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有沒有可能像樂視或者金立一樣資金斷裂?

A小龍蝦


感謝您的閱讀!

我記得在2011年,騰訊科技給小米做過一項調查,有6成網民表示不會購買小米手機,同樣現在看來頗為好笑的是:分析小米當時因高額的人力成本加上產品硬件成本讓小米極有可能出現資金斷裂。然後,7年過去了,小米現在市值3582.90億港元。

所以,很多人說小米為什麼要上市?小米上市的原因就是為了緩解資金的壓力。卻是小米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小米經歷過九輪的融資,在發展過程中。

在小米的招股書中,分別將A輪融資到F輪,第一輪融資相對較多,這也是晨興資本、啟明創投作為主要的投資方。

我們可以確認一件事,小米在發展中它是急需要資金的,因為硬件成本的堆積讓小米不得不增加融資。那麼小米會上金立和樂視一樣嗎?

我覺得很難!雷軍在一次拜訪中說,企業最擔心的是沒有錢,而雷軍在應對資金斷裂的方法就是開源節流。也就是控制成本,不斷提升手機品牌力。


為什麼小米不會像金立或者樂視呢?因為小米的品牌價值是越來越高的。很多投資者願意給小米投錢,確實也因為小米手機在手機市場上表現出色。

相對於樂視或者金立來說,小米的優點是在於它的產品,同樣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所以,小米打造了以小米手機為核心的生態鏈,且頗為成功。

有產品,有投資者,有品牌力,小米想資金斷裂都難。


LeoGo科技


從2010年至今,國內好不容易出現了三、四家估值達數百億美金的超級獨角獸,小米科技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幾家超級獨角獸,我即便不說,很多的人也該很自然地想到是TMD。這幾家超級獨角獸公司在國內剛成立那會兒,規模都很小,實力都很弱小。但之後,這幾家獨角獸均是在殘酷的市場中一路拼殺,並相繼在行業中脫穎而出,成為了行業中的佼佼者,資本的寵兒。換句話說,這幾家超級獨角獸各自都已具有不俗的實力,亦都具備進一步發展成為科技(互聯網)巨頭的潛質。

第一,小米的創始人雷軍,不僅懂技術、產品,對於資本運作、財務管理和市場營銷也理解得很深。並且,雷軍曾經創立和投資的公司還不少,包括金山、獵豹、迅雷、YY、拉卡拉等。而小米的核心團隊,不僅講求更高的效率,還是有相當強的戰鬥力的。

第二,小米這些年在硬件、軟件兩大類行業中的佈局,當然有可圈可點的地方,業界將之稱作“小米生態鏈”。硬件產品如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電視、盒子、路由器、平衡車、空氣淨化器、移動電源、插線板、耳機、音箱、血壓計、手環、保護套、後蓋等,軟件產品如應用商店、瀏覽器、遊戲、視頻、音樂、操作系統MIUI等。另外,小米還涉足到金融貸款、線上商城和線下實體店等業務。在很多的人看來,小米的產品線很豐富,業務範圍很廣。小米其實走的是一條業務(產品)多元化的道路,並以此謀求在行業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業績和體量。而其中,智能手機既是小米的主業,又是小米最主要的互聯網流量入口。

第三,根據小米近期為上市而提供的一份融資推介材料,小米目前的估值在650-700億美金之間,2015年虧損9.8億元人民幣,2016年盈利9.1億元人民幣,2017年預計淨利潤可達75.8億元人民幣,並預測2019年淨利潤將達188.31億元人民幣;2016年,小米的營收中有79%來自於硬件,21%來自於互聯網服務業務。同期,小米在業務上的利潤率,硬件業務利僅為2.8%,互聯網服務業務的利潤率超過40%。小米預計,2017年硬件業務收入在當年營收中佔比會降至68.3%,到2019年,互聯網服務業務收入在年營收中佔比將超過硬件業務。

