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宋灭亡,南宋可以守住半壁江山,而南明却存在不了多久?

鬼马历史


用心才有用力的地方——南宋和南明虽然都是南方味儿十足,但问题在于这俩政权除了性质一样(被灭国后重建小朝廷),其他方面基本都不一样

南宋第一任皇帝赵构,名正言顺(从金兀术那逃回来的皇子)

南宋肱骨大臣尚在且有部分权力,保家卫国不遗余力(宗泽、李纲、韩世忠和后期成长的岳飞)

大环境还算不差,经济重心刚刚完成南移,金国经济头脑还没到达一定的高度

反观南明政权——人不傻、钱也有,只可惜......


中国古代皇位的传承,讲究的就是个名正言顺!

这事儿吧,要怪就得怪崇祯!你说你自己个儿铁骨铮铮上吊殉国没人说你,至少要把后事交代一下子啊。结果他倒是干脆利索,干掉了自己的女儿、安排老婆们去死,儿子倒是不舍得杀,全给撵走了,看似处理的很妥当,但却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

谁来当下一个老大?不像南宋那么“幸运”,老赵家全部被拉到苦寒之地当奴隶去了,侥幸剩下的又都不知所踪,所以后来跑回来的赵构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皇位的唯一继承人。到了老朱家,嘿!人多了去了,谁都能行呢!

于是乎,在选择谁来当皇帝的问题上,就闹翻了天。第二代福王跃跃欲试,深得东林党人喜好的潞王也很有竞争力,南京百官之首史可法则愣是看好了桂王。这三人刚好凑一桌斗地主,那就来吧!最后福王通过收买打手(四镇首领)成功的斗败了其余二人,成为第一任南明皇帝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上下不一心,如何能成事?

北边有大顺、大西还有大清,这一桌麻将该怎么打?

大顺要搞小屁胡,大西只奢求不点炮,大清虎视眈眈寻思搞一波清一色。至于南明,是想着自摸三家,满脑子都是幻想

牌还是要打下去的,福王撸撸袖子准备上手,可一看这牌面,是东西南北中发白样样不缺,立刻满头包。思忖再三,决定不打了,去旁边的茶几上休息去了(贪图享乐、不思进取)

这跟班小弟不干了,史可法等人二话不说就上了桌,原本牌面都理顺的差不多了,突然杀出四个人要搞事儿,一看这不是当年斗地主老朱请来的打手么!行了,这牌是没法玩了,让这么四个大老粗把着,能打明白就怪了!(北方四镇自诩保皇有功,擅权不说还藐视皇权,仰仗自己手握重兵,互相掣肘,搞的南明是鸡飞狗跳)

其实南明很有机会在这场麻将中小胜一番,毕竟清朝一门心思想着清一色,难度系数还是很大的,另外两个牌技又太差,只可惜一手牌刚成型,就给自己人玩废了

不得不说,一盘散沙的南明被清朝灭掉是顺理成章的,而后的小政权实际已经没有机会再上牌桌了!

都说明朝灭国是天意不可违,那南明的覆灭其实也有那么点意思

瞅瞅人家南宋,渡江之后立刻就出现了“中兴四臣”“中兴四将”这样的中流砥柱,协助赵构同志建立防御体系,成功的抵挡了金国一统天下的步伐,虽然中后期赵构表现很差,四个二俩王带着就打了,不说输的很惨,至少没丢老本

再看看南明,好不容易有个史可法,但却无权也无兵。外有大将擅权(左良玉、高杰等人),内有东林余孽作乱(竟是些钱谦益这样的货色);还怎么中兴?能保住命就不错了!手握34578的的南明,因为没有6,只能是被清朝的一个个对子打败

当然,南明的灭亡不仅仅是自己水平差,跟清朝背后的跟班小弟怂恿也有很大的关系。作为少数民族政权,满清是继承了自己老祖宗金国的传统思想的——搞那么多地干嘛,自己个儿在北方玩不是蛮好的!但问题是清朝吸收了很多明朝的降官,这些人为了避免以后同乡分开、骨肉分离,自然是想让清朝一统天下的。所以在极力的怂恿下,清廷决定南下,如果遇到南明的猛烈反抗,或许这南北分治就成了

