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到底該不該將溥儀驅逐出紫禁城?

甜穎子


在清朝皇帝宣統退位的時候,是有一個《關於清帝優待條件》的,基本上就是,第一,每年撥款400萬給清宮,第二,尊號不變,第三,暫居宮城日後移居頤和園,第四,宮內的執事人員照常留用,以後不得再招閹人;第五,原有之私產由民國政府特別保護。

到了1924年第2次直奉戰爭,馮玉祥發動政變,佔領北京以後,就想驅逐溥儀出宮。但是,這種事情必須要有整個內閣的同意。當時,內閣總理等人給出的條件是,第一宣統廢除皇帝稱號,第二,每年補貼50萬,另外給200萬補貼旗人。

第三,即日離開紫禁城,自由選擇其他住址。第四,清朝宗廟,將會一直奉祀,並且派衛兵守衛。命令由警備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壁會執行。在11月5日,鹿鍾麟的部隊首先將紫禁城和景山的1200名隸屬於京師衛戍司令部的衛兵繳械。

這些人從1912年開始就駐紮在這裡,衛護紫禁城。隨後,鹿鍾麟與清宮內務府大臣紹英進行談判。最後,決定,給太監發10塊大洋,宮女發8塊大洋,所有470多名太監和100多名宮女,以及清宮成員3個小時以內,全部離開。

隨後,溥儀將歷代傳國玉璽交給鹿鍾麟,但是段祺瑞,吳佩孚和張作霖等人認為驅逐溥儀出宮,是一件很不妥當的事情。因為優待清朝王室,是北洋立下的規矩和對清室的許諾,也是北洋的傳統和共識,不能個人破壞規矩,溥儀出宮也會帶來一些不確定的危險因素。


深度軍事


溥儀這輩子估計最恨的人有三個,一個是袁世凱,給了已經被逼上絕路的大清致命一擊,使得大清最終淪為歷史。還有一個人是孫殿英,此人挖了溥儀家祖墳,除這兩個人之外,溥儀最恨的還有一個人,此人便是馮玉祥。



說起馮玉祥呢,大家估計都對他了解不少,他本是直係軍閥,但在亂世之中,憑藉著對歷史的把握,在數次政變中準確的站隊,為他撈足了政治軍事資本,這為他日後成為一方諸侯奠定了基礎。而在馮玉祥的巔峰時期,他擁兵超過四十餘萬,手下更是有著西北軍十三太保,憑藉著如此龐大的軍事力量,就連當時炙手可熱的蔣介石對他也不敢輕視。



而馮玉祥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關鍵就在於他發動的數次倒戈對他帶來了巨大的好處,比如他發動的北京政變,而溥儀被趕出紫荊城,也是因為這次政變。當時直奉兩軍在山海關一線正打的不可開交,而直系大將馮玉祥卻受張學良重金收買,並且給他許下了巨大的利益,最終他班師回京,給了直系致命一擊,驅逐了直系首領曹錕。



而在馮玉祥佔領北京之際,他也將溥儀趕出了皇宮,其實從歷史的發展角度來說,當時確實是一件好事情,因為誰也不願意花鉅額的費用來在紫荊城裡面養一群遺老遺少。但是當時根據袁世凱和清政府的退位協議裡面,就有一條皇室優待條例,這個條例被袁世凱以後的各派北洋軍閥都遵守,但馮玉祥畢竟不是一般人,因此他毫無顧忌的將溥儀趕出了皇宮。

而在溥儀被趕出皇宮之後,他便被日本人拉攏,包括一眾滿清貴族,而後來的偽滿洲國名義上的元首,便是溥儀。所以說,溥儀被趕出紫荊城,雖然好處也有,但卻讓溥儀淪為了日本人的傀儡,在東三省為虎作倀。但總的來說,歷史的發展不是人力可以阻擋的,滿清雖然曾經也輝煌過,但畢竟成為了歷史,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

您的點贊,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覺得不錯,不妨點個關注吧!


