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梁祝故里——汝南縣梁祝鎮

河南的梁祝故里——汝南縣梁祝鎮

天下最小的山——汝南縣天中山

梁祝故事發生在魏晉時期,是一首響徹全球的千古愛情絕唱,是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之瑰寶,綿綿千載,廣為傳頌,成為勞動人民追求崇高愛情的象徵。據魏晉史學家考證,梁祝故事發源於河南省汝南縣梁祝鎮,故里遺址現有梁祝墓、梁莊、祝莊、馬莊、紅羅山書院、鴛鴦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橋及梁祝師父葬地鄒佟墓等。

河南的梁祝故里——汝南縣梁祝鎮

梁祝故里

河南的梁祝故里——汝南縣梁祝鎮

梁祝故里考證碑

在通往梁祝墓的東西大道上,一座三門四柱七樓石牌坊,上書“梁祝故里”,楹聯是:“卅六月樓臺惜別,別師、別友,難別三載同窗誼;十八里長亭殷送,送山、送水,另送兩地相思情。”順大道東行500米,路南為一村莊,向北叉出一個小道,據說這是從漢口去往北京的官道,梁祝墓就在道路兩邊的農田裡。

河南的梁祝故里——汝南縣梁祝鎮

通往梁祝墓的路

河南的梁祝故里——汝南縣梁祝鎮

河南的梁祝故里——汝南縣梁祝鎮

西晉梁山伯之墓

河南的梁祝故里——汝南縣梁祝鎮

祝英臺墓

道兩旁有兩座墓冢,大小相同。兩個墓冢前都立有墓碑,西面墓碑上刻著“西晉梁山伯之墓”,東面墓碑上刻著“祝英臺墓”,兩座墓冢被農田緊密包圍著,遠望就是兩個大土堆,簡樸得有些破敗,旁邊稀稀落落地栽植著幾棵柏樹,墓冢上的枯草在初冬寒風中搖曳。

河南的梁祝故里——汝南縣梁祝鎮

梁祝墓附近的遺物

河南的梁祝故里——汝南縣梁祝鎮

傳說中的祝家老宅

在大道東側,栽著好些石頭柱子、石碑、碑座等,可能是梁祝墓留下的遺物。在路口還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一步三孔橋”,上面的字跡模糊看不清,大意是:馬家有錢有勢,對祝英臺為梁山伯殉情很惱火,故意把祝英臺埋在大道東側,讓他們活著不能成夫妻,死了也不能在一起。當地老百姓看不過,就修了一座小橋,讓他們通過小橋相會一次。

河南的梁祝故里——汝南縣梁祝鎮

周濤在梁山伯墓前

在當地還有一獨特的節日----“送燈節”,從古綿延至今,就是在梁祝二人化蝶的那天(傳說是農曆七月十五)傍晚,方圓上百里的人們自發趕往梁祝雙墓,給梁祝送燈。

河南的梁祝故里——汝南縣梁祝鎮

祝英臺故里

2005年汝南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樑祝之鄉”。2006年汝南梁祝傳說被列為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原來的馬鄉鎮更名為“梁祝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