只可惜,南明并没有对清廷的进攻组织起有效的反抗,也没能想南宋一样出现岳飞这样的王炸,所以说虽然有几个尖儿(A)和部分JQK,但很明显是干不过2和大小王的(三藩、洪承畴等人)

如果说,南明是在崇祯立下遗诏,安排明白的情况下成立并选定皇帝,那么情况会好的多。毕竟名正言顺、毕竟有理有据,凝聚力也自然而然的提升起来了

崇祯在民间的评价不错,算是深得民心。如果能以此大做文章,号召天下兵马勤王,无论是一心忠于明朝的官员百姓,还是迫不得已投降清廷的将领官员,都会琢磨一下自己的未来——毕竟正统还在,自己跑去当汉奸实在是说不过去

如此一来,倒不说能协助南明有朝一日北上,至少能和清朝磕上几个来回。只可惜,自己窝里先斗上了,自然也就寒了想要为国效力的人们的心,更何谈要他们赌上身家性命,去谋一个并不明确的未来呢?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说到底,是经济基础不同。

北宋的灭亡是一个偶然。当时北宋的国力蒸蒸日上,还在西北大规模用兵,刚刚收复河西走廊,拓地三千多里!

但是由于开封守军的无能和徽钦二宗的昏庸,导致开封被金兵攻破,北宋灭亡。相当于一个身体很壮的猛男,头部突然遭到重击,被KO了。等他缓过劲来,还是能打的。

但是毕竟底子厚,经得起折腾。所以,宋朝在丢掉了半壁江山以后,仍然能够组建30多万人的军队,在全国各个战场与金兵长期对抗。

明朝则要惨的多。

明朝的灭亡,根本原因就是自身经济崩溃。天灾不断,百姓本来都难以维持生计。明朝还要不断加征税赋。老百姓没活路,只能造反。经济更加崩溃。



等到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不但没有兵,也没有粮饷了!真正是山穷水尽。

北方赤地千里,南方也好不到哪里。湖南湖北四川,都已经被张献忠折腾的不像样子,广东福建也闹起了灾荒。整个大明朝,千疮百孔,气数已尽。


兵民是胜利之本,南明小朝廷没有兵没有民没有钱没有粮,那什么抗清?最后能坚持20年,已经不错了。

再一个,明末没有名将。

南宋中兴,关键是有岳飞、吴玠、韩世忠这样的名将,他们能够在极端被动的情况下,一仗一仗扭转败局,一步一步挫败金兵。这才有了南宋的半壁江山。

明末恰恰相反,一个能打的都没有。除了失败还是失败,败了一次又一次,直到把明朝的家底都输光了。假设有一个岳飞在,一年就能剿灭李自成,三年就能平辽东!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明朝的灭亡为这句话做了最生动的诠释。


上将嗳福斯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细细写起来,可以写一本书都不止。因为长度所限,就不能说这么多了,笔者就根据顾诚老先生《南明史》里提出来的观点,试着总结一二。

一是经济基础方面的原因。南宋与金朝的南北分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相安无事很长时间,其经济基础来自于北方的财赋尤其是粮食能够自行供给,整个封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的内部循环。而南方在宋代由于尚未完全开发,生产力水平依然比较低下,越过南岭以后依然处于蛮荒的状态——北方不需要依靠南方的生产与生活资料,南方对北方甚至还造成了负担,这是南宋与金朝得以对立的根本原因;而元代、明代以来,南方经济逐渐发达并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已经逐渐转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遍布浙江、福建的海外贸易集散地甚至已经初步形成,北方极度依赖南方的财赋与漕运粮食供给,否则就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清王朝必须占据江南地区,否则捉襟见肘的财政不足以支撑它在中原建元立国。

