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些詩沒有韻律,基本上上下都和韻律無關,那能叫詩嗎?

故事謎語詩畫劉書立


借用題主的問句,嘻哈沒什麼旋律,跟優美婉轉的古典音樂相比,那能叫音樂嗎?現代派的繪畫,比如畢加索的作品,人都沒有人形,跟細膩的古典主義的繪畫相比,那能叫繪畫嗎?

詩歌形式是在不斷髮展的

每種藝術都是在不斷髮展的,從某種方面來說,都反映了時代的變化。詩作為一種文學形式,也是藝術的一種,從古至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先秦的詩經,到漢代樂府,到唐詩宋詞,達到巔峰。

現代詩歌,是在新文化運動的背景下誕生的,我們已經推廣了白話文,再學古人一樣作詩,顯然是脫離實際,很難有藝術價值的。

現代詩也有過兩個小小的高峰,一個是新文化運動,一個是80年代,也出現了很多經典的作品。當然,如果硬要將現代詩跟唐詩宋詞相比,成就肯定比不上的,但是我們不能永遠沉醉於對過去的緬懷中而不去發展和發揚新的詩歌藝術。

用韻,不是判斷詩歌的標準

韻用的好,詩讀起來朗朗上口,自然流暢。古人深諳此道,些什麼詩用什麼韻,都有方法,用現在的話講,都有寫詩的數據庫,韻腳什麼的,從數據庫裡選就可以了。當然,好詩,用韻自然天成,也有蹩腳的詩,雖然有韻律,但句子七拼八湊,言之無物。

《紅樓夢》中“香菱學詩”,黛玉有句話說的好,

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我覺得,詩歌最重要的還是意,包括詩的意境,用的意象,以及傳達出來的意趣。

當然,現代詩歌也不是完全沒有韻律的,只是用韻比較散,形式比較自由罷了。有些先鋒詩歌,完全拋棄韻律的,只要言之有物,也算是一種詩歌風格。

借用詩的形式,而無詩的內涵的都不能叫詩

把一段大白話,用回車鍵,切成幾行,毫無意境,毫無意趣,這樣的東西,不能叫作詩。還有,感情做作,立意空虛,刻意押韻,比如有一些無聊的流行歌詞,哪怕有韻律,還譜了曲子,那也不能叫作詩。古代也一樣,也有很多用韻規整,但狗屁不通的詩,當然,這些詩都被歷史所淘汰,不會流傳下來。

詩的內涵究竟是什麼,對詩的理解和審美角度不一樣就會有不一樣的答案,特別是在我們這個有著燦爛詩歌文化的國度裡,每個人的心中對詩都有一份特別的情感和認知。

我覺得對於現代詩的態度,還是多元化,包容一點的好。畢竟,從唐宋到現在,詩歌已經沒落700多年了,我盼望著它的復興。


虎子的理想之路


詩,這個詞為什麼只能在圈內使用呢?比如一個工廠原是生產衣服的,那就不能產襪子帽子了嗎,詩只要意境深刻,內容豐富,欣賞的人多,才是好詩,10年前,我父去世,我文化不高,只想記念父親,父是教師,文革受殘害過,但是由於他對教學的忠誠,我在他墓碑上寫了四句,一生忠誠於教學,狂風暴雨休想拔。壽比南山高八八,辭別兒孫為西佛。在街邊未搬回,耒往人看了,很多人稱之絕,這四句有平仄嗎?我不懂,不過這就是實意,我四句寫了他的一生包括防了後百缶盜墓賤,


空山鳥語168


現在還哪有什麼詩,詩人早就死了。說句毫不客氣的話,當代中國已經沒有一個詩人,詩歌也早已沒落。

現在所謂的詩,不僅沒有韻律,而且通篇大白話,有些語句不通,淨是些無病呻吟,自言自語,不知所云。

看看現代一些“詩人”寫的所謂“詩”,簡直不堪入目。一些所謂的“詩人”,也都是一些附庸風雅之輩。

詩歌起源於遠古先民,在生產勞作時,先民們在勞動時通過口誦傳唱的詩歌,可以減輕勞動時的疲勞。

《詩經》上有很多古代先民留下來的詩歌,比較著名的有《關雎》《桃夭》等,特別是《關睢》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信很多人都會背。