小米在行業中獲得成功,主要的原因在於,小米曾經抓住了智能手機換代傳統手機的大機遇,成功搶佔了龐大的中、低端用戶和市場,且在面對蘋果、華為、三星、OPPO、vivo等友商的激烈競爭下另闢蹊徑,通過構建小米生態鏈的模式成功實現了小米的多產品線,自建小米之家以掌控線上線下全渠道。有行業人士對小米目前的商業邏輯,給出的評價是這樣的:小米以自有的小米品牌手機作為互聯網流量入口,在自家的手機裡預裝米家APP,可以控制泛小米系生態圈中的所有產品,比如機器人吸塵器、智能音箱、智能電飯煲等。從表象上看,小米是在仿效蘋果生態圈,並試圖進一步升級為物聯網平臺型企業。然而,小米比起蘋果,有著致命的弱點,小米是以“輕資產運營、低成本策略”積極佈局硬件行業,這放在家庭物聯網中,也只能算是低端場景,高端核心的空調、冰箱、廚衛等產品本身需要大量的核心技術與工業製造能力,小米尚沒有能力涉足其中。所以在短期內。小米夢想打造的物聯網平臺只能是有物而乏聯。務實、高效、模仿、輕資產、現金流、極致產品和渠道變革等是小米的代名詞。小米在行業中能獲得成功,並非來自高端製造、核心技術等生產力,而是基於市場精準定位、組織變革、渠道創新等生產關係之上。

小米模式好不好?這在行業中見仁見智。若用更簡單的文字來描述小米的商業發展模式,應該就是,所有的生意都要試著去做一下,說不定就能從中發現新的機遇,做出大的創新。某種程度上講,正是因為小米有自己的生態鏈,才有能力和魄力長期向市場推出高性價比的硬件產品,從而搶佔更多的用戶和流量入口。比如,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起初的市佔率其實很小,在之後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不斷提升,並能逆襲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三星,成為了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第一大供應商,

小米既不同於樂視,又不同於金立。現在的小米,已經具備在市場上長期生存下去的能力(盈利狀態)。今後小米主要面臨的瓶頸,恐怕就是自主技術創新,尤其核心的技術。否則的話,將來就很可能陷入到大而不強的怪圈而無法自拔。即小米雖然每年的收入可能很高,但大部分的利潤卻是給了上游的供應商。


我為科技狂


這種假設或者分析,是完全沒有道理的,甚至可以說是鬧著玩的。

眾所周知,小米剛剛在香港上市,籌集了一大筆資金,用於技術研發等,可以說資金比較寬裕,怎麼就問出是否會與樂視和金立一樣出現資金鍊斷裂的問題。

不錯,現在手機市場的競爭確實比較激烈,很多企業都出現了資金鍊緊張的問題。但是,小米的經營狀況還是比較好的,銷售情況也不錯,是不會像金立那樣的。更何況,雷軍不是劉立榮,雷軍是事業心很強的一個人,劉立榮就是一賭鬼。

與樂視相比,小米的專業度和專注度也很高,沒有像樂視那樣,到處鋪攤子,所以,也是不會出現資金鍊斷裂問題的。

所以,對小米的這種假設,實在有點無聊,沒有假設的意義。小米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也不可能發生。


譚浩俊


跟你說幾個數據,小米當初12.66億入股美的集團,現在估計值40億,18億入股愛奇藝,愛奇藝納斯達克上市之後,小米持有的股份也值50億了,小米是華米科技第二大股東,將近20%,目前值8億,而小米當初投資不到1億,小米還是迅雷第一大股東,可以說,小米對外投資,基本上都是大幅盈利,而樂視幾乎所有的投資都是虧錢。


夢裡水鄉177995308


這種可能性在我目前看來可能性不大。除非有一天雷軍不擔任小米任何職位了,只要他還在小米任職,這種情況應該就不會出現。為什麼呢?


雷軍是互聯網老兵

雷軍可以說是第一代互聯網人,他在金山幹了17年之久,可以說是現在互聯網界的前輩中的前輩了。他在金山擔任總經理的時候,馬雲還在杭州當老師,馬化騰還在潤迅開發BP機,李彥宏估計還在外國留學吧。可以說,在資歷上來說,雷軍完全深知互聯網行業的規則和制度,換句話說,雷軍知道互聯網該怎麼玩,怎麼才能玩好。



才能卓著

雷軍可以說是個全才。他不僅僅懂互聯網,懂技術,還懂產品、經濟和資本的運作等知識。雷軍本身是技術出身,又在金山待了17年CEO懂管理,並且除了金山和小米之外,還是四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這個估計沒有人比他更懂得資本該如何去玩,該如何去運作了。他知道企業發展到什麼樣的一個階段需要去融資,他也清楚融資時候應該佔得股份比例是多少,怎麼樣引入資本既有錢又不至於喪失掉控制權。所以想讓小米資金鍊斷裂,個人認為是不可能的事,除非天災人禍。

