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同胞兄弟,都是學霸,都是書法家,都是高官,卻一個忠一個奸

一母同胞兄弟,都是學霸,都是書法家,都是高官,卻一個忠一個奸

一母同胞兄弟,都是學霸,都是書法家,都是高官,卻一個忠一個奸

文:劉櫻姝

蔡京是歷史上著名奸臣,北宋六賊之一。可是,他的同胞弟弟蔡卞卻是一個政績優秀的清官。兩個人都曾位居丞相,蔡京更是五次出任此位,可是弟弟在汙濁的官場中保持了做人的本色,哥哥卻逐漸迷失。

蔡卞:青年得志,宰相女婿,裙帶關係

一母同胞兄弟,都是學霸,都是書法家,都是高官,卻一個忠一個奸

蔡卞比哥哥蔡京小7歲,少年聰慧,才學聞名鄉里。據說他記憶力超群(學霸的必備條件),過目不忘,把《三字經》、《千字文》等小兒科讀物倒背如流,四書五經也是爛熟於心,是個名副其實的學霸。

蔡氏兄弟都是熙寧三年(1070年)進士及第。那年蔡卞才二十一歲。次年他被任命為江蘇江陰縣主簿。此時正是王安石轟轟烈烈搞變法之時。

一母同胞兄弟,都是學霸,都是書法家,都是高官,卻一個忠一個奸

新法觸動了很多既得者利益,從朝堂到地方都有反對的聲音。在王安石變法中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青苗法”,規定凡州縣在農民每年夏秋兩收前發放貸款給農民。農民手裡有錢,就能夠買種子等生產資料,這才能安心耕種,不會成為擾亂社會秩序的流民。可是江陰的地方豪強趁青黃不接之際,給農民放穀物貸,利息高出平時一倍,以此斂財。這種做法又將農民推向了高利貸的深淵。

蔡卞同情農民的不幸遭遇,極力保持青苗法的推行不走樣。他決定開倉借糧,讓那些為富不仁者無利可圖。蔡卞不過是個小小的主簿,可是人生的機遇真是難以預料,沒想到他的舉動引起了當朝宰相王安石的注意。王安石看上了這個小夥子剛正耿直的性格,於是將女兒王雯嫁給了他。

有了當朝宰相做老丈人,蔡卞在仕途上平步青雲。而且蔡夫人王雯也是個賢內助。她繼承了父親的優秀基因,學問好會寫詩詞,還深受宋哲宗生母的寵愛。所以,蔡卞遇到政務要事總愛徵求夫人意見。同僚們就開玩笑說:“我們每天做的工作都是您太太唾液下決定的事情啊!”

一母同胞兄弟,都是學霸,都是書法家,都是高官,卻一個忠一個奸

四十六歲時,蔡卞當上了尚書右丞。在設家宴慶賀時,有位戲子唱道:“右丞相今天大拜,皆是夫人裙帶。”“裙帶關係”一詞由此產生。不過這個曾讓蔡卞受益的“裙帶關係”,又為他打上了“新黨”標籤,使其在後來新黨不斷失利的黨爭中接連受到排擠,官職一貶再貶,最後終老於七十歲。

蔡京:才華甚高,品行不佳,六賊之首

蔡京當上了宰相,弟弟蔡卞並未有什麼受益,反倒是因為他對哥哥的一些做法不滿意遭到蔡京的排擠。兄弟二人在政見上分道揚鑣,蔡京在奸臣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古典名著《水滸傳》、《金瓶梅》的傳播更是將蔡京釘死在恥辱柱上。

蔡京的主要過失在於逢迎宋徽宗的喜好,將北宋王朝又朝深淵裡推了一把。宋徽宗是個藝術皇帝,生活奢糜愛享樂。作為人臣,蔡京不但不勸諫,還添油加醋。有次宋徽宗想在宴會上使用玉杯,但還有所顧忌,怕被忠臣彈劾。蔡京就順著領導的心思說:“臣以前出使契丹,看見他們拿著石晉時的玉盤玉杯在臣面前顯擺,說南朝沒有。現在用它們祝壽,並不過分。”徽宗喜好收集天下奇石,蔡京幫其大興花石綱,弄得百姓民不聊生。

一母同胞兄弟,都是學霸,都是書法家,都是高官,卻一個忠一個奸

不過蔡京這個人也並非一無是處,他侍奉了四位皇帝,還都官居高位,能力上有兩把刷子。他大力推行社會救助制度,設立居養院、安濟坊和漏澤園,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後面三朝也未能超其右。蔡京本人學問高,他在崇寧年間主持“崇寧興學”,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也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

北宋書法四大家之一的“蔡”就是指蔡京。因為蔡京口碑不好,後世人將其改為蔡家的堂兄蔡襄。不過蔡京和蔡卞的書法成就在歷史長河中十分耀人眼目。

一母同胞兄弟,都是學霸,都是書法家,都是高官,卻一個忠一個奸

據說有次蔡京與米芾閒聊,問米芾:“當今書法誰寫得最好?”米芾回答說:“從唐朝柳公權之後要算你和你弟弟蔡卞了。”蔡京又問:“其次呢?”米芾說:“當然是我。”連狂傲的米芾都自願居於蔡氏兄弟之後,可見蔡氏兄弟書法成就之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