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封在各地的王爺和當地的官員是什麼關係?

明月95884


說明朝藩王,我們可以從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說起。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為了避免中央權力被封王架空,取消了“封王制度”。其實,秦朝的滅亡,就是因為秦始皇沒有封王,導致眾多兒子沒有任何權力,眼睜睜看著胡亥被趙高利用殺害自己的兄弟姐妹。漢朝建立以後,又吸取了秦朝的教訓,設置了藩王。但是漢景帝時,各地的藩王權力過大,威脅中央集權。漢景帝在晁錯的建議下削藩,導致“七王之亂”好在中央實力雄厚藩王叛亂很快平息,最終各地的藩王實力被削弱,沒有了政治和兵權,可以說是形同虛設。漢朝滅亡以後,進入三國時期,各國雖有設藩王,但藩王的實力被嚴重削弱。尤其是魏國,封王沒有任何權利,政治和兵權完全被剝奪,導致司馬炎篡位,曹氏家族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天下被篡奪。

晉武帝司馬炎建立晉朝以後,又吸取了前朝的教訓,設置了眾多的藩王,結果又出現了“八王之亂”。晉朝以後,中國進入大分裂時代,隋文帝統一以後,他的五個兒子都被封王。比如長子楊勇是陵王,次子楊廣為晉王,三子楊俊為秦王,四子楊秀為蜀王,五子楊諒為漢王。楊廣殺兄弒父以後,幾個兄弟不滿反叛,都被楊廣鎮壓。不過,也因此沒有了藩王的幫助,導致各地起義很快將其推翻。唐朝也設有“藩王”比如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唐朝雖有封王,但是沒有封國。沒有封國和軍權也就是沒有實權,最後唐朝的權力落入藩鎮之手。唐朝以後,中國又進入大分裂時代。宋朝統一中國以後,制度和唐朝差不多,有封王但是沒有封國,且不世襲,沒有實權,只是一個徒有虛名的爵位。


最後是明朝,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建立了“明朝藩王制度”。他給二十四個兒子和一個從孫都封了王,且給予了他們很多權力,這個和漢朝建立之初差不多。縱觀劉邦和朱元璋,我發覺他們有很多共同點,比如殺功臣和建立封王制度等,都極其的相似。明初的藩王雖然受中央直接管轄,定期到京城朝貢,但是藩王們有自己的封地,且權力很大。當地的官員是管不了封王的,除非巡撫在發現問題上報中央,且地方官員不能插手封國的政治,只有皇帝才有權過問。就拿燕王朱棣來說,他的都城在北京,且鎮守遼東。因為靠近北方,北方少數民族又多,所以他必須養軍隊,抵抗北方少數民族。所以,地方的封王擁有封國,且有一套完整的政治體系,明朝的封王和地方小朝廷差不多,其實力絕對可以與中央抗衡。


其實,藩王制度有利有弊,總的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好處。朱元璋開始以“尊王攘夷”的思想,鞏固中央集權。其實,他的出發點是好的,封王可以抵禦北方的少數民族,減少外族對中央政權的威脅,但是他沒有考慮藩王過大也會威脅中央集權。估計,受到蒙古入侵的前車之鑑,所以沒有考慮這麼多。朱元璋一心想防守外族,卻沒有防家賊,所以孫子建文帝繼位以後,各地的藩王權力過大,建文帝決定削藩。由於朱棣靠近北方,憂患意識強,所以軍隊的戰鬥力也很強大。加上朱元璋在世的時候殺了很多文臣武將,導致建文帝都沒有文臣武將可用,最後導致朱棣反叛成功。朱棣稱帝以後,雖然沒有“廢藩”,但是各地藩王的軍事權力被剝奪,中央直接派官員去管理地方軍政。不過藩王府內部的公署和官員配備沒有改變,藩王對內府署官有自治權,他們可以依法律制定自己的制度,地方官府並不能干涉內部事務。畢竟,朱棣也是一個藩王,如果說稱帝廢除藩王也說不過去,所以只能改革藩王制度,剝奪他們的軍權,把他們的權力削弱,直到無法威脅中央集權為止。


