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孩子犯錯,會讓孩子一錯再錯嗎?你怎麼看?

R


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孩子,沒有人不犯錯,孩子犯錯有幾種情況,針對不同情況應該不同對待。

1,明知故犯,犯錯還不認錯,並且狡辯,這樣孩子往往是個性強的聰明孩子,形成原因是,家長以前遷就太多,處理孩子犯錯問題的時候不能刨根問底讓孩子心服口服,所以孩子每次狡辯都是不了了之,自然就會形成屢次犯錯。

這樣的孩子家長以後處理孩子犯錯的時候必須把問題剖析清楚,才能逐漸杜絕孩子再犯錯。

2,孩子偷著犯錯,也就是揹著家長犯錯,這樣的孩子認錯態度好,家長及時告誡就可以,告誡幾次孩子就能改錯?

3,孩子沒有是非觀,這樣的孩子往往生活在溺愛或是嘮叨的家庭,溺愛孩子的家長會認為孩子長大就好了,所以不去糾正孩子的問題,這就是將來的問題孩子。嘮叨的家庭就是沒有懲戒,犯什麼錯都是講道理,因為沒有懲戒所以孩子沒有執行力,散漫,拖沓,磨蹭是這樣孩子的常態。

我的經驗是: 先約定什麼事情,具體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這就是規矩,然後再約定如何賞,如何懲罰,先約法三章寫下來,做好了表揚,做不好先告誡,然後再告誡,告誡還做不到及時懲戒,也就是讓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自然就去自控了。

做好了及時表揚,越表揚越積極,越快樂,成績自然不會差。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前提是必須及時告誡及時懲戒。

如果沒有及時制止孩子錯誤,那麼孩子的錯誤會一直犯,家長總是嘮叨又不起作用,總被批評的孩子是不可能積極向上的,更談不上快樂。


田樹立新本源教育


無論我們接受不接受,人是一定會犯錯的。犯錯並不是可怕的事情,人的成長、智慧往往來自我們曾經犯過的錯誤。笑傲江湖裡風清揚創造的獨孤九劍,全是來自於敗招。當我們內心無法接受自己的錯誤時,就會變得膽小怕事,自卑敏感,越怕犯錯越不敢行動。當我們不接受自己的錯誤,也難以接受別人的意見。

對於孩子,內心更加敏感脆弱,如果父母不接受孩子犯錯,孩子會更害怕犯錯,內心容易緊張、焦慮,嚴重的還會導致孩子會變得愛撒謊,用謊言去掩蓋自己的錯誤。年齡越大,父母和孩子的衝突矛盾就會越多。

父母接受孩子犯錯,並不等於縱容孩子犯錯。我的孩子曾經非常膽小、自卑,我經常會告訴她:沒關係,勇敢去做,就算沒有做好,失敗了,大不了咱們再來一次。我還會經常告訴她:犯錯沒關係,每個人都會犯錯,爸爸媽媽也會犯錯,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還不承認,更可怕的是總在重複犯同樣的錯。

我的孩子成長過程中,幾乎所有孩子犯過的錯誤,她統統犯過。我通常在她第一次犯的時候不會處罰她,會和她認真溝通,讓她意識到錯誤的嚴重性,還會告訴孩子正確的方法,並讓她自己複述一遍。接下來,我會在一段時間裡監控孩子的行為,及時提醒糾正。偶爾有犯同樣的錯誤,而且是很嚴重的錯誤,我會狠狠教訓她,甚至處罰她,讓她印象深刻,刻骨銘心。

十幾年來,看到她一點一點成長、改變,越來越自信陽光,勇敢開朗,善良熱情,獨立堅強,我非常開心。

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感到痛苦,先不要急於改變孩子,反思一下自己的方法。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父母必學


孩子就像一張空白紙,他的成長需要家長,老師,社會的填充,他們不知道什麼行為是對什麼做法是錯誤的。所以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可以讓他們自己找或是直接告訴他們錯在哪裡,對於愛哭鼻子的孩子,我們可以等他們哭夠了鬧夠了,心情平靜下來再開始討論這個問題,一定要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對了可以適當獎勵,錯了就得承認或是接受懲罰。現在的孩子都是一大家子捧在手心,隔代教育更是一個很大問題,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錯誤,不可心軟。



氧氣檸檬CC


孩子犯錯,分兩個方面,如果是小毛病,那就說一下,告訴他這樣不好,下次要注意啦,如果是大毛病,例如偷拿別人的東西,或者是底線的問題,一定要深談,還要有一定的 懲罰,不能一味的忍讓,將來孩子大了管不了就晚了。我感覺各方面給孩子一定的挫折感,才能成長。溫暖和嚴教並用。


秋風205291057


接受孩子犯錯,不是讓他一直犯錯,而是要指出他犯錯的地方,給他糾正過來!其實孩子許多犯錯的地方是家長的不對,我們家長沒有教育好!我們家長以身作則是好的!孩子不會是壞的習慣!


我就是我58957


孩子犯錯無論大小,一定要及吋糾正,瞭解他犯錯的緣由,不能縱容 !平吋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建立好形象。


風景如畫6601


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並有一定懲罰。再犯只要不是相同的問題就行。


帥不過三秒wlf


讓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避免以後不再犯錯


蒙琪恩gg


不會,要讓孩子有犯錯的機會,將來在他人生的道路上才能少犯錯,父母的引導很重要,孩子犯了錯,別急著去指著,命令。而是理解他犯錯的出發點,再分析他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指出問題,未來改之。


土申媽媽媽


接受孩子犯錯,並不意味著孩子會一錯再錯,人無完人,誰不會犯錯,孩子犯錯時,教師要視情況評價,切不可一概而論,一味批評,這樣會對教育起著阻礙作用,何不言傳身教,引領孩子朝著愉快健康的方向發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