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该国领袖在中国生活20年,精通汉语,为何回国后立即废除汉字?你怎么看?

尹家俊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非常复杂。

萨沙简单说一说,基本是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多聊几句。胡志明是精通汉语的。

萨沙看过很多关于胡志明的资料,他说一流非常流利的汉语,和中国人沟通没有任何问题。他不但能说中国的官话,也能收比较流利的粤语,更写的一手相当洒脱的汉子书法。

但是,为什么胡志明上台以后,就立即宣布废除汉字呢?

主要是3个原因。

河内古代旅游景点


第一,政治原因。

这个也没有必要讳言。

古代朝鲜、日本、越南都大量使用汉字。随着三个国家先后发展起来或者独立,都开始废除汉字。

相对来说,最弱的越南废除的最彻底,韩国也比较彻底,但完全废除还是70年代的事情,相反最强的日本废除的相对不彻底。今天我们去韩国街头看,看不到任何汉字的招牌,但日本街头则不同。

以下是萨沙个人观点。

其实,这恰恰说明了一个国家对于本国文化的自信。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也有学者提出废除汉字,提高民族精神。但最终日本政府没有采纳,认为日本文化引进西方文明以后已经振兴。日本人对自己的文化足够自信,认为没有必要废除汉字,甚至自认为是汉唐文化真正的继承者,而中国的汉唐文化已经被蒙古和女真两个蛮族的入侵而打断(大家别骂我,这是日本人的观点,不是我的)。

至于韩国棒子,直到70年代还穷得很,又在朝鲜战争被志愿军打的差点亡国,自卑到底就开始反弹,基本废除了汉字。目前韩国人除了身份证和法律文件以外,就只有古代的书籍和牌匾还保留汉字。

至于越南,由于混的比韩国还惨,古代文化更为落后,甚至被法国人搞得连文字都断层了,自然废除汉字最彻底。

总之,就是他们民族性的体现,以表示不再依附中国。

第二,易于学习的原因。

胡志明上台的时候,越南文化极为落后,农村基本全是文盲。

从扫盲考虑,汉字是比较难学的,尤其对于成年人。

建国以后,中国也搞过很多识字班,但对于年纪较大的人效果非常差。

因为你要熟练使用汉字,最低程度必须记住几千个汉字,这就不太容易。

萨沙说个笑话,老外学习汉语因为搞不清己、已、巳,记得用尺子量。

但如果使用法国人留下的所谓越南国语,则是采用类似于法语的拉丁字母。

这种国语像英语一样,学会字母和简单语法就可以,比较适合扫盲。

第三,越南语的特点也可以废除汉字

韩国人废除汉字以后,就发现难以区分同音字。

所以今天韩国人的身份证上,很多还采用汉字,就是区别同音字。

但越南语则无所谓,因为他们是有声调的。

同时,当时越南认识汉字人已经不多。1935年的法人调查,越南的识字人口中70%认识罗马字,20%认识喃字(越南人利用汉字创造的文字),只有10%认识汉字。

那么这种情况下,胡志明选择普及率最高的罗马字,也是顺理成章。


萨沙


说的应该是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废除汉字的事情。胡志明原名阮必成,号秋翁。出身于越南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自幼聪颖好学,能熟练掌握汉语官话、广东话、法语等语言。

1911年起,胡志明先后游历法国、德国、英国、非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成为一个世界通。这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期间胡志明逐渐倾向革命,并以越南代表身份参加了凡尔赛会议。之后,胡志明加入了法国共产党。

中国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胡志明跟随苏联顾问鲍罗廷来华,在此期间结识了我党多位领导人,与我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0年 胡志明在香港组建越南劳动党(印度支那共产党),之后在我党帮助下训练了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

之后胡志明率领越南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驱逐了法国殖民者,吞并南越吴庭艳政权。面对美国的武装干涉,胡志明毫不畏惧,率领越南人民创造了奇迹。从胡志明组建印度支那共产党一直到越南南北统一,我党对胡志明的帮助都是巨大的,但由于越南历史上与我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并长期被中国统治,力主独立的胡志明悍然宣布废除汉字,以“去中国化”,继任者黎笋更是对我国兵戎相见,越南也算是白眼狼了。