謀士說


明隆慶五年(1571),第八代楚王朱英㷿薨逝,留有遺腹雙胞胎朱華奎﹑朱華壁。萬曆八年(1580),朱華奎襲楚王爵位,即楚定王;朱華壁受封為宣化王。但楚王的身份卻漸漸遭到質疑。萬曆三十一年,楚王府輔國中尉朱華赿因得罪楚王而遭訓斥,遂聯合同宗狀告華奎、華壁兄弟二人非楚恭王子嗣,由此引發曠日持久的楚宗之爭。時任湖廣巡撫趙可懷在這件案件中,被楚王宗室其中一人“發憤突起,以手械擊可懷,立斃。”一省之巡撫就這樣背楚王宗室打死,堪稱一大冤案。

龍泉山楚王陵墓

由上述也可以看出,藩王與地方官的關係是比較微妙的。起初,對各地藩王的監控大多由皇帝一人,此後,以巡撫、巡按及三司為主地方官逐漸逐漸參與進來,尤其是在英宗正統年間,因為沒有對遼王朱貴烚的荒唐事彙報,所以不少大臣遭到斥責甚至論斬,並且最終將朱貴烚削爵廢為庶人。此後,巡撫、巡按及三司等地方官成為藩王的主要監察者,對於藩王的一切不法行為,均有權上報,並且還負責處理王府內部的訴訟事宜。

當然,地方官也有與藩王相處比較融洽的,藩王甚至會利用宗室身份請求為地方官加官進爵,不過這樣的事很少發生,且基本上全是武官,或者有文官因公犧牲之後,藩王請求嘉獎也多能實現


楚邾


明朝時封王的領地中,王與地方官的關係是什麼?

王位是一種爵位,屬於爵位制度;地方官是官位,屬於行政制度,兩者若同時出現在一地,那麼當地應該聽誰的呢?

在古代先秦時期,朝代的最高統治者都被稱為“王”,如周武王、周文王、紂王等等,直到秦始皇一統六國後,取“三皇五帝”中的“皇帝”取代了以前“王”的稱謂。但是“王”已經作為一種爵位傳承了下來。

周朝實行分封制,將有功之臣和宗室分封到各地,以周天子為大宗,各諸侯王為小宗,小宗聽從大宗的命令。到了漢朝,漢高祖劉邦的一句“非劉姓子孫不得稱王,否則天下共擊之”,這句話成為了後世幾千年的封王標準。王也成為了一種至高無上的爵位。

明朝的藩王有親王和郡王兩個等級,朱元璋開國之初,將自己的子孫分封到各地,成為藩王。但是各藩王的領地內又有中央派任的地方官,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其實並不複雜。

朱元璋封王的本意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但是又不想讓這些子孫留在京城勾結朝臣,怕對自己的統治造成威脅,而且開國之初,各地都還不穩定,只有自家人前去鎮守,朱元璋才能放心。可以說,開國之初的藩王還是有比較大的權力的,與地方官的分工也比較明確,此時還沒有較大的衝突。

隨著朱元璋休養生息的政策一步步落實,社會也開始恢復穩定,但藩王的勢已然做大,朱元璋又狠不下心來對付藩王,到了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時,藩王勢力已經發展到跟朝廷分庭抗禮的地步。建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下令削藩。俗話說:權力滋生慾望。藩王們在領地內儼然就是皇帝派頭,只是名義上要遵從中央政權的領導,所以說藩王勢力本就與中央政權貌合神離,這下皇帝要把自己的權勢奪走,藩王們紛紛不幹了,由朱棣領頭,開啟了靖難之役。最終結果當然是以朱棣為代表的藩王勢力勝出,朱棣成功登基稱帝。

朱棣登基後,由於自己是藩王上位,對各地的藩王勢力更加忌諱,雖然對自己的皇帝侄子很不滿,但是依然繼承了建文帝的“削藩主張”,只是朱棣做得比建文帝高明、隱蔽一些,也願意花時間去耗。隨著朱棣及繼任者對藩王勢力的打擊,各地藩王又不能擰成一股繩,結果中央取得完勝,經過兩三代人的努力,各地的藩王已經空有一個名頭,而無任何實權了。