歷史之絕唱


有一個問題大家都沒講到就是溥儀他有沒有能力管好故宮。

故宮裡藏著成千上萬件珍寶,這是大清帝國二百多積賺下來的,這些東西是清王朝的財產,封建時代家國不分清帝退位後這些東西成了溥儀的財產。

寶貝實在太多了溥儀並不當回事 時常把挑些古玩賞賜自己的親人 故舊。當時故宮裡究竟有多少寶貝誰也不知道,也沒人清點過。當年時常有太監從宮中偷盜古玩 夾帶出宮變賣,建福宮成了重災區。當年建福宮是乾隆皇帝的最愛,他當太上皇時居住地,他把自己喜歡的收藏的文玩字畫古董都放在建福宮。又經以後歷代皇帝擴充,建福宮成了名副其實的藏寶樓,裡面光大大小小的金佛像就好幾百座 奇珍異寶不計其數,可是這樣一座寶庫竟被該死太監一把火燒了。

原來太監偷盜越來越多,風聲傳到溥儀耳中,溥儀要準備清查,準備清點建福宮中的文物,沒想到走漏風聲,有太監先下手幹脆一把點燃建福宮來個死無對證。火起時紫禁城無人報警也無人救火。當時火光沖天大門外人都看到大火,消防員都趕到宮門囗,裡面人不讓進。原來這緊要關頭溥儀竟然還在猶豫不決是否讓外人進來滅火。等消防隊進去滅掉大火,故宮中寶物最多的建福宮片瓦不存,後來承運建福宮垃圾的承包商從廢墟中挑出幾萬兩黃金白銀。此事出後社會各界人士紛紛質疑故宮文物安全。

馮玉祥趕走溥儀後成立清室善後委員會開始分門別類清查故宮文物,當時由於時間緊迫溥儀只帶走少量文物,大部分都留在宮中。於是善後委員會聘請各屆人士需品行端正 而且有人或商鋪作擔保的 五人一組清點文物登記造冊。後來清查基礎上成立故宮博物院變皇帝私產為國家公產。

抗戰來臨博物院又組織了故宮文物南遷 先遷南京後又遷到大後方四川等地,抗戰結束後又遷回南京。輾轉幾千裡幾千箱文物沒丟失損壞一件。

溥儀手中僅存的文物買的買送的送丟的丟。假如故宮在溥儀手中你能想像他會像博物院這樣保管文物嗎?

可見從保存文物的角度趕走傅儀收回故宮完全是理所應當。


陳哥論史


作為中國歷史著名的反戈將軍,驅逐溥儀出宮這事做的十分馮玉祥。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在去前線的途中突然回師北京,發動北京政變。

馮玉祥為什麼反水,這個以後開貼專門說,但對吳佩孚無疑是當頭棒喝,本來和張作霖打的就不順利,忽然後背中了一箭,再加上狗肉將軍張宗昌的撕咬,幾乎全軍覆沒,最後不得已帶著親信坐船逃亡南方。

做了老大的馮玉祥第一件事情就是罷免曹錕。曹老闆靠行賄當上大總統,手裡沒幾個兵,吳佩孚不在,他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曹錕下臺還不算完,馮玉祥還順道把曹錕的大馬仔李彥青給槍斃了,家產收歸國有,除此以外,曹錕弟弟曹銳的家產也被收回,可憐的曹銳,被馮玉祥這麼一嚇,當天就吞鴉片死了。

馮玉祥這麼做,看起來好像有理有據,其實有點壞規矩,那個年代城頭變幻大王旗,各路軍閥打歸打,多少有點底線,搶了地盤就差不多了,沒有必要趕盡殺絕。孫傳芳還不就因為殺了施從濱,後來被施劍翹尋仇殺死。

但馮玉祥可不這麼想,曹錕不過是個紙老虎,根本不是事,他還想做件大事:把溥儀趕走。

馮玉祥想收拾溥儀是老早就定下來的事,當年做旅長的時候趕上張勳復辟,參與討逆的馮玉祥極力進言段祺瑞趕走溥儀,無奈那時候人微言輕,沒人當回事,現在做了老大,當然要放飛自我。

要說溥儀和馮玉祥也沒有什麼大仇,馮玉祥為什麼就容不下溥儀呢?