二是政治帝制方面的原因。南宋尽管也是在靖康之变后仓皇南渡并成立的小朝廷,但是康王赵构毕竟是宋徽宗的亲生第九子,拥有无可置疑的合法性,辅政的主要高级官僚大致也能够同仇敌忾、齐心对敌,更是涌现出李纲领衔的“中兴四臣”与岳飞领衔的“中兴四将”这样不世出的英雄人物,在江南很快形成了一个强而有力的政治核心;反观南明,从建元之初就陷入了“立亲”、“立贤”之争,围绕着储君问题,东林党与所谓的“阉逆”又内部缠斗不休,南明政治从一开始就是左右摇摆、混乱不堪的。甚至在清军向杭州挺进的时刻,南明内部还在为拥立鲁王朱以海还是唐王朱聿键而争斗不止。政治上的内耗使得南明的力量被迅速消耗。

三是军事方面的原因。由于政治上的稳定与一致性,宋朝在南渡之后很快站稳了脚跟,并迅速依托长江天险形成河防体系。面对金军主力的重装冲击骑兵,南宋的重型步兵与城防体系发挥了很好的战术作用,有效阻滞了金军的攻击浪头,迫使金军与南宋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反观南明,手下只有战斗力较弱、面对农民军都屡战屡败、只懂得侵掠百姓、不服南明政府统制的江北四镇与湖北左良玉部,在面对重骑兵与重步兵结合、拥有野战炮兵的合理战术体系的清军面前不是一触即溃就是叛变投敌。几个因素综合起来,南明为什么不能像南宋一样守住江南就很显而易见了。


军武次位面


北宋灭亡后,由赵构建立的南宋政权(1127年—1279年)在历史存在了152年,而明朝灭亡后,由明朝宗室建立的南明(1644年—1683年)仅存在了短暂的39年便宣告结束,为什么当时的南明政权不能像南宋那样守住这半壁江山呢?下面我来和大家说说这其中的原因。

外部因素

首先我们来看看南宋时期的地图。

北宋当时被金国所灭,赵构逃往南方建立南宋政权,此时的金国也曾多次进攻南宋,想一举吞并,但此时的金国却不具备这个实力!其一,金国对刚占领的汉地统治不稳固,民间常有抗金的武装力量;其二,金国刚崛起,本来内部就有不同的派系,1135年金太宗去世,他的孙子完颜亶继位(金国第三代君主),此时金国内部的派系斗争便更加激烈,内政不稳,当时对南宋的态度分为主和和主战两派,后来以和为主。也因此给了南宋喘息之机,使南宋得以偏安一隅。

反观南明当时的情况,这里我们先看一下南明初期的地图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问题,明朝不是后金(清)所灭,而是亡于农民起义军,也就是后来建立大顺政权的李自成所领导的起义军,南明政权后来被清所灭。1645年的局面如下图

到1645年,此时南明的主要大敌便是清,为什么南明抵挡不住清军的进攻呢?这里我先说说清国的优势,其一,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清军军事力量强大,先后灭了大顺,大西两个政权,其二,内部相比当年的金国来说,更加稳定,没出现大的内部矛盾。其三,1636年,降服漠南蒙古,1637年,降服李氏朝鲜。后方较为稳定。其四,清军攻势迅猛,没给南明喘息之机,所以清军一直南下进攻,最终覆灭南明。

内部因素

南明之所以迅速灭亡,与当时复杂的内部环境也是分不开的。首先南宋之所以能守住江山,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其一,赵构上位,名正言顺,他是宋徽宗之子,得到当时官员,百姓的认可。其二,北宋亡于金国,当时人民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而南明则大不相同,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南明,南明包括弘光政权、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及明郑时期,它根本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政权,内部有多个政权并立,而且都称不上是很正统的政权。最初是福王朱由崧建立的弘光政权,不到一年就被清廷消灭,后来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在福州建立起隆武政权,但也维持了不到一年。为什么都灭亡得如此之快呢?其一,朱由崧,朱聿键上位,威望不够,得不大广大人民的支持。其二,当时的社会综合实力实在太差,明末人民生活本来就很窘迫,所以才引发农民起义,加之多年的战乱,生产一直遭到破坏,得不到发展。

