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戰役有多慘烈?

範才茂


“瑪麗婭,我帶著兒子和女兒去了河東岸,我們會在那裡一直等你,我們的兒女不能失去他們的母親,你必須活著。”這是在慘烈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一位與妻子失散的丈夫,在匆忙逃難之中寫給他妻子的留言條,而這只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無數留言中的一條。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裡津,後改名為斯大林格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曾經在這裡發生了一場慘烈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斯大林格勒的西、南,就是蘇聯糧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產區高加索,如果德軍佔領這一地區,蘇聯就會失去戰爭所需要的糧食和石油,而這些也正是德國所迫切需要的戰爭資源。因此,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發動之前,希特勒就對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上將說道“必須把斯大林格勒從地圖上抹掉”。

對於蘇軍統帥斯大林來說,他是決不准許這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落入德軍之手。

他親自下令“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守該城,每一座房屋,只要有蘇聯軍人,哪怕只有一個人,也要成為敵人攻不破的堡壘”。而對於希特勒來說,斯大林格勒的精神價值已超過了其戰略價值,即使是當第6集團軍雖然佔領了斯大林格勒百分之九十的地區,但卻面臨被圍殲的命運時,希特勒仍然拒絕撤退,並歇斯底里的狂喊:“德國士兵到了哪裡,就要守到哪裡!”

斯大林格勒既然對蘇德雙方都是如此的重要,也就註定了斯大林格勒,將會是一場絞肉機式的戰役。

眾所周知,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自蘇聯衛國戰爭以來,德軍第一次遭到了一個集團軍成建制的被殲滅。雖然斯大林格勒戰役最終是以蘇軍獲勝而結束的,但它蘇軍獲勝的過程是慘烈的、血腥的,慘烈到它被稱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最慘烈的戰役,血腥到蘇德交戰雙方至今都是心有餘悸,而且此戰蘇軍的損失遠遠高於德軍。

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有一組恐怖的數據,普通蘇軍戰士的平均存活時間不超過24個小時,而軍官的平均存活時間也只有三天。

不光是蘇軍戰士,斯大林格勒的各個工廠都成立了殲敵營,並有八萬多名工人補充到了蘇聯紅軍之中。當蘇聯紅軍與德軍就在工廠牆外浴血奮戰的同時,工廠之內的工人,也正在爭分奪秒修復損壞的坦克和武器,這些修復後的坦克甚至來不及安裝射擊瞄準鏡就被開到了前線戰鬥,有的時候,這些維修工人乾脆就直接在戰場上修理損壞的坦克和武器。

然而德國第6集團軍的情況也沒好到哪去,第6集團軍的一位軍官在《進軍斯大林格勒》一書中寫到:

“敵我雙方為爭奪每一座房屋、車間、水塔、鐵路路基,甚至為爭奪一堵牆、一個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礫都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個殺人爐灶……這裡的街道不再是用米來計算,而是用屍體來計算......對火車站反覆爭奪達13次之多,在一個大糧食倉庫裡,兩軍的士兵非常接近,甚至能夠聽到對方的呼吸聲。”

面對這樣一場史無前例的、絞肉機式的大會戰,蘇德雙方無論是統帥還是參戰部隊,都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蘇軍先後在斯大林格勒集結了143個師,而德軍為斯大林格勒投入的軍隊,也由最初的25個師陸續增加到了51個師,並另有90個炮兵營和40個受過攻城訓練的工兵營。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之中,蘇軍共消耗彈藥九千五百六十八車皮,超過了攻克柏林戰役炮彈消耗量的百分之十三。雖然德軍彈藥消耗量沒有詳細的統計,但發誓要將斯大林格勒從地圖上抹掉的希特勒,應該也不會小氣到哪去,一個德軍軍官曾經這樣說道“在我們這樣強大的炮火打擊之下,足夠讓斯大林格勒地下的老鼠死上十次”。

在經過雙方這樣的狂攻亂炸之後,斯大林格勒百分之八十的建築被摧毀,整座城市淪為了廢墟。

當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役結束之後,少數倖存的平民百姓從地下室、排水管、下水道中爬了出來,戰爭是殘酷的,是用鮮血和生命堆積出來的,當然也包括平民百姓。在長達數月的保衛戰中,城中絕大部分的平民百姓,不是被打死、炸死、燒死,就是死於飢餓和嚴寒,這些有幸劫後餘生的人,此時最大的願望就是還能找到失散的親人,哪怕是親人留下的一點點音訊,就如同本文開頭中的留言條。


