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为何去苏联留学而不是美国?

红茶馆人生




在1925年蒋经国去苏联之前,早在1923年担任大元帅府参谋长的蒋介石就曾去过苏联,只是去前后对苏联的观感是不一样的。

蒋介石在去苏联前,对苏联的十月革命是非常狂热的。当他听到苏联人邀请孙中山去苏联访问时,蒋介石就开始努力争取自己能够参加。因为当时孙中山身体不好,所以就委派蒋介石为团长,领导“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前往苏联访问。

这个代表团在苏联一共访问学习了三个月,蒋介石见到了还没有被斯大林打倒的托洛茨基、加米涅夫等苏联政要。并且在他们的帮助下,着重考察了苏联的军事院校、兵工厂,以及红军的编制管理及政治工作。在这期间,双方相互感觉还算良好。



后来,当蒋介石稍稍深入到苏联的政治体制中之后,他就发现了苏联人为什么会答应帮助孙中山了,他们只是在利用孙中山而已。更重要的双方的目标并不一致,苏联是要打倒所有的有产阶级,而孙中山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以民主政治为内核的政府和以企业家为中心的市场经济。

到这时,蒋介石对苏联模式从狂热变成了抵制,他认为苏联的模式根本坚持不下去,迟早就被推翻,任何专制独裁的政治都难以长期统治下去。更重要的一点,列宁答应还给中国的土地根本就不可能会被兑现,这些苏联人和之前的俄国人没有什么区别。

于是当考察完成时,蒋介石就草草写了一份《游俄报告书》,把自己的意见交给了孙中山,然后就离开广东回到了浙江老家。




因此当1925年蒋经国提出要去苏联留学时,蒋介石从感情上来说并不同意,并且是当场就拒绝了。后来也是在陈洁如夫人劝说下,才勉强同意了。

1925年10月,蒋经国在上海乘货轮兴致勃勃的奔向远处寒冷的莫斯科,原以为不过是几年,哪知道这一去就是十几年。

当时的苏联还是比较重视中国的,因为当时的苏联在国际没有朋友,四处全是敌人,只有国民党和共产党愿意和他做朋友。

苏联愿意为中国培养人才,为此专门办了一所学校,叫莫斯科中山大学,全名叫“中国劳动者孙逸仙大学。当时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国共两党的年轻人或是两党领导人的孩子,当时蒋经国的同学中就是一个稍年长的人,他就是邓小平。几十年后,两个人分别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发起了经济改革,为两岸的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当时蒋介石同意蒋经国去苏联学习,并不是要把儿子纯粹当人质交过去的。只是为表示自己对苏联的信任,希望能从苏联那里得到更多的武器支持,以便在第二年开始北伐工作。




1926年,北伐开始后,国共两党就开始各做各的工作。国民党军队负责北伐,共产党则忙着在各地开展农民运动。其中就有毛泽东在湖南的农民运动,把许多地主给打倒,房子和物品被农民抢走。

在北伐军中,有不少中低层黄埔系军官都是湖南人,并且家族出身都相当好,当他们听到家人被批斗,家产被分时,就心情非常激动。他们就哭着去找

蒋介石,要回家为家人报仇。

当1927年上海工人在周恩来领导下暴动成功后,更加引起了蒋介石的警惕。他分明能感觉到,共产党在建立自己的武装,长期发展下去,将来的中国形势就难以预料。再加上自己的黄埔弟子们的强烈要求,历史上知名的412反革命政变就发生了,清共运动开始,国共两党开始决裂。

在中国的苏联代表大部分被送回国,少数人被杀害。得到这个消息后的斯大林就非常愤怒,直接扣压了蒋经国,并逼迫他在苏联真理报上发表声明,和反革命分子蒋介石脱离父子关系。


随后蒋经国又被下放到农场去工作,但他凭借自己的良好表现,被推举为农场的管理人员。在这冰天雪地的地方,他碰到了一生的至爱蒋方良,这是一位美丽的苏联姑娘。在这里他们结婚并生了自己的大儿子蒋孝文和蒋介石最喜爱的宝贝孙女蒋孝章。

后来在抗战暴发前,国共合作开始建立时,在周恩来的帮助下,蒋经国才回到了蒋介石的身边。但终其一生,他的执政行事风格都有很明显的苏联模式烙印。




蒋经国当时为什么没有到美国去留学呢?

