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的裝甲洪流,如果放在今天,有人可以阻擋嗎?

軍事小科普


有,但是頂多就2個國家。可能有人會把空中打擊、武裝直升機和攻擊機、火箭彈搬出來,然後得出蘇聯的裝甲洪流可以被輕易阻擋的結論。但是有個兩個問題你們要注意:

1.蘇聯的裝甲部隊規模極其龐大,對現在大部分國家來說根本不是一種對等的作戰,有限的空中打擊和反擊力量是否能夠一波頂住蘇聯的裝甲推進。2.蘇聯不是傻子站在原地等著你來打,在進攻前肯定會做相應的預先遠程打擊消滅可能帶來的威脅,而且野戰防空系統是伴隨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同步推進的。

首先有一點必須要承認:隨著軍事裝備技術水平的提升和作戰思路的轉變,這種以“大縱深戰略”為依託的大規模裝甲集群突擊開始肯定退出舞臺,逐步被信息化條件下的多維立體作戰取代。如果說這種裝甲集群作戰思路在70年代前有極大的優勢的話,那麼放到現在這個優勢是逐漸減小的,甚至只是在靠數量來維持,1991年的海灣戰爭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下圖為海灣戰爭科威特通往伊拉克的80號公路,美軍使用A10攻擊機投放集束炸彈將這條公路變成“死亡公路”,伊拉克軍隊殘骸綿延36公里長。

特別是精確制導武器的性能提高和成本的逐步降低,使得大規模裝備成為可能。不管是單兵反坦克導彈還是機載反坦克導彈、反裝甲集束炸彈等都可以對裝甲部隊造成致命打擊。所以,如果說80年代蘇聯的裝甲部隊有10分威脅的話,那麼現在可能只有6分威脅。下圖為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反坦克導彈定點打擊和集束炸彈空中釋放。而集束式戰鬥部還可以由火箭炮攜帶,比如韓國電影《鋼鐵雨》中朝鮮方面竊取的M270火箭炮就是用集束戰鬥部,僅僅2發就造成大量人員死亡。

但是既然是放到現在的實際情況來分析,那我們結合一下目前國際軍事力量的具體情況。第一個問題,蘇聯的裝甲部隊可不是一般的裝甲部隊,而是數量及其龐大。就以蘇聯駐東德西部集群為例:該集群為裝備最精銳的戰略突擊集群,編成1個航空軍、3個近衛裝甲集團軍和2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共裝備坦克7000輛,步戰車2800輛,編制兵力37萬人。由於該集群直接面對北約集團,所以整體處於高度戰備等級,而且後勤和情報方面也都是處於優先等級。如果放眼整個蘇軍,在陸軍最巔峰時期配備的坦克數量達到5萬輛,這幾乎相當於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直升機和固定翼空中力量的配合。

但是反觀現在歐洲整體軍事情況,作為五大常任理事國的英國,在2016年時陸軍擁有4個團級裝甲部隊建制,共裝備坦克226輛,66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總兵力11.7萬人。而德國國防軍擁有5個營的裝甲部隊,共擁有豹2坦克204輛。法國陸軍則擁有4個坦克團,240輛坦克。歐洲其他國家大部分只擁有基本的地面作戰部隊,根本拿不出像樣的裝甲部隊集群。至於其他大洲,有不少是陸軍大國,比如越南、朝鮮這些國家陸軍數量龐大,但是武器代差極大根本沒有討論的意義。印度本身就是蘇聯的裝備,加上目前陸航規模還沒有興起,只能靠攻擊機對地硬抗。除了空中和地面力量及其強大的美國和總數龐大戰略縱深廣袤的中國來說,其他國家很難靠自身力量直接抵擋住龐大的蘇軍裝甲部隊快速推進。也只有有些國家能靠地形和“遊擊”戰術來層層消耗蘇軍的進攻,比如當年的阿富汗戰場。