隆武政权之后,便出现了绍武政权和永历政权并立的局面,1646年十一月初二日,朱聿鐭在广州建立的绍武政权,半月后,朱由榔于肇庆称帝,建立永立政权。本来就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了,还不团结,更是分成了两个政权,外患未除,为了争夺帝统,两个政权竟然相互火并,兵戎相见,所以岂有不亡之理!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清军便乘势攻克广州,绍武政权覆灭。此时,南方大半江山已落入清廷之手。

到1662年1月,吴三桂杀害永历帝,明朝皇统彻底灭亡。这时只剩下郑成功在台湾所建立的郑氏政权了,史称明郑时期,郑氏以大明延平王、招讨大将军的身分号召恢复明朝,但已无力回天。到1683年降清,南明时期彻底宣告结束。

以上便是我的一些看法,肯定还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指教补充,一起来探寻历史的真相!


灵魂的感触


一个王朝要灭亡,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之二:

天灾人祸,极度腐败,强敌压阵。

对于宋朝来说,前两条是完全没有,后一条是满足的。而对于明朝来说,前两条非常严重,最后一条却比宋朝更严重。

北宋的灭亡纯属偶然,它是历史跟中华民族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从军事、经济还是政治,北宋都不应该灭亡。北宋在灭亡之前,经济繁荣百姓富足,北宋百姓对赵宋王朝并无任何反感,东京百姓见到天子蒙尘哭的如丧考妣。而从军事上,金兵劳师远征,且来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灭亡北宋,纯粹是想抢一票就走。北宋各地的勤王军队斗志高昂,东京军民同仇敌忾,可以说,如果没有赵宋皇帝蠢猪般的指挥的话,北宋根本就不会亡。

而北宋灭亡之后,宋朝北方的军民发动了各种抵抗金兵的运动,金国人也根本无力统治北方领土,不得已只能扶持了几个傀儡政权后匆匆北还。被天下汉人支持的南宋政权由此得以立足,如果当时宋高宗能够一鼓作气的话,南宋收复故土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南明面对的局面完全不同。

南明建立之前,明朝已经进行了近二十年的内外战争,国家已经被彻底掏空。而百姓对明朝政府已经视为仇寇,所以才有李自成的起义军如摧枯拉朽般的摧毁明朝。

而南明政府,他没有继承明朝崇祯皇帝的骨气与斗志,反倒继承了明朝政府的一切腐败,党争内讧,军阀跋扈,明朝有的一切缺点他都有,明朝没有的缺点他也有——崇祯皇帝至少是一个勤政的皇帝。

而且由于内部的内讧,南明的军事力量始终无法统一,江北四镇以“定策”(扶持皇帝)之功听调不听宣。武汉左良玉更是觊觎南京,大敌当前不忘内战。

更重要的是,如果说南宋是投降派的话,南明就完全是蠢猪派了。南明君臣丝毫没有意识到形势的严峻,还在梦想着“联虏平寇”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焉有不亡之理啊?


小约翰


海天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一、宋朝总体来说对文人知识分子非常好,所以口碑就好。老百姓就认其正统性。大批北方军民逃到南宋。南方势力增长。

二、南宋和金之间,存在着傀儡政权伪楚和伪齐。还有西夏、辽天祚帝等势力。还有西辽的耶律大石当时也在可敦城逗留一段时间。对金的牵制作用很大。使得南宋君臣有足够的时间整合内部关系和势力。

三、金本身的势力并不十分强大,再吃掉辽帝国后,消化就要很长时间,属于蛇吃大象,天灭辽国。女真人非常少,撒在辽阔的土地上就没法统治,所以才有了两个傀儡政权的过度。

四、等金国消化了辽国、吞并了北宋土地上的傀儡政权、压服了西夏、赶跑了耶律大石、抓住了天祚帝。这个时候的女真已经被新世界的荣华富贵浸软了骨头。再者不适应南方的水战。你让一群富豪再去拼命是不现实的。这使得金的战斗力迅速向南宋靠拢。互相吃不掉对方。正如当初的辽和北宋。