朱棣之後,歷代皇帝都對藩王勢力進行強力打擊,雖然偶爾會有一些藩王的餘部死灰復燃,但在中央的強力鎮壓下也沒有掀起什麼大風浪,隨之而來的是皇帝對藩王的限制越來越嚴重,哪怕是沒有什麼實權的王也被嚴格控制。不許隨意離開自己的封地,離開前要打報告,不許結交地方官員,不許從事任何行業,連出城掃墓也要經過批准才行,甚至自己及兒孫都不能與京城的官員結親,只要有任何的沾親帶故,是不能在京城做官的。可以說,明朝的王爺大多是高級囚徒,沒有自由,跟清宮裡的嬪妃差不多,對地方官員也就沒有什麼指手畫腳的能力了。這就形成了“有明諸籓,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的局面。

所以,明朝的王在明初是有實權的,勢力也很強大,一度對中央造成威脅,在地方更是不用說了,地方官名義上是中央指派,實際上就是地方藩王的手下。但隨著削藩政策的實施,明朝藩王便空有名號,而沒有實權了,地方的軍政大權也掌握在了中央指派的地方官手裡。

雖然明朝的王爺沒有什麼自由,但是明朝的王爺待遇是比較好的。只要老老實實的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有什麼非分之想,朝廷是不會虧待這些藩王的,雖然不允許藩王從事任何行業,但是朝廷每年給的俸祿足以讓整個王府富貴榮華,親王的俸祿甚至比朝廷的一品大員還高。不用做什麼事,還有數不完的錢財,藩王自然沒有動力去造反了。在地方,藩王雖然沒什麼權力,但是王爺的身份擺在那裡,任何地方官都要給藩王面子,只要不過分、不違背朝廷的原則,王爺在地方過得還是比較滋潤的。


歷史風雲閣閣主


明朝的藩王在靖難之役前後,地位和處境都不同。

相對來說,靖難之役之前,藩王地位比較高,不僅有爵有祿,有府邸,而且有封地,更重要的是,有護衛,也就是有兵。因為朱元璋的想法是,要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各地去,坐鎮一方,可以幫襯朝廷,如果朝廷出現了權臣,藩王就可以率兵入京,清君側。

《明史·諸王傳》:
明制,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府置官屬。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冕服車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謁,無敢鈞禮。親王嫡長子,年及十歲,則授金冊金寶,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冠服視一品。諸子年十歲,則授塗金銀冊銀寶,封為郡王。嫡長子為郡王世子,嫡長孫則授長孫,冠服視二品。

也就是說,藩王們的典禮和待遇非常高,只比天子低一點,下面的公侯將相見了面都必須拜服,也就是以君臣之禮相見,而不是以同事禮儀相見。地方上的行政官員自然也一樣,見面都必須以君臣之禮相見,是非常恭敬的。

這其中,兵權尤其重要。藩王的護衛少一點的有三千人,大多數在五千人,多一點的達到一萬九千人,規模就相當龐大了。明朝初期規定的兵制中,一個衛才只有五千六百人。朱元璋的三兒子晉王和四兒子燕王因為處在和北元相接的邊境地帶,所以朱元璋還特地培養他們帶兵打仗的能力,讓他們節制奉命出征的大將,開國時期的名將馮勝、傅友德也在此列。

《明史·晉王傳》:
是時,帝念邊防甚,且欲諸子習兵事,諸王封並塞居者皆預軍務。而晉、燕二王,尤被重寄,數命將兵出塞及築城屯田。大將如宋國公馮勝、潁國公傅友德皆受節制。又詔二王,軍中事大者方以聞。

“軍中事大者方以聞”,就是說,晉王和燕王節制諸將的時期,在軍中幾乎是代表皇帝在行使權力,大事才需要上奏皇帝,一般的事情完全可以自己決定。這是一般奉命出征的大將想都不敢想的權力。