我们还是来看一下另一个民国大公子张学良的事吧。因为张作霖在东北快速崛起,不管是日本人还是北洋政府都在争取他对自己的支持。为了向张作霖表示友好,日本人和北洋政府都邀请张学良到自己的军校中读书。

如果张学良到北洋的保定军校读书,就能碰到很多自己后来的朋友,比如陈诚等人。如果去了日本读书,就会碰上后来侵华的许多对手。

但张学良哪个也没去成,因为去哪读书是张作霖说了算。张作霖两边都不想得罪,就想让他们相互牵制,相互斗争,最后为自己所利用。于是就让张学良在东北讲武堂学习,在这里他碰到了这一生中他最信任的人郭松龄。



当时的孙中山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认可,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在背后支持的是直系大军阀吴佩孚,他们更注重自己的在华利益。当时的孙中山力量太小,难以入他们的法眼。就算国民党大佬的子弟去了美国读书,也换不来什么实际的好处。况且当时的美国虽然强大,但在世界上没有多大影响力,蒋家父子都感受不到去美国读书的必要性。

蒋经国去苏联读书,至少蒋介石还能向苏联政府输出自己的诚意,换取他们对自己的支持。事实上,国民党北伐成功的关键之一就在于苏联提供了大量的枪支,把有理想的革命军人给武装了起来。


新知传习阁


蒋经国的一生也是非常传奇的,他的经历一点儿也不比他的老子蒋介石逊色,他一生辗转过很多地方,最后死在了台湾,也许连蒋经国自己都料想不到他的人生会是那样的情况。如果不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蒋经国先后在苏联待了12年,期间还娶了一个苏联的老婆,生了孩子。那么,蒋经国为什么会去苏联呢?

1925年,年仅15岁的蒋经国在蒋介石的许可下,去苏联留学。考察当时的历史背景,苏联正在与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合作,蒋介石虽然已经在国民党内崭露头角,不过还远远算不上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因此为了争取苏联的支持,蒋介石把自己的儿子送到苏联留学,名为留学,实则为充当人质,以换取苏联方面对蒋介石的信任与支持。

而当时输送中国的留学生到苏联留学实际上是苏联顾问鲍罗廷的意思,鲍罗廷在当时国民党内部拥有非常大的话语权,而1925年3月,孙中山已经去世,亲苏的廖仲恺也被刺杀了,鲍罗廷急于在国民党党内寻找代理人,蒋介石就成为了不二人选,不过为了控制蒋介石,鲍罗廷就想出了让蒋介石的儿子到苏联留学,充当人质的想法。蒋介石当时也需要苏联方面的支持,所以就答应了。

蒋经国到了苏联,就加入了共青团,但是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后,蒋经国在苏联的处境就微妙了,他一度公开表示要与蒋介石断绝父子关系。不过在蒋经国待在苏联的12年间,蒋经国先后三次要求回国,不过都被苏联方面拒绝了。

西安事变后,国共关系走向和解,中苏关系也开始回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蒋经国在1937年回到了中国。


青年史学家


很多不为人知的是,黄埔军校当时建校很困难,是苏联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提供了武器等等,这就是为何周恩来能来当中将主任的原因,否则为何让你们的人当这么重要的职位?

还有广为人知的张灵甫的74师,之前很多时候是装备苏械的。是的,你没看错,这支王牌军装备了大量苏联的武器,可想而知苏联的输血。所以我觉得蒋经国去苏联有点作质子点意思,而且老蒋是两条腿走路,蒋经国去了苏联,但是蒋纬国是德国留的学,这是两面押宝的意思?开个玩笑。

另外,过去关于蒋经国留学莫斯科的记述,从未提到他与冯弗能的短暂婚姻。根据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前身为克格勃)在1996年将苏共中央秘密档案局档案解密的内容,有关蒋经国留学苏联时期的短暂婚姻真相终于曝光。从此以后,他们当年的同学也陆续开禁,片片断断回忆他们当年的罗曼史,不过老蒋似乎不太喜欢他这个苏联儿媳妇。