有幾個原因。

第一就是馮玉祥就是不待見皇室,當初張勳復辟的時候馮玉祥就覺得,留下溥儀遲早是個禍害,只要他們住在紫禁城,就總會有些軍閥希望借屍還魂,1922年溥儀大婚,各路軍閥、滿清遺老紛紛送賀禮,儼然一副武林盟主的樣子,風頭無兩,在馮玉祥看來,與其留後患,不如攆走他們,一了百了。

第二就是向孫中山示好。彼時辛亥革命已經過去十多年,但孫大炮依舊是個漂泊不定的嘴炮,袁世凱死了,中國卻亂成一鍋粥。馮玉祥這麼一鬧,幾乎把北方所有軍閥都得罪了,唯有南方的孫中山算是和他一道反直,所以馮玉祥通過攆走溥儀主動示好,以爭取盟友。

從道理上來說,馮玉祥攆走溥儀並無不適之處,但從法理上來說有些不合,溥儀退位相關待遇是民國政府與清廷達成一致的,如此出爾反爾法理上說不通。而且當時溥儀在民間依然擁有一定號召力,盲目處理並非上策。

溥儀下臺也引發了北方社會保皇派的強烈不滿,後期吳佩孚捲土重來與張作霖夾擊馮玉祥,馮玉祥連個盟友都沒有,還被各路軍閥落井下石,與此不無關係。

而不甘心就此淪為草民的溥儀,最終被日本人撿了漏,出任偽滿洲國皇帝,給後期的北方局勢又帶來了許多不便。



日慕鄉關


完全應該,合理合法。


也許有人要說,紫禁城是他們清室的財產,憑什麼把他們趕走?紫禁城果真是清室的財產嗎?是滿清從盛京帶來的嗎?

全國人民舉全國之力養活它們清室一家老小,你要有點作為也就算了,清室就是一群窩囊廢,只會禍國殃民,魚肉百姓,紫禁城裡面的點點滴滴都是老百姓的心血換來的,是國家的,不是它清室的私人財產。


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在取得政權後,徵得攝政內閣的同意,馮玉祥於11月4日召集北京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壁,要求他們立即驅逐溥儀出宮,於是賴著不走的溥儀一夥被趕出了不屬於他的紫禁城。



後來一些滿清遺老和清迷們紛紛出來翻案,說馮玉祥違約,無權驅逐溥儀,什麼有失政府信譽等等,馮玉祥果真做錯了嗎? 首先看看是誰違約在先,民國政府給出的“清室優待條例”,其中第一句就是“清帝贊成共和政體”,此為合約的前提。

但清廢帝溥儀並沒有完全遵守,仍在北洋政府的庇護下復辟帝制,1916年6月14日,辮子軍張勳進京,於1917年7月發動了擁護廢帝溥儀復辟登基的政變,鬧劇歷時共12天,溥儀是全程參與,這也正合他的意圖,它就是不甘心清朝的滅亡,自己從皇位上被趕下來。

說得好聽點這場鬧劇叫“張勳復辟”,說得難聽點的叫“清室謀反”,這就是清室違約在先,率先單方面撕毀協議。


想想當年滿清對待明室,不僅是毫不留情,而是慘絕人寰,康熙抓到了75歲隱姓埋名的朱三太子,依然以“雖無謀反之事,未嘗無謀反之心”將其凌遲,然後將他的家人全部殺掉,可見其狼子野心。

按照大清對待大明的標準,廢物溥儀即便投降了但造反之心不死,也應該送到菜市口去凌遲;從這一點來看,馮玉祥只是將它們驅逐出紫禁城,真是太便宜它們了。

如果按照蘇聯十月革命對待沙皇的作法,清室早就被殺絕了,還能讓溥儀活到60多歲,真是糟蹋了糧食。


甚至還有人說是馮玉祥逼的溥儀投靠日本人,給東三省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真是笑話,廢帝溥儀自始至終不亡它的皇帝夢,已經爛到骨子裡了,溥儀也不是三歲小孩了,除非它是腦殘,他不知道為日本人賣命的後果,按理說亡國之君就是要以死殉國,而毫無骨氣的溥儀為了自己所謂的皇帝夢竟然去做日本人的兒皇帝,出賣國家利益,它才是民族的罪人。


遺產君


馮玉祥應該將愛新覺羅●傅儀驅逐出紫禁城!

馮玉祥如果不將傅儀驅逐出紫禁城,等革命軍來了,愛新覺羅家族估計會被審判之後全部槍斃!