第二個問題,蘇軍不是傻子,他不會傻到把裝甲部隊排開放在那等著你打,也不會傻頭傻腦的什麼也不準備直接把幾千輛坦克送到前線飆車。80年代的偵查衛星已經算是成熟了,如果蘇軍真的下定決心要搞平推肯定事先實施準備,對重點機場和指揮系統使用中近程彈道導彈實施先期打擊,解除對蘇軍的空中威脅。在戰役開始前使用空地火力對對方預設陣地實施遠程打擊,然後才開始進行推進,而且蘇聯又不是沒有武直,又不是沒有對地攻擊機和轟炸機,只是技術水平沒有現在的先進。當然了,蘇聯要是決心跟全世界結仇那麼直接用戰術核武器平推。

再就是很多人提到的空中打擊問題,而且直接用海灣戰爭薩達姆進行舉例。其實蘇軍對於野戰防空是非常重視的,特別是中低空武裝直升機肆虐的空域,摩托化和機械化部隊推進的時候都會伴隨野戰防空系統。像下圖為的道爾防空導彈系統1986年加入蘇軍服役,單車集成導彈、雷達、制導等功能,可以實現單車防空,配備9M331防空導彈最大射程達到12公里,17公斤的戰鬥部可在空中炸裂成1870塊破片。

下圖為“通古斯卡”防空系統,1988年加入蘇軍服役,為彈炮合一系統,搜索雷達作用距離18公里,根據距離13公里。配備30毫米機炮2門和8枚9M331地空導彈。

下圖為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60年代裝備蘇軍,具備獨立的搜索、識別、跟蹤和測距功能。裝備1門四聯裝AZP-23型23毫米高射機關炮,理論射速3400發每分鐘,最大射高5100米。

上述為近距防空,對付直升機綽綽有餘。而S300防空導彈系統也在1978年加入蘇軍服役。該防空導彈系統以營為基本單位,具備40公里以上距離、35公里高度的攔截能力。雖然對付五代機可能有些吃力,但是世界上壓根就沒幾個國家配備五代機,仍以四代機和三代機為主。況且80年代的時候蘇軍蘇27戰機也已經服役,對於遠程截擊還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所以想要用對付當年伊拉克那樣對付蘇聯恐怕不太容易,多層次的防空力量使得空中打擊的效果並不能達到預期

所以綜合來說,雖然這種大規模裝甲集群的攻擊戰術已經落後並開始逐步退出舞臺,但是80年的蘇聯好歹也是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論技術裝備和數量仍然不是隨便那些中小國家能媲美的。而且隨著一些大國軍事水平的停滯,世界上到目前能夠直接頂住蘇聯以大規模進攻的國家仍然很少。


雛菊西瓜Peterpan


蘇聯的軍事實力,曾經是地球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在20世紀80年代的蘇聯軍力顛覆時期,擁有超過600萬軍隊,7萬輛坦克,火炮5萬門,核彈數量40000顆以上。而美國的軍力只有蘇聯的一半。

但是,蘇聯維繫規模如此龐大的軍力,是付出了很多代價的,簡單的說,犧牲了民生。在蘇聯的經濟機構裡面,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的比例,是1:1:3。可以看出,代表民生的農業和輕工業,居然加起來都不如重工業。而軍事投入在重工業裡面,居然達到了80%。這樣計算,蘇聯把48%的精力都用於軍事領域。而在美國,這個投入的比例僅僅為12%。所以,蘇聯雖然軍力強大,但民生出了問題。

如果蘇聯的“鋼鐵洪流”放到21世紀,會怎麼樣呢?蘇聯的巔峰是70~80年代,距離現在已經超過30年。30年是什麼概念?蘇聯時代還是機械化部隊,現在已經是信息化部隊。就不說21世紀,說說1990年的海灣戰爭,曾經有一個美國營,正面迎戰伊拉克的一個師。經歷了激戰,美軍擊斃了伊拉克6000多人,一個營擊潰了對手一個滿編師。有時候,10年的差距,就足以造成絕對的碾壓。如果蘇聯的鋼鐵洪流來到21世紀,會被秒殺。


懷疑探索者


▲西方81演習期間的前蘇聯裝甲部隊,可以說是當時的巔峰了,不過就算是這時候的蘇聯裝甲洪流也不一定有把握徹底壓垮對手(圖片來源於:網絡)