刀墓手札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近代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最血腥的戰役,遠大於同時代其他戰役交戰雙方的傷亡總人數。

第一,死亡人數龐大。

蘇軍傷亡約有一百萬人,計算量方面宣稱德軍死亡人數在150萬人左右,而據西方自己統計,約在80萬左右,他和德軍之間的戰爭沒有距離,都是看中間隔了多少具屍體,而原本居住在斯大林格勒的80多萬居民,在戰後僅剩7500多人倖存。

戰爭開始的幾天裡,德軍就屠殺了40000多手無寸鐵的普通人,還不算被打死和俘虜被殺的士兵,這還僅僅只是開始和戰爭的冰山一角而已,士兵上戰場平均的存活率只有不到24小時。



第二,裝備差距懸殊,寸土必爭,分秒必爭。

戰爭起初,德軍就派出了27萬的集團軍向斯大林格勒發起攻擊,隨著戰爭越來越慘烈,德軍也不斷向蘇聯補充兵力,而蘇聯此時日能夠部署的兵力只有十二萬人,而且飛機大炮坦克等重武器數量都遠不及德軍,雙方裝備差距大,德軍已經佔領了斯大林格勒的一半的工廠,剩下的另一半也在加緊生產武器,很多士兵都是揹著槍在工廠工作,坦克一下了流水線就會立刻投入戰爭,著名的巴普洛夫大樓,在德軍的瘋狂攻擊中,蘇軍憑藉少量的人員和裝備,打通了周圍的地下通道,苦苦支撐了四個多月,這是德軍沒有想到的,蘇德戰場真正成了人類絞肉機。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非常著名的巷戰,可謂是寸土必爭。即便在一間民房裡,你佔領了臥室,敵人可能就在客廳,幾乎是面對面的發生槍戰。

當時蘇軍的傷亡的確慘重不得不將普通人作為士兵增加兵力,甚至是女人補充兵力,這就是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著名的女兵,她們不是舞蹈家,不是醫生,她們只是端起衝鋒槍保家衛國的普通人,最缺人的時候還會從死刑犯裡補充兵力。

第三,天氣原因。

德國是知道蘇聯天氣變化的,所以橫掃歐洲的德國,原本想在蘇聯冬天到來之前就拿下蘇聯,沒想到受到蘇軍的頑強抵抗,雙方展開了一場長久的拉鋸戰,而遠在異國他鄉的德國士兵,因為難以適應蘇聯突然降低溫度的天氣,德軍沒有準備足夠的過冬資源,士兵或生病而死,或直接凍死,還有很多是因為武器設備不能正常運作,導致在打仗時無力反抗,最終未戰身先死。



他是蘇聯衛國戰爭中重要的轉折點,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正義必將戰勝邪惡。


軍事一點通


我給大家列幾個數字吧,傷亡超過200萬,士兵生存時間平均小於一天,上陣的軍官三天內必戰死,只要進入戰場,映入眼簾的每個角度都有幾十上百具屍體……不知道看完數據的你,是作何感想呢?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部戰線的轉折點,單從傷亡的血腥程度,就讓人畏懼。並且,這種長期高強度的巷戰,一直被視為畏途,即有去無回。沒有最終的勝利者,只有在交戰的時侯雙方都要付出的高昂的代價。

德軍還把這種激烈的巷戰稱之為“鼠戰”,甚至開玩笑說:“即使我們佔領了廚房,仍然需要在客廳進行戰鬥。”這場戰役究竟死了多少人?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確鑿的答案。有這麼一個說法是,戰役進行到最慘烈的時候,新到戰場上的紅軍戰士平均生命不足24小時,而紅軍軍官則活不過3天

蘇德兩軍為爭奪這座城市的每一座建築物而殊死搏鬥,這種血腥的場面持續對抗了兩個月。雙方可以為了一座火車站來回爭奪了13次之多,每一次進攻後馬上緊接著就是防反擊。

後期雙方開始爭奪的焦點是馬馬耶夫高地,因為該高低是全城最高的據點。該高地僅僅半個月就四度易主,每次的爭奪都伴隨著大量的傷亡,僅僅在9月28日那一天,德軍就在這裡就丟下了500具屍體。這個戰場用鮮血染紅的土地,據說,戰後多年,馬馬耶夫高地依然荒涼,寸草難生,因為青草無法穿越地上那層厚厚的彈皮層。幾十年後,在這場戰役活下來的倖存者回憶,敘述那會的慘景,簡直令人唏噓。他的奶奶和弟弟,都被這場戰爭奪取生命,他的弟弟當時年僅十四歲。