李三万的三万里


蒋介石蒋经国父子,都是近现代中国史上重要的人物,老蒋是国民党在孙中山之后真正具有统治力的一把手,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一直到国内战争,老蒋的名头都是最响的行列,而退守台湾之后,老蒋似乎黯淡了很多。而蒋经国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在做台湾一把手期间,解禁白色恐怖,真正让台湾走入了现代进程。蒋氏父子在退守台湾后,保持着良好的父子关系,但小蒋的青年时期一直在莫斯科,父子分离长达12年之久。



1925年,蒋经国年仅15岁,蒋介石正处于国民党党内权力争夺最为紧张的时刻,苏联人“邀请”蒋经国去莫斯科留学,为获苏联支持,老蒋将小蒋“流放”莫斯科。

1925年,孙中山去世,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威望至多是四五把手的位置,要想在那时夺得党内一把手,难度极大。而苏联那时与国民党有较好的关系,苏联对国民党给予了大力支持,为纪念孙中山,苏联在莫斯科建立了中山大学。当时苏联在中国方面的负责人鲍罗廷提议让蒋经国去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老蒋当时心情肯定也很复杂,15岁幼子远走他国于心不忍,而苏联的支持对他的权力之路又很关键。老蒋最终在明知小蒋一去莫斯科就有“人质”之可能,依旧让小蒋去了莫斯科留学。



小蒋去美国留学并不在当时老蒋的视野范围内,当时美国远没有今天的位置,在当时国人眼里,美国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蒋经国去莫斯科读书,一去就是12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苏联人要遏制的是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威胁,将成年的蒋经国送回中国,以求助蒋介石一臂之力,作为阻挡日本法西斯北上的屏障。

你如何看待蒋介石将15岁的蒋经国送去莫斯科留学?老蒋是否心太狠?如果蒋经国没有去苏联留学,历史会有哪些不同?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老李有刀


孙中山在位时与共产国际和苏俄的关系非常好,1922年8月孙中山在上海与共产国际代表和苏俄大使签署了联合宣言,实现中国统一,完全独立,当时蒋介石在场并完全拥护。1923年蒋介石受孙中山指派去苏俄访问,9月蒋介石率访俄考察军事代表团遍历苏联三个月,所见所闻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图为蒋经国与夫人,她是苏俄人,嫁给蒋经国后改名蒋方良。

1924年元月,国民党第一届代表大会通过了“联俄联共”的政策,国民党和苏俄的的关系密切,此时的蒋介石是非常相信共产国际的,另外苏俄也答应给予军事物资和资金方面的支持,黄埔军校也聘用了大量的苏俄军事顾问。当时国内外局势的发展,只有15岁的蒋经国耳濡目染,经常以“进步的革命党人”自居。

图为蒋经国和妻子女儿。

1925年,苏俄决定成立莫斯科“中山大学”,专收中国留学生,国民党也推荐了很多学生,15岁的蒋经国也名列其中。据说是蒋经国自荐的,吴稚晖问了蒋经国为什么要远赴异域,蒋经国说为了革命,捉住了要砍头的不怕吗?不怕!于是吴稚晖将此消息呈报给了蒋介石。

图为蒋经国和蒋介石夫妇。

1926年夏天,蒋经国经过陈洁如在蒋介石身边游说,勉强答应了,但是唯一的要求是出国前必须加入国民党。于是1926年10月,蒋经国和第一批留学生登上泊碇在上海的一艘苏俄货轮,同学们齐唱“国民革命军歌”,蒋经国此一去13年之久。


图文绘历史


蒋经国15岁的时候从温润的江浙鱼米之乡赶往了严寒的西伯利亚,在这片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蒋经国忍受着严寒度过了他在苏联的整整12年时光。


在这个过程中,他曾数次想回到中国,但最终都因为苏联方面的阻挠,而不得不打消了自己的想法,在蒋介石发动轰轰烈烈的清党活动后,蒋经国回国的机会更是渺茫到了不可相见。

虽然不能决定自己的自由令蒋经国感到很不愉快,但是这个过程中也并不全是不愉快,蒋经国在苏联的时候遇见了他的爱情,他在苏联的农场中遇见了他未来的妻子蒋方良,蒋方良是一位白俄罗斯女性,她的原名也并不是叫蒋方良,这是蒋经国回国后给蒋方良取的中国名字。