五、赵构一人跑到南方,正统唯一,也使得内部同意不消耗。

六、长江防线稳固完整。

而反观南明的局势

一、天子和太子被灭,南方各个藩王都有称帝的想法。各方势力没办法统一起来。

二、汉奸太多,很多都是前名官军和农民起义部队,民心不在明朝。

三、长期的天灾人祸,战乱和天灾使得百姓生活困苦,对明朝廷失望。

四、满蒙联合、朝鲜从属,使得满清力量空前强大。整个北方、西方、西北方都是满清的势力。

五、满清能征惯战。武器先进,又有汉奸熟悉南明,并且瓦解南明抵抗。

六、南明朝廷的政策不对。南明居然协同满清一起绞杀农民军使得中间缓冲区消失。直接面对强大的满清军队。

七、天险失却,左良玉儿子率部队投降,使得长江中上游的天险失去,江南防线不在。

这里只是简要的说明一点情况,实际论述起来就要复杂多了。

总结:南明灭亡,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面对的是比以往更强大的对手,自己还在内部争斗不休,不作不死,可悲可叹,以史为鉴。

如果大家觉得还有可取之处,请点击红字“关注”,谢谢!


海天玄宇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关于南宋和南明的问题,静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做过多次分析:

虽然两个政权都带有“南”字,都是南下建国,但是二者的本质却大相径庭。

这就好像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比较一样,虽然都带有“印度二字,但是他们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那么南宋和南明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为何南宋就可以守住半壁江山,而南明却办不到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时代背景不同

南宋和南明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距离本朝建立的时间相差甚远。

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建立南宋时,距离宋朝开国时间仅有167年。

而1644年崇祯自缢后,在南方建立的各政权距离明朝建立已经过去了276年。

在先前的文章中,静夜史曾多次分析,我国封建王朝的上限是300年。这是由土地兼并速度、气候变化周期以及统治阶级的腐化程度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以等到南明建立时,事实上明朝已经大限将至,各项指标都已经接近或者已经崩溃,在积重难返的情况下,改朝换代是最佳选择。

但是南宋面临的情况就不一样。首先在北宋灭亡时,宋朝的各项社会制度还没有走到难以维持的地步,北宋的灭亡更多的是因为国防的疏忽,统治阶层的作死,才导致外族灭国。

所以从政权的本质上来讲,南宋比南明更有活力,也更有生命力。因为南宋还没有到达积重难返,民怨沸腾的地步,因此在南方建国的南宋政权能够得到天下汉人的支持,因此也就具备了延续下去的群众基础。

2、政权组成不同

南宋和南明的另外一个明显不同就是:南宋是一个政权,而南明是很多个政权。

“靖康之变发生后,宋钦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正好不在汴京,因此躲过一劫。因为是宋徽宗的后代,在宋徽宗等一干皇族被掳到金国后,康王赵构顺理成章成为众望所归的新皇帝。

而在宋金和议之前,天下局势未定,中原地区的汉人多数是心向南宋的。这使得南宋能够在南方迅速立足,并组织力量,抵抗金国的入侵。

但是南明的情况就完全不同。首先是1644年崇祯在煤山自缢,崇祯的皇子也不知所踪,这直接导致明朝皇室血脉的断绝。

所以南明政权是在明朝群龙无首的情况下,由原来明朝的几个藩王陆续建立的政权。

因为这几个王爷和崇祯的皇室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他们的号召力相比于南宋而言就差出很多。

最要命的是因为没有崇祯的皇室血脉的协调,这几个政权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而且为了争夺所谓的明朝正统,他们之间还相互倾轧。这种无休止的内讧,直接给了清朝等外来势力各个击破的机会。

