍體,他們在激憤之下也槍殺了集中營的德軍守衛。當然了,我們也可以說是這些人罪有應得。那麼,拋開如何伸張正義的手段不談,派普戰鬥團是否殺害了84名手無寸鐵的美軍士兵?答案是肯定的。沒錯,他們那麼做了。至於同樣的虐殺戰俘的行為為什麼美軍士兵就沒有受到審判?抱歉,失敗者沒有發言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