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的“邊區造”手榴彈為什麼用的是黑火藥?

王司徒老百科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就是八路軍造不出炸藥嗎!

很多人認為造炸藥簡單,似乎今天農村作坊都能造炸藥。

其實,造炸藥的門檻是很高的,必須具有一定的化學工業基礎。

這也是個大話題,簡而言之。

造大量炸藥,比如比如有大量的硫酸、硝酸和硝化棉。

炸藥是用來打仗而不是用來放鞭炮娛樂的,所以不能有絲毫含糊,必須保證原材料的優質。

而當時八路軍沒有正經的化學工廠,只能採用土造。

土造硫酸、硝酸和硝化棉,如果產量很低自然沒有太大問題。

關鍵是需要一定的產量,就無法保證原材料的供應。

以延安紫芳溝化工廠為例,1940年建立以後,花費2年時間才生產出炸藥。

如果說延安是後方,也許製造炸藥還不太緊迫,前線也是一樣。

晉察冀根據地是八路軍重要的根據地。

從1937年抗戰爆發以來,晉察冀根據地就全力自產武器,甚至在1939年成立了軍區工業部,有2000多人規模。其中一部骨幹,開始研究硫酸等基本原料的製造。

然而直到1940年才正式成立大岸溝化學廠,大體宣告研究成功。

即便如此,硫酸生產工藝又經過3次改造,才能保證一定的產量。

硝酸是硫酸加上硝經過加熱脫水產生的,一般濃度達到98%以上,才能用於火藥製造。

生產高濃度硝酸就更困難。

至於硝化棉則更是1941年才研究成功,它可以用於手榴彈的炸藥。

而硝銨炸藥研究成功也是1941年,抗戰已經打了5年了。

而真正適合手榴彈使用的仿周迪生炸藥,則是1943年才研究成功的。到了1944年,華北和華中根據地才掌握了硝化甘油的製備技術,但戰爭馬上就要結束了。

所以,在1942年之前,八路軍手榴彈幾乎都是使用低檔次炸藥,尤其是黑火藥。

黑火藥的威力小,有時候一炸兩半,但製造容易,手工作坊就可以。

至於條件更為惡劣的新四軍,就更是如此。

大家不知道有沒有看過吳運鐸的傳記。

當時新四軍無法制造炸藥,必須從敵人丟棄的廢彈或者未爆炸彈藥上去搞來。

這是極為危險的。吳因一次挖炸藥時發生爆炸,被炸成重傷。

還有一次,美軍投擲了8枚重型定時炸彈落入新四軍控制區。

誰都知道,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炸。然而吳為了獲得這8枚炸彈的炸藥,冒死去拆卸炸彈。

所以,二戰其實是工業化戰爭,不是一個農業國可以勝任的。


薩沙


炸藥的製造,需要硝酸等原料,當時邊區工業基礎幾乎全無,加上國民黨的封鎖,這些原料都是稀缺物資,後來雖然實現了土法煉製,但是產量有限,所以手榴彈、地雷等產品都只能使用製造相對簡便的黑火藥。



使用黑火藥製作的手榴彈,瞎火率高,威力小,破片少,電視劇《亮劍》裡李雲龍順手撈走了200箱“邊區造”手榴彈時不忘吐槽一番:邊區造太差,一炸就成兩半,根本比不上日本的“香瓜”手雷。



這也是符合歷史的,曾經有過戰例,八路軍某部在進攻一個碉堡時,從射擊孔裡扔進去幾十顆手榴彈,最後是爆炸產生的煙霧把裡面的守軍燻了出來,邊區造手榴彈的威力差可見一斑。




邊區兵工廠的技術人員根據戰士的反饋,不斷摸索,對手榴彈的設計進行優化,一步一步提高了發火的可靠性和手榴彈的威力。1943年之後,“邊區造”手榴彈質量已達到相當水平,而且產能也不低,基本滿足了部隊的使用需要。