首先要明確一點的是,就算在冷戰時期巔峰情況下的蘇聯裝甲部隊,雖然看起來坦克裝甲車的數量很多,但是由於其兵員存在一定的空缺,加之一般情況下,也不可能將全部坦克裝甲車輛全部投放在一個戰場上,故而雖然我們一直說裝甲洪流,裝甲洪流,但是在實戰環境下一次性投入的前蘇聯坦克裝甲車的數量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多。

▲在己方喪失制空權後,類似A10一樣的攻擊機將對於各類坦克裝甲部隊來說都將是致命的(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次,不管是冷戰時期還是現在,坦克裝甲車輛在戰場上都並不是無敵的存在,反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包括單兵反坦克火箭筒、各類型反坦克導彈、末敏彈等都能對坦克造成很大的毀傷,特別是現在戰爭中,如果己方的制空權喪失,那地面上的坦克裝甲車輛沒有了來自空中的掩護,無疑是敵方各型戰鬥機、攻擊機、武裝直升機的活靶子而已。

▲如今的戰場形式早已是多維立體的信息化作戰,單純依靠平面作戰的所謂裝甲洪流,根本無法與其抗衡(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綜上所述,固然前蘇聯確實有比當年北約西方國家更多的坦克裝甲車輛,但是在實際作戰環境下能否將這個優勢,還是需要打上一個大大地問好的,更別提如今,各大國之間的作戰能力其實已經提高了好幾個檔次,戰爭形式也已經從從單一的機械化平面作戰轉向了多維立體化的信息化作戰,而冷戰後幾次局部戰爭也說明了,前蘇聯的那一套所謂的裝甲洪流在先進其實已經不適合了,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是可以阻擋。


軍武次位面


蘇聯曾經是一個廣闊而強大的國家,西克納粹東拒日寇,外抗美帝內平沙皇;十分強大。有人說,蘇聯從其誕生之日到解體前夕,都擁有能打到亞歐大陸任何一條海岸線的能力。那麼,蘇聯令人聞風喪膽的裝甲洪流在今天是否有國家能抵擋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蘇聯是當年機械化步兵力量最為強大的國家,擁有當時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無法比擬的工業產能和裝甲部隊,當年就是靠著強大的裝甲部隊硬生生靠數量堆死了德國的優良坦克,而在二戰結束後,蘇聯的這支裝甲部隊在歐洲已經無人能擋,西歐的老牌列強們紛紛提心吊膽,正在監獄服刑的曼施坦因元帥都被請來當參謀了。

不光是歐洲,後期與蘇聯交惡的我們也開始提防這個可怕的鄰居,但是當時如若蘇聯鋼鐵洪流從華北平原長驅直入,我國在那時候還真的沒有辦法抵擋。只能選擇緊急轉移,強五掛載核彈對地攻擊,甚至在華北平原硬生生耗資建起一座座人造山防禦工事。歐洲也一樣,選擇在邊境高密度佈置核地雷被動防禦。

但是到了現代,坦克不再是無敵的象徵,能抵抗大規模裝甲集群突擊的方式也越來越多,例如武直的反坦克導彈、A-10攻擊機的機炮灌頂射擊、未敏彈,甚至是步兵手中大量配備的一次性反坦克火箭筒都可以很好的完成這種任務。

所以,倘若蘇聯的裝甲洪流到了現代,也不能像之前那樣為所欲為,而是會受到諸多反坦克武器的掣肘,一不小心還會被全部殲滅。


利刃軍事


在沒有空中威脅的情況之下,唯一可以阻擋鐵甲洪流的因素就是地形了。蘇聯巔峰時期用來超過十萬輛坦克和裝甲車被部署在東德,還有高達三百多萬人的地面部隊。加上導彈、飛機、自行火炮等裝備,可以在一週時間內平推整個西歐。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因為為了對付其威脅,當時美國放出了核武器。


