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雅公路上的滄桑變化

從砂石路到柏油路,從鐵鍬、架子車到機械化專業養護,從低矮的土坯房到寬敞明亮的花園式管護站——今天,我們回顧100多公里河雅公路的滄桑鉅變,感受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

九棵樹——養路工艱苦奮鬥的見證者

九棵樹在距金昌市區93公里的河雅公路邊。

1953年,為了大量運鹽,支援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甘肅省交通廳決定,修建一條通往內蒙古阿拉善盟雅布賴鹽池的沙漠公路,即窖雅公路,也就是今天的河雅公路。

河雅公路是永昌縣河西堡鎮至內蒙古阿右旗雅布賴鎮的一條生命通道,貫穿於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之間,黃沙肆虐,流沙時常會湮沒簡易公路。那時候沒有機械化工具,養路工人們全靠人力清理黃沙,保障道路暢通。

為了使養路工人在戈壁灘上有個遮陽擋風的地方,原河西堡公路段段長閆佔文發動職工拉來白楊樹苗栽在路邊,並在沙窩裡掘出一口水井澆樹。幾年以後,栽植的楊樹在沙漠裡只成活了九棵,“九棵樹”地名由此而來。現在,九棵樹成了旅遊景點,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前些年,由於水位下降,水井被黃沙填埋,當年栽種的九棵樹也早已乾枯,但它們是當年養路工艱苦奮鬥的見證者。

為了傳承公路人“團結協作,創新進取,敬業奉獻,甘當路石”的精神,2015年河西堡公路管理段在這裡重新栽植了一方樹林,以傳承老一輩公路人不畏困難、無私奉獻的精神。

紅沙崗——被眼淚洗禮的養護站

現年46歲的陳德蘭,是金川區雙灣鎮人,2017年8月份從河西堡公路段退休。1991年,19歲的陳德蘭被分配到河雅公路紅沙崗道班上班。詩人眼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風景,在她眼裡就是淒涼和荒蕪。回想起當年的工作環境和生活,她記憶猶新。那時候在紅沙崗道班,她和4個姐妹的到來,為這個多年來沒有女人的道班增添了一抹亮色,她們成了男養護工眼中的一道靚麗風景。

但工作環境異常艱苦,住的是低矮的宿舍,吃的是苦水,這對於幾個年輕女子來說,簡直難以接受。

陳德蘭回憶說:“有一年颳大風,幾十公里的道路一夜之間幾乎被黃沙掩埋,公路變成了大沙梁,養護站給我們女同志分的任務是,一早上每人剷除14米長的大沙梁。我和幾個姐妹們用鐵鍁不停地鏟,越幹覺得沙子越多,幹著幹著就崩潰了,開始哭起來,邊哭邊幹,哭完了繼續幹。”回憶起當年的青春歲月,陳德蘭不好意思地笑了。

陳德蘭說,剛去的時候,紅沙崗道班沒有水吃,後來打了3年井,才慢慢解決了吃水問題。當時困難很多,而最可怕的是寂寞和孤獨。

周家井養護站——養護工永遠的“家”

周家井養管站距離市區50多公里,是河雅公路的重點養護管理站。提起周家井養護管理站,退休老職工程龍感慨萬千:“我1963年參加工作,在周家井道班工作了8年。那時候的環境和現在相比,那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我剛到周家井道班的時候,工作條件非常艱苦。戈壁灘上幾間低矮的房子,裡面除了土炕啥都沒有,一颳風滿屋子都是沙子。那時候的路面還是砂石路面,養護公路基本全靠人力。”

“你看現在的養管站,淨水設備、洗澡堂這些全部都有,非常的人性化。”退休職工陳世和告訴記者。

記者跟隨退休老職工們參觀周家井養護站,在談起公路養護髮展史時,他們爭先恐後地發言,回憶當年艱苦創業的時光,對如今的鉅變欣喜不已。

河西堡公路段黨支部書記孫澤民說:“為了解決養路工人吃菜難問題,現在我們在周家井養管站後園菜地種植了茄子、辣子、豆角、西紅柿等蔬菜。養管站是集職工宿舍、食堂、活動室、閱覽室、洗浴室一體的‘花園式’休憩站,這裡就是職工的家。”

“周家井養護站不僅僅是職工的家,還是老一輩養路人艱苦奮鬥的精神傳承地,因為有了老一代養路人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和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們河西堡公路段才有今天的精神面貌,年輕的養路人才能敬業愛崗,把養路工作做得更好。”孫澤民動情地說。

如今,平地機、裝載機、掃路車、灑水車、壓路機等機械化養護設備投入使用,使平整筆直的河雅公路基本實現了機械化養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