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伐楚,管仲为什么只指责楚国“包茅不入”和“昭王南巡不返”,而不指责楚国僭越称王?

寻树人


齐桓公尊王攘夷,主要目的是自己的霸业。当时楚国实力与齐国不相上下,不认齐桓公这个霸主,齐桓公讨伐楚国的目的一是让楚国低头、承认霸主;另外是他回炉改造的老婆被楚成王拐跑了,想要回来。

齐国要达到目的,但又不想与楚国最终摊牌,这样弄不好两败俱伤,几十年的争霸事业付诸东流。只能找一些双方都能接受的台阶下。

僭越称王是楚国的核心利益,如果强硬要求改的话,只能兵戎相见。

贡献茅草是小事,楚国乐于承认,也愿意改正,齐国也长了脸。这就像我们当今老是批评领导工作太努力,不注意自己的身体是一个道理。

至于楚昭王南巡不反,没有证据证明是楚国谋杀的,楚国完全可以推个一干二净。


欢乐说历史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伐楚,要重点强调的一点,就是齐国并没有得到周王室授权。

首先,齐桓公称霸前期,虽然与周王室合作甚多,但随着周僖王去世,周惠王上台,齐国与周王室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周惠王被弟弟姬颓联合五大夫及卫国、苏国推翻下台后,齐桓公对此却不闻不问、冷眼旁观,这使得周惠王与齐桓公之间产生了隔阂。后来,周惠王曾经主动赐命齐桓公,让他伐卫以示惩戒,但是整个过程更像是在做戏:齐、卫两国稍一接触,卫军就溃败了。所以,周惠王对于齐桓公并不是太满意,当然也就不可能授予齐桓公专伐之权了。

其次,齐桓公伐楚原本是临时起意,准备并不充分。这次伐楚的起因,是齐桓公与老婆蔡姬闹矛盾,气头上的齐桓公将蔡姬赶回了蔡国。蔡侯觉得嫁出去的女儿被人遣送回娘家太丢人,便将蔡姬改嫁他人。齐桓公原本就很喜欢蔡姬,听闻蔡姬改嫁,一怒之下就召集诸侯前往伐蔡。弱小的蔡国哪里经得起诸侯大军攻打?很快就溃败了。此时,据说是管仲为防止齐桓公为一己之私动用公器的名声传扬,才劝说齐桓公率领诸侯大军前往伐楚。因此,虽然齐桓公早就在策划伐楚,但这次伐楚却准备极为仓促。齐桓公原本就对楚国极为忌惮,多年来数次与诸侯商议伐楚都未能成行,这次仓促之间伐楚,胜算能有多大,可想而知。


齐桓公伐楚,既然没能得到周王室授权,又没有必胜把握,所以楚人才会那么嚣张,面对诸侯大军公然责问:“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楚国的问题很简单,但回答起来却颇费周章。


齐桓公伐楚,真正原因是为了争霸,安抚那些长期遭受楚国欺凌的诸侯国,如郑国等等。作为中原诸侯的带头大哥,连中原的小弟都不能保护,那齐国在江湖上的地位也就难以维持长久了。但是,这项罪名却不能公开提出来。因为周王室东迁以来,诸侯之间互相侵伐的事情多了去了,凭什么楚国人就有罪?就在这次伐楚前,齐桓公率领中原诸侯伐蔡,就不是那么光明正大。所以提这项罪名,万一被楚国拿齐桓公伐蔡来反驳,齐桓公反倒是自取其辱。


其次,按《东周列国志》所说,楚国之罪,僭号为大,但是楚国僭越称王的罪名也不能提。楚国擅自称王从楚武王开始算,已经三代人了。让楚国去王号,楚成王能否答应还是个未知数。这样双方谈判就会陷入僵局,矛盾一下子就激化了。仓促之间拉起来的队伍,在楚国地盘与楚军开战,齐桓公还不敢保证必胜。贸然开战的风险实在太大,齐桓公不敢提楚国僭越称王也就可以理解了。


基于以上各方面,齐桓公在数落楚国罪名之时,就必须考虑这一关键因素:不能让楚国没办法下台,导致双方没有协商空间,只能彻底走向战争。

这么来看管仲所提出的“包茅不入”和“昭王南巡不返”两大罪名,就很容易理解了。

“包茅不入”是轻罪,可以让楚国有台阶可下;另一方面,楚国答应了向周王室进贡,事实上就已经承认了周王室的正统地位,一个名不符实的僭越王号还那么重要吗?

