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什:用壓垮蘇聯那套對付中國是行不通的!

他是美國曆史上最後一位親身參與過二戰的總統,也是整個冷戰歷史的高位見證者、助美攀上霸權巔峰的施政者。

如果我們回顧一下他的人生經歷,也許會對今天的美國乃至世界格局有所感悟。

值得一提的是,在七十年代中期,原本可能被任命為駐英、法大使等顯赫職務的老布什,毅然選擇了充滿不確定性和挑戰的“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一職。

當時中美兩國關係雖然緩和,且因冷戰勢頭逼人的蘇聯而開始了部分合作,但畢竟沒有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駐北京聯絡處主任”這個相當於非正式大使的職務,在中美蘇大三角關係中承擔著何種重任、又會面對何種敏感和複雜的形勢可想而知。

他確實有著一個政治家的遠見與韜略,他不僅完美處理好了工作任務、為中美關係進一步轉暖做出貢獻,並且獲得了自己所在的共和黨內一致認可,卸任駐北京聯絡處主任之後,歷任中央情報局局長、副總統,最後當上了美國第41任總統。


老布什:用壓垮蘇聯那套對付中國是行不通的!

正是在老布什的任期前後,美國登上了世界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巔峰。

然而,美國雖成了冷戰的勝利者,卻並非沒有付出代價。其時的美國面臨高債務赤字、高外貿逆差、高失業率,人均GDP增速下降、製造業生產下降、經濟競爭力下降等種種危機。可惜老布什未能正確評估美國自身的問題,仍然熱衷於趁機接手“蘇聯遺產”,發動海灣戰爭、出兵索馬里,試圖建立完全由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儘管軍事行動勝多敗少,美國社會也到了忍耐的極限,最終老布什在連任競選中敗給了一個戰後嬰兒潮中出生的學生運動領袖,克林頓。

但作為政治家,老布什所擁有的遠見仍是克林頓難以比擬的。

在任期內,他洞察出了蘇聯和中國的不同,因而對當時的中國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態度——雖然中美關係在此期間不無波折,可是仍沒有偏離合作的主流。老布什能夠認識到,中國的生命力決定了美國用對付蘇聯那一套“一視同仁”是不可能奏效的,而從軍事上壓垮中國更是近乎空想,如果美國將冷戰的對象由“蘇”轉“中”,那麼其自身也必陷入災難性境地。

繼任的克林頓雖來自民主黨,但就任後在對華關係上經過短暫的調整和試探、吃過苦頭之後,還是基本繼承了老布什留下的對華接觸與合作戰略。

可以說也是基於這套源起老布什的、對華策略的助益,中美關係經過短暫磨合而轉入穩定的上世紀九十年代、新千年初期,既是中國迅速發展的時期,也是美國經濟在二戰後最為繁榮的時期,某些年份甚至超過了曾經的“黃金時代”——上世紀六十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