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你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吃货一枚老王


我觉得养儿防老不要和重男轻女对等看待,现在养儿防老观念确实存在而重男亲女观念正逐渐消失,还存在重男轻女观念的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

先说养儿防老,现在在农村养老的责任的的确确主要是儿子在承担,除非是没儿子一般不会让女儿负责。这不仅是风俗问题,还有一个原因是女儿嫁出去了一个人在男方,你老是去麻烦人家,亲家那边可能会有意见。

现在的人哪还搞什么重男轻女,女儿被虐待了吗?是不让吃还是不让穿了,还是不让上学了?现在儿子、女儿基本都是平等对待,偏远山区不清楚,至少我这里农村也不存在重男轻女了,有很多家里女儿比儿子看得还重。现在开放二胎,很多人有了女儿的确实想要个儿子,主要还是因为女儿再好不可能留身身边一辈子,终究是要嫁人的。要想女儿在婆家过得好点就少去添麻烦,经常去麻烦女儿无疑是给本就不好处理的婆媳关系火上浇油。


农村随拍君


所以,在农村人们就会拼命地去生小孩,有的家庭为了生个男丁都有5、6个女儿了还要生。那年代计划生育特别严格,为了生一个男丁于是就东躲西藏,家里穷得空徒四壁。生下如果又是女孩就送人或直接丢弃(丢弃就是把小孩放在某一处,让遇见的人捡去养,一般父母会在暗处等,直到小孩被人捡走了)。

如果生到第三个小孩还是女儿,那么这个女人在这个家庭就没有地位了,全家人都会觉得生不出男丁是这个女人的错,这个女人没用。有为了生一个男丁离婚的,东躲西藏的,亲骨肉丢弃送人的。为了一个男丁穷得叮当响的,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怎一个男丁了得。

在农村为了生一个男丁,可以用疯狂的来形容。这样的结果:小孩很多个,这些年为了生男孩东躲西藏没有好好去经营家庭,家庭穷得叮当响。小孩(女儿)没怎么上学,有的小学都没有上完,在以前还没有九年义务教育的。所以小孩在长个长身体的时候没吃好,没接受到应有的教育。在农村(特别是女孩)接受的教育质量是非常的差,如果家里有男丁,那么所有女性都得视这男孩如宝贝,倾其所有满足这个男丁:家庭本来就穷,所有女孩弃学,让家里这个男孩上学,女孩小小年纪就要负担(分担)起家里的生计,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出嫁了,出嫁的时候还得为家里的男丁换回彩礼或说媳妇的钱。

在因为一句俗话:养儿防老的作崇下,多少悲欢离合,骨肉分离,愚昧无知的事上演着。孩子质量下降,女儿基本上从出生那时候就定格了命运多舛。男孩被惯得无法无天,任由他喜欢。如果天上星星摘得下来的话,他要星星父母都会去摘,含在嘴里怕化,握在手里怕飞。

当然,这个情况也不是决对的。偶尔会有个另家庭生一到两个小孩就不生了(因为计划生育),这个家庭的孩子质量就比较好,女孩懂事,知书达礼。

因为太疼爱甚至是溺爱家里的男孩,所以很多家庭里男孩都没学好,缺少应有的教育管教,无法无天,出社会了还以为天下所有人都是他妈。犯法的敢干,伤人的常干,除了游手好闲什么都不会干。还要吃好,玩好……可以说:在以前的农村一个家庭都是因为一个男丁,一个愚昧的俗话、思想害了几代人。




羊羊肥


对于农村养儿防老你有什么独特见解?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百善孝为先。在我国留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渗透在中国的各个领域,至今都没有中断过。

1、依靠子女解决在老的那个阶段,经济和生活能够有所依靠,是一种传统的养老观念。而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经济的落后,这种观念在农村是普遍的现象。

2、城市人和农村人的生活水平,素养、教育、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差距。比如说:一般城市人从小注重文化教育,他们成人后工作稳定,老的时候有着社会保障,儿女们可以说对老人的赡养,不存在压力。而农村的孩子,从小在文化教育上的要求基本是凭着自己努力,跟着感觉走的。成人后,学业有成的,可能就走出了农村,大多数都还是留在农村,子承父业了。

3、在现在城市里的老人到了享乐晚年的时候,子孙满堂,喜气洋洋。农村却频频出现,生养了一群儿女,年迈的老人却还是无家可归。他们耗尽了毕生心血,只顾忙着把他们养大,竟忽视了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教育”那一课了。

4、农村养儿防老,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等的思想,在他们的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

哎!难道养儿真的能“防老”吗?

望采纳!


华夏快报


养儿为防老,这是中国流传千百年来的观念,也确实如此,自己辛辛苦苦把儿子们养育大,一是为了传种接代,传承香火。二是为了自已老了,也有个依靠。有儿子们赡养,也是儿子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但笔者发现农村现在有许多老人已改变了这种传统的养老习俗,趁着没老之前自己赚钱,用于以后自己老了,不能再劳动了,来维持生活之用。对于这种观念,笔者很赞同,但如果老人身体不允许,不能自己赚钱养老,做子女的应该肩负起赡养老人的责任与义务。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施行计较生育政策,很多八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如今这些八零后也都三十好几了,他们的父母都五,六十岁了,也很快进入老龄阶段,还过不多久,就需要子女赡养与照顾。但现在这些八零后,都上有老下有小,很多独生子女家庭都是以2+4+1模式。夫妻两人,四个父母,一个子女。这些八零后夫妻压力也很大的,要赡养夫妻双方的父母,维护家庭经济开支,养儿育女,都需要用钱来开支。如果让这些八零后独生子女夫妻面临这种处境,他们的生存难度是很大的。

所以,养儿为防老,观念是很正常也很在理,如果子女有能力,理所当然的要尽子女责任来照顾父母,如果父母现在还能自己赚钱,也算给子女减轻压力,现在很多老人都买保险,到时可享受养老保险金,在经济上减轻了子女压力。很值得借鉴。当然,当父母老得需要服侍了,行动不便了,子女就应该守护老人身边。尽子女应尽之责了。


桂林三农


顾名思义就是儿女幼小的时候你养育他(她)们,到你老去的时候儿女再倒回来赡养你,正所谓走有所依,老有所靠。因为人老了行动不便,视力.听力都会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儿女的悉心照顾,所有人都要为人父,为人母,孝敬今天做父母就是孝敬明天的自己。






郁闷强哥


农村养儿防老这个说法是传统观念,但亲情永远是血脉相连,隔不断。不过现实有时很无奈,有时农村人为儿为女辛苦多半辈,到老却无所依靠。这是因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生产力不发达,经济落后,儿女也只能维持自己家庭生活,赡养父母实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然我指的是多数情况。因此自己年轻时节省点也多交点养老保险费,因为国家政策交的多,财政补贴也多,到退休时领的养老金也多,养老也多一份保障,最起码老了给儿女们分担一部分支出。


快乐280379766


农村人现在根本没有养儿防老的观念,请你们城市人不要乱说,农村老人也不会靠国家和儿女养老,都是能干一天是一天,不能动了大部分自我解决了


非心云


现代化社会,养儿养女都一样。


梦嘉176


姣养无义儿,棒打出孝子。对于当今仍然是可以借鉴。


冯128129606


现在新社会,新思想,养儿养女都一样。关键要注重教育,有品德有能力的后代人人盼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