“昭王南巡不返”是重罪,是向楚国施压的必要。但是“昭王南巡不返”是两三百年前的旧事,过中是非曲直,当时周王室都没追究,现在的齐桓公又如何能理出个清白?

所以,这两大罪名一重一轻,轻罪是谈判的底限,重罪是谈判的筹码。底限必须达成,筹码随时可放弃。至于战争,无论是对齐桓公还是楚成王,都是谈判破裂以后的最后选择。

综合以上,所以在伐楚之时,齐桓公才提出了“包茅不入”和“昭王南巡不返”,而不敢提楚国“僭越称王”的罪名。


欲云谈史论今


其实这个问题,司马迁《史记·楚世家》中已经记载地非常明确了。其文云:

熊渠生子三年。當周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漢閒民和,乃興兵伐庸﹑至于鄂。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乃立其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蠻之地。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隨人為之周,請尊楚,王室不聽,還報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蚤終。
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武王,與隨人盟而去。於是始開濮地而有之。

楚人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蛮夷,所以不和中原那些国家有相同的谥号,自然也就不尊周王的王号而自立称王了。但其实楚国的分封是有据可循的,楚国在周初时被封为子爵,虽然楚人僭越称王,但是在中原国家的眼里,楚人不仅是蛮夷,同时也不过是子爵而已,比如《春秋》和《左传》中作者提到楚国国君时,必称“楚子”,就暗含了《春秋》和《左传》作者对楚国称王的批判。

另外,管仲的这次责问见载于《左传》僖公四年(公园前656年):

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師進,次于陘。

管仲对楚国的指责,主要有两点,一是“苞茅不入”。楚国这个地方盛产苞茅,这种东西可以用来在祭祀时过滤酒渣,因此楚国人专门进贡此种物品。二是昭王南征,死于汉水,言下之意就是,楚人对昭王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楚人相当狡猾,他说:“苞茅贡品没进贡,是我的罪过。但是昭王南征未归,这你就要问问南方的河流了。”没有进贡罪过小,所以楚王承认了;而导致周王死亡罪过甚大,楚王坚决予以否认。这样管仲也拿他没有办法了。


识小录


因为很费劲。如果指责楚国僭越,那么齐国必须伐楚。看看他们的距离



很费劲是不是?

什么,你问我为什么伐楚?因为僭越是大罪,而齐国又是盟主,他齐桓公不去谁去?

所以管仲只好扯点有的没的,这样闹不起来,双方撤兵,岂不美哉。


飞鹰走马大谁何


在出土的楚国文物里,楚国王族自称奶姓酓氏,酓早期的研究里被认为就是代表包茅缩酒,现在也倾认为是指主持祭祀者,表示尊贵,比如所谓大酓包羲,虽然和史书里所通用的芈姓熊氏(熋,可能类似燔柴之礼,也是重要祭祀仪式,还暗示了火正)不同,但应该不冲突,估计就是别的国家不想用酓去称呼楚国,用祝融火来代指,当然也可能是楚国人自加尊号,别人不承认。具体如何先不说,至少可以作参考,如此而言,则酓氏不贡包茅之罪过可能就真不能算小,管仲的回复极有水平,透过文章我们也能看到,左传在记录这一场景时同样饱含感情。


昼冕


因为楚国自认蛮夷,既是蛮夷,称王也无可厚非,已与华夏无关了。像楚国前边的徐偃王,同時的各种戎王,蛮王等,当时华夏各国也是称它们为王的,不觉得它们称王有什么不对。那些说楚国称王谮越的,是不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