美國在70年代的防衛白皮書中就提出來了,要是蘇聯的裝甲部隊進攻西歐,就只能通過核武器讓整個西歐同其陪葬了。這在當時是唯一的辦法,因為西歐的地勢平坦,且不能保證制空權,美國當時只是強在了海軍上。美國當時空軍質量雖然超過蘇聯,但是蘇軍飛機皮糙、數量多、火力猛。陸軍蘇聯野甩美國幾條街,美國陸軍百萬級別的集團軍作戰都沒打過。

真正讓蘇聯裝甲部隊煩惱的就是地形了,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裝甲部隊,例如美國當年打越南,裝甲部隊幾乎無用武之地。地形對裝甲部隊的阻礙是最大的,包括像朝鮮戰爭,美國的裝甲部隊也沒有發揮出威力。而蘇聯也在阿富汗吃了大虧,原因就是裝甲部隊在山地地形毫無用處。



所以面對蘇聯的鋼鐵洪流,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棄平坦的地方,守住地形險惡的地方。就如同當年丁偉的論文一樣,既然在平坦的地方不是蘇軍的對手,那就放進來打。等到地形限制住了裝甲部隊的發揮,那便可以與之一戰。最好就是在水路山地縱橫的區域同其周旋。


小司馬遷論史


當年的鋼鐵洪流自然是無人可擋,據說百分之一就可以毀滅世界,當時北約雖然國家多,但是關係卻並不緊密,而且歐洲地勢平坦,坦克開著非常方便,誰都擋不住,美國山高路遠,支援不到位,難以很好的幫助歐洲,當年的蒙古鐵騎所向無敵橫掃千軍,打遍天下無敵手,如果成吉思汗有一張世界地圖,那麼整個世界都是蒙古的,這話根本就不誇張好嗎?



在近代戰爭中,蘇聯的鋼鐵洪流的確非常能打,但是時代在變遷,社會在發展,科技運用也更加廣泛和嫻熟,在武器方面,也是綜合了機械,電子,通訊,物理,化學等諸多領域,像一些低傷亡率的遠程精準打擊,讓鋼鐵洪流根本發揮不出應有的能力,當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讓全世界認識到了什麼是高科技戰爭,所以高科技戰爭是未來戰爭的主要戰爭形式,不會再像以前是那種陸軍大規模參戰的戰爭。



陸軍在今後的戰爭中,越來越多的是進行一些戰爭善後工作,現在是制海權和制空權最重要,像遠距離精準打擊這種,鋼鐵洪流可能千里之外還沒出門,就已經在俄羅斯報廢了,而且在戰爭尾聲,才會派出陸軍去駐紮,維持戰爭結果,所以鋼鐵洪流雖然厲害,但是卻根本不適合現代和未來戰爭。


軍事一點通


只能成為美軍空中打擊的目標罷了!

都不用想象,我們看看90年代的海灣戰爭就知道。



當年的伊拉克陸軍也是效仿蘇聯,打造了一支裝甲洪流,號稱世界“第三陸軍”。擁有數千輛主戰坦克,橫掃中東。然而,在美軍絕對的制空權面前,這支裝甲洪流,彈指之間就被摧毀了!



在海灣戰爭中,美軍打的可是高科技、立體化戰爭。而伊拉克仍舊痴迷大炮坦克主義。結果,美軍事先偵查到伊軍裝甲部隊的動向,然後派出數千架次的戰鬥機、轟炸機對伊軍地面目標進行精準打擊和摧毀。

最著名的,就是80號公路。在美軍地毯式的飽和打擊下,該路段被炸成了“死亡公路”,2000多輛伊方各型車輛被擊毀,殘骸延綿36公里。



1991年的海灣戰爭,是人類現代化戰爭的一個里程碑,美軍顛覆了過往的傳統戰術,在戰爭初期先發動了為期38天的空襲,充分運用空軍和大量精確制導武器。在極大的摧毀伊軍目標單位後,美軍再展開了地面行動。



就這樣,整個戰爭期間,美軍以極低的傷亡就成功消滅了幾十萬號稱強大的伊軍!