所以南宋能够延续100多年时间,而南明只能匆匆而逝。

3、外部环境不同

南宋和南明面对的都是东北方向席卷而来的少数民族,但二者面临的外部环境却截然不同。

简单说来,南宋时期金国的西北方向,有蒙古和西夏的有力牵制。而南明时期,清朝则完全没有这样的顾虑。

1125年金国灭辽,1127年金国灭北宋,因为发展得太快,金国无法迅速安定后方,所以他的南下具有了更多军事冒险性质。

在金国南下消灭南宋的过程中,还要抽出兵力对付西夏的威胁,以及消灭辽国的残余势力,所以金国对南宋的战事始终难以倾尽全力。

相比之下,后金于1635年就已经征服了漠南蒙古,将势力延伸到今天的整个内蒙古地区。虽然清朝没有征服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但是此时的漠北和漠西蒙古都向清朝进行了“九白之贡的臣服,这意味着清朝在南下的过程中,在侧翼不会受到任何威胁。

另外在清朝南下中原的过程中,大量的明朝将领选择投降清朝,成为清朝的马前卒,例如洪承畴,吴三桂等。正是这些汉奸走狗的拼死效劳,才让清朝迅速的消灭了南明各政权,在中原地区站稳了脚跟。

而金国是没有这样待遇的,所以它的南下很困难,即使扶持了傀儡张邦昌,也不能为自己所用。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金灭辽、北宋线路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国发动“靖康之变”,攻破北宋都城并俘虏徽钦二帝及赵宋宗室、百官三千余人北上,北宋灭亡。随后,康王赵构称帝,建立了史称南宋的中兴政权,守住半壁江山长达153年。

公元1644年的中国形势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大明都城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随后,明朝宗室在南方先后建立多个政权,除了疆域狭小之外,国祚总共加起来也不过四十年。那么南明相比于南宋,都有哪些缺陷?为何没能守住半壁江山呢?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两朝政治合法性不同

宋高宗赵构

王夫之曾经总结中国政权更迭的几种形式:“可禅,可继,可革,而不可使夷类间之”,其中禅让制是最受古代帝王喜欢的,暴力革命成功的政权也不在少数,而南宋和南明都是典型的继承式。但是这两个政权之间有明显的不同——康王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子,与北宋政权有亲密的血缘关系,但南明四帝一监国中,与明朝皇帝血缘关系最近的就是弘光帝——他是明神宗的孙子,虽然也是明朝宗室,但说起来并不够硬气。

第二、金与清的汉化程度不同

雍正、乾隆都喜欢穿汉服

北宋灭亡之后,金国虽然获取了中原故地,但是他们并没有统治汉人的经验与耐心,最终在中原起义军的反抗下不得不一路北遁,扶植了张邦昌、刘豫等傀儡政权来管理中原地区。在政治上,他们也采取高压政策,长期无法得到北方汉人的支持。明朝虽然亡于农民起义军之手,但是最终接手明朝疆域的却是满清。与金国女真人相比,满清已经接受了深度的汉化,他们吸取了初期统治不稳定的教训,采取怀柔政策,很快就笼络了明朝遗民之心。

第三、领导班子差得远

南宋“中兴四将”

虽然很多人认为宋高宗赵构是千年难遇的昏君,但即便他真的是昏君,毕竟南宋只有一个赵构啊,随后还出现了宋孝宗等明君。但南明就不一样了——四帝一监国几乎人人都是“赵构”,弘光帝、隆武帝等等都没有维持偏安一隅的能力。在文臣武将中,南宋有李纲等四大名臣,岳飞等中兴四将,但南明只有一个左良玉能拿得出手,却飞扬跋扈不听指挥。

南宋与金对峙

另外,北宋虽然亡国,但南方大部分地区并没有经历战火,而且攻下汴京之后,金国基本上没有继续大规模南下,再加上宋朝经济高度发达,所以赵构起兵之时,军费上总体还有保证。而南明接手的则是一个烂摊子,并且一路被追打,最终难免再度亡国。


国史通论


这和南宋、南明的合法性没什么关系,主要在于以下几个原因:

1. 金和清的情况完全不同:1127年金朝只是一个取得了一些胜利的部落联合体;1644年的清朝已经是一个管理得当的国家

1127年,攻破开封时的金朝,只是一个刚刚兴起的部落;推翻契丹统治只有两年(1125年),并没有实际大片国土、不同族群的能力。一直到1137年,金人都在巩固东北、华北新获的土地人丁,根本没有能力来管理中原大部分地区,所以扶植了所谓伪齐政权。同时,由于女真、伪齐无法展开有效统治,中原、北方的义军此起彼伏,与南方的宋军相与呼应。这样一来,南宋小朝廷获得了站稳脚跟的关键时机。