生命的消逝並沒有讓這場戰役停止,敵機轟炸聲,對空射擊的機槍聲,戰士們衝鋒殺敵的呼喊聲,蘇聯人為捍衛一塊磚一寸土而激戰。

戰爭中時而閃現出帶有黑色幽默的插曲。有時候一棟樓半邊被德軍佔領,而他們不知道另外半邊還有蘇軍士兵。半夜的時候,炸藥會偷偷從隔壁扔過去,充滿著防不勝防的時刻,蘇德兩軍一直處於戰鬥狀態,更別談有安穩的休息時間。據親歷者回憶,蘇德雙方在這裡給短兵相接,“甚至能聽到對方的呼吸聲”。

德軍佔領了“紅十月”軍工廠的一半,而在另外的一半,蘇軍裝甲車的生產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裝甲車一下生產線都來不及裝上瞄準鏡和塗抹油漆,馬上向德軍開火。戰場上分秒必爭,完全依靠著限產的武器進行鬥爭。突如其來的變數,讓蘇聯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就連伏爾加河畔也凍結了,斷了蘇軍船運補給品,不過德軍還是沒辦法全面佔領斯大林格勒。

德軍的炸彈供給不足,德國的飛機投擲一切能造成破壞的東西,據蘇軍士兵的回憶:“敵機不僅投炸彈,還扔下來金屬塊、犁、拖拉機輪子、耙子、空鐵桶等。”所以雙方在廢墟里面穿梭戰鬥,就連炊事員都把廚房設在地下排水管道里面,生怕被空投東西砸到。這場戰役後被稱為“老鼠戰”。

這場戰役的慘烈,除了蘇德雙方在此戰場上殞命150萬人,更是那種在戰場上長時間而又窒息的廝殺。

黑暗中一個菸頭,可能就會奪走一條生命,狙擊手時刻潛伏著。

《斯大林格勒 無牆不飲彈無土不沃血 》晁元元


協虎戰爭史


關注小編,我來做精確回答。來從兵力,規模等各種方面分析,你想到有多慘,就有多慘!

首先是雙方投入兵力。德軍方面:斯大林格勒戰役爆發之初(德軍還在野外)保盧斯的第六集團軍兵力只有13個師約27萬人,火炮和迫擊炮約3000門、坦克約500輛,從規模來說也就是一支中小型野戰軍。

德軍兵臨斯大林格勒城下之後,希特勒開始從歐洲與東線其他戰場抽調兵力不停的往第六集團軍增援,除了德軍還有羅馬尼亞軍,匈牙利軍,意大利軍等等,使得第六集團軍兵力一直保有50萬左右攻擊力。由於斯大林格勒戰役是在夏季開始,一直打到冬季,因此德軍前後撤走(傷兵)之後,又繼續從歐洲以及其他戰線補充新生力,使得第六集團軍兵力前前後後補充量達到了200萬左右。



蘇軍方面:除了原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先後參加會戰的還有東南方面軍、西南方面軍、頓河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左翼部隊、伏爾加河區艦隊等等。蘇軍從夏季至冬季一共前前後後投入了250萬左右兵力(包括大反攻)。



從1942年9月13日,德軍開始攻城算。在此之前,德軍已用各種轟炸機與大口徑火炮(包括多拉炮與卡爾炮)將市區炸成廢墟,伏爾加河沿岸對斯大林格勒的水路增援也受到影響。保盧斯第6集團軍35萬德軍擔當攻擊主力,而左右兩翼防守有大約15萬兵力都是由意大利,羅馬尼亞等軸心盟國負責防守。(這也是日後德軍被包圍慘敗主要原因)。

德軍作為進攻城市的主力保盧斯計劃了南北實施猛烈包圍突擊方案。霍特第4裝甲集團軍從城南推進,策應保盧斯在城北的主攻。蘇聯紅軍崔可夫中將指揮的第62集團軍和舒米洛夫少將指揮的第64集團軍受領了保衛斯大林格勒市區的任務。



1942年9月14日,德軍從城北突入市區,與蘇第62集團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雙方逐街逐樓逐屋反覆爭奪。斯大林格勒變成了一片瓦礫場,城中80%的居住區被摧毀。在滿是瓦礫和廢墟的城中,蘇聯第62集團軍頑強抵抗,在城中的每條街道,每座樓房,每家工廠內都發生了激烈貓與老鼠似的激烈巷戰,攻入城中的德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儘管德軍對伏爾加河東岸進行頻繁的空襲轟炸,但是蘇聯紅軍還是從那裡得到了不斷的補給和支持。