這些歷史要讀



冷戰宣傳畫,在茫茫雪野荒原美蘇兩軍士兵在拼死肉搏,和大部分美國宣傳畫一樣除了“英勇”的美國大兵之外,必須要有穿著暴露的美女。

對於,美國和北約盟友來說,冷戰期間在歐洲應對的就是蘇聯的機械化部隊的突然襲擊,而蘇聯因為在二戰期間嚐到了 “大縱深連續突擊”這樣戰爭形式的好處 ,在二戰以後的陸軍建設當中,坦克裝甲車輛軍團是重中之重,冷戰期間北約國家(歐洲)要防範的主要作戰對象就是駐東德著名的蘇聯“西部集群”!
這張著名的蘇聯“西方81演習


”坦克集群就是“西部集群”,西部集群又稱:西部集團軍。是由二戰期間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第二方面軍為根底組成的部隊,崔可夫、科涅夫…蘇聯軍事家都擔任過這些部隊的司令員。而做為冷戰矛尖的“西部集群”在1990年蘇聯官方公佈的數字是:員額363960人、5880輛坦克、9790輛步兵戰車和裝甲車、4624門各種口徑的火炮、625架固定翼飛機和698架直升機(這些都不是準確數字)…這些部隊和裝備整整使用了1000座兵營,足足佔據了東德10%的領土面積!
“西部集群
”的T64坦克,被認為是一種很高級的坦克,整個“西部集群”在蘇聯時代的裝備都是最好的,T64/72/80這些最先進的坦克比例非常高。

那麼,這樣一隻讓人生畏的強大陸軍“穿越”到現在,與其他軍事強國或者軍事集團對抗,會出現什麼結果?

這個問題也很好解答,“西部集群”來到現在就會像當年的薩達姆政權那樣被全殲!原因就是時代在進步、科技大發展!各種精確制導武器普遍的應用、層出不窮,智能化越來越高……這些都是“西部集群”那個年代不能比擬的。

這兩張圖片就是美製M270遠程火箭炮發射“近程彈道導彈”後釋放出“子彈藥”的情景。這種“子彈藥”既可以殺傷人員也可以擊毀坦克(第二張圖是釋放反人員子彈藥),主要是攻擊坦克炮塔的頂部裝甲最薄的位置採用“金屬射流”破甲戰鬥部。

現在戰爭抗擊大規模坦克集群的手段很多,已經形成了遠中近多梯次、多層次的打擊與防禦戰法,航空兵轟炸、地面遠程覆蓋/精確打擊、坦克之間一對一的搏鬥、單兵反坦克導彈……對坦克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特別是航空兵,對坦克裝甲車輛的打擊力度是空前的,還不用說A–10這樣的專用反裝甲攻擊機,就是專業武裝直升機攜帶16枚遠程重型反坦克導彈,在理論上就可以消滅16輛坦克!而現在的軍事大國已經將空中打擊列為軍隊發展的重點,大規模坦克突擊戰術已經落伍了!
“西部集群”的су–22戰鬥轟炸機,雖然當時也裝備的ми


г–23/27這樣的前線戰鬥機/戰鬥轟炸機,但是由於“裝配匠”設計簡單、結實耐用、載彈量不低…這些優勢仍然是“西部集群”的戰術航空兵主力,雖然“西部集群”也裝備了миг–29A在內的不少戰機,可這些1970–80年代的飛機與現代21世紀的飛機相比完全是落後飛機!在現代空軍作戰體系下空戰能力非常弱……所以,“西部集群”要是來到現在首先就會失去了空中掩護!沒有空軍的機械化部隊就是待宰羔羊,這一點已經在“海灣戰爭”當中被證明了!
這兩張圖片是在“車臣戰爭”中被車臣反政府武裝


擊毀的蘇制T72坦克和BMP系列步兵戰車,蘇制坦克裝甲車在現代反坦克火器面前,防護力變得極差!兩張圖片裡的人估計都已經喪生了。

蘇聯陸軍的坦克保有量在8萬左右(一說是10萬),我們為何只拿“西部集群”做分析?理由是這支部隊是蘇聯軍隊當中的“王中王”,裝備最好、指戰員素質最高!5800多輛坦克如果從冷戰變成熱戰,需要在正面50–80㎞的寬度連續突擊,但是不可能全部集中使用,因為部隊數量越多在指揮上就會出現極大的壓力, 統籌、指揮、協調上要求的非常精確,1980年代指揮通訊系統現在看來很落後的條件下,全部集中部隊突擊蘇軍在指揮上不可能沒有疏漏……只能是分成幾個梯隊,一個梯隊有1500輛坦克已經是非常多的了!