二人在严寒的冬夜中相遇,但是西伯利亚的严寒并不能阻止他们彼此内心的火热,所以他们最终跨越了文化的阻隔走到了一起,成为了携手一生都不曾分离的一家人。

二人在苏联期间生下了他们的儿子蒋孝文,在1937年回国的前夕,蒋方良更是怀上了他们的女儿蒋孝章,在苏联这片土地上,蒋经国见证了自己的苦难憋屈、也凝结了和蒋方良之间的爱情结晶,在这个时期的蒋经国,可以说得上是痛并快乐着的。



(蒋孝章)

蒋介石因为需要苏联人的帮助,不得已把蒋经国送到苏联留学

蒋经国为什么会去苏联留学呢?这还得说到国民政府与苏联当时的关系。

国民政府虽然有着孙中山这么一尊极大影响力的大佛,但是他们的军事能力却是非常低的,在那个有枪有兵才是王的年代,没兵没枪就意味着什么都不是,因此国民政府为了力量开始了和苏联之间的合作。



苏联给国民政府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他们想把国民政府扶植成自己在神州土地上的代言人,而黄埔军校的创办就是他们帮助国民政府组织创建自己军事能力的一个关键。

苏联人派出了很多军事人员来到广州帮忙创建黄埔军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提供了很多创办军校的经验、提供了很多军队所需要的枪支武器,在金钱上他们也非常的大方。


而因为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的校长,所以苏联人就特别注意到了蒋介石。

蒋经国去苏联留学是1925年的时候,当时还没发生东征北伐,蒋介石的地位还并不是特别高,但是经过苏联人和蒋介石接触,他们发现了蒋介石这个人很是不寻常,觉得蒋介石是一个人才。

虽然我们经常说蒋介石有多么不堪、多么不堪,但是在苏联人看来,蒋介石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因此他们把注意力关注到了蒋介石身上,打算帮助蒋介石成为国民政府的大佬、帮助蒋介石统一民国,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达到自己势力向民国蔓延的想法。

其实很早之前,在蒋介石去苏联参观的时候他打心底里就对苏联产生了深深的厌恶,感觉苏联的那一套东西跟自己的想法格格不入,不过当时苏联是他最大的助力,因此他就隐藏着自己的面目,向苏联人靠拢了起来。


而苏联人在帮助蒋介石前,他们给了国民政府一部分的出国留学名单,当时他们就把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列在了名单中,其实在苏联人的想法中,也不乏有把蒋经国当质子的想法在其中。

蒋介石深爱自己的儿子,但是不会为亲情左右自己的决定

蒋介石是一个权谋心很重的人,他不会因为自己内心的喜恶而影响自己仕途的上升,所以他就让蒋经国去了苏联,而在1927年蒋介石拥有了很强大的军事实力后,他则发动了著名的清党行动,将苏联的许多外派人员驱逐回了苏联,彻底和苏联决裂了。

而当时蒋经国还在苏联,小命还被苏联紧紧地抓在手中,蒋介石为什么能这么决绝地发动清党行动而没有丝毫顾忌到蒋经国的性命呢?难道是蒋介石根本就不关心他这个儿子的命吗?


其实蒋介石对蒋经国的关心还是有的,蒋经国在苏联的12年时间中,蒋介石一直思虑着蒋经国,这一点在蒋介石的日记中我们就可以明显的感受出来,不过虽然蒋介石深爱着他的儿子,但是他的内心更爱着他的权力、他的理念。

苏联的理念是他接受不了的,于是他就说出了先成仁、再循私这样的话,然后就不顾蒋经国的性命做出了自己的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苏联曾经提出过拿一个被蒋介石在上海抓获、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波兰人与蒋介石交换,想把蒋经国换回那个波兰人,不过这个提议最终被蒋介石给拒绝了,他的理由就是不想因为自己的私情而辜负整个家国。

因为要制衡日本,所以蒋经国被放回了国

而蒋经国则在苏联人的胁迫下,在当时苏联的报纸上通过写信的方式大骂起了蒋介石,将其骂得狗血淋头、并宣称要和蒋介石断绝关系,当然有说法称这封信并不是蒋经国的手笔,蒋经国当时只起到了签名的作用而已。