蘇軍也好不了那裡去,趕赴城中的紅軍戰士的平均存活時間不超過24個小時,軍官也只有約三天的平均存活時間。德軍的主要戰術是各兵種聯合作戰,非常重視步兵、工程部隊、炮兵和空軍的地面轟炸的協調。為了對抗這種戰術,蘇聯紅軍指揮官採取了貼身緊逼的策略,儘量將己方的前線與德軍貼近50至100米內,在城市堆與瓦礫中周旋打巷戰,這樣導致了德軍的炮兵部隊與空軍無法發揮遠程攻擊的優點。



就這樣經過3個月血腥殘酷拉鋸戰鬥,1942年11月初,德軍終於緩慢地推進到了伏爾加河沿岸,並且佔領了整座城市的80%地區,將留守的蘇聯軍隊分割成兩個狹長的口袋狀,但是德軍始終未能完全佔領斯大林格勒。很快俄羅斯的冬天又再一次來臨了,德軍再次遭遇莫斯科戰役的冬季嚴寒,進攻節奏再次漸漸放慢。



斯大林抓準時機,開始“天王星行動”集中優勢兵力將德軍兩翼防守部隊的羅馬尼亞軍與意大利軍10幾萬軍隊擊潰。包圍了斯大林城中德軍主力部隊(大約33萬德軍),起初蘇軍情報錯誤以為只有8-10萬德軍,想一舉殲滅,結果吃了大虧。後來從戰俘中得知包圍圈內德軍有30多萬時,驚訝萬分。蘇軍調整進攻方式,開始穩抓穩打的推進斯大林格勒城區,縮小包圍圈。同時蘇軍也粉碎了德軍突圍與救援計劃,被圍德軍,最終被全部殲滅。為此,蘇聯贏得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偉大勝利。


傷亡看待慘烈程度: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部戰線的轉折點,單從傷亡數字來看,該戰役也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最為慘烈的瘋狂戰役,德軍損失高達150萬,佔全部東線兵力的4/1。蘇軍也達到130萬,雙方傷亡估計接近300萬人,參與該場戰役的人數雙方達到400多萬,也比近代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索姆河與阿登戰役,全部兵力加起來都還多,但是參加戰役最終存活下來人不到一半。尤其是包圍圈內的德軍幾十萬戰俘,戰爭結束後也只有1萬多人回到了德國。



從兵力部署來看,德軍從夏季至冬季被包圍前,通過拉走傷員再補充生力軍的方式,依舊一直保有接近50萬左右兵力,他們分別是:從屬軸心國軍隊15萬左右,他們沒有參與城市巷戰,而是在城市外圍保護主力部隊兩翼;主力就是城內30多萬德軍。因此在蘇軍冬季的反包圍作戰中,蘇軍擊潰了兩翼從屬國軍,他們幾乎一觸即潰逃跑。把城內的30多萬主力德軍拋棄,所以最後造成了德軍被包圍,補給中斷,導致全部被圍殲在斯大林格勒慘敗的厄運!


白頭鷹醬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一個轉折點,僅僅從城市防禦戰階段而言,第62集團軍在防禦中幾乎耗盡了自己的有生力量,最終被分割在城區沿伏爾加河的數個狹長地帶。在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的九月中旬,德軍攻入斯大林格勒城區,在城區的戰鬥是以房屋的間數展開戰鬥,雙方的戰鬥常常變成鏟子、刺刀和匕首的短兵相接,雙方在馬馬耶夫崗展開的爭奪和對峙從9月一直持續到近11月,圍繞第一火車站雙方的拉鋸持續了整整一個星期。

戰役達到高潮時,蘇軍在巴甫洛夫大樓58天的堅守已經載入史冊,而他們打退了德國人多少次衝鋒已經無法考證,反正非常能扛,正式巴甫洛夫大樓58天的堅守,讓蘇軍後續部隊有了支援這時間。精銳的近衛步兵13師在進入斯大林格勒前崔可夫,甚至拿不出成建制的部隊去碼頭接應,不得不組織司令部的參謀軍官和僅剩的一輛坦克混編成一支分隊。