林屋公子


越南文字的“去汉化”与胡志明无太多关联。

汉字在越南有着悠久的历史,越南的历史依靠汉字的记载才得以流传。

但汉字在越南面临的处境和日本朝鲜一样,无法完整表达他们的语言。为此,他们将汉字作为记音符号,并最终形成本民族语言,如日本的“片假名”和朝鲜的“训民正音”。而越南则为“字喃”,意思是“南国之字”。

但“字喃”相比汉字更难,因此始终无法取代汉字的地位。

随着外国传教士的到来,他们利用自创的拉丁字母来记录越南语,逐渐形成“国语字”。运用拉丁字母,并借用葡萄牙文、意大利文和希腊文的声一调,合起来创造国语字。

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废除汉语教育,全面使用国语字。当然法国的目的是先使用国语字,日后全面使用法文。

由于国语字易学易懂,因此成为民族志士争取民族独立的工具。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宣读的《独立宣言》便是用国语字撰写。

随后《宪法》规定,拥有选举权的公民必须会读、写国语字。

其实,越南文字的“去汉化”不能完全归咎于民族主义,国语字的形成还是有历史所决定的。


五味社


标题本身就是造谣,而且纯粹是站在反共立场上的编造。对明知不符合事实却故意借提问传播的谣言,只有两字:鄙视!

越南什么时代开始逐渐脱离汉字,网上有的是史料可查询,能看标题的都是会上网的,查询真相没有难度。在此仅仅提供一个最基本事实:现在所用文字是17世纪由传教士编造,其后法国百多年殖民统治时期固定下来的,那时候胡志明还未出生。有兴趣的,百度一下“越南现在的文字什么时候开始的”,即可一目了然。这个提问故意恶意传播虚假谣言,可耻!!!


一天打鱼一天晒网


因为他知道中华文化巨大影响力,怕被同化了。


绿水青山002


1.越南罗马字诞生于16世纪,简单易学,有助于文化普及,在越南既有历史渊源,又有群众基础。

2.战后越南的民族意识觉醒,为追求文化独立,进而在精神上独立,依附汉语的表达传统也呼唤变革。

3.汉字是聪明人的文字,换言之,不易掌握。在当时也无拼音,与世界主流语言不对接,在当时,可谓难学又不实用。

4.胡志明被国民政府囚禁,对中国、中国人颇有恶感,进而迁怒于中国文化,汉字也就成了这个伟大领袖的出气筒。


缙麓冷禅


越南人就是广西这边被打败的西瓯人和骆越人。又不服。秦始皇的意思是你不服可以,但是我要把你赶出去,越南话跟广西话其实很像。并不存在什么废除汉字。因为百越之地,很少使用汉字。后来越南被法国殖民 ,参杂了一些法语西和拉丁语系进去。


万里839729


胡志明清楚认识到了汉字的巨大优势。说汉语、写汉字,久而久之,完全汉化、心归一统只是时间问题。


雅鲁藏布13


两千多年来,五代十国之前,越南一直在中原王朝或南方割据政权管辖下,五代十国后期南汉在忙着抵抗北宋大军的讨伐,越南趁乱“偷跑”出去,但在以后一直是中央王朝的藩属国。

但越南的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虽然汉文化存在很久,但汉语始终未能普及全地区,仅仅是朝廷颁布正式文件使用,上层贵族之间交流也使用汉语,而普通民众不会使用汉语,流行当地越南土语,土语只有发音没有文字。越南当局曾使用类似汉字发音土语的“喃文”,也未能真正普及到民众。

直到近两个世纪,法国殖民主义者占领越南后,大量的传教士带来了拉丁文字,并把越南土语用拉丁文字进行了标注,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赶走了法国人后,却发现拉丁文字很适合越南土语,遂干脆宣布正式将拉丁文作为越南的官方语言。

可以这么说,汉语从未真正普及到越南。曼妙的汉语,是越南的诗与远方。


先启历史


“鸟语”之地,又不被中原王朝“看好”,法国人趁机殖入了拼音,更适合“鸟语”的发音,之后索性自立门户,离汉字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