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战坦克发展史

美国坦克的发展,经历了从挫折到大发展的重大转变,其代表性的产品便是MBT70主战坦克和M1主战坦克。

美国主战坦克发展史

MBT70主战坦克

60年代末到70年代,是冷战双方严重对峙的时代。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集结了大量的兵力。当时,华约国家在坦克的数量上占有压倒优势,北约和华约在欧洲地区部署的坦克数量为1:4,从坦克的质量上看,华约的T-62坦克和北约的M60、“酋长”坦克在性能上不相上下。苏联及东欧各国的坦克,成为悬在北约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为了对付苏联坦克的巨大威胁,当时北约的军事头面人物甚至考虑在必要时动用小型战术核武器。但是,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动用原子弹的。北约一方当务之急是研制一种性能先进的主战坦克,在冷战的对峙中,占有优势,起码应取得均势的地位。这就是MBT70主战坦克研制的背景。

美国主战坦克发展史

MBT70主战坦克

MBT70主战坦克的研制,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它是美国和德国合作的产物。第二它是“洋冒进”的产物。由于这两点,使得MBT70主战坦克在研制的过程中,就中途天折。但是,它在美国和德国的战车发展史中,都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成为战后第二代坦克向第三代坦克过渡的一个重要的插曲。

美国是头号经济大国和军事大国,而德国则在现代坦克的研制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坦克大国两强联合研制一种新型主战坦克,意义重大。美德力图将“高、大、精、尖”技术一股脑地用到新型坦克上。提出的战术技术指标的确令人惊异,包括:战斗全重50,单位功率为25hp/t,乘员3人,装自动装弹机,主要武器是152mm两用炮管,具有远距离作战能力,先进的火控系统,具有较高的首发命中率和夜间作战能力,装三防装置,等等。

美德双方商定, 34个总成中,美国负责6个,前西德负责18个,美德共同负责的为10个。可见,在研制过程中,前西德一方是出了不少力的。至1967年10月,双方都制成了几辆样车。单从MBT70坦克样车上所采用的一些新技术看,你就会对“洋冒进”的提法领略二三。战斗全重50t,乘员3人,带自动装弹机,装152mm火炮/导弹两用炮管,先进的火控系统, 1480hp高增压风冷发动机,液气悬挂装置,三位一体式的乘员布置方案,驾驶员遥控操纵装置,复合装甲,等等。在60年代末,这些新技术一上,无疑使MBT70坦克成为“豪华型”坦克。这样一来,不仅使研制费用大幅度上升,单车采购费用也在100万美元以上,是当时M60主战坦克的3倍,而且还使这种新型坦克的可靠性相当差,操纵麻烦,故障频发。上面提到的这些先进技术,在80年代的主战坦克上,如M1、“豹"2主战坦克,许多已经变成现实。

车长、炮长、驾驶员三名乘员都位于炮塔内,驾驶员坐在一个与炮塔旋转方向相反的“反旋转装置”中,始终面对前方,通过远程遥控操纵装置来驾驶川克。由于反向旋转,驾驶员常常有种“晕船”的感觉。152mm两用炮管的射击操作十分麻烦,可靠性不高,这说明主要武器类型的选择,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欲速则不达。贪大求新,只能适得其反。1969年,美、德两国决定终止MBT70坦克的研制计划。结果,这种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对于二战后美国坦克的发展,历来有“渐进论”和“跃进论”两种观点。如果说,从M26到M48,再到M60,反映了渐变发展观点的话,那么, MBT70坦克则是典型的跃进发展的代表。一位美国军事专家说得好:"M60A1坦克代表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坦克时代以来的经验积累,而M551,M60A2和MBT70坦克的失败,则说明过分依赖未经验证的技术的危险性。”

不过,对MBT70坦克也不能完全否定。MBT70坦克上的许多部件,经过改进和完善,用到了M1主战坦克上。而MBT70坦克"洋冒进”的经验教训,也使M1坦克的研制工作走的是一条比较稳健而扎实的发展道路。M1坦克的研制阶段,从1973年1月开始立项和招标,到1981年1月列入美军装备,前后用了8年时间。在和平时期,这一研制进度并不算很慢。日本的90式坦克,用了15年的研制时间;而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则用了9年时间。

M1主战坦克,无论从外观上,还是战术技术性能上,都与上一代的M60坦克有相当大的不同,如果说, M60坦克上还能见到M48甚至M26坦克的“影子”的话,那么, M1坦克便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M1主战坦克,开创了美国坦克发展“新的起点”,使美国坦克进入了"M1主战坦克时代”。

M1主战坦克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经受了战火的考验,赢得了声誉。在近年来的世界坦克排行榜上, MIA2坦克始终名列三甲,显示了良好而稳定的性能。不过,M1坦克上以燃气轮机为动力装置这一点,却始终遭到一些非议。当时世界上只有M1和俄罗斯的T80坦克采用了燃气轮机为主动力装置,而且,美、俄两家都有在下一代坦克上采用柴油机的计划。

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共装备M1系列主战坦克8500多辆。到目前,美军现装备和储备的M60主战坦克还有上万辆,而美陆军后备役部队中,甚至还有少量M48A5坦克。“三世同堂”,M1和M60并驾齐驱,这就是美军坦克装备的现状。

在美国陆军各种装甲车辆的发展上,70年代至90年代,也是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各种装甲车辆配套成龙,型号统一,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在美军装甲师和机械化师的武器装备中,坦克是清一色的M1系列和M60A3坦克,步兵战车则以M2/M3战车为主,其余的装甲车辆有:M113装甲输送车、M109自行榴弹炮、M270多管火箭炮、“陶”式反坦克导弹反射车、“阿达茨”防空一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等。由于型号统一,装备的品种少,为后勤保障和训练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过,在美国陆军中,战斗车辆几乎清-色是履带式的,轮式战斗车辆极少,而美国海军陆战队则装备了许多LAV轮式装甲战车。这一趋势也许会在未来的岁月里有所改变。

二战以后,美国陆军的编制也几经变化。其中比较著名的是1986年编成的86型师,包括86型装甲师和86型机械化师。86型装甲师,共有人员19700人。主要作战武器装备有:M1主战坦克348辆,M2步兵战车216辆, M3骑兵战车92辆,M109自行榴弹炮72辆, 203mm自行榴弹炮16辆,M270多管火箭炮9门, “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48辆, “阿达茨”防空一反坦克导弹发射车60辆, AH-64武装直升机50架,其他飞机96架。可以看出, 86型装甲师配套比较齐全,具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

冷战结束以后, 美国陆军的编制规模也相应缩小。1989年时,陆军员额为77万人,有18个师,包括:装甲师4个,机械化师6个,步兵师1个,空降师2个,轻型步兵师5个。装甲师和机械化师为重型师。到了1996年,陆军员额只有49.5万人,有11个师这11个师分属于第1军、第3军、第5军、第18空降军。其中,第1军、第3军、第18空降军驻美国本土,第5军驻扎在联邦德国。此外,在韩国还驻扎有第2机械化师。海湾战争后,师的编制人数也有所缩小,装甲师为13226人,机械化师为13708人,但师的武器装备同86型师大体相当,仍然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