而近步13師在數天作戰後減員到了五分之一;而在斯大林格勒接近地的戰鬥中,尚未組建完畢就匆匆投入作戰的第四坦克集團軍在數天的戰鬥後只剩下了四輛坦克,被戲稱為“四輛坦克集團軍”;僅僅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反攻階段就打出了近衛第1、2、3、5坦克軍四支近衛部隊,而正常戰爭中坦克部隊裡不過只有12個近衛坦克軍。斯大林格勒戰役共有110萬人傷亡,以蘇聯勝利而結束。


川陀太空問答


斯大林格勒戰役非常慘烈,它可以說是近現代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戰役,因此也被稱作是“紅色凡爾登”。這場戰役一共持續了199天,蘇德雙方分別投入了約250萬和104萬的兵力;蘇德兩軍的傷亡數量分別約為112.9萬人和84萬人,如果再加上在戰役中死去的平民,那麼斯大林格勒戰役的總傷亡甚至超過了200萬人。那麼這樣計算下來,平均一秒就會有大約9人在戰場上喪命(計算結果是8.5968,四捨五入後就是9),這也就是為何斯大林格勒戰役會被稱作是近現代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了。在兵敗莫斯科後,德軍由於在戰場上的過度消耗而導致的物資不足,迫使德軍放棄了對蘇聯的全面進攻,同時北線和中央也被迫轉入防禦階段。而在這同時,雖然蘇聯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但蘇軍在戰場上的處境也不容樂觀。雖然蘇軍在莫斯科戰役後就開始進行局部反攻,但總的來說,德軍總體還是佔有戰略優勢。而德軍為了打破這種局面,

將全部的主要力量集中在了南線,意圖在短時間內迅速消滅蘇聯或極大的消弱蘇聯的能力。蘇聯南線有著承擔蘇聯一半以上石油供給和生產的高加索油田,還有將蘇聯與中亞地區連接著的伏爾加河以及大片的農田;其戰略意義重大。因此倘若德軍能夠佔領該地區,那麼就能大大消弱蘇聯的實力,便可以達成在短時間內擊敗蘇聯的先前條件。在1942年後,德軍開始了對南線的全面進攻,企圖攻佔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以達成最初的戰略目的。德軍在作戰初期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這使希特勒認為應該同時拿下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這兩個城市。但拿下高加索的前提就是要保證德軍的側翼不受蘇軍的威脅,因此能否攻下高加索,取決於德軍能否在斯大林格勒會戰當中取得勝利。

在7月中旬,德軍B集團軍已經出現在頓河附近,並開始步步逼近斯大林格勒。為了防止斯大林格勒落入德軍的手上,蘇軍最高統帥部(總參謀部)命令斯大林格勒地區的蘇軍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守住斯大林格勒;同時斯大林本人也發出了著名的第227號命令,要求蘇軍不許後退一步!但儘管如此,蘇軍在作戰前期仍然損失慘重,甚至丟掉了斯大林格勒一半的區域。為了阻止德軍的進攻,蘇聯調動了一切可用的部隊參與到斯大林格勒戰役當中去,參戰總人數也從最初的160萬人上升至250萬人。

蘇軍與德軍在斯大林格勒中進行了非常激烈的巷戰,激烈到什麼程度呢?當時蘇軍與德軍爭奪的甚至不是陣地,而是一棟棟已經殘缺不全的樓房。往往一棟房屋能被蘇德兩軍分別佔領和爭奪幾十次,蘇軍奪回一棟房屋,德軍就攻佔一棟房屋;德軍在白天強攻下一棟樓房,蘇軍在晚上又組織反攻去奪回這棟樓房。雙方你來我往,你攻我守;以至於當時蘇軍內部廣為流傳的一句玩笑話就是:“我們佔領了廚房,但客廳還在敵人手裡!”曾經參加過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德軍軍官在日記中是這樣描述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個殺人爐灶……這裡的街道不再是用米來計算,而是用屍體來計算。”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前,整個斯大林格勒中一共有80萬居民,而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後,城中僅有不到8000的平民還安然無恙。


雖然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損失慘重,但是蘇軍成功的挫敗了德軍企圖以閃電戰的方式速戰速決佔領斯大林格勒的計劃。蘇軍在戰役前中期的拼死作戰,成功的德軍計劃的閃擊戰拖成了拉鋸戰與持久戰;而德軍由於戰前準備不足,又因為補給線太長,戰鬥力也在逐漸下滑,損失也在不斷增加(損失了東線戰場近四分之一的兵力,其中還有保盧斯的第六集團軍)。而在雙方拼死廝殺將近七個月後,蘇軍也最終以3:1的戰損獲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