看看當時的歷史背景:武昌起義後,革命浪潮風起雲湧,全國大多數省份都紛紛宣佈獨立自治,更有許多省份加入革命軍,清朝最有戰鬥力的軍隊僅剩下十萬不到的北洋軍,大清朝廷派一個王爺指揮北洋軍去鎮壓革命軍,沒想到沒人聽他的命令,因為整個北洋軍的中高級軍官都是袁世凱的一手提拔的親信,清廷無奈,只得派已經被罷黜的袁世凱當總指揮,差點被卸磨殺驢的袁世凱心裡窩著一肚子火,在把軍隊開到漢口,擊退革命軍之後,馬上命令軍隊停止進攻,上奏朝廷說缺錢缺糧,趁機敲詐了一大筆錢糧,錢糧到手後,袁世凱找革命軍談判,說你們革命不就是想推翻清朝嗎?只要我們聯合在一起,清朝不就完蛋了嘛!

於是袁世凱上奏朝廷,說清朝大勢已去,趕緊下臺吧!否則革命軍打進北京會雞犬不留……

此時光緒帝慈禧太后已死,隆裕太后掌權,朝廷的大臣都害怕革命軍殺進來,都勸隆裕太后交權下臺,結果隆裕太后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個主戰的王爺就在北京街頭被革命軍炸死了,隆裕太后於是馬上發佈退位詔書……

根據三方達成的協議,傅儀等清朝大小官員,每年可以拿到一大筆贍養金。協議大意如下:一、大清宣統皇帝即日起永遠廢除皇帝尊號。二、民國政府每年補助清室五十萬元,另撥兩百萬元設立北京貧民工廠,儘先收容旗籍貧民。三、清室即日移出宮禁,以後可自由選擇住居。四、清室之宗廟陵寢永遠奉祀,由民國酌設衛兵妥為保護。五、清室私產歸清室完全享有,民國政府當特別保護,其一切公產應歸民國政府所有。

在限定時間快到之時,傅儀磨磨蹭蹭不想搬出紫禁城,馮玉祥大怒,命令士兵在景山架起幾十門大炮,說再不搬走就開炮了!結果傅儀屁滾尿流跑出了紫禁城!

馮的這一行動遭到段祺瑞和清室遺老舊臣們的反對。馮玉祥電稿答覆段祺瑞:“此次班師回京,可說未辦一事,只有驅逐溥儀,才真是對得住國家對得住人民,可告天下後世而無愧。





前媒體人胡新成


不存在該不該,應該是馮玉祥有沒有驅逐溥儀合法的權力。溥儀暫居紫禁城依據清室優待條例和中華民國約法第65條及清帝退位詔書第二詔。清帝退位詔書中關於變君主立憲為共和立憲內容故清帝退位詔書是憲法文件。皇帝有最高立法權,有權定君主立憲或共和立憲。清室優待條例列入中華民國約法第65條故清室優待條例成為憲法的一部分。修改或廢除清室優待條例只有最高立法機關皇帝或國會或憲法法院才有權力。馮玉祥和攝政內閣沒有這項權力。有人說清室優待條例是清室和民國協議,其實是不存在的。民國約法第65條規定了清室優待條例的法律規定。孫文南京臨時政府合法性依存於清帝退位詔書。即便如此清帝退位詔書和清室優待條例也經臨時參議院通過。故此馮玉祥是沒有合法的權力驅逐溥儀的。修正清室優待條例強迫溥儀簽字亦沒有經過國會或憲法法院。而且修改廢除清室優待條例,則國家應恢復君主立憲制。溥儀有權復辟。


帝國憲政會


馮玉祥應該將溥儀驅逐出紫禁城。

從法律角度來說,條約是對雙方的約束,《清室優待條件》對於民國政府有約束,對於清室也是有其限制的。清室參與張勳復辟,已經違反了當初退位的承諾,已經撕毀了民國政府和清室之間的《清室優待條件》,民國政府有權重新考慮和清室之間新的關係。馮玉祥在驅逐溥儀的時候,也是以攝政內閣,以法律形式提出修改《清室優待條件》,並無不妥。

從政治角度來說,溥儀繼續住在紫禁城對於肅清帝制殘餘不利。溥儀退位以後,保留了皇帝尊號,繼續頒薰賜爵,發佈諭旨,一些遺老遺少還是把他當作精神上的支柱,並且圖謀復辟,張勳復辟就是一例。驅逐溥儀,徹底將昔日的皇權掃落民間,對於肅清帝制殘餘其了促進作用,很多進步人士都對此持贊同態度。