公允的說,“西部集群”這樣的強大武裝撂到現在也就兩個國家可以抵擋的住!但是,庫爾斯克戰役式的坦克會戰已經不會再次發生了,世界各國都在削減坦克的數量,俄羅斯軍隊目前的主戰坦克數量不超過2800輛……削減坦克的目的就是俄羅斯自己也認為“大縱深突擊”戰略已經落伍了,有能力的國家甚至可以將“西部集群”這樣的部隊在100㎞外消滅掉!而大量的人員、裝備損失俄羅斯是不能承受的!


皇家橡樹1972


在冷戰時期的歐洲前線,讓北約各國最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蘇聯大縱深突擊作戰下的滾滾裝甲洪流,在90年代西方普遍裝備新一代的坦克之前,蘇聯的坦克質量和數量都超過北約,一旦真的爆發全面戰爭,歐洲各國考慮的都是能夠守幾天支撐到美國援兵,從來不敢想怎麼去擋住蘇聯的進攻。那麼蘇聯的裝甲洪流放到今天還那麼強嗎?

冷戰期間,蘇聯長時間保持了超過5萬輛坦克服役,以至於可以維持很多個以坦克為主要支撐節點的裝甲突擊群在同一時間多個地點發起進攻,並且進攻一波接一波,壓得敵人喘不過氣來。

在當時,北約主要的應對方式就是採用空中作戰,指望以自己佔優勢的空軍不停打擊蘇聯裝甲部隊集結點,後勤補給,交通節點等關鍵目標,來阻礙蘇聯裝甲洪流的推進。如果要是將蘇聯當時的坦克直接放到今天來的話,可以反制的手段就很多了。

如今的戰爭模式和冷戰時期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進入信息化時代,發現和打擊都十分迅速,如果是今天的北約來防守當年的蘇聯裝甲洪流,只需要佈置好大量偵察無人機等設備,第一時間發現其部隊集結情況,使用各種反裝甲武器進行打擊即可。

畢竟從蘇聯解體到現在已經快三十年,技術上的差距早已不是數量就可以彌補。但是如果是以今天的技術重建當年裝甲洪流的數量,那恐怕真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單獨與其對抗。這是因為現代化的裝甲部隊都配備陸基防空導彈,且擁有十分先進的偵查數據鏈,防空和通聯能力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很難說孰優孰劣。


利刃巨透社




先不說冷戰時期坦克的防護性能,即便用今天的主戰坦克,裝甲洪流的集群攻擊也是找死!先拋開空中戰機和遠程導彈的威脅,僅陸地的打擊就可以讓鋼鐵洪流毀滅!

拜託說阻擋不了的軍盲查一下末敏彈!



昨天剛回答了一個問題為中國現役主要火箭炮,那些說抵擋不了的軍盲拜託你們不要在這誤人子弟了!沒有一點點軍事常識不要在這亂噴,求你們了行不!越說我感覺越火大!



就拿衛士-2和PHL03遠程火箭炮來說,他們採用末敏子母彈EFP彈藥,發現並判斷敵方裝甲目標,這種從天而降的攻擊是裝甲集群的噩夢!可對坦克集群造成毀滅性打擊!而一個火箭炮營的一次齊射就能覆蓋2平方公里的地面,你有多少坦克讓你擺多少!如果這算是中距離的攻擊,再加上空中和遠距離攻擊,近距離有反坦克導彈發射車和單兵反坦克武器,甚至可以埋反坦克地雷。以現代化的立體攻擊保證所謂的鋼鐵洪流全成渣渣!



本文由東東談武器憤怒發佈。。歡迎大家支持關注交流!不吝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