二戰吐槽君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東線戰場上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有著太多慘烈與感人的故事,永遠講述不完。從1942年9月中旬起,斯大林格勒市區的每條街道、每個廣場都變成了慘烈的戰場。蘇聯紅軍寸土必爭,逐條街道、逐座房屋與德軍進行搏殺。德軍置巨大傷亡於不顧,瘋狂地發動連續突擊。

  

  (斯大林格勒巷戰中的逐屋爭奪)

  9月27日,德軍佔領了市區的察理津河至庫波羅斯諾一線以及馬馬耶夫崗的北半部分,並在市中心進抵伏爾加河西岸。守城的蘇聯紅軍被全線分割並被逼至伏爾加河的河岸。但德軍在蘇聯紅軍堅韌不拔、頑強壯烈的抵抗之下,進攻的信心和士氣開始發生動搖。德軍第94步兵師第267團團長威廉·霍夫曼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9月1日:俄國人真的要在伏爾加河河岸進行戰鬥嗎?那是發瘋。

  9月8日:俄國士兵表現出瘋狂的頑強。

  9月11日:……狂熱分子。

  9月13日:……瘋狂的野獸。

  9月16日:野蠻主義……不是人,而是魔鬼。

  9月26日:……野蠻主義,他們採用強盜的辦法。”

  蘇聯紅軍被視作魔鬼與強盜,可見戰鬥的慘烈與俄國人不可思議的頑強。此後的一個多月,霍夫曼的日記不再評論蘇聯紅軍,只是去記錄德軍的困苦處境。直到10月27日,他又一次在日記中寫道:“俄國人不是人……他們不知疲倦,不怕炮火。”

  

  (“紅十月”工廠區的慘烈巷戰)

  9月底,斯大林格勒市區爭奪戰的重心轉向北部工廠區。9月27日,德軍開始進攻“紅十月”工廠和“街壘”工廠區。激戰至10月4日,德軍佔領了“紅十月”工廠和“街壘”工廠區的住宅區。10月5日,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指示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必須堅決守住斯大林格勒。守衛市區的蘇聯紅軍第62集團軍在長期的激戰中,人員與裝備消耗極大。而第62集團軍防線的正面,德軍有多達8個師,9萬多人。

  

  (“街壘”工廠區的巷戰)

  10月4日,德軍出動5個師,在寬約5公里的地段上,猛攻工廠的廠區。下午,德軍坦克突入拖拉機廠北面的體育場,德軍已經攻入了一些車間。蘇聯紅軍的兩個師被分割成許多孤立的戰鬥分隊,繼續進行著頑強的抵抗,拖拉機廠的許多工人民兵也投身於血戰之中。

  10月15日,爭奪工廠廠區的戰鬥更加殘酷。第62集團軍司令員崔可夫將軍在日記中寫道,許多戰鬥分隊被包圍,不惜戰鬥到最後一人。他們給集團軍司令部拍來了諸如這樣的最後電報:

  “我們將戰鬥到最後一個人!”

  “永別了,但決不投降!”

  “彈藥和水都沒有了,我們將為祖國犧牲!”

  崔可夫回憶,他讀著這些電報,常常淚眼模糊。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後,英雄的第62集團軍被命名為近衛第8集團軍,成為英雄之師。10月19日,蘇聯紅軍頓河方面軍從斯大林格勒以北地區對德軍實施了突擊。10月25日,第64集團軍從斯大林格勒以南向德軍側翼實施了突擊。朱可夫認為:“這兩次突擊緩解了第62集團軍的困難處境,最終粉碎了敵人攻佔斯大林格勒的企圖。”

  

  (斯大林格勒的慘烈巷戰)

  就這樣,蘇聯紅軍第62集團軍守住了斯大林格勒的生命線——斯大林格勒段的伏爾加河西岸沿線,伏爾加河區艦隊和斯大林格勒人民組織的船隊則保證了這條生命線的暢通無阻。當斯大林格勒西面、北面和南面都被德軍包圍並突破時,東線的伏爾加河成了維繫這場殘酷戰役的唯一運輸線。伏爾加河區艦隊冒著德軍飛機的炸彈和德軍的炮彈將數以萬計的戰士和物資運進斯大林格勒,將老人、婦女、兒童和傷員運往伏爾加河東岸。整場戰役期間,伏爾加河區艦隊總共完成了35400次航渡。斯大林格勒的人民組織的船隊也完成了大量運輸任務。有些船隻的駕乘人員完全是老人、婦女和孩子。許多蘇聯紅軍戰士回憶,看到白髮蒼蒼的老人,貢獻了丈夫和兒子給前線、又承擔起大半個後方的婦女,還有因經歷戰火而過早成熟的孩子,他們紛紛流下眼淚。許多蘇聯紅軍官兵在回憶錄中寫道——他們明白,自己正是為這些親人們,為自己的孩子們而戰。參考資料:蘇德戰爭 第三帝國的興亡