也正是因此,藩王權力太大,又有護衛兵權,而且晉王和燕王還有軍事經驗,對皇權的威脅比較大。建文帝登基以後,開始著手削藩,雖然做法上不夠謹慎和老道,但大方向是沒有錯的,也還是激發了燕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結束後,因為朱棣是從藩王造反起家,登上帝位的,更清楚藩王的勢力太大對皇權的威脅很大,所以他接著做建文帝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繼續削藩。而其中最關鍵的便是撤銷了各藩王的護衛,只留了很小的一部分,完全不足以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即便如此,後來也還是發生了寧王叛亂和安化王叛亂,但相比之下,輕易就被平定了,沒有能複製成祖靖難之役的成功。

但成祖削藩比建文帝老道了很多,是逐步漸進的,成祖並沒有很少對自己的親兄弟們動手,多數是在嗣封的藩王的時候,抓住他們的一些過錯,迫使這些藩王辭去護衛。但也有例外,比如周王朱橚是成祖的同母弟弟,但成祖還是以有人告他謀反為名,對他施壓,迫使他辭去了護衛。

而且,這個過程也是成熟一個做一個,並不是一下子全部都控制起來,一直持續到玄德時期,才基本上完成。

也是在靖難之役後,藩王和地方官的關係有所變化。此前,地方上的行政官員由朝廷任免,藩王無權過問,但地方官對藩王都是畢恭畢敬的。到靖難之役後,雖然地方行政官員對藩王表面上仍然很恭敬,但相互之間的關係顛倒過來了,地方行政官員實際上有代表朝廷對藩王進行監視的職責。

所以,到英宗時期以後,在地方上的藩王不但很少有能力威脅朝廷,而且在地方上形同幽禁,連出城都要經過地方官向朝廷請示才能放行,不然是不能出城的。所以,大多數藩王就在府邸裡吃喝玩樂,養尊處優的過日子,連出王府都很少了。尤其是和朝廷大臣交往,更是被視為心懷不軌的重大嫌疑,更加不敢了。

但還是有些藩王閒不住,喜歡交結朝廷官員,但見面時候的禮節一般都還是按照太祖時期規定的禮節,無論公侯將相,都得以君臣之禮拜謁藩王。張居正在回家居喪起復的時候,路過襄王、唐王的封地,二王都是出城迎接,張居正沒有按照君臣之禮相見,而是以賓主禮相見,在當時被視為張居正僭越禮儀的證據之一。

《明史·張居正傳》:道經襄陽,襄王出候,要居正宴。故事,雖公侯謁王執臣禮,居正具賓主而出。過南陽,唐王亦如之。

蕭武


明朝建立時活著封王的都是朱元璋的兒子,朱元璋給了他們僅次於皇帝的地位,也就是所說的諸王禮儀低皇帝一等,群臣需跪拜朝見,而且朱元璋在位時諸王都是掌有實權的,可以誰是封地的最高領導,屬地的官員都只是他們的下屬而已。朱元璋死後,朱棣以靖難的名義造反取得了天下,為了防止以後再有王爺靖難,朱棣對王爺的權利進行了全面剝奪,此時的王爺在封地上的地位依然最高,地方官員見到王爺依然要跪拜求見,但此時王爺已經沒有任何實際的權利,甚至不可以私自離開自己居住的城池。但王爺畢竟是王爺,是皇族子弟,地方官依然要去維護他們至高無上的地位,不然他們一個摺子告訴皇帝,皇帝會懲治地方官員。但同時地方官員在維護王爺地位的同時,也負有監視王爺的責任,防止王爺獲得權利用來造反。此時的王爺在地方魚肉百姓強搶民女說不定會受到嘉獎,但如果敢施恩百姓收取民心的話一定會受到懲戒。