這裡我們要感謝那些技術人員和勇敢的戰士,是他們的努力付出,為擊敗日寇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不沉的經遠


七十多年前的抗日戰爭,國軍還算是擁有一些國內軍工廠,如鞏縣兵工廠、金陵兵工廠、太原兵工廠等,可以為國軍提供必要的陸軍輕重武器,如中正式騎步槍、82mm迫擊炮、馬克沁重機槍、仿捷克的ZB-26輕機槍等。這些輕武器從性能對比上來看,並不輸於倭寇,不過由於缺乏重裝備、空中火力、裝甲火力等都是不足,再加上指揮不利,最終導致大量國土淪陷。

在抗日戰爭過程中,處於山西、河北、察哈爾、熱河等地的八路局裝備補給情況要遠遠差於國軍,甚至還不如閻老西的晉綏軍。面對倭寇時,往往火力處於劣勢,需要通過繳獲來進行武器裝備的補給。

在這種情況下,當時八路軍總部成立了軍工部,專門負責在後方進行所有軍事裝備的生產,為了防範倭寇的反掃蕩,軍工部的工作原則就是“縮小規模,分散轉移”。

軍工部下面設置了四個所,其中軍工部一所(即黃崖洞軍工廠)負責生產50擲榴彈、82mm迫擊炮炮彈;軍工部二所(西安裡兵工廠)負責生產刺刀、50擲榴彈、82mm迫擊炮炮彈還有地雷;軍工部三所(高峪兵工廠)負責生產刺刀、50擲榴彈;軍工部四所(梁溝兵工廠)負責生產步槍、子彈和手榴彈。

在軍工部創立初期,由於缺乏生產技術和原材料,各廠生產的火藥以傳統的黑火藥為主,手榴彈彈體也是無法進行鍛造加工,所以採用了最簡單的鑄造方式,而且鑄造原料也是最低級的生鐵。

因此,這種邊區造手榴彈在戰鬥過程中被扔出去火藥爆炸後,這個彈體往往只能裂成兩半,產生彈片太少,殺傷力遠遠低於當時的倭寇制式手榴彈。就是這樣,這種手榴彈也是供不應求,畢竟有總比沒有強。

1942年開始,軍工部組建了自己的化學廠,開始組織技術人員和工人在山區裡面試製成功硫酸,並以此為基礎成功生產出了硝化棉火藥,這就比原先的黑火藥威力要強了。在之後的時間,軍工部一直不斷的提高產量來供應前線部隊,到了1945年軍工部終於試製成功硝化甘油,並開始正式掌握黃色TNT炸藥的工藝,可以為部隊生產高爆威力的炮彈、手榴彈和地雷。

戰爭年代,八路軍的堅持抗戰精神和自力更生精神可是相當值得敬佩的。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獲取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


老鷹航空


實際上黑火藥用的比較少,絕大多數邊區造的手榴彈,地雷,炸藥包用的都是周氏炸藥。

周氏炸藥基於硝化甘油,但正兒八經的硝化甘油雖然爆炸能量比黑火藥好的多,但太不穩定,所以用穀糠粉吸收硝化甘油,然後混入一定量精煉的硝,少量二硝基萘(用衛生球。這種爆炸物比黑火藥強的多,又比硝化甘油穩定的多,關鍵是材料都好搞。不像TNT這種炸藥需要石化原料,對於邊區根本不可能...