戰爭史


二次大戰最大的戰役是斯大林格勒戰役,在此戰役中參戰雙方總共投入兵力450萬人,戰死人員200萬人,時間長度半年有多,它被公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是德軍從戰略進攻轉向戰略防禦,最後失敗的起點,蘇軍在此戰役後迎來戰場上的主動,最後走向勝利的起點,筆者認為,其慘烈程度的觀察點有三個方面:

納粹德軍從1941年6月發動蘇德戰爭後以550萬人,5000輛坦克和大量飛機,從三個方向攻打蘇聯,進入蘇聯境內後,分別以兩道鉗形攻勢攻下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與烏克蘭首都基輔,殲滅蘇軍數百萬人,德軍北部包圍了聖彼得堡(沙俄冬都),中部攻擊莫斯科(沙俄夏都),南部攻至羅斯托夫,當年冬天,蘇軍守住了莫斯科並在1942年初逼退了莫斯科外圍德軍,在1942年夏天,蘇德戰場上形成了暫時的僵持態勢,此時德軍的戰略預備隊仍然未有使用,尚有進攻能力,這是第一方面的觀察點。

在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德意日等軸心國家成為美國敵對囯,希特勒為了儘快擊敗蘇聯,騰出手來對付美國,決定發起蘇德戰場的南部戰役,其意圖是奪蘇聯南部的工業基地,糧食生產基地,高加索地區的油田,由於斯大林格勒是蘇聯兩條大河伏爾加河和頓河的水運交通樞紐,斯大林格勒又是蘇聯南方鐵路的一個交匯點,構成了莫斯科南面方向戰略側翼,故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斯大林格勒還有蘇聯最大的拖拉機廠,生產蘇聯一半以上的拖拉機,在戰爭期間,,蘇式履帶拖拉機生產廠容易轉產蘇式履帶坦克,這就是說斯大林格勒會戰是蘇德戰場南部戰役的核心戰役,關係到蘇聯的生死存亡,這又恰恰是這個戰役的慘烈原因之所在,這就是第二個方面的觀察點。

蘇聯方面開頭並不察覺希特勒的戰略意圖,希特勒發起蘇聯南部戰役後,七月份首先攻下克里米亞,殲滅蘇軍二十多萬人,接著進攻在哈爾科夫取得進展的蘇軍,再殲滅蘇軍二十多萬人,再跟著從庫爾斯克向東攻擊,劍指沃羅涅日,這個城市在斯大林格勒的頓河上游,加上德軍在南高加索的行動,蘇聯統帥部發現德軍在哈爾科夫戰役使用了戰略預備隊,於是蘇軍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應付即將到來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這就是這場戰役慘烈的原因所在的第三個方面的觀察點。(哈爾科夫戰役其實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揭幕戰)

蘇聯方面採取一系列應對措施,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在當地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在該城外圍的組織兩道防禦地帶,構建外層,中層,內層加上在城內構建一層共四層防禦圍廓,蘇聯紅軍先後組織東南方面軍,西南方面軍,頓河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斯大林格勒防空部隊參加戰役,由於在哈爾科夫和庫爾斯克方向出發的德軍使用快速裝甲部隊,蘇聯南部又大都是平原,德軍及其僕從國部隊在蘇聯南部戰役初期佔據上風,德軍很快來到斯大林格勒外圍,其主攻斯大林格勒部隊有26萬人,守城部隊僅有17萬人,德軍火力兇猛,但蘇軍及老百姓極為頑強,與敵人在巷戰中反覆爭奪,寧死不屈,不放棄一個據點,不放棄一間房屋,德軍雖然在九月份突破外圍防線,但是城內的巷戰一直打到冬天來臨,在短兵相接的搏鬥中,雙方足足打了一百天的血流成河的巷戰。在斯大林格勒外圍雖然雙方也不斷增加兵力,但是蘇聯的後繼部隊更多,隨著蘇聯遠東精銳部隊到位,德軍在斯大林格勒城內陷入了泥潭四個月後,蘇軍發起反攻,蘇聯生力軍在斯大林格勒的大距離外圍很快構築了一個包圍圈,把德國攻城部隊和後方部隊的聯繫切斷,最後全殲以德軍上將保盧斯率領的精銳部隊33萬人,斯大林格勒攻城戰和外圍戰中,德國損失近150萬人,蘇軍損失120萬人,死亡士兵約200萬人,這就是第四個方面的觀察點。