說的簡單一點,此時的王爺就是囚徒,地方官員就是獄警,但囚徒的身份太高,需要獄警恭敬對待。




趙思雨758


明初的時候,親王既管軍事,政治,又管經濟。王府的親兵多達幾萬人,親王還可以指揮當地的駐軍。可以說明初的親王就像一個個小國家的國君,權利大得驚人。

所以建文帝朱允炆要削藩,燕王朱棣不願意,他們叔侄倆就打起來了。後來朱棣贏了,吸取教訓,不能讓親王坐大(宋太祖趙匡胤也是這樣,杯酒釋兵權,自己的天下怎麼來的就得堅決杜絕別人也這麼幹)。

所以明朝中後期的親王只能被圈養在城裡面,沒有親兵護衛,也沒有軍權,更不能命令地方官員。他們連出城都不能,他們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拼命生孩子來得到更多的朝廷補貼(朱棣削了別人的軍政大權,自然在經濟方面補償比較多)。

朱元璋為他的子孫後代真是考慮得周全,兩百多年他的子孫都活得衣食無憂。

可是這也成了加速明朝滅亡的導火索,他的那些子子孫孫都成了趴在老百姓背上的吸血蟲。




予安何時安


在明朝初年,王府的官員曾經兼任過地方行政官員。

朱元璋最初分封諸子時,王府相、傅多兼任地方要職,且多由勳舊大臣擔任。如洪武三年(1370)四月,以鄭九成為秦府左相兼陝西行省參政;汪河為晉府左相兼山西行省參政。洪武三年六月,以廣西行省參政蔡仙為靖江王相,仍兼參政提督廣西衛。同月,命秦王府武相耿炳文兼陝西行省右丞;都督僉事郭子興為秦王府武傳,仍兼陝西行都督府僉事;都督同知汪興祖為晉王府武傳,兼山西行都督府同知。

上圖大同代王府

不過,此時諸王尚未之國,以王府官兼地方官在此時對政權穩定並不構成潛在阻礙。洪武九年(1376)正月,諸王即將之國時,明太祖就開始重新任命王府官員,此時王府相、傅雖仍由勳舊擔任,但已經不再兼任地方要職。

上圖桂林靖江王府

洪武十一年(1378)七月,明太祖以靖江相府官欺凌地方衛所指揮使,命“武相有警則出而為將,獲衛,指揮副之。歸則勿與金轂刑名之事,軍務則文武議之,無事則導王以善”。

進一步明確禁止王府官隨意干涉地方軍事,削減其權力。洪武十三年(1380)“罷諸王相府及長史司、錄事,升長史司為正五品,置左右長史各一員”。徹底取消了由勳舊擔任王府相傅的制度,代之以僅僅正五品的長史。

上圖漢王朱高煦劇照

經過建文、永樂兩朝後,特別是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叛亂後,親王政治、軍事特權受到裁抑。明初王府之官員還可以升遷到地方的職位,後來很難升遷了,以至於視擔任王府官職為禁錮和落魄,當然王爺也被嚴格限制干預地方的行政,地方官也不會聽命於當地的藩王。


古道犀風


皇帝不稱朕,專注史評與時評

根據明太祖朱元璋的制度設計,皇子在各地分封為王(主要是親王),承擔著“鎮戍”的重任;親王不僅擁有三護衛的兵力,而且其封國內的軍衛有司,都要受其節制。洪武時期,親王的權力是非常大的。

需要說明的是,明代親王所居為“封國”,不是題目所稱的“領地”。因為在明代的分封政策下,親王“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地方軍民二政,由布政司和都指揮使司分管,藩府不能直接干預,地方有司的軍政官員,也由朝廷(即中央政府)任用。

建文帝即位後,對錯誤的分封制度進行了修正,下令“親王不得節制文武吏士”,並且規定王府官員不準兼任地方職務,從而斬斷了親藩干政(干預地方之事)的渠道,也開始重新調整親王與地方有司的關係。

(朱棣御容/皇帝不稱朕)

眾所周知,明成祖朱棣是從燕王起家,奪取大位,成為皇帝的。他是明初藩封制度的最大受益者,然而當他坐天下後,跟曾經反抗的建文帝一樣,延續了“削藩”之略,採取多種措施削奪親藩的權利。