这份声明是蒋经国在1935年的时候发表的,而在1936年时,因为西安事变的爆发,蒋介石停止了他凌厉的安内行动,双方开始和解了起来,蒋介石和苏联之间的关系也渐渐变得和缓。

当时苏联左右面临着两个大敌,首先在西方是对他们威胁最大的希特勒德国,他们为了能让蒋介石拖住日本这个东方的敌人、好空出手专心对付希特勒,所以他们在很多方面表示了对蒋介石的谅解,双方关系开始和好起来,而他们为了能让蒋介石一心投入抗日的立场中,他们决定把蒋经国放回蒋介石身边。

然后在1937年的时候,蒋经国才回到了国内。

父子相见一笑泯过往

蒋介石在听闻蒋经国可以回国的消息后,他非常的激动,不过这个时候,他手下不知道怀着什么用心,默默地把蒋经国大骂蒋介石的信呈给了蒋介石。

蒋介石在看完信后并没有动怒,他沉默了起来,他是知道自己在这里面的责任有多大的,也知道自己儿子当时的情况有多么危急,所以他并没有怪罪蒋经国,只是跟手下人说了一句等他回来后暂时不见他的话,就没有后文了。

不过在蒋经国回国后没多久,蒋介石就因为对蒋经国多年压抑着的思念,前去见了蒋经国,父子时隔多年的相见在这一刻没有太多的语言,蒋经国直接跪在地上,重重地给蒋介石磕了三个头,也正因为这一次的跪拜,父子二人一笑泯恩仇,忘掉了以往的不痛快。



然后蒋介石为了能让蒋经国接替自己的位置,特意让蒋经国培植起了自己的势力。

在台湾的时候,蒋介石为了让蒋经国没有障碍地接替自己的位置,特意把当时国民政府内部影响力最大的孙立人软禁了起来、把国民政府内部各大可能会对蒋经国继位造成影响的大佬给摘去了职权,就连他以往最为信任的俞济时也没有逃出这个例外。

正是蒋介石帮他儿子铲除了所有的障碍,在蒋介石死后,才无人能动摇到蒋经国对他位置的接替。

所以说蒋经国之所以会去苏联是因为当时蒋介石需要苏联人的帮助,在1925年的时候,美国人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蒋介石以及他身后的国民政府,蒋介石和美国的合作是在抗日战争后才开始的,而最开始的时候,这种合作是很微小的,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才和蒋介石大规模合作起来的,从时间的跨度上来看,想必大家对蒋经国为什么没去美国的原因就一目了然了吧。


孤客生


蒋经国1925年在上海浦东中学读高一,因为从事学生运动被开除,蒋经国去哪里读书,实际上并不有自己决定。作为蒋介石的儿子和唯一合法继承人,蒋经国只能去苏联留学。

一,1925年国内外形势。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去世,孙中山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留下的政治遗产,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三民主义理想,另一个就是稳定的革命根据地。

对于蒋介石,实际上手里的筹码并不多,蒋介石之前也到苏联考察,对苏联的社会制度各方面并不感冒,甚至曾劝过孙中山不要学苏联。

但是蒋介石除了依靠苏联,别无选择。

1925年的蒋介石,只是广东革命政府的普通议员,个人实力各方面远不如汪精卫胡汉民孙科等人,如果此时蒋介石找英美日等过合作,他们肯定不理蒋介石。

直到1927年第一次北伐战争后,蒋介石牢牢控制江浙沪皖赣等地军事行政,才有了和英美日合作的机会,这期间和宋美龄结婚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1925年,宋家肯定看不上蒋介石这个女婿。

所以,这时候蒋介石虽然不喜欢苏联,却也要和苏联搞好关系,让苏联给足自己援助,帮助自己在广东建立个人势力。


二,蒋经国的秘密使命。

蒋经国去苏联留学,不光是学习,最关键的是三个秘密使命

1,充当中苏友好的使者。

孙中山遗嘱希望国民党与苏联“合力共作”,莫斯科中山大学应运而生。国民党要员子女中有50人赴苏留学,蒋经国是自己向蒋介石争取来的。与他同去的还有法国留学来的邓小平,冯玉祥女儿冯弗能,于右任的女儿于秀芝。