文中第二第三第四個方面的觀察點足以證實斯大林格勒會戰的慘烈。


大偉140797056


可以這樣毫不誇張的說,街道一邊為敵佔區,雙方打得熱火朝天,街道另一方的兵工廠照常生產坦克等武器,生產好了油漆什麼都不做,直接投入街道對面的戰鬥!

這就是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殘酷和現狀!


從前期大規模師團的會戰到後期斯大林格勒城的巷戰,無時無刻不書寫它的血腥與殘酷!戰鬥白熱化時期,蘇聯一個完整建制的師,只要投入戰場,兩三天就打沒了!嚴峻的形式逼迫斯大林下達了著名的“任何士兵不準後退一步,違者槍決”的命令!


雙方在此次戰役總共傷亡人數高達200萬人,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投入兵力人數最多,傷亡最重的大戰役!

由於斯大林格勒是蘇聯的工業,軍事,和大後方富饒資源的咽喉要塞,雙方都意識到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拿下斯大林格勒,戰爭天平就會傾斜向德國,這是希特勒想看到的,卻是斯大林不願看到的。雙方由此在這裡死磕!


當時德軍付出巨大傷亡後佔領了斯大林格勒百分之八十的城市,但最終寸步難行,雙方為了爭奪一條街,一條巷子,進行著殘酷非比的戰鬥!往往德軍幾天打下來的一條街,半夜又被蘇聯反撲奪回!

街道都出都是殘垣斷壁和屍體,德軍的推進速度可以說是用米來衡量,為了一個角落,一棟樓,一條街,雙方可以說都有成百上千人犧牲!根據老兵回憶,當時有時候雙方就隔著一堵牆,有時候佔領了廚房,客廳就是敵人!



不管怎麼說,希望歷史不要重演,這是一位即將奔赴戰場的父親,兒子在告別,妻子在一旁,或許周圍一切都是那麼和諧溫暖,但是,可能是這位孩子妻子和丈夫的最後一面!


豆丁科學


圖為被德軍徹底摧毀的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戰役作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巷戰,蘇德在通過不斷的增兵,不斷消耗的情況下,德國南方集團軍終於無法承受這種無休無止的消耗戰最後在蘇聯的反擊下慘敗,在整個二戰中,除了在李梅轟炸時幾乎盡數焚燬的東京,建築損毀程度最高,交戰時間最長的就是斯大林格勒這個城市了。在裝甲部隊還未進入該城市之前,德國就動用了大量的斯圖卡以及容克-88等炸彈掛載平臺對可以直觀發現的蘇聯防禦工事進行了地毯式轟炸,250公斤以及500公斤炸彈形成的彈坑幾乎可以將一輛BT-7坦克放置在彈坑裡頭。

圖為利用廢墟進行抵抗的蘇聯紅軍

並且德國火炮還在戰鬥機以及偵察機的引導下,對斯大林格勒城市中可以作為掩體的樓房進行了毀滅式的打擊,這使得德軍猶入無人之境一樣佔領了斯大林格勒市政府?然而斯大林格勒戰役前的空地一體打擊反而給德軍陷入無休止的消耗戰埋了了伏筆,因為被轟炸後的斯大林格勒的廢墟不僅沒有徹底摧殘蘇聯人民反抗的信心,反而留下的廢墟還成為了天然的掩體工事,這使得德國即使已經佔領了市中心也無法徹底控制住斯大林格勒。

圖為德軍撤退時丟下的坦克車

並且由於德軍部隊受制於零散的蘇聯部隊也不得不分兵予以對抗,而這卻往往形成了漏洞。最後使得本來在兵力和人員上不及蘇聯的德軍更加是雪上加霜,德軍因此被迫動用了各種拆遷武器來對斯大林格勒城中的天然掩體進行進一步的拆遷,這使得本來就被戰火摧殘的斯大林格勒的建築存有數量和可修復建築數量變得更低,而蘇軍在天然掩體中的反抗也給德軍帶來了大量的傷亡,慘烈程度絲毫不遜於沖繩戰役以及柏林戰役。

(軍情繫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歡迎訂閱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