瘋狗的輕武


你這個問的也不太準確,八路軍“邊區造”手榴彈並不是一直都使用的黑火藥。

早期的敵後戰場因為十分缺乏火炮和槍支等制式武器,八路軍就另闢蹊徑的選擇了技術含量最低的手榴彈和地雷進行自主製造,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邊區造,雖然只能用於近戰和偷襲,但是比大刀長矛什麼的可就強多了。根據統計,在整個抗戰期間,八路軍的敵後兵工廠一共生產了將近700萬枚邊區造手榴彈,產量是所有自制武器中最大的,這也是為什麼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能夠一次性集中3600枚手榴彈轟炸山崎大隊的歷史基礎。

黑火藥不僅爆炸煙塵大,而且容易回潮,威力也比TNT炸藥要小的多,但當時的邊區造手榴彈卻不得不使用。大家都知道,製造炸藥必須要先製造出硫酸,而製造硫酸必須使用細白金粉或者使用鉛板建造鉛室,而當時的根據地根本就沒有這兩樣東西,日軍的嚴密封鎖也堵死了進口的途徑,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低劣的黑火藥作為裝藥。當時的邊區造手榴彈有多差呢?根據前線士兵的回憶,手榴彈丟到日軍身邊爆炸,經常只能炸成兩半,甚至只能崩出一個缺口,常常聽到被黑火藥燻的漆黑的日軍哇哇大叫,但其實只是身體受了皮外傷,並不能致死,殺敵效果很差。

但是這一尷尬局面在1940年得到了很大改觀,1940年,晉察冀工業部技術室主任和化學技師發明了土製硫酸大法,就是使用當地耐腐蝕的陶製大缸作為容器提煉硫酸的方法,有了硫酸,根據地兵工廠很快就開始成批量的生產起了火炸藥和無煙火藥。從1941年到抗戰結束,八路軍敵後兵工廠總共生產了TNT炸藥2.3萬斤,無煙火藥1.5萬斤。所以抗戰後期邊區造手榴彈性能得到了巨大提升,不僅填充了爆炸效果巨大的炸藥,而且還採用了先進的預製破片技術,再也不是當年那個只能炸成兩半的土疙瘩了!

(後期八路軍手榴彈已經採用了預製破片技術)

但是我們不能忘記的是,在製造過炸藥過程中,許多先烈因為二氧化硫氣體中毒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一個小小的手榴彈折射的不正是我軍一步步從弱小成長壯大的光輝歷程嗎?


軍史吐槽君


對於很多“生在紅旗下、長在新時代”的人來說,“邊區造”無疑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詞彙!簡單而言,老輩們常說的“邊區造”其實指的就是抗戰時期開設在陝甘寧邊區的兵工廠所生產的武器的非正式統稱!

不過由於當時受技術、資金等多種因素的制約,邊區造主要以輕武器為主且大多存在威力有限、工藝粗糙等缺點,但也不失成本低廉、操作簡單等優點;比如刺刀、地雷以及手榴彈。

以“邊區造”手榴彈為例,作為我軍抗戰時期的主要殺傷武器之一,既然短期內無法實現質量的提升,那就用數量彌補:生產強度最高時,每天就有上萬枚手榴彈被源源不斷地送往前線。

但當時邊區造所生產的手榴彈裝填基本都是黑火藥;這與同時期德軍的M-24型柄式手榴彈和日軍的九七式破片手榴彈相差甚遠:它們裝填的都是TNT!僅就殺傷威力而言,遠高於黑火藥!

而黑火藥作為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近千年的悠久歷史使其具備“技術相對簡單、發展相對成熟”的特點,這對於當時正處於物資匱乏、技術落後、資金有限環境中的我們而言,已是十分難得的現成技術支持!

所以說,我們的“邊區造手榴彈”之所以普遍採用黑火藥填裝,原因只有兩個字:落後!不僅裝藥落後,就連彈體也是由無法鍛壓的生鐵製成。但這種種困難也無法阻擋我軍在前線奮勇殺敵,也算是迫於無奈的“因地制宜”。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一磺二硝三木炭,百姓家裡製作火藥。


老槐樹60456636


早期是沒有相應的技術,黑火藥方便製造,1940後技術升級了


顧小悅


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一硝二硫三木炭,土法炸藥,沒有現代技術。


東山六五四


手榴彈裡的火藥的是子彈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