到西周詩歌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歷經春秋戰國,秦漢到兩晉南北朝,到唐朝時詩歌已經發展到了頂峰。

唐朝滅亡後,詩歌也就慢慢沒落了,偶爾也會閃現一兩位詩人,但都像流星一樣一閃即逝,不像唐朝,群星閃耀。

詩歌的輝煌早已過去,這其實也是自然規律,也沒什麼可惜。但最可恨的是有一些恬不知恥的人打著詩歌的名義耍流氓,往自己臉上貼金,提高自己的身價。

當今的詩歌早已沾滿了銅臭味。有些人自娛自樂,就像皇帝的新裝,自己以為很高貴,其實連一塊遮羞布都沒有。

到近一百年,民國還有那麼幾位大家,但嚴格意義上稱不上是詩人。如果給詩歌的發展進行排名,以唐朝開始算,唐朝算一流,兩宋算二流,明算三流,清算四流,民國算五流,五六十年代算六流,七八十年代算七流,九十年代算八流,至於現代,已是詩歌的末流。

詩歌是有靈性的,也是有生命的,同樣寫詩歌也需要有點天賦,如果沒有這方面的天賦,還是不要寫的好。

最後想以一首打油詩作結尾,作為對當代一些“詩人”的點評。附庸風雅肥肚腸,張冠李戴又何妨。胸無點墨面上光,蘭梅不如銅臭香。


煙雨樓主


現在有些詩沒有韻律,基本上上下都和韻律無關,那能叫詩嗎?


這個要回答清楚,首先要把提問捋清楚。

什麼叫“基本上上下都和韻律無關”,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如果把這句話拿掉,變成“現在有些詩沒有韻律,那能叫詩嗎?”

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你,那些“詩”不能稱作詩,只是小短文、小段子。

但是你來個“基本上上下都和韻律無關”,反而把這個問題搞複雜了。

因為我們現在大部分這種概念模糊的作品都是現代詩。

中國詩分為古代詩和現代詩

古代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是否遵守平仄格律互相區別。近體詩就不用說了,遵守平仄格律,韻律嚴謹。就算是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古體詩,同樣需要押韻、音律清朗,只是相對於近體格律詩稍微自由一些。

現代詩,就是因為反對古代詩而出現的,也叫“白話詩”,雖都為感於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韻律。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而現代詩,又分為近代詩和當代詩。近代詩是現代詩產生和尋路階段,雖然充滿了對格律的反抗,但是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格律的影響,所以才會有“新格律派”之類的流派。

不過到了當代詩,因為傳統文化斷代,當代人對格律知識已經不求甚解,白話詩也就完全放棄了音律方面的要求,向散文化,奇異化發展,出現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詩體。

所以,題主說的那一部分“詩”,就是中國詩歌的現代詩中當代詩裡最光怪陸離的一部分。

我們如何判斷一首作品是詩?

古詩經過兩千年的演化,出現的體式相對於今天現代詩來說,一點都不少。我們憑什麼判斷周敦頤《愛蓮說》不是詩,而李白的《蜀道難》卻是長詩?

詩是有標準可循的。就算落實到現代詩中來,一樣適用。哪怕你拿去套語言基礎完全不同的外國詩歌,也同樣適用。

因為:詩是韻文。

一首詩天生就要具備三種特徵:抑揚頓挫、節奏感、押韻。

不管詩的格式怎麼變化,從上古的二言體,到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長短句,再回歸到五言、七言、詞牌、散曲、白話詩,這三個要素是缺一不可的。

只要我們在作品中能夠找到這三大特徵,那麼我們就可以稱之為詩。

歸根結底,是詩具有演唱和吟誦的特徵。

即詩有音樂性。

現代詩也一樣,只不過在浪漫、自由的旗幟下,現代詩人通過各種離奇的手法,如分行、重複、排比之類的,將詩的原始三特徵隱藏了起來,以顯示和古代詩歌的截然不同。

中國的現代詩源自西方詩歌。因為西方語言結構的缺陷,西方的詩天生就韻律感比較差,但是並非沒有。這種短板被近代中國人拿來作為長處發明了自由浪漫的現代詩。歪打正著地讓漢語文字爆發了從未有過的表達能力,成就了現代詩如今的地位。