從永樂時期起,明朝封在各地的王爺,與所在地方官員,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宣宗(朱棣之孫)即位後,才一年就發生了“(漢王)高煦之亂”。其實,要說朱高煦造反,證據不足,宣宗這位野心勃勃的叔叔,很大可能是“被造反”的。不管怎樣,朱高煦被殺後,明朝對宗室的控制遽然加嚴,出現了許多針對親藩的“藩禁”。

(銅缸:漢王朱高煦的下場/皇帝不稱朕)

“藩禁”的內容很多,比如親王不準上京,藩府之間不準往來;別說親王兄弟不能相互走動,就是想出城踏個春、掃個墓,都有嚴格的禁令,需要提前奏請,得到旨允才能出行,如果未請而私自出城,就是“違制”——這些被稱之為“城禁”,其目的是為了限制親藩的活動,它在事實上將無罪的宗室變成了沒有自由的囚徒。

明代的“藩禁”在宣德以後就非常嚴了,而這些嚴格的禁令,由誰來複雜實施呢?

那就是地方有司。

雖然有司官員在一些重要的節日裡,可以朝見親王(平時不準無故進見),相見時行君臣大禮,似乎親王的地位很尊貴,可是這些官員都是能掐住王爺脖子的人,是真正得罪不起的!比如藩府所需錢糧,要由地方撥付;王府要辦事,也得找官府,如果親藩與地方關係不睦,你要辦事,地方找各種藉口刁難,給王爺們來個“事難辦,臉難看”,王爺還真沒辦法;地方官負有監視王府之責,看王爺不順眼,抓住王府什麼事,上疏參他一本,說他違法亂紀、不軌有跡,就教王爺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王爺們到了地方,還得拜地方官的“碼頭”,對布政司、按察司的大員,如布政使、參政、按察使、副使等,凡事都得客氣著;對統管一省政務的巡撫,以及朝廷派來的巡按御史、鎮守太監,更是不敢得罪。

這到底是誰在誰的地方吃飯呢?

這樣的例子不少,封在南昌的寧王是一個典型。

從第一代寧王朱權,就開始“吃癟”,他的一舉一動都在地方官的監視之下,隨便嘆口氣、發句牢騷,馬上就會被奏報到他四哥朱棣那裡,朱棣立馬不客氣派人來問,“你幾個意思”?

朱權吃了幾次虧,就怕了,為了避禍,只好搭間小屋,天天坐在裡面寫書吹簫,自稱“神仙”——哪裡還敢提,他四哥朱棣當年可答應過,要與他“中分天下”的!而且南昌也不是寧王的本封之地,關外的大寧是回不去了,可他想要的蘇杭,四哥又不給;到了南昌,連王府都不給他蓋,教他住在過去布政司的房子裡。你說這位神仙氣不氣?

可能是打朱權那起,就跟朝廷和地方積下宿怨,後來幾代寧王,與地方相處都很不好。朱權之孫朱奠培在位時,與朝廷及地方守臣發生了嚴重的衝突。也許是這種怨氣的積累,到朱奠培的孫子朱宸濠做寧王時,一心復仇,要造反,最後將南昌省城的全體軍政大員一網打盡。

從幾代寧王與地方的惡劣關係來看,第四代寧王朱宸濠的反叛,一點都不突兀。

明代的親藩,被逐漸剝奪“事權”,又不准他們參加科舉考試,入仕做官,甚至連從事“四民之業”,自謀生路都不準,使得名義上高貴的宗室,淪為完全的寄生階層,成為地方官嚴密監視下的囚徒。(皇帝不稱朕答題)


皇帝不稱朕


明朝從明成祖朱棣登基以後中央權力已經相當集中,分封到各地的藩王實力其實已經被削弱的猶如一種政治榮譽,藩王在地方上代表的是皇權,地方官員與藩王說白了就是相互存在,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關係。

感謝朋友們的閱覽。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窯峰嶺文化傳播


朱棣之後,封王實際已經被剝奪了權力,屬於被圈養的寵物。

地方官當然就是監視這些封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