在亲苏派革命党里面,蒋经国分量最重,这决定了苏联对蒋介石的援助也最为到位,这有利于国民革命军的胜利。

2,充当国民党给苏联的人质。

苏联作为新兴的帝国主义(不含沙俄时期),干预中国事务时间比较短,对中国各地方势力的信任度不够,此时蒋介石派出儿子去苏联求学,有利于争取苏联最大限度的支持。

然而,这个人质并不能起到牵制蒋介石的作用。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一下子和苏联势力决裂,苏联多么努力的挽回都是无效。蒋经国这个不满18岁的青年,不得不和亲生父亲决裂,即使如此,后来蒋经国还是被发配到西伯利亚劳动改造,这一去就是12年。

3,表示向苏联学习的决心。

不得不说,青年时期的蒋经国,是真心向苏联学习的,在中山大学学期期间,和我当领袖邓小平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三,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关系

可是对蒋介石来说并不是这样,蒋介石不喜欢苏联,顺带这就不喜欢蒋经国了。就此,包括孔令侃在内的四大家族对蒋经国都有了很深的偏见,说他是“俄罗斯儿子”。

抗战爆发后,蒋经国回到国内,一直得不到蒋介石信任。蒋经国除了那个俄罗斯老婆蒋方良,还找了一个江西情人章若亚。章若亚为蒋经国剩下一对可爱的双胞胎,蒋介石亲自取名孝严,孝慈。

绕是如此,章若亚生完孩子没多久,就被军统特务毒杀。蒋经国都只敢独自流泪,因为他面对的是没有父子感情的蒋介石!

以传统的父子关系来看,蒋经国绝对是最会做“太子”的那一个,从1927年被父亲抛弃,到1942年爱人被毒杀,再到1975年继承蒋介石位置。近50年到隐忍,近50年到默默培育自己班底,中国历史上,还有更厉害的太子吗?


历史知事


首先,苏联当时中国的主要盟友嘛,孙中山先生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要向苏联学习。另外,蒋经国自己也要去,他对共产主义很感兴趣。

二来,孙中山先生搞国共合作,争取苏联人的支持,

蒋介石不让他去,不让他去的原因,估计那时候蒋介石心里就有鬼了。但最终蒋经国还是去了莫斯科。

但蒋经国没想到的是,他一去就是十二年,一个人去,回来时已经变成了三个人。

到了苏联后,蒋经国进入中山大学学习,取了一个俄罗斯名字叫:尼古拉•维拉迪米洛维奇•伊利札洛夫。这个名字来源于列宁,是列宁曾经用过的一个笔名。

这个笑容还是很纯真的。

第二年,邓小平也来到中山大学。邓小平也有一个俄国名字:伊凡•舍吉维奇。

两个人分在一班,邓小平口才好,蒋经国喜欢思考,两人经常在一起交流。

蒋经国在苏联的学习还是不错的,因为中山大学的生活学习条件很好,待遇比苏联其它大学好多了。苏联嘛,也是那种打肿脸当胖子的主,自己饿肚子也要给外国人吃好用好,得在外国人面前长脸。

可到了苏联两年后,坑爹的事情,不是,是坑儿子的事情发生了。

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那这个留在革命故乡的儿子怎么办?

也不知道蒋介石有没有考虑,估计他那会一边在抓共产党人,一边在跟宋美龄谈恋爱,没空理会了。

蒋经国只有自救。

消息传来,他跳上会议台,大喊打倒蒋介石,这个及时的表态让他脱离了尴尬的位置,甚至让他声名大噪。

眼看风波就要过去,可蒋经国还是陷入了麻烦当中。

麻烦来源于一起同乡聚会,蒋经国参加了一个江浙老乡会。那时,蒋经国已经从中山大学毕业,进入到列宁格勒的军政大学学习。其他同乡则到了另外一些大学,比如炮兵学校、步兵学校。

吃饭时,有分到炮兵学校、步兵学校的人抱怨,他们学校的生活费比较少,想下个馆子吃点中国饭都吃不上。

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卢贻松的人,他说如果我们学校的生活费高,就请你们吃中国饭。

蒋经国去的军政大学的生活费很高,他也表态,说我们应该拿一点钱分给那些生活费少的。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有难同当,有福共享嘛。