業務模式不同

小米雖然賣的東西很便宜,但是不是說不賺錢。這點和樂視有本質的區別。樂視當年為了打造生態可以說是到處燒錢,什麼買手機送樂視會員啦,什麼優惠政策拉,幾乎全是要燒錢來賺吆喝的。但是小米賣東西雖然是以成本價賣,卻可以通過他龐大的用戶群裡,在手機裡面預裝軟件或者打廣告的模式來賺錢。並且小米雖然也在打造生態,卻不是什麼都事事親力親為,而是依靠投資的方式來打造生態。比如投了好多子公司,小米手環,箱包,紫米、青米等公司。依靠這些子公司研發產品來打造自己的生態。這樣使得風險大大降低了,資金鍊斷裂的危機也就降低了很多。


晨雨細曲


最後給大家說個段子。

在小米的投資者推介會上,雷軍在被問到關於估值問題時回應:“很多人問我到底是給小米騰訊的估值還是蘋果的估值,我說我要騰訊乘蘋果的估值,因為小米是全能型的山寨代工廠貼牌公司。”

根據今天的收盤價粗略計算一下,雷軍心目中的小米估值超過4000萬億美元。而現在,小米市值不足500億美元。


心曠神愉930


首先,樂視和小米模式並不同。

樂視打造的生態僅僅是完全不賺錢,反而是虧錢的生意,就是要用虧欠來炒熱度,接著騙投資人投資,最後上市,套現,然後。。。

而小米並不是虧錢的,而是利潤比較小而已,但是小米一開始注重用戶體驗,MIUI這麼多年過去了,小米也加了一些廣告在裡面,這些同樣也可以賺錢,還有關鍵在於小米的生態鏈可是真正的賺錢,小米的野心就是這個生態,那你用的到的生活都會想到小米,比如小米牙膏,牙刷,掃地機器人等等。

雖然手機上不怎麼賺錢,但是高性能給足你,廣告部分來持平。

其次生態鏈企業都是非常賺錢的,衣服,這些快消品可是非常賺錢的。

所以資金斷裂是不會的,除非小米忘了初心,被市場淘汰,到時候再起步就涼了。


消失風雨間


拿樂視、金立和小米做對比,顯然唱衰小米的另類提法。

樂視死於什麼?生態鏈只打雷不下雨、手機賠錢賺吆喝、蛇吞象一般大手筆投資汽車、完全靠融資支撐……小米恰恰相反:生態鏈不僅四處開花,而且已經結果。保持性價比,但卻不賠錢。投資謹慎,至今沒有大手筆投資不切實際的東西。除上市融資外,本身就有順為資本做支持。小投入大產出,實用主義,講究能效比,應該算是“節能型”企業的典範。

金立為什麼會死?除了業務不大景氣,更主要是老闆賭博,輸掉了江山。這些問題絕不會發生在小米身上。

最後提問者應該看到一點:隨著其它業務的蓬勃發展,手機業務對於小米來說,佔比會越來越小。


煙波客11546399


小米並不會資金斷裂,雷軍做事很穩,不要覺得小米老是缺貨就是資金緊張,小米的模式就是零庫存,你看看魅族現在還在跳水價清庫存,小米6下架了反而還漲價了,小米這樣的模式雖然缺貨但是很穩,況且雷軍+小米+順為+金星投資也投資了不少公司,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用這些公司的股份換錢,況且以雷軍的名聲跟人脈,即便是資金出現問題,也有資本願意給雷軍錢,小米的模式只要不學樂視遭大炮遭飛機,就不會出現資金問題,況且現在還上市了,今天股價漲到了最高20.85,可以說買小米股票的基本上都賺了,勢頭好才有人長期持有,這樣小米的資金就會大。



花雨落4


小米不可能資金鍊斷了。因為小米的玩法不一樣。小米的雜貨鋪除了營銷費用其它費用幾乎可以忽略,因為小米的貼牌類似於倒買倒賣,成本壓力全在生產商那裡。小米手機這一塊一直玩耍猴,其本質是先發吊著,等供應鏈成熟元器件成本下來後才鋪貨,極大壓縮了成本,抵擋機採用的好多不知名元器件甚至可以先供貨賣了手機再回款。小米這種輕資產模式不會缺流動資金。

但小米也不是沒有危機,因為都是貼牌和代加工,一旦出現致命的產品質量問題,那可能滿盤皆輸,比如小米手機一旦因質量問題萎縮很快,那麼小米之家的新零售百貨就可能跟著完蛋,因為這個市場資源是以小米手機帶來的粉絲來維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