從後果來說,有些人把溥儀後來參與建立偽滿一事和被驅逐出宮掛鉤,這顯然是不對的。辛亥革命時溥儀年紀幼小,也許對此感觸不深,但是之後他長期居於禁宮,身邊的人都是遺老遺少,受他們的思想薰陶,溥儀對於復辟一事並非被驅逐以後才有想法。溥儀在偽滿的作用其實也不大,並未得到國際上的廣泛支持,只是一個單純的傀儡而已。





不沉的經遠


清朝滅亡時根據和民國達成的《清室優待條件》避免了亡國之君及其家族被殺的悲慘下場,人身安全和私人財產包括祖陵宗廟都得以保全,無疑是時代的進步。退位的末代皇帝溥儀可以居住紫禁城是條款裡規定的,民國優待了清室,可退位的溥儀和清室遺老遺少們並不安分,一直想著復辟大清。1917年6月,一直沒剪辮子的“辮帥”張勳帶著“辮子軍”藉著調解“府院之爭”進了北京城,發動政變趕跑了民國大總統黎元洪,擁戴溥儀重新坐上龍椅執掌國家,清朝復辟了。清室顛覆民國已經從根本上違約了,這算不算“謀反”?民國優待清室總不至於優待到可以推翻顛覆民國的程度吧?想想晚清那些“謀反”想要推翻顛覆清朝的革命黨人,鄒容20歲死於獄中,陸皓東喻培倫林覺民秋瑾徐錫麟,還有武昌首義前一晚就義的楊洪勝劉復基彭楚藩,清朝何曾優待過他們?馮玉祥也搞過反清的“灤州起義”,起義失敗同伴戰友們紛紛戰死或被捕殺就義。《清室優待條件》不是民國必須遵守而清室可以隨意踐踏違約,馮玉祥只是把溥儀驅逐出紫禁城已經夠寬容了


立志成蟲


總的來看,還是應該驅逐。

封建制度的滅亡,是歷史前進的必然,只是落在溥儀身上,讓我們不免對他有些憐憫。

溥儀繼位的時候,才三歲而已,他什麼都不知道,就被推上了帝位,而他退位的時候,滿打滿算,也就六歲而已,他同樣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也不明白登基和退位,對他的人生產生了多麼大的影響。

根據優待條例,溥儀得以繼續居住在宮中,他無憂無慮,但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麼久。

雖然清滅了,但他畢竟是皇上,他會長大,他身邊的人會告訴他祖宗的榮耀,還有他身上所肩負的重擔。

這些東西如同枷鎖,一重重包裹著他,讓他喘不過氣。

滿清的遺老遺少們以皇宮為中心,明裡暗裡的組織復辟行動,溥儀一天天長大,坐在乾清宮的龍椅上,他的心裡,應該是五味雜陳的。

果然,張勳復辟成功了,把溥儀推上了帝位,大家張燈結綵,恢復舊袍,可惜沒過幾天,他就再次被無情的推下王位,這一次,溥儀應該是有切膚之痛的,他已經不是當年那個三歲的小孩了。

而從這件事情看,大家也都發現了皇帝居住在紫禁城的隱患,所以,另找地方安置他們,成為一件必然的事情,皇宮是象徵,皇帝住在皇宮,就是某種旗幟,無聲的在號召著那些遺老遺少們為復辟而努力。

馮玉祥動手了,當然,他這麼做是為他自己,還是為社會進步,還得兩說。不過無論如何,溥儀是被趕出去了。

溥儀一走,滿清舊人就沒有了根,封建殘餘勢力頓時如同浮萍,四處飄蕩,皇上去哪裡,他們就跟到哪裡,然而天下之大,並沒有溥儀容身之處。

後來日本拋出了橄欖枝,他們在東北有過短暫的復興,雖然這個皇帝名不副實,但至少他還是名義上的皇帝。

不過,也終如黃粱一夢,隨風而逝。

馮玉祥趕走溥儀沒有錯,溥儀也沒有錯,錯就錯在溥儀不該生在帝王家,更不該被放在皇帝的位置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