后来,有人给蒋经国写信,要求他寄点钱,这其实就跟我们现在在微信群求发红包差不多。

蒋经国也不含糊,马上寄出了钱,大概数十卢布。渐渐就形成了一个“储金互助会”,就是打秋风,斗地主嘛。

可是,这个事情却被人告发了。说苏联有一个小团伙,是个秘密组织。

正在这时,中共的委员向忠发来到苏联,正要调查党组织内部的小团伙行为。向忠发一听,认为这就是一个非法小社团,要求共产国际调查,进行处理。

顺便说一下,向忠发后来是中共的最高领导人,但最后叛变了。这是周恩来亲自证实的。

共产国际调查后,发现这就是同乡之间请吃饭的问题,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个事情眼见就要过去了,又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些中国留学生到克里姆林宫旁边的共产国际大楼示威,要求学校改进管理。这个事情跟蒋经国没关系,但蒋经国这个人,初到苏联时,大大咧咧,是个愤青,经常发牢骚,所以听到这个事情,跑去下馆子庆祝,说早该闹一闹了,要么,我们也闹一下?

这样一来,又有人盯上了蒋经国,重新调查他们吃饭团的事情。一查,发现他们的信里有“章程”、“会费”、 “名誉会员”等东西。

其实就是一个腐败基金会嘛,搞这么多名堂,还章程了,这不是让人怀疑吗?最后再经人举报,认定这个 “储金互助会”就是一个反革命团伙。

那么谁是头目呢?

当然是蒋经国。

其实不应该是蒋经国,一来,这个会不是蒋经国牵头的,二来,蒋经国在同乡会中,年纪很轻,也轮不到他做老大,但调查显示他就是老大。为啥呢?因为请求米饭支援的信大多都是写给蒋经国的。

而之所以写给蒋经国,因为蒋经国最有钱啊,又豪爽,开口就有。蒋经国为什么最有钱?据说是接收了他母亲的钱。他是军阀二代,也是富二代嘛。

调查认为,他接受了母亲的钱,其实就是接收了父亲的钱。所以嘴上喊打倒蒋介石,实质却是蒋介石的人。

调查的结论是应该枪毙这个团伙的首要分子,也就是蒋经国。

眼见蒋经国就要被枪毙了,这时,一些江浙同乡去申诉,经苏联一个叫联共(布)中央监委的机构重新审查,最终决定不是什么大事,大家不要再追究这个吃饭团的事情。

蒋经国这才逃过了一劫,有意思的是,蒋经国自己的回忆录都没有提到这件事,大概他也不知道,自己只是因为请吃饭,就在鬼门关口走了一遭。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虽然不知道曾经有一个枪毙他的决定,但他从此确实变得十分谨慎,再没有乱说话的情况了。

毕业后,蒋经国申请回国,结果被拒绝。蒋经国又申请加入红军,又被拒绝。不让回又不让参军,那怎么办?

到工人当中锻炼去!

蒋经国被分配到一个电厂当实习生,主要操作机械,一天工作八小时,上完班,还要上夜校继续学习。据说蒋经国干得不错,五个月后,薪水翻了一倍,因为他的工作效率很高。

好好干,也能成为八级技术工了,可这个时候,共产国际发来命令,请他去西伯利亚阿尔泰一个矿场工作。共产国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这都是王明的原因。

原来,王明也是蒋经国的同学,但王明却是斯大林十分信任的人,而蒋经国偏偏对王明不感冒,批判过王明。

那就得罪红人啦。所以要被送到西伯利亚,蒋经国马上申诉,斯大林觉得也不宜太猛,就另行送到农场去,向农民学习。

这个工作是很辛苦的,天天累得瘫倒,但蒋经国去了十来天,就用能力征服了苏联大妈跟大爷们。大家一致让蒋经国主管采购、财务等高端活,不用下地了,而几个月后,又被选为农场主席。

这完全没有达到斯大林对他锻炼的要求啊。

于是,蒋经国又被调到西伯利亚的阿尔泰地区。这里十分艰辛,蒋经国用了六个字:”流亡西伯利亚”。干了九个月,因为表现良好,又被调到工厂当工人。

而在这时,他成为了车间主任,并结识了他后来的妻子菲娜·伊巴提娃·瓦赫瑞,也就是蒋方良。这个名字原本是蒋介石取的,叫“芳娘”,蒋经国一听,这什么土名字啊,回去就改成了“方良”

当时蒋方良已经有男朋友了,但看到蒋经国之后,马上甩了男友,跟蒋经国热恋起来。

什么叫人生赢家,这就是人生赢家!