1644年情况则完全不同,入关的满清已经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政治体。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以来,满清在关外已经有了50多年的统治经验,管理着满、蒙、汉等不同族群。行政上,已经可以设官分职,管理基层的农业人口;科技上,甚至都可以自己铸造大炮。没有华北、中原作为缓冲,新兴的南明政权直接暴露在满清的精锐面前,还没有来得及集中有生力量,就面临着被各个击破的困境。

总之,1127年的金朝只是侥幸灭了两个大国的部落联合体,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644年的清朝已经是一个组织得当的国家——一些历史学家甚至认为,作为一个新兴的火炮国家,此时的清朝和当时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奥斯曼、法兰西在同一水平上。

2. 1127年以后,宋军主力并未瓦解,只是需要重建领导体系;1644年,随着吴三桂降清,明朝失去了最后一支精锐。

1127年靖康之难,开封虽然沦陷,但宋军不少精锐还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钦宗把很多来勤王的军队送回去了。

且不说河北、山西还有不少宋军在坚守城池,宋军最强的军队在陕西,此时尚未全面投入战场。1130年张浚在陕西集结大军近20万,与金人大战。虽然最终溃败,但此战之后,宋军不少精锐部队后撤。吴玠部守住了蜀口,保全了秦岭以南;刘锜部后来成为南宋军主力,刘锜后来在顺昌、柘皋等地大败金军,与韩世忠、岳飞等人一样成为一代名将。

明清对峙近半个世纪,明朝的有生力量,或者在镇压李自成、张献忠过程中被消耗了,或者在对清作战过程中被歼灭。尤其松锦之战(1639-1642)中,明军惨败,洪承畴、祖大寿等名将降清。明朝的有生力量,只剩下吴三桂一军,坚守山海关与宁远城。这样一来,吴三桂降清以后,南方各政权已经无兵可用,要从零开始,组织起一支军队,来对抗装备了铁骑、火枪、大炮的吴三桂与多尔衮,自然是困难重重——最后只能依赖左良玉等败将残部,李自成等流寇余部,以及沿海海贼商贩等武装。这些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换句话说,赵构面临的问题是军队还有不少,只是不一定听他的;但南明各政权连军队都没有。

(图片截取自维基)


在野武將


首先,赵构是宋徽宗唯一逃脱的儿子,由赵构继承北宋的江山名正言顺,第二,张邦昌的拥戴,金兵南撒,抉殖了以张邦昌为首的伪楚政权,而张邦昌当伪楚皇帝实属无奈,其实是宋朝的忠臣,高宗称帝,张邦昌把所有的一切朝廷,官员,军队,钱粮,地盘立即全部献给了赵构,第三,赵构能力超群,善于培养和驾驭群臣,包括吴玠兄弟,刘碕,张俊,刘光弟,韩世忠,岳飞等尽归其用,对于不尊皇命,屡次犯上的岳飞,忍之又忍,直到无法再忍,才杀之,避免了岳飞可能的造反。第四,金兵内部不稳,存在主战,主和两派,更没有吞并天下的雄心。

反观南明,崇祯皇帝自杀于煤山,并没有留下诏书,由谁继承大统,导致南明的皇帝都名不正言不顺,被马士英,史可法立的皇帝朱由崧不被左良玉认可,在清军南下时,左良玉和马士英已经打起来了,结果两败俱伤,史可法孤守扬州,外无援助,兵败而亡,第二,南明几个皇帝,都是名不正言不顺,更都是无能,昏庸之辈,更没有名扬天下的名将,内部又不团结,互相争斗,第三,满清有吞并天下的雄霸天下的信心,有多尔衮,吴三桂,洪承畴等名将,名臣,南明无人能敌,所以南明痛失河山是必然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