洋為中用,變短為長。這是好事。

但是本質上還是詩。

就算是今天形態超前的現代詩,只要句子清朗通順(抑揚頓挫),哪怕是合著最隱蔽的(需要讀者自行體會)的節奏感,押著最寬鬆的韻腳(連新韻都不一定同部,只要大致合韻),咱們就可以視之為現代詩。

回到題主的問題

對“基本上上下都和韻律無關”,是個人的體會,還是這首作品確實沒有韻律呢?

如果去掉這句話,作品沒有韻律,自然就不是詩。

但是加上這句話,那你就得先去仔細體會,說不定是你沒讀出它的韻律感呢?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如果既沒有韻律,也沒有意境,不知所云,胡拼亂湊,那不能叫詩。

一、大體上來講,詩可以分為舊體詩和現代詩。舊體詩也能稱為格律詩,因為它非常講求韻律,包括五言、七言絕句,五言、七言律詩等。現代詩則包括新韻體、自由體。

二、無論舊體詩,還是現代詩,都必須講求意境。意境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就詩本身來講,不管是借物詠題,還是遣詞造句,謀篇佈局等各個方面,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給人別具一格的感覺,視為意境;二是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也就是讀者能被詩者帶入到特定的語境中,一起共歡樂,同憂愁,齊憤慨等等,可稱之為意境深遠。

三、現代自由體詩雖然不嚴格要求韻律,但對詩的佈局,語言,意境等,都還是有要求和基本標準的。否則只能歸入打油、順口溜之列,離登堂入室還是有一定距離的。

四、古典詩籍浩如煙海,大家多讀慢品,現代詩可以讀讀海子,顧城,舒婷、余光中等,從中受益。


登攀


詩分為多種類型: 七言絕句詩、七言格律詩、古詩、近代詩、現代詩、自己詩、打油詩還有一種算是順口溜一樣的。不管那一種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標準給予評判的。詩是以人、事、物為內容載體用最簡短的語句來表述、達表這些和你內心中的想法情感,可用以描述事物人的心活動,還可以用詩中的人或事物來寓意隱喻其他的意思。只能說是詩的種類不同而已。


甜本心


詩也是分種類的,古體詩和現代詩,對於韻律這塊來講古體詩更加註重押韻,而現代詩卻沒有。

就拿我們非常熟悉的一首詩來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裡押韻就非常的標準,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讓人感覺很清爽。這也是古人在作詩的時候非常注重的一點。

當然古代詩歌裡面也有無韻詩,《詩經.周頌》中的“青廟”“昊天有成命”等為數不多。所以,人民普遍認識不夠。

而正好相反的是,現代詩很多都沒有注重這點,感覺很平乏,沒有韻律。特別是民國後,胡適主將“詩可無韻”,無韻詩才在漢語世界繁榮起來。併產生周作人等無韻詩大家,寫詩要不要押韻,關鍵看詞語和素材的兼容性。

詩歌是重在欣賞的,如果內行人是不會計較這麼多的,如果是外行人,那就沒辦法,因為時代不同了,創作都有靈活性,詩詞歌賦也一樣。如果思維一直禁錮在古代的體格里,中華文化也就沒辦法與時俱進了!

連歷史的大佬都有創作無韻詩,我們就沒必要跟著煩惱,無韻詩也是詩!


吾天


以前的詩雖有文言文的些許影子,但,能讓讀的人都讀明白,現在的白話詩反而成了讀不懂的 所謂現在白話詩,可笑不,是社會文明發展了呢,還是現在人的理解倒退了呢?當然了,讀不懂,別人可以說你文化低,沒有雅,實事上,真的是這樣嗎?在你說好的時候,你真的理解的每一句了嗎?我覺得就沒有一個人敢說,某某篇,我能全解釋清楚每一行字的,就此種種,既然解釋不了的話,又何來的好詩,吹出來的詩,自然也就沒了讀者,沒了讀者的詩,自然也就沒了存活的土壤,詩應該來自於平民百姓,也活在平民百姓裡。俺喜歡的現代詩是這樣的



手機用戶無格無律


詩是韻文,沒有韻律能算韻文嗎?