到了一九三七年,蒋经国终于可以回家了。原因大家也知道的,西安事变后,国共再次合作。于是,蒋经国带着老婆孩子回了国。

回国后,蒋介石还摆架子,说不见蒋经国。还是蒋经国找人求情,蒋介石这才答应见他,而当初说要跟父亲决裂的蒋经国见到阔别十二年的父亲,第一件事情是磕了三个头。

最后介绍一下吧,蒋经国去世之后,他的妻子蒋方良一直在台北,曾经俄罗斯邀请她回国看看。但蒋方良表示现在没有旅费,等旅费有了着落之后,一定成行。

蒋方良最终还是没有回国,于2004年12月去世,享年89岁。


脑洞历史观




蒋经国(1910-1988),出生于浙江奉化,老子是蒋介石。

十五岁时,蒋经国开始留学。但,有意思的是,留学的国家并不是蒋介石后来依靠的美国,而是共产主义氛围较浓的苏联,这是为什么呢?

蒋经国留学时,国共正在合作,蒋介石还没有搭上美国这条线



早年的蒋经国是个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1925年就参加了五卅运动。

当时的国共两党并未撕破脸,彼时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大行其道,国共也处于蜜月期,甚至连黄埔军校也是国共两党联合办学,整个中国和苏联的关系,也是非常好,苏联就像中国的老大哥。

至于当时和美国的关系,可以说很一般了。因为蒋介石和宋美龄还没有成婚,美国的关系还没有搭上。

如果说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留学的主要选择是日本的话,1925年时的留学选择主要是苏联了。

这是蒋经国留学苏联的原因之一

蒋经国受到了吴稚晖的影响



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总有对其影响大的人,蒋经国也一样,影响他的人叫吴稚晖。

吴稚晖是谁?是国民党的元老,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吴稚晖推崇新文化,并且提倡勤工俭学。官二代的蒋经国,深受吴叔叔的影响,对新文化、新运动适应得比较快。

在吴稚晖的建议下,蒋经国去了苏联留学。其实,靠蒋家的实力,送蒋经国去美国求学,也是可以办到的,关键是吴稚晖的推荐起了一定作用。

蒋经国个人倾向于共产主义,这也是导致蒋经国去苏联的原因之一



蒋介石虽然是国民党,但长子蒋经国恰恰相反,对共产党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和认可,所以这就成了蒋经国去苏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去了苏联后,蒋经国有了一个外国名字,叫尼古拉。在校期间,有一个关系最好的男同学,是共产党,比他大六岁,这个同学就是“小平同志”,而同桌是个蒙古族,叫乌兰夫,后来是我国开国上将。

在老师、同学和苏联氛围影响下,蒋经国更加认可共产主义。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远在苏联的蒋经国发表声明,和蒋介石断绝父子关系。



不久后,蒋经国申请入党,由于身份的特殊性,辗转反则几次,蒋经国才入了共产党。1937年,蒋经国被所属工厂党委会开除党籍,解除职务。

于是,不得已的蒋经国,回了故乡。来到中国后,蒋经国加入了国民党,开始和老爹蒋介石合作。



综合来看,蒋经国早年去了苏联,是受形势的影响,也是受了吴稚晖的影响,当然,他自己也有强烈的意愿去苏联。


蓝风破晓


孙中山在经过多次的失败之后,决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派蒋介石前往苏联考察。黄埔军校的建立就是苏俄在背后支持建立的,此时的蒋介石还是倾向于苏联的。为了向苏联表明自己的态度,蒋介石将自己的长子蒋经国于1925年送到苏联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蒋经国与共产党员邓希贤(后来改为邓小平)成为了同学。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在苏联学习的蒋经国宣布与蒋介石断绝父子关系,此时的蒋介石已经亲美了,同年又和留学美国的宋美龄结婚,取蒋中正中的“中”和宋美龄中的“美”,寓意“中美”合作。

因此,到蒋介石亲美的时候,蒋经国已经在苏联待了将近三年了。到1937年的时候,随着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苏联为了稳住蒋介石才允许蒋经国回到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