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裡的神獸並不是遠古傳說,它們就生活在現實之中

山海經裡有很多記載光怪陸離的神奇動物,被人認為荒誕不經,但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發現很多書裡的怪獸,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咱們就來看下山海經裡動物的前世今生,

《南山經》“杻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

這段翻譯成白話就是杻陽山上有一種動物,形狀像馬而頭是白色的,身上有老虎的斑紋,尾巴是紅色的,叫起來聲音像在唱。它的名字叫鹿蜀。將將他的皮毛帶在身上可以多生孩子。

山海經裡的神獸並不是遠古傳說,它們就生活在現實之中

在現代剛果發現了屁股上長著像斑馬條紋。頭是白色的霍加皮,和山海經上記載的鹿蜀非常近似,但因但其種群數量稀少,出沒在剛果一帶的密林之中很難捕獲。

山海經裡的神獸並不是遠古傳說,它們就生活在現實之中

《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翻譯過來就是青丘山上有動物像狐,但有九尾,叫聲像嬰兒,吃了他的肉可以不怕邪氣

山海經裡的神獸並不是遠古傳說,它們就生活在現實之中

九尾狐就是現代的小熊貓,古代的“九”既是數量詞也是形容詞,表示他的尾巴有多結,而小熊貓的尾巴是紅黑相間呈環形,共十二結,所以小熊貓也叫九節狼或九尾貓,古人則稱為九尾狐。

山海經裡的神獸並不是遠古傳說,它們就生活在現實之中

比翼鳥在山海經書中有兩處記載,《海外南經》:“比翼鳥在結匈國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一曰在南山東。

《西山經》:“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見則天下大水

山海經裡的神獸並不是遠古傳說,它們就生活在現實之中

比翼鳥被書中描述為一個翅膀和一隻眼睛,必須需要兩隻組合在一起才能飛,他們出現天下則會發水,喜歡生活在水域附近的赤麻鴨很符合描述,他們在產卵期都是雌鳥和雄鳥一起出去覓食,並肩雙飛,孵出幼鳥後也是一起帶著幼鳥外出,很符合比翼鳥的描述。

山海經裡的神獸並不是遠古傳說,它們就生活在現實之中

《山海經·東山二經》:又南三百八十里,曰餘峨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荊杞。雜餘之水出焉,東流注於黃水。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為敗。

山海經裡的神獸並不是遠古傳說,它們就生活在現實之中

東山二次經裡記述的犰狳形狀像兔子嘴像鳥,鷂鷹的眼睛和蛇的尾巴,一看見人就躺下裝死,他的名字是以他的叫聲命名的,而在現代他仍然叫犰狳,是山海經裡少數能和現代動物對應上的

山海經裡的神獸並不是遠古傳說,它們就生活在現實之中

遠古人類的涉足超乎我們的想象,他們的遊歷記錄和發現都值得我們研究,歡迎大家關注,下期還會為大家繼續分析《山海經》裡神獸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