所謂韻律,就是講究押韻。押韻就是同韻尾的字放在傢俱句末,形成迴環往復的韻律美感。

韻文也是有體裁分類的。古體詩、格律詩、自由詩等,都是韻文的常見分類。體裁形式不同,押韻要求也不同。

自由詩押韻自由,不講究平仄,故而為稱為自由詩。古體詩不講究平仄和粘對,只求押同韻部的韻字。格律詩講究平仄的“替對粘韻”基本規則,必須押平聲韻字。由此可見,體裁形式不同,押韻要求難度遞增,從來就沒有不押韻的韻文!

既然是寫韻文,就必須要遵守韻文的文字遊戲規則,滿足最起碼的押韻要求。要不,今人只需敲回車鍵,把長句或散文簡單排列成短行,就是“詩”了。這麼一來,會敲鍵盤的三歲小兒都會寫“詩”了,不覺滑稽可笑嗎?

民歌屬於自由詩體裁範疇。例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賀敬之的《回延安》、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紗帳》都是押韻的自由詩。

例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換韻自由,詩情奔放而又纏綿: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

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這一個個黑體字,難道不是押韻的明證嗎?

自古以來,無論古體詩或格律詩都是押韻的。例如詩經中的古體詩《碩鼠》是押韻的:

碩鼠碩鼠,

無食我黍!

三歲貫女,

莫我肯顧。

逝將去女,

適彼樂土。

樂土樂土,

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

無食我麥!

三歲貫女,

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

適彼樂國。

樂國樂國,

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

無食我苗!

三歲貫女,

莫我肯勞。

逝將去女,

適彼樂郊。

樂郊樂郊,

誰之永號?

上下句或雙數句靈活押韻,不用講究平仄,只要求自由押韻就行,上述黑體字就是例證。

以上是自由詩押韻的例證。張若虛“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詩仙的《靜夜思》都是古體詩押韻的例證:

床前明月光,

平平平仄平

疑是地上霜。

平仄仄仄平

舉頭望明月,

仄平仄平仄

低頭思故鄉。

平平仄仄平

非粘非對,只求押韻,是古體詩。

再看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仄仄平平仄

黃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

欲窮千里目,

仄平平仄仄

更上一層樓。

(仄)仄仄平平

前三句都是正格,符合馬蹄韻兩平兩仄交替,簡稱為“替”。

只有最後一句第一字正格當“平”;但在有效規避孤平、三平尾條件下,“一三五不論”也可仄,變格為三仄首,是世界認可的“寬格”之一。

上下兩句為一聯,雙數位置平仄相反,簡稱為“對”。

上聯第二句與下聯雙數位置的平仄相同,簡稱為“粘”。

“流”、“樓”,韻尾都是“u”,在古韻中的同一韻部,並且必須是平聲字,簡稱為“韻”。

“替對粘韻”是格律詩賴以存在的基本規則,是格律詩與古體詩的分水嶺和試金石。二者都要求押韻,但格律詩只支持押平聲韻,同一首詩中不能換韻。古體詩平聲韻、仄聲韻都支持,而且同一首詩中可以換韻。鄰韻不在同一韻部,也屬於換韻範疇。

綜上所述,自由詩、古體詩、格律詩都須押韻。不押韻者,其實不是詩!


碧水青松隨筆


有這個品種、叫無韻詩,一般都是自由體詩歌,白話詩,從外文翻譯來的詩。對於詩人而言,首先考慮的不是韻腳、押韻僅僅是一種技巧,純熟了就會運用自如。詩言志、詩表意、詩抒情、詩議論、詩敘事。凡是好詩,自己得意以外、必須得到大部分或一部分人的認可和讚譽,真正的好詩,懂行的會拍案叫絕,節節讚賞,栩栩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